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都拉公園:英國殖民風格建築群,緬甸建築的典範

2021-01-10 帶著寵寵去旅遊

為紀念緬甸國家英雄班都而建的公園,位於小金塔邊的鬧市中。 班都拉在英緬戰爭中指揮有方,數度重創英軍,不幸在1825年的一場激戰中以身殉國。 緬甸獨立紀念碑(Independence Monument)也豎立在班都拉公園中。 這座公園也是仰光人日常閒聚的地方,在公園和它的周邊,可以見識地道的仰光市民生活。

仰光的班都拉公園又叫瑪哈班都拉廣場,公園的中心是獨立紀念碑,公園因紀念抗擊英殖民者的民族英雄班都拉將軍而得名。在公園的一側是市政廳,市政廳建成1936年,現在是仰光城市發展委員會的辦公地點。

仰光市政廳的建築風格,融合了殖民風格的樓體和緬甸風格的屋頂,被認定為符合緬甸建築的典範。市政廳斜對面是一座教堂,教堂邊上是高等法院。該大樓於1905年興建並於1911年竣工,是殖民地時期建設建築,現以已列入仰光市文化遺產名錄。蘇雷塔也位於公園附近。

但凡一國首都,大多會有這麼個政治中心廣場,比如北京的天安門廣場、莫斯科的紅場、墨西哥的憲法廣場、印度尼西亞的獨立廣場……而在緬甸仰光這個前首都,扮演這個角色的是班都拉廣場 。與馬尼拉的黎剎廣場類似,班都拉廣場同樣是個綠草如茵的大公園,無數仰光市民拖家帶口扶老攜幼的湧來這裡席地而坐,少了幾分政治中央的肅穆,多了幾分東南亞式的慵懶。

46米高的緬甸獨立紀念碑傲然屹立廣場中央,而廣場周圍的建築卻幾乎都是英國殖民時代的:廣場北側的白色建築是仰光市政廳,東側那棟紅白相間的大廈是過去的議會大廈,整體氛圍會讓你覺得仿佛置身於……印度的某個英國殖民大城市比如孟買。

過去殖民文化的象徵,周圍都是休閒的緬甸人以及路邊 擺攤者,以及等座的出租司機。周邊的殖民古建很漂亮,斑駁 的非常有歷史感,可以尋街竄巷,抬頭都會有驚喜。顏色非常的鮮豔,同時配合當地人淳樸的表情,這一切體驗後就很難忘

相關焦點

  • 緬甸首都在哪裡?很多遊客答不出來,這裡充滿了歐式的浪漫風情
    「仰光」在緬甸語裡是「yan」和「gon」的結合,這兩個字分指「戰爭,敵意,麻煩」和「結束」, 也是「和平」 的意思。1855年,英國殖民緬甸,將其首都從曼德勒遷到南部濱海港口城市仰光,直到2005年遷都,仰光做了150年緬甸的首都。
  • 緬甸遊記(1)| 青島直飛仰光,瑞光大金塔太太太壯觀!
    半島記者 陸金星新年第一天,半島國旅推出的新年「全美緬甸」7晚8日遊如期發團,半島記者搭乘首飛航班,體驗緬甸一年中溫度最適宜的季節。緬甸最高法院參觀完翡翠山後,又趕往皇家湖。這是一個建於英國殖民時代的人工湖泊,風景秀美。在這裡用過中式午餐後,我們趕往班都拉公園,在這裡參觀了市政大廳、最高法院。
  • 緬甸仰光怎麼玩?一句話:三大元素九大看點
    於是,作為我國友好鄰邦,素以東南亞熱帶佛國風情聞名世界的緬甸開始成為不少國人旅遊的首選目的地。那麼,開啟仰光之行,這個曾經的首都、緬甸第一大城市有哪些值得我們深入了解的呢?其實就一句話:三大元素、九大看點!三大元素之一:佛教文化及建築藝術。緬甸是個全民信佛的佛國,民眾一輩子節衣縮食、省吃儉用,最大的心願就是潛心禮佛、捐錢修佛塔或為佛塔、佛像貼金。
  • 十大殖民建築
    日據時期,日本殖民當局為了紀念日本聖德皇太子,在大連中山公園東側山丘建了聖德太子堂,裡面供奉聖德的木雕像,是大連唯一的神社遺址。 3. 天津——望海樓教堂 在籤訂《北京條約》後,法國攫取了天津望海樓一帶方圓15畝地方的「永租權」。
  • 緬甸旅遊最強攻略來啦!帶上你心愛的他一起去吧!
    仰光聖瑪麗大教堂始建於1895年,屬新歌特風格建築,是仰光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堂,曾有多名英國神父先後在此傳教。教堂的外觀雖然由紅色磚石築造,加上兩個尖塔,顯得非常惹眼、非常西式,但是內裡的飛升拱廊和五彩的裝飾,融合了多種東南亞元素,結合一起給人一種莊嚴、典雅的感覺。
  • 緬甸,一個神奇的國度,名氣遠不如泰國,卻屢被「國家地理」推薦
    它是緬甸的舊都,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公園,到處是植物,花草和佛塔,還有殖民時代留下的老建築。仰光的佛教古蹟大金塔令人驚嘆,琳琅滿目的露天市場、美食攤和懷舊的殖民時期建築沿生機勃勃的街道一字排開,這都是東南亞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地方。
  • 【緬甸旅遊】緬甸--仰光十大旅遊景點
    皇家湖位於仰光市中心,在仰光大金塔的東面,是一個建於英國殖民時代的人工湖泊。風景秀麗,是仰光市散步的絕佳去處,也是一個觀看落日的好地方。在皇家湖上可以看到緬甸最具特色的皇家鴛鴦船,也稱卡拉威宮,白天看上去金碧輝煌,夜晚則燈光璀璨、倒影斑斕,是緬甸國宴和重大文藝演出的重要場所,而夜暮下的皇家湖,宛若人間仙境。六、班都拉公園
  • 探尋香港:中西薈萃的建築風格,令人讚嘆
    香港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巍巍青山與疏密有致的高層建築群形成了優美的城市輪廓線。維港兩岸鱗次櫛比的建築群,是現代商業都市的標誌。它們與散落在各處的百年建築,相互映襯,有如一座建築博物館,印證著香港的豐富與多元,體現了香港中西交匯、華洋雜處的特點。香港的建築既有中國傳統建築,也有西洋建築和現代建築等多種門類。追尋香港的建築歷史,也可以說就是追尋香港的歷史。
  • 緬甸被英國殖民時,曾是英屬印度一個省,為何後來沒和印度合併?
    緬甸作為中國一個鄰國與我國有很深的淵源,即使緬甸與印度相連,但與印度並沒有多少聯繫。有人說如果印度未來聯合緬甸,就會對我國造成威脅。理論上可行,但可能性不大。要說緬甸與印度沒有淵源,也不太現實,因為兩國在近代同為英國的殖民地,而且緬甸在英國殖民下,還被英國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但要記住:這並非緬甸所願,而是英國所迫。
  • 霧都的建築風格之美,英國建築風格的變化
    在英國,市中心主要是商業、娛樂和辦公場所,城市周邊地區則為住宅。按照英國國內的標準,除了倫敦和伯明罕之外,其他城市都在一天的步行範圍之內,於是形成了這種商務區和居住區分割的格局。在建築本身的規劃中,英國建築少有驚世之作,然而每處建築都能在平凡之中體現人文關懷,以及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住宅的建築高度一般都比較低,除了城區部分公寓是多層建築或小高層之外,絕大部分住宅都是低層設計,且前後都有大花園。
  • 騎遊緬甸,帶上自行車從內比都到仰光,不一樣的旅遊方式!
    ……緬甸議會大門口不允許停留,不允許拍照,所以要看這棟建築圖片的話,可以自行百度!Bodhi Tree下……景點十五:昂山市場昂山市場始建於1926年,英國殖民統治晚期,位於仰光市中心,是仰光最大最熱鬧的集市。
  • 拆殖民建築,別拿屈辱歷史當理由_網易新聞
    而且俄國人講城市規劃的概念帶到了哈爾濱,由此可見在1898—1905年代的哈爾濱便基本上形成了有別於內地,與巴黎、彼得堡同步的特有建築風格。 早期的歐式建築底色,加上國際哈爾濱的現實,使得城市的建築一開始就與法國巴黎、俄國聖彼得堡保持了同一層次。
  • 世界上最大的古羅馬建築群,不在義大利而在亞洲,羅馬建築的典範
    但是今天羅馬帝國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是這個倒下的帝國留下了許多壯觀的羅馬式建築,古羅馬每徵服一個地方就要在這個地方修建神廟,那麼你知道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羅馬神廟在哪裡嗎?可能會有人說是在義大利,其實世界規模最大的羅馬神廟在亞洲,一起來看看吧。
  • 香港的殖民色彩建築
    英國根據《南京條約》佔領了我國領土香港島。英國強佔香港島後,又圖謀佔領整個九龍半島及其附近島嶼和水域。總面積約有1,000平方公裡的香港,全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43年6月26日,英國利用《南京條約》換文生效的時機宣布香港為英國"直轄殖民地",派璞鼎查為首屆香港總督。港英政府遂告成立。這正如香港民間所說的:"實際統治香港的是馬會、怡和、滙豐和港督府。"
  • 透過建築探訪馬來西亞的殖民文化
    這篇文章主要是通過吉隆坡和怡保兩市部分帶有殖民時期風格的建築 歷史上,馬來西亞歷經荷蘭,英國,日本殖民。基於日本殖民時期最短,發展到現在幾乎看不到任何日本殖民時期的影響,荷蘭殖民的影響主要是集中在馬六甲海峽,現在的馬六甲城市古城區依然保留著許多荷蘭風格的建築及教堂,下一次會用一個獨立篇副來介紹馬來西亞受殖民文化影響更加明顯的馬六甲和檳城。
  • 彬烏倫:一座英式風格的緬甸小城,喬治奧威爾最愛的地方
    在緬甸,最著名的城市一般來講是三個:仰光、曼德勒、蒲甘。曼德勒是緬甸最後一個王朝貢榜王朝的首都,蒲甘是美輪美奐的萬佛之城,仰光是緬甸的靈魂。除了這三座名城外,緬甸還有一些知名度不是那麼高但非常有味道的小城,比如彬烏倫。其實在緬甸國內,彬烏倫的名氣很大,但對於外國人來說知道的不多。英屬緬甸時期,雖然英國人把首都定在了仰光,但他們發現了這個天賜之城。
  • 基多純正典範,西班牙建築風格,展現藝術魅力
    基多城最有代表性的是其建築風格,那裡有「基多巴洛克風格」的純正典範的聖弗朗西斯修道院、聖多明各修道院、拉孔帕尼亞的教堂和耶穌會學院等,這些建築完美地融合了西班牙、義大利、摩爾、佛蘭芒和當地藝術的精華。基多基多因有許多著名的歷史建築,所以有「安第斯博物館」的美稱。基多分為新城區和老城區兩部分。
  • 緬甸超小眾旅行地,比仰光蒲甘原生態,曾是英國殖民時的避暑勝地
    翻開彬烏倫的歷史,我們可以知道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裡,這裡都是英國殖民緬甸時期的避暑勝地,或許就是因為這裡溫潤的氣候才讓這裡成了英國人享樂的地方據說在當時,彬烏倫的地位一點也不比首都曼德勒差,可是隨著緬甸獨立後,英國人也離開了這裡。這個交通不方便的彬烏倫,漸漸的也成了一個被人遺忘的地方。
  • 有趣的錢幣之亞洲篇——緬甸元
    曾經是古代緬甸皇帝御用的水上餐廳,設計別具匠心,造型為兩隻傳說中的神鳥——妙聲鳥,背馱一座寶塔,浮遊在皇家大湖上。是緬甸風格的代表性建築。 20緬元: 人民公園是仰光市著名的旅遊景觀和人民休閒場所,也是遊客欣賞瑞光大金塔最為理想的地點。公園核心區原有規劃設計的鐘型平面奠定了人民公園的基本格局。園內綠樹成蔭,繁花似錦,處處洋溢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祥和氣氛。 50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