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鴨綠江,斷橋
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鴨綠江,斷橋鴨綠江是中朝兩國的界河,發源於長白山南麓11月8日,美國空軍派出百餘架轟炸機對鴨綠江大橋狂轟濫炸。十二孔橋朝方6孔橋梁橋墩被炸塌,中方一側殘存四孔,至此大橋癱瘓,被稱為「斷橋」。
-
鴨綠江斷橋的啟迪
高上博 重慶人和小學校園記者團今年國慶節,我們全家人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的旅遊。我們來到遼寧省丹東市。丹東位於遼寧省東南部,東面與朝鮮的新義州以鴨綠江相隔,丹東是經歷抗美援朝戰爭洗禮的城市。十月一日下午五點左右,我們一家驅車來到了鴨綠江斷橋。
-
日遊丹東鴨綠江、河口兩處斷橋
伴著晨霧天還沒亮,今天前往丹東網紅之地鴨綠江斷橋和河口斷橋,六十九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打擊美帝國主義侵略者,為圍護世界和平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前幾天下了霜,山坡上的楓樹葉顯出褐色失去了光彩,這條到丹東的路一共有七個遂道。經過幾個小時的車程,到達了目的地「鴨綠江斷橋」。
-
鴨綠江上三座「斷橋」,讓我們遙想70年前的炮火硝煙,為了和平
這三座橋,分別是鴨綠江斷橋、河口斷橋,還有一座是被炸毀的木製鐵路橋。 鴨綠江斷橋,是鴨綠江上第一座鐵橋,始建於1909年。抗美援朝期間,是中朝交通大動脈,美軍為切斷物資供給線,1950年11月8日炸斷此橋,只剩下殘留在中國一側的「斷橋」。如今成為丹東的唯一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紅色旅遊景區。
-
鴨綠江斷橋---回望東北邊疆之旅
琿春市防川到丹東,我們行走在長白山,依照導航走國道201。穿過扶松縣城,不久就在鴨綠江邊行駛。穿過彎鉤國家森林公園。中午在白山市江源區簡單用餐後繼續前行。一路上都在修路,看到收費站心生歡喜,感覺路要好走了。可到收費站才知道是收剛走過的路費,並且前方也還在修路。
-
「雙節」足跡:打卡鴨綠江斷橋遺址
圖為鴨綠江斷橋遠景。新華網 馬詩卉 攝 鴨綠江斷橋是1993年修復開發的戰爭遺蹟型旅遊景點,斷橋上的成千上萬處彈痕,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鴨綠江斷橋被核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節日期間,眾多遊客前來打卡,了解崢嶸歲月。
-
鴨綠江斷橋景點簡介和歷史介紹
跨於鴨綠江上的鴨綠江斷橋是丹東的標誌性景點之一,它緊挨著鴨綠江大橋(中朝友誼橋),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走上大橋,看著橋體上遺留的累累彈痕和被炸彈撕毀的橋梁鋼架,能感受到槍炮聲與戰機劃破長空的聲響仿佛就在耳邊。站在橋上還可飽覽中朝兩岸風光。
-
靈秀丹東之戰爭的遺蹟,鴨綠江斷橋
,而在這面浮雕的後面就是碉堡和斷橋,充滿了歷史的滄桑感,仿佛是在提醒著我們勿忘歷史……曾經的第一座鴨綠江大橋,鴨綠江斷橋鴨綠江斷橋是鴨綠江上的第一座橋,始建於1909年,是當時日本駐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用於更加方便掠奪中國的財富,其長944.2米,寬11米,十二孔
-
鴨綠江斷橋是集恥辱、鬥爭、成就於一體!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丹東鴨綠江斷橋是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被美軍炸毀的,所以現在已經成為國家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了,這裡也是丹東一個非常重要的旅遊景點。斷橋門票28元,算是很良心的價格啦。
-
鴨綠江斷橋——抗美援朝的歷史見證
你知道西湖斷橋,但你知道丹東鴨綠江也有一座斷橋嗎?鴨綠江斷橋,位於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江岸路鴨綠江畔,是原鴨綠江大橋被炸毀後的殘餘部分。原為鴨綠江上的第一座橋梁。大橋原為12孔可開閉式鐵路橋,總長944.2米,寬11米。修建於1909年5月。
-
鴨綠江斷橋|王東武【薦讀】
在晨霧未散的飄浮中,依稀看到折斷的腰身。遊人如織,用手中的相機拍下這斷橋殘缺的身影,幾個殘存的赭色橋墩,以其悲劇的存在成為焦距調節的中心。 鴨綠江並不太寬,此橋全長不到1000米。主航道為朝中分界。朝方四個橋墩,中方6個橋墩,橋從分界處斷開,朝方一側所有鋼梁、鐵架已不見影蹤,只剩下寂寞的幾個橋墩在冰冷的江水中互相問詢。遊船激起的湧浪衝刷著橋墩,然後嗚咽著退去,像是訴說著當年的傷痛和悲憤。
-
【遼寧老建築-丹東:鴨綠江斷橋】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鴨綠江斷橋 丹東鴨綠江斷橋原為鴨綠江上第一座橋,始建於1909年
-
陸虹:美麗的謊言,賣鴨綠江斷橋
阿迷出生在美麗的邊陲小城安東,站在家裡的樓上就能看見緩緩流淌的鴨綠江,還有那座被美帝國主義炸毀的斷橋,橫跨江面一半,它見證了抗美援朝那段漸漸被世人淡忘的往事,但對於首次去安東旅遊的遊客來講,斷橋則是必須去看的一景,站在岸邊拍張照片,把斷橋當作背景,這才不枉到此一遊。
-
鴨綠江斷橋,見證一段紅色歷史……
鴨綠江斷橋,見證一段紅色歷史…… 鴨綠江斷橋 是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也是抗美援朝的歷史見證
-
鴨綠江斷橋:訴說一段歷史故事
鴨綠江斷橋:訴說一段歷史故事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2014年06月09日13:53 6月初,哈爾濱的影友一行走進了雲霧繚繞的鴨綠江邊,映入眼帘的是殘缺的木樁及消失在霧中的鐵架橋,每一個碑文,每一個雕塑都在訴說一段歷史故事!
-
走進中朝邊境鴨綠江斷橋,觸摸抗美援朝記憶
中國遼寧丹東的鴨綠江斷橋原為鴨綠江上第一座橋,始建於1909年,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被美軍炸毀。中方一側殘存四孔,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圖為標註鴨綠江斷橋的石碑,石碑上標明鴨綠江斷橋如今已經成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抹不去的紅色記憶——鴨綠江斷橋今昔
奔流不息的鴨綠江水,承載著多少生命的軌跡。氣勢宏偉的鴨綠江斷橋,書寫著無窮無盡的滄桑。撫摩著那些鋼筋鐵骨上的累累彈痕,俯視著斷橋下靜靜流淌的江水,於無聲處聆聽著歷史的聲音。 浩浩江水,滔滔往事,歲月不能湮沒記憶,更抹不去歷史的痕跡。鴨綠江斷橋至今還傲然屹立於鴨綠江的萬頃波濤之中。
-
原來鴨綠江斷橋不止一座!它們都值得後人銘記!
抗美援朝時期,馳援一線,運送物資,交通運輸的橋梁為抗美援朝的勝利提供了有力保障,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勳,雖然被敵軍損毀,但值得我們後人銘記。它們分別是鴨綠江斷橋、河口斷橋、鴨綠江浮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全面了解一下!
-
鴨綠江斷橋:滄桑歷史的見證者[組圖]
地處遼寧省丹東市的鴨綠江斷橋,現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網圖片庫 於文斌攝影鴨綠江斷橋位於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畔,地處鴨綠江大橋(中朝友誼橋)南側。原來的鴨綠江,江上無一座橋。1905年,日本人首先確定在江上架設大橋,他們於1909年5月在朝鮮新義州一側開始了基礎施工,利用邊施工邊與中國清政府交涉的辦法,威逼中方同意建橋。1910年4月,朝方的工程已經過半,腐敗的清政府在日本人的強壓下,不得不同意他們在中方一側建橋。因此,1910年5月在安東(今丹東)進行施工,次年10月大橋建成通車,這便是鴨綠江上的第一橋。
-
《東北邊疆行》三:鴨綠江斷橋
鴨綠江上有兩座橋,相隔不足百米,都是日本修建的,也是侵華的見證。1950年7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首批志願軍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奔赴前線,斷橋和中朝友誼橋承擔起供應和支持前線的運輸任務。我方剩餘的四孔殘橋保留至今, 1993年6月闢為旅遊景點,命名為「鴨綠江斷橋」,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