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連江人的小康生活!中央媒體來了

2020-12-21 福州新聞網

近年來,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連江在小康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美。對比從前,小康路上的連江處處可見改變,經濟開發區裡各色企業茁壯成長,城區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好上加好。

今夕縣城

今夕大橋

今夕農貿市場

今夕鄉村

連江正用勤勞勇敢描繪著小康路上高質量發展的藍圖。

7月19日,由中宣部主辦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活動走進連江。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廣電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新社、工人日報、中國婦女報、農民日報、福建日報、福建電視臺、福建廣播、福州日報、福州晚報、福州電視臺等中央、省、市主流媒體的記者們深入連江可門經濟開發區、江南鄉梅洋村開展全媒體集中採訪。

據悉,此次主題採訪報導活動主要圍繞連江縣產業經濟發展成就和人民生活的巨變,講述全縣上下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小康故事,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可門經濟開發區,採訪團一行前往福建申遠新材料有限公司,參觀企業大樓的產品展示廳,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的己內醯胺製造技術、工藝等情況,同時通過座談會形式,與申遠企業有關負責人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感受申遠深厚的企業文化並就公司在化纖領域的布局規划進行了採訪。

據了解,申遠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在福州本土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公司註冊資金16.85億元,佔地5836畝。該公司致力於新興材料科學發展,主要產品為己內醯胺、聚醯胺等化工中間體,副產品為硫酸銨,涉及領域主要為化工及化纖新材料。

2017年7月,申遠一期年產40萬噸己內醯胺及聚醯胺一體化項目全面建成投產,成為全球最大生產己內醯胺的單體工廠。2018年,申遠啟動二期年產40萬噸聚醯胺一體化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06億元,將於2020年陸續投產。

在梅洋村,面對別具一格的美麗鄉村、穿著紅色馬甲的村直播、如火如荼的生態旅遊產品開發等,採訪團成員倍受震撼,感慨萬千,紛紛掏出筆記本、手機、相機記錄下村子紅色領銜走向振興道路的情景。

林敏攝於梅洋

據梅洋村黨支部書記陳燕金介紹,梅洋村外出務工、出國經商人數較多,村裡有很多留守的家庭主婦、農場莊主,她們有閒又有手藝。如何「盤活」這筆「財富」?2017年,梅洋村成立「姐妹鄉伴」團隊成員主要是村裡的家庭婦女,主打梅花酥、梅花糕、梅花蜜、梅花釀等梅花系列伴手禮。目前,這個系列伴手禮的年銷售額達30多萬元。

去年底,由梅洋村黨支部牽頭成立連江梅妍旅遊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著力促進一產三產融合。「姐妹鄉伴」團隊成員由最初的5人發展至近40人。從曾經的老區村、貧困村,到如今的「生態旅遊村莊」,梅洋村走向小康生活的發展之路,映射出村民生活與發展觀念之變,也成為連江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一個樣本。

林中庸(守藝人)/攝

為期半天的採訪中,連江縣各級黨委政府堅定信心攻克難關、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取得的顯著成效、連江百姓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故事,給採訪團成員留下深刻印象。

採訪團認為,連江縣經濟發展快速,鄉村振興富有鮮明特色,基層小康故事感人,回去之後將認真梳理在連採訪所見所聞,創新全媒體傳播,講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連江故事。

相關焦點

  • 漢源花椒很受「寵」:中央、省、市媒體都來了
    漢源花椒川味之道最近漢源花椒很受「寵」,中央、省、市媒體都到了漢源,你看,在宜東鎮、清溪鎮、九襄鎮,CCTV4中文國際頻道 《美食中國》欄目組分兩組走進漢源縣,拍攝漢源貢椒美食;北京電視臺「解碼中華地標—走進四川」攝製組在漢源縣拍攝取材,以人文故事為背景,講述「漢源花椒」地理標誌產品背後的故事;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網、四川日報、四川電視臺等中央省市媒體走進2020年四川美麗田園歡樂遊暨第五屆漢源貢椒採摘節開幕式,並圍繞漢源花椒進行了全方位宣傳報導。
  • 中央、省屬媒體齊聚榕城 講述有福之州的小康故事
    福州新聞網7月1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顏瀾萍)15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福建日報等10多家中央、省屬媒體走進福州,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集中採訪活動。本次活動為期5天,採訪團將深入鄉村、社區、企業等基層一線,用筆、鏡頭、話筒採擷第一手素材,展示城市發展成果和市民的生活巨變。
  • 連江人壟斷國內50%網吧,大部分撞球廳、遊戲廳都是連江人經營
    在上個世紀80年代,連江人就開始在全國各地從事撞球廳、遊戲機廳,而且在全國大部分撞球廳和遊戲機廳都是連江人在經營。1996年國內第一家網吧在上海誕生沒多久,精明的連江人就開始涉足網吧行業,最先,先在撞球廳、遊戲機廳裡擺十幾臺電腦,開起了網吧。
  • 連江人最愛吃的18種海鮮做法!趕緊學起來吧!
    同時,這也是為什麼連江人比較不愛吃辣的原因之一,因為習慣了海鮮的原汁原味,不習慣太多其他味道較重的調味。讓我們來看看連江人最愛的海鮮吧!  正蟹,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稱「白蟹」。因頭胸甲呈梭子形,故名。甲殼的中央有三個突起,所以又稱「三疣梭子蟹」,屬於甲殼動物。
  • 【美食】連江人最愛吃的「紅糟」,沒吃過敢說自己是連江人嗎?
    有人說,「除了愛,再沒有什麼能夠比食物恰如其分的感受故鄉的滋味」。的確,愛吃甜的連江人將紅糟融入了基因裡,一碗紅糟,散發著迷人的氣息,讓尋常的日子閃閃發光。所以這麼來算,紅糟少說也有千年歷史。北方的魯菜也是有用紅糟來作作料的。但最終還是閩菜將其發揚光大。如果讓我給紅糟取個芳名,大概會是「醉半街」。作為配料界著名的百搭神器,熗糟、淡糟、拉糟、爆糟、香糟、醉糟、煎糟、灴糟、醃糟、汆糟汁、酒釀糟.就沒有它不能相配的。
  • 教你如何一眼分出福清人、長樂人和連江人
    3、連江人出國前首選-美國、英國.特點是-本錢重,工資高,能定居;出國時,家人會叮囑,「節約一點花,早日把欠錢還。」;出國後,朋友會問,「身份搞定沒?」三1、福清男人的壓力是,一長大,就要賺錢蓋房子娶老婆。2、長樂男人的壓力是,一長大,就要賺錢付禮金娶老婆。3、連江男人的壓力是,一長大,就要賺錢娶老婆養爸媽.
  • 你覺的是黑暗料理,而連江人說是美味…
    連江人都叫它「車利」適合爆炒和做湯雖然看過去不舒服但是這道菜可不便宜哦還是請專業人士來處理不然!你知道怎麼下口嗎?連江人都稱為流蜞,學名叫疵吻沙蠶看著也很不舒服不過它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就看你敢不敢吃了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解碼幸福中國·全面小康意味著什麼)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解碼幸福中國全面小康意味著什麼)辛 鳴內容提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站上歷史新起點,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現代化道路。這是因為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更能反映人民群眾實際生活水平。中國共產黨人扭住這個奮鬥目標,一茬接著一茬幹,一棒接著一棒跑,在黨的十八大上明確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如果說建設更多是一種前瞻視野,是把小康社會當作一項宏大事業來做的話,建成則是從倒計時角度,著重從完成目標角度來要求的,更多強調的是緊迫感。
  • 【中央、省直媒體看本溪】來桓仁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五女山山城
    【中央、省直媒體看本溪】來桓仁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五女山山城 2020-08-10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證明你是連江人,餐桌上必須常吃的20道菜!!
    洋燒排呈現了閩菜酸甜口味的特色,入口脫骨、骨香肉嫩、酥而不爛,是一道連江人喜愛的家常美食。對於肉控來說,午飯配上一塊洋燒排是不是十分過癮呢!連江人做菜好個酸甜香,韭黃爆炒後香味撲鼻,所以成為常用的佐料之一,而這道鮮香美味的韭黃炒魷魚自然也成為連江人飯桌上比較常見的菜餚。
  • 新華社 人民日報 光明日報...多家中央媒體走進大同南站
    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為主題,7月15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中國新聞社等中央媒體走進大同南站,感受鐵路在助力晉北民眾奔小康中的新作為,特別是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以張大高鐵開通運營為契機,在促進當地旅遊業發展、為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推廣搭建平臺等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
  • 中宣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走進芙蓉鎮
    紅網時刻6月12日訊(永順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瞿曉華)6月11日晚,由中宣部主辦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永順縣芙蓉鎮,各家媒體記者們圍繞旅遊扶貧內容,採訪景區商戶和因旅遊產業帶動就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用文字和鏡頭記錄他們幸福而真實的小康生活。縣領導彭軍、陳海波、樊未、張豔陽參加此次活動。
  • 中宣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走進清水縣
    8月19日,由中宣部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團走進清水縣開展系列採訪報導活動。採訪團將用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手段,全面客觀反映清水縣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中西交融大坊村 幸福生活此中來
    旅遊公路直通村裡,大大方便了村民生產生活;近千畝迷迭香蓬勃生長,帶動村民家門口增收致富;古建築恢復原貌,多位荷蘭畫家入駐,古屋又有了新意……村民生活在此,有致富業、有美麗家,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歸屬感不斷攀升。
  • 解碼閩江北CBD天際行館萬科金域中央
    本期開始,我們將走近閩江北CBD商務區中的萬科•金域中央。為你解碼2012閩江北CBD 天際行館萬科•金域中央!———編者「金 」字地段此後不再有 福州人喜水而居,兩江四岸的土地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基本殆盡,尤其是閩江北的土地,更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無論是景觀建設、交通便利、配套便宜其稀缺性毋庸置疑。
  • 皖美小康生活拍出小康風採~
    皖美小康生活 原來還可以這麼吃》 5、周力《人性化的 服務就是完美生活》 6、孫悅《厲行節約 向浪費糧食說NO》 7、美好滁州《初心》 8、宿州市委網信辦《脫貧攻堅 助力中國夢》 9、蜀山發布《我和我的小康生活》
  • 喜報|冀州區融媒體中心作品獲衡水市「我們的小康生活」短視頻大賽二等獎
    喜 報11月30日,由衡水市委宣傳部主辦、衡水日報社承辦的「我們的小康生活》採用交叉剪輯敘事手法,直觀地表現出作品點與面的關係,將四個看上去沒有關聯的人物事件混搭編排,表達同一個主題——「小康是靠雙手奮鬥出來的」,獲得現場評委一致好評。
  • 盤點連江傳統風味小吃,沒吃過20種的都不算連江人……
    今天楊哥來盤點盤點連江這個傳統的風味小吃,看看你吃過幾種~連江魚丸我想大家都吃過了吧,不做解釋啦,問連江魚丸哪裡好?連江黃岐魚丸、奇達魚丸都很不錯將魚去刺取肉,經過上千次的摔打,使得肉具有粘性,既保持了原有的營養成分,又具有了爽脆的口感。
  • 銅陵小康風採獲評皖美小康生活~
    銅陵小康風採獲評皖美小康生活~ 2021-01-11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第一書記張冬冬:「戰馬加鞭」奔小康
    2019年10月下旬,中央統戰部選派37歲的張冬冬到了戰馬村擔任第一書記。剛剛翻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當時鎮上的集市都暫時關停了,趕場活動也暫停了,我們在走訪時發現,村裡很多老年人家裡的土雞蛋沒了銷路。」在忙著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張冬冬還開始在村裡收購起雞蛋等農產品,然後通過直播、帶到縣城售賣等方式幫助群眾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