鴨綠江斷橋---回望東北邊疆之旅

2020-12-21 清水純心

琿春市防川到丹東,我們行走在長白山,依照導航走國道201。穿過扶松縣城,不久就在鴨綠江邊行駛。穿過彎鉤國家森林公園。中午在白山市江源區簡單用餐後繼續前行。一路上都在修路,看到收費站心生歡喜,感覺路要好走了。可到收費站才知道是收剛走過的路費,並且前方也還在修路。我們按照導航指引方向,在通化縣上高速G11丹東下高速。

丹東市是遼寧省轄市,是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與韓國一衣帶水,是中國一萬八千公里海岸線的北端起點,位於東北亞的中心地帶,是環黃海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重要交匯點。

鴨綠江斷橋位於中國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江岸路鴨綠江畔,為中朝界河鴨綠江上第一座大橋。1909年5月動工,1911年10月竣工。橋長944.2米,寬11米,十二孔,其中第四孔為「開閉梁」,可旋轉開合,便利船舶航行。抗美援朝期間大橋被美軍炸毀,中方一側殘存四孔,鴨綠江大橋被炸毀後的殘餘部分,1993年修復為戰爭遺蹟型旅遊景點,命名為「鴨綠江斷橋」, 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重要歷史見證。橋身漆為淺藍色,意不忘殖民統治和侵略戰爭,祈盼和維護世界和平。橋頭上方曲弦式鋼梁正中懸掛的紫銅巨扁上的「鴨綠江斷橋」五個金色大字,為遲浩田題寫。斷橋上的成千上萬處彈痕,至今遺留宛然,成為抗美援朝的見證。斷橋仿佛屹立江中,銘記著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業績。橋上遺留的累累彈痕和橋頭飛翔的白鴿,把戰爭與和平兩個不同的畫面同時呈現在遊客面前。


相關焦點

  • 《東北邊疆行》三:鴨綠江斷橋
    第三天18:40,東北邊疆行探尋團駛入遼寧上午10:30,東北邊疆行探尋團行進到由於丹東地處黃海之濱、鴨綠江畔,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有著「東北蘇杭」的美譽。曾評為中國宜居的十座小城之一。鴨綠江上有兩座橋,相隔不足百米,都是日本修建的,也是侵華的見證。
  • 鴨綠江,斷橋
    鴨綠江,斷橋鴨綠江是中朝兩國的界河,發源於長白山南麓丹東原名「安東」,源於唐代設置的安東督護府,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自古就是我國東北的商貿重鎮和軍事要塞。11月8日,美國空軍派出百餘架轟炸機對鴨綠江大橋狂轟濫炸。十二孔橋朝方6孔橋梁橋墩被炸塌,中方一側殘存四孔,至此大橋癱瘓,被稱為「斷橋」。
  • 一座橋兩樣人生│在鴨綠江斷橋,遙望對岸朝鮮必做的3件事
    ,隔著鴨綠江與朝鮮相望,有了朝鮮的加持,邊疆城市的神秘感又添加幾分。對一個邊疆城市來說,丹東的過往並不平順,窺探朝鮮是大多數人來到丹東最重要的原因,然而在了解歷史後,走在一派平和的鴨綠江畔,心中卻是五味雜陳。
  • 我國東北的「斷橋」,鴨綠江上的第一座橋,現只剩半截成保護文物
    杭州西湖斷橋是備受人稱讚的景點,斷橋不斷,為何成為「斷橋」有好幾種說法,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是靜謐唯美的,與西湖的氣質很合拍。而在我國的遼寧省也有一座斷橋,這座斷橋是真的斷了近70年,不像西湖斷橋的小家碧玉,這座斷橋充滿了屈辱與悲壯。遼寧省與朝鮮隔江相望,這條江就是鴨綠江。
  • 營口鮁魚圈與丹東鴨綠江斷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一切準備停當,再回望一眼這座刻下「袁崇煥」印跡的小城,出發。因為風景在路上,因為沿途有村莊鎮店,因為可以省下100多大洋,因為不為趕時間,更因為有沿渤海灣的濱海公路,所以走國道是不二之選。過了紅海灘特大橋,超越前方半掛車時,發現大車左後側一個輪胎完全沒氣了,並且好像就要掉下來了。
  • 鴨綠江斷橋|王東武【薦讀】
    在晨霧未散的飄浮中,依稀看到折斷的腰身。遊人如織,用手中的相機拍下這斷橋殘缺的身影,幾個殘存的赭色橋墩,以其悲劇的存在成為焦距調節的中心。  建橋並非一帆風順。  鴨綠江並不太寬,此橋全長不到1000米。主航道為朝中分界。朝方四個橋墩,中方6個橋墩,橋從分界處斷開,朝方一側所有鋼梁、鐵架已不見影蹤,只剩下寂寞的幾個橋墩在冰冷的江水中互相問詢。遊船激起的湧浪衝刷著橋墩,然後嗚咽著退去,像是訴說著當年的傷痛和悲憤。
  • 鴨綠江斷橋的啟迪
    丹東位於遼寧省東南部,東面與朝鮮的新義州以鴨綠江相隔,丹東是經歷抗美援朝戰爭洗禮的城市。十月一日下午五點左右,我們一家驅車來到了鴨綠江斷橋。導遊告訴我們,鴨綠江上至少有三座橋經歷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創傷,斷橋是第一座橋,是日本統治朝鮮時期由日本人修建的鋼鐵橋,抗美援朝戰爭前期是我國支援朝鮮前線的運輸主動脈,1952年被美國軍隊派飛機炸毀。
  • 丹東鳳凰山、本溪水洞|鳳凰山、鴨綠江斷橋、本溪水洞
    查地圖查攻略的結果是, 瀋陽 周邊有 本溪 水洞、 丹東 邊境、 大連 海邊城市可玩耍,遊覽一些地方後清楚的了解自己還是對自然風光無限喜愛,也許這就是生活在城市陸地,特別渴望大山與自然環境的饑渴吧, 丹東 有5A 鳳凰 山,說啥也不猶豫了,就它了還要去看看戰爭遺蹟斷橋 鴨綠江 邊走一走, 丹東距離 本溪 3小時火車又是不此近距離,
  • 實拍鴨綠江上的兩座大橋,一座是斷橋,它們都有怎樣的故事?
    鴨綠江斷橋是丹東一個聞名遐邇的景點,遊人們來到丹東,一定會找時間去遊覽斷橋,欣賞鴨綠江兩岸的優美風光,聆聽大橋講述那一段屈辱的歷史和英雄的歷程。其實在斷橋的旁邊,還有一座鴨綠江大橋,被人們稱作中朝友誼橋,它和鴨綠江斷橋一樣,都有著近百年的歷史。這兩座大橋究竟有著怎麼樣的故事呢? 兩座大橋都是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產物。鴨綠江斷橋是鴨綠江第一橋,也被稱為「上橋」 是日本人修建於1904年,在日俄戰爭期間,日本人在沒有通知清朝政府的情況下,修建了這座大橋,用於向中國東北運輸軍隊和武器。
  • 「雙節」足跡:打卡鴨綠江斷橋遺址
    圖為鴨綠江斷橋遠景。新華網 馬詩卉 攝 鴨綠江斷橋是1993年修復開發的戰爭遺蹟型旅遊景點,斷橋上的成千上萬處彈痕,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鴨綠江斷橋被核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節日期間,眾多遊客前來打卡,了解崢嶸歲月。
  • 鴨綠江斷橋景區被擠爆!88歲老兵年年來
    繼五一假期之後,今年的十一黃金周,遼寧丹東的鴨綠江斷橋景區再次被擠爆、再度躋身各大景區「下餃子」行列。基本上,過了早上7點半,就甭想在售票口輕鬆悠然地購票了。長長的購票隊伍,從窗口開始,一直延伸到1號碼頭標誌牌遠端。被擠爆的情形會持續到傍晚6點停止購票的時間。那些在當天排不上隊的遊客心有不甘,決定明天再戰。
  • 讓我們熱血沸騰的地方--鴨綠江斷橋
    我們從長白山景區回京之所以選擇沿鴨綠江返回,原因就是我非常想去丹東這座城市看一看,看看當年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出徵時經過的大橋。鴨綠江大橋是連接中朝兩國的重要橋梁,在抗美援朝中被炸斷,現在保留在中國一側的橋梁,是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的歷史見證,時刻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歷史。來到鴨綠江邊,沿臺階來到橋上,看到大橋上寫著五個大字「鴨綠江斷橋」。
  • 鴨綠江斷橋——抗美援朝的歷史見證
    你知道西湖斷橋,但你知道丹東鴨綠江也有一座斷橋嗎?鴨綠江斷橋,位於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江岸路鴨綠江畔,是原鴨綠江大橋被炸毀後的殘餘部分。原為鴨綠江上的第一座橋梁。大橋原為12孔可開閉式鐵路橋,總長944.2米,寬11米。修建於1909年5月。
  • 旅行在遼寧丹東,走在鴨綠江斷橋邊是什麼體驗,朝鮮風味美食如何
    說起丹東,大家可能並不熟悉,但大家一定知道鴨綠江。而丹東就是我國最大的邊境城市,隔著鴨綠江與朝鮮相望。而雅倫之所以會從海南自駕來到這麼遙遠的丹東旅行,是因為小時候最愛看的中央4套《遠方的家》邊疆行系列節目,讓我埋下了「邊疆遊」的種子。
  • 原來鴨綠江斷橋不止一座!它們都值得後人銘記!
    它們分別是鴨綠江斷橋、河口斷橋、鴨綠江浮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全面了解一下!【一】丹東鴨綠江斷橋鴨綠江斷橋位於中國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江岸路鴨綠江畔,是原鴨綠江大橋被炸毀後的殘餘部分。中方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習慣稱「斷橋」,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6月動工修整,闢為旅遊景點,命名為「鴨綠江斷橋」。200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丹東市區唯一一個國家級保護單位。2016年12月,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被評為國家級AAAA級景區。
  • 【遼寧老建築-丹東:鴨綠江斷橋】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鴨綠江斷橋     丹東鴨綠江斷橋原為鴨綠江上第一座橋,始建於1909年
  • 鴨綠江斷橋,見證一段紅色歷史……
    鴨綠江斷橋,見證一段紅色歷史…… 鴨綠江斷橋 是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也是抗美援朝的歷史見證
  • 鴨綠江斷橋:訴說一段歷史故事
    鴨綠江斷橋:訴說一段歷史故事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2014年06月09日13:53 6月初,哈爾濱的影友一行走進了雲霧繚繞的鴨綠江邊,映入眼帘的是殘缺的木樁及消失在霧中的鐵架橋,每一個碑文,每一個雕塑都在訴說一段歷史故事!
  • 走進中朝邊境鴨綠江斷橋,觸摸抗美援朝記憶
    中國遼寧丹東的鴨綠江斷橋原為鴨綠江上第一座橋,始建於1909年,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被美軍炸毀。中方一側殘存四孔,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圖為標註鴨綠江斷橋的石碑,石碑上標明鴨綠江斷橋如今已經成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日遊丹東鴨綠江、河口兩處斷橋
    伴著晨霧天還沒亮,今天前往丹東網紅之地鴨綠江斷橋和河口斷橋,六十九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打擊美帝國主義侵略者,為圍護世界和平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前幾天下了霜,山坡上的楓樹葉顯出褐色失去了光彩,這條到丹東的路一共有七個遂道。經過幾個小時的車程,到達了目的地「鴨綠江斷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