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建築探訪馬來西亞的殖民文化

2021-02-23 暢遊馬來西亞


這篇文章主要是通過吉隆坡和怡保兩市部分帶有殖民時期風格的建築,輔助大家了解一些殖民時期文化帶給馬來西亞的影響。

 歷史上,馬來西亞歷經荷蘭,英國,日本殖民。基於日本殖民時期最短,發展到現在幾乎看不到任何日本殖民時期的影響,荷蘭殖民的影響主要是集中在馬六甲海峽,現在的馬六甲城市古城區依然保留著許多荷蘭風格的建築及教堂,下一次會用一個獨立篇副來介紹馬來西亞受殖民文化影響更加明顯的馬六甲和檳城。相反英國在馬來西亞許多州屬都有著非常長時間的殖民統制,現如今,縱觀大馬文化也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其中受英國文化的影響。

馬來西亞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和英國一樣有自己的國家元首,主要的政治權利是由首相實施,大馬是大英國協國家,在經濟和文化上和英國有著密切的聯繫,幾乎所有私立大學都是採用英式的大學教育制度,採用英語為通用教學語言,各大學也和英國大學保持良好的交流,學位上也和英國類似,這種影響也已經深入到了大馬的國立大學。

同時馬來西亞也是亞洲第一個舉行大英國協運動會的國家。馬來西亞也是除了新加坡之外(新加坡是政府政治強制推廣英語的)在亞洲運用英語最為廣泛的國家,雖然這裡很多當地人講的英語帶有馬來口音。最明顯的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受西方人影響很深,這一點我在大馬生活快三年有很深的感受。至於這些具體的感受我沒有辦法通過文字作詳述,希望這組簡單的照片可以幫助大家更多的了解大馬。


在上古老的殖民建築之前,先來一張現代化的摩天大樓。這張照片顯示的是吉隆坡中環天際線,最顯眼的就是馬來西亞國油大廈,亦稱雙峰塔或是雙子塔吉隆坡石油雙塔坐落於吉隆坡市中心(Kuala Lumpur city center) 簡稱KLCC計劃區的西北角,屬於此計劃區的第一階段工程。曾經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直到2003年10月17日被臺北101超越,但仍是目前世界最高的雙塔樓,也是世界第四高的大樓。

  

獨立廣場與蘇丹阿都沙末大廈對面而坐,這個廣場呈現了歷史痕跡中折射現代化的風範。休閒的歐式草場加上經典的荷蘭式的建築,再嵌上歌德式的聖瑪利天主教堂,很好地將歐洲風韻注入東方文化的精髓中,更具和諧特色。追溯到1957年8月31日,馬來西亞國旗在這裡第一次升起,民族獨立的光明照耀著這個國度。




 全世界最高的旗竿(高100米)聳立在廣場南端,國旗迎風飄揚,草地上有一個扁圓形的黑色雲石牌匾,標示1957年8月30日午夜英國國旗降下,馬來西亞國旗首次升起的地點。

獨立廣場(Merdeka Squnre),是每年慶祝國慶的地點。國家獨立是馬來西亞歷史上一個重要時刻。廣場前身是球場。板球、曲根球、網球和橄欖球等多類球賽都曾在此舉行,後將對面雪蘭莪俱樂部的場地重新鋪過草地,改成宏偉的廣場,紀念國家獨立。

蘇丹阿都沙末大廈是吉隆坡的一個主要地標,可說是城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攝影景點。雄偉堂皇的蘇丹阿都沙末大廈綜合了摩爾、莫臥兒和英國殖民地古典建築風格,這座宏偉壯觀、風格獨特的大廈建於1897年,以容納英國殖民地政府的幾個重要部門,但別具摩爾色彩更冠上銅光閃亮的圓屋頂,並擁有高達40公尺的大鐘樓。8月31日的國慶日大遊行和迎新年的盛會等,這幢富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目前是馬來西亞最高法院所在地。

95年的由成龍主演的《警察故事3之超級警察》 以及12年的由謝庭峰和周杰倫主演的大片《逆戰》都曾在這棟建築和吉隆坡火車站以及金三角街道大量拍攝取景。





吉隆坡火車站

這是英國建築師 A.B.HUBBOCK 的另一傑出摩爾式建築風格的作品。這兩座建築物皆非常「上鏡」(另一座指KTM大樓)。吉隆坡火車站(KUALA LUMPUR RAILWAY STATION)建於 1910 年, 1988 年時進行過一次大整修,目前為搭客提供最現代化的設施服務。從這裡乘客可以搭往馬來半島的任何一個市鎮,甚至可以通往泰國及新加坡。一間令人賞心悅目、古色古香的「遺產酒店」( HERITAGE HOTEL ),設於火車站的建築物之中,它早期被稱為「火車站酒店」( STATION HOTEL )。







與火車站正對面的也是一棟受西方建築影響,但依然保留濃厚伊斯蘭教建築風格的馬來西亞KTM鐵路總公司大樓,以及吉隆坡一個警局。這棟建築與吉隆坡火車站一起曾經是一個時期的風雲建築,與蘇丹阿都沙末大廈成為遊客必去的拍照景點。但隨著吉隆坡中環(KL sentral station)車站的起用,吉隆坡火車站的作用相比從前,已經大大的降低了。






中央藝術坊(Central Market)是一棟建於1888年的Art Deco風格的二層建築。這幢歷史性建築原本是繁忙的溼菜市場,現在是許多特色商店的集中地,售賣各種令遊客愛不釋手的物品,如,老爺鐘、珠寶、木雕、蠟染布料和錫器等,有意尋覓新鮮事物的人士,亦可選擇各式多元廣泛的精品,如玉樹和吹玻璃紀念品等,足以讓人消磨一個上午。 在藝術坊內,旅客還可以光顧即席揮毫的繪畫師,或看看吹玻璃技師表演,以及認識蠟染匠如何將白布染成色彩繽紛的藝術品;也可選擇一家餐館休息,並品嘗本地或西式美食, 每周末下午7時半都有文化表演。






這裡的街道並不奢華,新比不過中國,舊比不過歐洲,但這些小雕塑自然的保留在街景中,並沒有隨著旁邊建築的變遷而被拆除或是更新換代,當鴿子與偶爾飛來的小鳥停在上面的時候,藍天白雲下映襯的這場景,竟那樣的自然美。




獨立廣場附近的一座聖瑪利亞教堂,處於高樓大廈,市中心寸土寸金段。不得不佩服這樣一棟建築在經過歷屆政府,經歷過經濟發展的大浪潮之後,特別是在一個伊斯蘭教國家中得以保存下來。建築百年,不僅僅成為宗教信仰自由的見證,也成為文化政治的見證。


怡保火車站-當地人的「泰姬陵」

怡保火車站被稱為怡保的「泰姬陵」,是怡保著名建築,始建於1914年,1917年落成。

說實話還真有點像泰姬陵,一個城市能擁有這麼漂亮的火車站,本身就是一個旅遊的名片了。火車站結合了摩爾人風格和維多利亞風格,其實又被稱為陵墓風格。



怡保聖米高學院

這座建築物其實是一所中學校舍,校名是St. Michael Institute (聖米高學院),屬於英殖民時代遺留來的中學學校,儘管目前由政府管理但校地的操控權利依舊落在住在校舍裡的神職人員所擁有。

信息來源:阿木Amoo的博客

相關焦點

  • 您知道英殖民留給馬來西亞的那些建築遺產嗎?
    此文主要是通過吉隆坡和怡保兩市部分帶有殖民時期風格的建築,輔助大家了解一些殖民時期文化帶給馬來西亞的影響。歷史上,馬來西亞歷經荷蘭,英國,日本殖民。基於日本殖民時期最短髮展到現在幾乎看不到任何日本殖民時期的影響,荷蘭殖民的影響則主要是集中在馬六甲海峽。現在的馬六甲古城區依然保留著許多荷蘭風格的建築及教堂,下一次會用一個獨立篇副來介紹受殖民文化影響更加明顯的馬六甲和檳城。英國在馬來西亞許多州屬都有著非常長時間的殖民統治。
  • 馬來西亞行八:馬六甲是殖民歷史的見證地,中國城彰顯文化傳承
    說起馬來西亞,您可能只認為是個鄰近國家,新馬泰旅遊的馬來西亞嘛。但說到馬六甲海峽,您頭蓋骨深處一定會挖掘出學習過的硬性記憶。馬六甲的英文是Malacca,馬來文:Negeri Melaka,不知為何被馬來華人給翻譯成了馬六甲。
  • 馬來西亞的殖民奇觀絕對能讓你驚訝
    對於喜歡建築並對古老而奇特的建築感興趣的旅行者來說,馬來西亞提供了許多殖民地建築,反映了其豐富的歷史。該國被葡萄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殖民,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佔領。在1957年獲得獨立後,馬來西亞終於在1963年9月16日成立。
  • 十大殖民建築
    沙俄文化給哈爾濱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最典型之處就是反映在城市建設上。現有的哈爾濱早期建築中,有俄羅斯的巴洛克式建築、埃爾諾貝建築、俄羅斯木結構建築,及少量的中國古典建築和日本近代建築等等。 聖索菲亞教堂位於哈爾濱市內,由沙俄修建,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 2.
  • 馬來西亞最文藝的地方,華人面孔與殖民色彩交織,好一幅南洋畫卷
    這裡給人的感覺,就像《初戀紅豆冰》裡那樣:陽光、胡同、汽水、紅豆冰、還有初戀,都可以在這片熾熱潮溼的土地上肆意生長,再加上華人的臉孔和殖民色彩,正好構成一幅繾綣的南洋畫卷。 SCUBATREK潛水服丨馬來西亞檳城旅遊 檳城,是馬來西亞十三個聯邦州之一,位於馬來西亞西北部。是馬來西亞華人聚居最多的州。
  • 二戰後英國殖民統治;被擊斃的馬來西亞遊擊隊員慘遭曝屍
    今天,一組馬來西亞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圖集,帶大家看一看英國紳士背後的兇殘。圖中是一名英軍少將在地圖上指出馬來西亞共產黨武裝的主要活動地點。馬來西亞,作為一處有著極佳戰略意義的殖民地,深受英國政府重視。1948年2月1日,英國殖民當局宣布成立「馬來亞聯合邦」,馬來西亞共產黨隨即組織武裝鬥爭,反抗英殖民統治。圖中是被逮捕的共產黨遊擊隊,一群婦孺。
  • 新書推薦|《馬來西亞檳城華僑建築》
    到1960年代,李亦園等人類學者「把海外華人社會當成中國文化的一個實驗室」,通過對馬來西亞麻坡等地華人社群的調研,希望「了解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人的社會組織在本土以外的環境中如何適應和發展」。華僑建築是隨著華僑華人在海內外交流、遷徙、定居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外文化交流特點的建築文化現象。近代華僑在東南亞不同國家的城市與鄉村發展建設中做出了什麼貢獻?
  • 馬來西亞各州都有王宮,建築風格各不相同,一般不對遊客開放
    馬來西亞各州都有王宮,建築風格各不相同,一般不對遊客開放沙撈越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州。原也是英國勢力控制的地方,由一個歐洲白人當沙撈越的國王。馬來亞獨立後一段時間才加入聯邦,構成當今的馬來西亞。在這裡,馬來族佔少數,華人比馬來人還多。
  • 香港的殖民色彩建築
    英國的殖民統治,使整個香港充滿著殖民主義的色彩。中國人的傳統,西方的文化,加上百多年的殖民歷史,令香港流露出獨一無二的世紀風華。摩肩接踵的忙碌上班族,擦身而過優閒溜鳥的老人家;呼嘯奔馳的高級轎車,搖搖晃晃的懷舊電車......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古今對比,相映成趣。
  • 馬來西亞來標誌性建築——美麗的獨立廣場!
    自此,馬來西亞獨立,至今每年的國慶日仍會在這裡舉行活動。草地上還有一個扁圓形的黑色雲石牌匾,標示1957年8月30日午夜英國國旗降下,馬來西亞國旗首次升起的地點。馬來西亞獨立廣場(Merdeka Square)是每年慶祝國慶的地點,對吉隆坡乃至整個馬來西亞來說都是一大標誌性建築,特別是這裡矗立著全世界最高的旗杆,而更加意義非凡。
  • 再去馬來西亞愛上傳統文化
    8月8日,馬來西亞旅遊部部長拿督斯裡黃燕燕醫生抵達北京,公布了最新的馬來西亞旅遊宣傳片,該專輯名為「分享你的故事,珍愛的回憶」,由梁靜茹在馬來西亞多個著名旅遊勝地取景,景點包括吉隆坡、免稅島蘭卡威、沙巴迷人的西巴丹潛水勝地、古城馬六甲、文化與美食薈萃的檳城等,講述馬來西亞的故事。值得一去再去記者:現在來到馬來西亞一地旅遊體驗的中國遊客多嗎?
  • 馬來西亞的「天安門廣場」,東西方文化結合之地,吉隆坡必去景點
    1957年8月31日,馬來西亞國國旗升起,從此馬來西亞脫離了英國的統治,在之後每年的8月31日獨立廣場就會成為馬來西亞慶祝獨立的地點,每年的獨立日,這裡就會和我國的天安門廣場一樣,人們來這裡觀看升旗,這裡就是位於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獨立廣場,這裡是馬來西亞的標誌性廣場,也是吉隆坡必去的景點之一。
  • 拆殖民建築,別拿屈辱歷史當理由_網易新聞
    人類對美的感知是相同的,不僅俄國人精心打造哈爾濱的建築景觀,這座城市的其他族裔也儘量在本民族建築風格上保持與城市整體風格的一致性。[詳細] 上海外灘儘管是殖民建築,並不能削弱它在建築史上萬國博物館的地位針對上海外灘建築群要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有人就認為,上海外灘建築群代表一種「殖民文化」,將其拿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說輕點是自揭傷疤,說重點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 馬來西亞為何值得一刷再刷?
    」如果你是城市觀光愛好者,高聳入雲的雙子星塔、古意盎然的殖民建築以及美輪美奐的清真寺讓你感到嘆為觀止當你遊走於歷史悠久的馬來村、唐人街、印度街,打卡地標建築雙子星塔(Petronas Twin Towers),體驗各式美食,以及放開膽地血拼購物時,你定能感受到這座現代氣息與傳統文化並存的城市的青春活力。
  • 班都拉公園:英國殖民風格建築群,緬甸建築的典範
    仰光市政廳的建築風格,融合了殖民風格的樓體和緬甸風格的屋頂,被認定為符合緬甸建築的典範。市政廳斜對面是一座教堂,教堂邊上是高等法院。該大樓於1905年興建並於1911年竣工,是殖民地時期建設建築,現以已列入仰光市文化遺產名錄。蘇雷塔也位於公園附近。
  • 在馬來西亞發現中華文化
    這次在馬來西亞一周的學術考察,卻讓我欣喜地發現了另一個中國,一個文化意義上的中國。毫不誇張地說,馬來西亞的華人社會,就是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文化傳統斷了,那麼,這個族群也就在精神上死亡了。馬來西亞的華人們,他們的國家認同是馬來西亞,在各種正式會議之前,會集體起立,高唱國歌;但在文化認同上,絕不在強勢的伊斯蘭文化面前退後半步,艱難地堅守中華文化的精神血脈。
  • 【暢遊自組團】相約新加坡&馬來西亞魅力之旅,一次過足癮!
    馬來西亞一個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卻可以在街頭看到基督教堂、清真寺、印度廟共處一地包容的文化總能創造出新的生機。鑽進檳城狹窄的街弄,欣賞保存東印度公司時期的風貌建築,見證舊時代的風華,這裡隨處可見香燭店、麵店、古董藝品店等,必定能撩搔您的思古幽情。檳城融合英國殖民、馬來人、華人、印度人,此處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化大鎔爐,檳城喬治市在2008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您了解馬來西亞的歷史文化嗎?
    隨後荷蘭與英國也相繼以馬六甲為殖民中心,並逐漸控制馬六甲海峽,由此開始了漫長的殖民統治歷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的統治及戰後馬來亞共產黨的叛亂,促使越來越多人支持馬來亞的獨立。馬來半島最終在1957年8月31日成為獨立的馬來亞聯合邦。
  • 馬來西亞標誌性文化廣場,由球場改建而成,國民每年在此慶祝國慶
    文化城,實際上是包含了更多的文化內涵為主體建築特色的大型場所。世界上許多城市為了滿足建設發展的需要,修建了大小不一、風格各異的文化廣場,這些廣場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義,不僅是城市文化的窗口,而且是吸引遊客的一道風景線。
  • 多元文化交融,一座馬來西亞古城裡的「中國印記」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古城,馬六甲州的首府,2008年被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馬六甲城內以傳統建築最具特色,至今依然保存完好,處處顯示出馬六甲這個歷史古都的獨特風貌。馬六甲城內的政府建築、教堂、廣場以及防禦工事展現出了這座城市早期的發展歷程。馬六甲的居民主要有馬來人、華人、印度人、葡萄牙人後裔及歐亞混血兒等,多通曉數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