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緬甸國家英雄班都而建的公園,位於小金塔邊的鬧市中。 班都拉在英緬戰爭中指揮有方,數度重創英軍,不幸在1825年的一場激戰中以身殉國。 緬甸獨立紀念碑(Independence Monument)也豎立在班都拉公園中。 這座公園也是仰光人日常閒聚的地方,在公園和它的周邊,可以見識地道的仰光市民生活。
仰光的班都拉公園又叫瑪哈班都拉廣場,公園的中心是獨立紀念碑,公園因紀念抗擊英殖民者的民族英雄班都拉將軍而得名。在公園的一側是市政廳,市政廳建成1936年,現在是仰光城市發展委員會的辦公地點。
仰光市政廳的建築風格,融合了殖民風格的樓體和緬甸風格的屋頂,被認定為符合緬甸建築的典範。市政廳斜對面是一座教堂,教堂邊上是高等法院。該大樓於1905年興建並於1911年竣工,是殖民地時期建設建築,現以已列入仰光市文化遺產名錄。蘇雷塔也位於公園附近。
但凡一國首都,大多會有這麼個政治中心廣場,比如北京的天安門廣場、莫斯科的紅場、墨西哥的憲法廣場、印度尼西亞的獨立廣場……而在緬甸仰光這個前首都,扮演這個角色的是班都拉廣場 。與馬尼拉的黎剎廣場類似,班都拉廣場同樣是個綠草如茵的大公園,無數仰光市民拖家帶口扶老攜幼的湧來這裡席地而坐,少了幾分政治中央的肅穆,多了幾分東南亞式的慵懶。
46米高的緬甸獨立紀念碑傲然屹立廣場中央,而廣場周圍的建築卻幾乎都是英國殖民時代的:廣場北側的白色建築是仰光市政廳,東側那棟紅白相間的大廈是過去的議會大廈,整體氛圍會讓你覺得仿佛置身於……印度的某個英國殖民大城市比如孟買。
過去殖民文化的象徵,周圍都是休閒的緬甸人以及路邊 擺攤者,以及等座的出租司機。周邊的殖民古建很漂亮,斑駁 的非常有歷史感,可以尋街竄巷,抬頭都會有驚喜。顏色非常的鮮豔,同時配合當地人淳樸的表情,這一切體驗後就很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