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11月11日上午11時40分,7輛貼有中小學生送餐標識的專用送餐車準時駛入鄭州市二七區政通路小學、隴西小學等6所學校,隨後由身著統一工作服,戴著手套、口罩、帽子的「全副武裝」送餐人員,把一箱箱熱氣騰騰的飯菜、一桶桶美味可口的靚湯送上了孩子們的餐桌,這標誌著二七區中小學「美好午餐」的新模式正式啟動。
午餐葷素搭配,許多學生說「好吃」
中午12時,記者來到政通路小學四年級三班。此時,學生們正在吃午餐。紅色的配餐盒裡,盛有米飯、紅燒肉、西蘭花和燒豆腐,另外每位學生還配送了一份營養菌湯和一根香蕉。
該班的孫樂妮小同學開心地說:「爸爸媽媽上班都很忙,以前中午放學後吃飯總是回家湊合,現在可以在學校吃了,很開心,飯菜的味道也特別好。」採訪中記者發現,吃配餐的學生中,男孩喜歡紅燒肉的多一些。
據學校老師介紹,為學生們配送的營養午餐,一份只需12元,葷素搭配,並且每天的食譜都不一樣,由專業的配餐公司進行加工製作,可以說是變著花樣地讓學生們吃好。
在學生們就餐前,來自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專業人員首先對當天送的配餐進行了食品安全抽樣檢測和留樣,在確定各項指標達標後,才讓送餐工作人員把飯菜端到孩子們面前。
前來監督和體驗學生就餐的三年級二班學生家長楊紅梅,在親自品嘗了配餐後,高興地說:「味道不錯,營養搭配也合理,比我們在家給孩子做的還好。」據了解,楊紅梅家的兩個孩子都在政通路小學上學,老大上三年級,老二上二年級。因屬於雙職工家庭,夫妻倆中午根本沒時間給孩子做營養搭配合理的飯菜,大多時候是讓兩個孩子去午託部解決午餐問題,一個孩子每月需要給午託部交700多元的餐費,兩個孩子要1500元左右,這對他們這個雙職工家庭來講,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兩個孩子在學校就餐,每周除去周末兩天,毎人每月只需264元,可以省去一大半開支,而且飯菜的質量也高。
二七區首批6所小學的4300名學生中午吃上配餐
據二七區政府的工作人員介紹,為實施大民生工程,構建「溫暖二七」,二七區就解決中小學生午餐展開了多年的調研活動,由二七區教育體育局、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二七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對多方面問題進行了研究,試點改造升級了74中、13中等學校食堂,積極推行「名廚亮灶」工程,大力整治校園周邊飲食環境,拿出了多種中小學午餐供餐方案、做了較為紮實的基礎工作。
二七區共有區屬中小學校78所,在校學生7.5萬餘人,目前採取學校食堂供餐的學校有23所,已提供近兩萬名學生就餐。11月11日,該區6所小學的7個校區實施試點配餐後,能夠再解決4300名小學生的就餐需求,供餐學校總數達到30所,午餐供應學校比例超過三分之一。
本次參加試點供餐的有隴西小學(含南校區)、政通路小學、實驗小學、佛崗小學、藝術小學、四季路二小等6所學校的4000多名學生家長,今後再也不用為中午接送孩子趕時間,也不用再為給孩子做午餐發愁,更不用擔心孩子中午放學後無人看護。
二一班的學生家長周女士說,以前沒時間回家給孩子做午飯時,總是給錢讓孩子去校外的一些小飯店吃飯,飲食衛生無法保障,還要擔心孩子出校後的安全。此次學校推出中午配餐,破解了大民生難題,不僅讓孩子家長安心工作、免去了接送孩子的奔波之苦,也大大節約了公共運輸等社會成本。
據政通路小學的景校長介紹,該校有2500多名學生,目前有800多名學生需要中午在學校用餐。為了做好午餐配餐工作,學校在每個班除了安排一名老師監管外,還配有一名學生家長志願者進行監督。配餐公司將為家長提供一份免費的配餐,讓家長親自體驗孩子們吃的飯菜味道和質量,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讓配餐企業及時進行整改。為了更好地推廣「美好午餐」工作,學校配套開展了託管延時服務,即孩子們午餐後,由老師和家長志願者一起看管,讓孩子在教室裡小憩或者學習。下午放學後,將再延遲一個小時對學生的看護,以便家長接送。
嚴格把關,慎重選定有資質的專業配餐公司
二七區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張衛民告訴記者,為把好事辦好,紮實推進美好午餐工程,二七區深入調查研究,準確了解全區學校有就餐意願的學生人數、現有供餐單位可提供的就餐人數和校內食堂集中供餐的潛力挖掘等情況,全面準確摸清底數,組織工作人員先後到深圳、青島等地區學習考察,論證各種供餐模式的優缺點,吸收借鑑學生午餐供餐先進經驗,並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政府牽頭,多次組織召開專題研討聯席會議,制定出臺了《二七區中小學午餐供餐實施方案》。
二七區按照 「政府引導、學校主體、家長分擔、社會協同」 的基本思路,「透明、自願、公益」的基本原則和「中學以校內食堂供餐為主、小學以校外配餐為主」的基本模式,由試點學校、試點區域逐步推進,以點帶面,迅速覆蓋。
為了讓學生們的午餐透明化,該區發布了《二七區公辦中小學午餐供餐競爭性談判公告》,在二七區教育體育局、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二七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組織指導下,在二七區駐二七區教育體育局紀檢監察組的監督下,由供餐學校負責人、教師代表、學生家長代表共計40餘人組成評審組,採用午餐供餐企業展示答辯會的方式,從13家供餐企業中篩選出3家企業並共同進行實地考察,最終確定兩家企業為二七區的6所小學進行試點供餐服務。
據了解,2020年元旦後,二七區所有中小學將完成食堂提檔升級和集中配餐供餐供應準備工作,開始試供餐,明年寒假後,所有學校將實行午餐供餐全覆蓋,二七區的孩子們將享受到美好午餐的新模式服務,屆時,隨著「美好午餐」新模式的啟動,學生餐後在校內的午休和下午放學後的「放心託管」延時服務新模式也將全部配套施行。
據介紹,鄭州市目前中小學校集中配餐工作正在全面開展。前段時間,鄭東新區的中小學校率先推出了此項服務,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此次二七區「美好午餐」新模式的啟動,將有力助推此項工作的開展。據悉,下一步,中原區的這項工作也將迅速推廣。
多方監督,讓配餐既營養又安全
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們對配送的午餐是否喜歡,今天中午,二七區委書記陳紅民來到了政通路小學。在教室裡看到孩子們的就餐情況後,他對在場的配餐企業、學校、區市場監管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說:「只有孩子說好吃才是真的好吃,午餐供應一定要保質保量,保證營養,確保學生在學校吃午餐比在家吃還有吸引力。同時,政府會高度重視學生在校就餐的安全問題,切實把好事做好。」
據介紹,二七區嚴格按照鄭州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要求,把為中小學生提供午餐作為頭等民生大事來抓,積極穩妥地推進中小學午餐供餐工作。為確保學生能吃飽吃好,二七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深入供餐學校,全面了解、詳細指導各項工作,二七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南中洋每天到學校督促、了解工作進度,二七區教育體育局從細節上下功夫,編制了涵蓋14個方面、28項內容的《二七區中小學午餐供餐籌備工作情況表》,由專人深入學校逐項進行服務指導。
為了保障送餐車輛能夠暢通無阻準時到達學校,讓學生們及時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二七區按照程序聯繫交通部門辦理了通行證件。在供餐前兩天,相關管理部門要派專人進駐供餐企業,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24小時不間斷監督企業的食材採購、清洗和加工,隨車押運第一批午餐進入學校。
每次裝餐的保溫箱開啟時,要由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專業人員進行檢驗、測量、留樣,確保午餐品質和就餐溫度,之後,由工作人員送上學生的餐桌。
為了給學生營造足夠優良的就餐環境以及幫助孩子們逐步養成一套科學的用餐程序,各供餐學校針對學生的特點,各自開發了美好午餐「食育」課程,從就餐禮儀、自我管理、用餐流程等方面對參加就餐的學生分年級進行了全面培訓。
隴西小學南校區把「食育」課程內容編製成了《小學生就餐禮儀歌》,讓孩子們每天餐前唱禮儀歌,以此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據介紹,二七區各中小學校還編制了詳細的「美好午餐」工作方案,合理調整學生們的作息時間,確保孩子們的飲食健康和午餐後的休息以及放學後有組織的校內活動。
金水區:目前可保障23112名學生在校午餐
據了解,金水區現有區屬中小學61所,包含區屬小學51所、初中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106626人。該區教體局創新謀劃四種供餐方式,多措並舉,已實現17所中小學提供午餐服務。目前可保障23112名學生在校午餐。
這四種供餐方式分別是:
二級機構託管食堂。鄭州冠軍中學、金水區文源小學等3所學校將食堂託管給教體局二級機構,自主招聘員工對餐廳進行運營和管理。
餐飲公司運營食堂。鄭州龍門實驗學校、鄭州麗水外國語學校等6所學校將食堂委託給具有資質的餐飲公司,更好地保障學生午餐質量。
學校團隊自營食堂。金水區藝術小學、金水區實驗小學等3所學校自聘廚師及工作人員組建食堂供餐團隊,不以營利為目的,運營管理自主性強,更好地把控膳食搭配和午餐質量。
藉助鄰近學校供餐方式。金水區文化路第一小學金桂校區、金水區文化路第三小學長安校區等5所學校藉助位置鄰近的鄭州麗水外國語學校、鄭州冠軍中學、金水區藝術小學宏康校區食堂對本校學生進行午餐配送服務,既節約了學校場地空間,也減輕了運營管理壓力。
在拓展拓寬孩子進餐渠道的同時,金水區教體局牢牢把好食品安全關口,要求校領導每餐與學生共同享用,家長代表每周陪餐不少於2次,並對學校食堂食材採買、食品加工等流程全程檢查。依託網絡傳輸技術,通過電腦、手機等終端設備,實現學校供餐各環節、全時段、全方位監控。
惠濟區:已在積極籌備中
近日,惠濟區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實地察看惠濟區中小學在校午餐供應工作。
根據調研情況,惠濟區表示,接下來的工作由區教體局牽頭,各相關部門要緊密配合,通力協作,認真落實好市委市政府的政策,確保中小學校午餐改制工作順利推進。
對於供餐,惠濟區也有這樣的貼心籌備。該區要求,學校要定期組織家長代表召開座談會,或者通過調查問卷等方式,及時了解家長對學校供餐的滿意度,充分徵求家長意見,結合家長和學生的需求,提升午餐質量,更好解決學生就餐問題;學校老師要充分為學生考慮,進一步完善供餐質量。
同時,在完善課後延時服務制度方面,惠濟區提出要結合學校自身的特點,開設具有學校特色的德育、體育、藝術、科技、勞動、健康教育等各類校本課程,充分發揮學生特長,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
經開區:學校食堂建設中 為配餐做好準備
據悉,鄭州市第八十五中學、經開區六一小學、經開區實驗小學、經開區錦程小學、經開區金沙湖小學等校長代表,結合學校前期的調查問卷、硬體設施到具體的時間安排和擬進行的改建計劃進行匯報,這標誌著經開區已有一批學校開啟學校食堂的建設工作,為中小學校午餐配備好硬體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