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5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近日刊文稱,在日本,大城市之外的許多旅遊觀光地點,通常都有著景色優美和交通不便的兩大特徵。外國遊客,甚至日本本國遊客花在查找路線上的時間過長,從而降低了旅遊的質量。
資料圖:日本富士山。
文章摘編如下:
近日,日本衝繩縣在那霸機場、那霸巴士終點站等10處交通節點和觀光景點,對遊客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37.9%的遊客表示「不知道公交車站位置」;將近30%的遊客都有「不知道怎麼去旅遊景點」的困擾;22.4%的遊客表示「不知道要等多久公交車」。
衝繩縣綜合事務局表示,這項調查結果凸顯出了,目前衝繩縣在旅遊指引設施上不足的問題,對乘客的旅行帶來了不便,今後還將繼續在旅遊景點之間,加強路線信息提供。
事實上,不僅是衝繩,在日本許多城市都存在這個問題。外國遊客,甚至日本本國遊客花在查找路線上的時間過長,而降低了旅遊的質量。
在日本,大城市之外的許多旅遊觀光地點,通常都有著景色優美和交通不便的兩大特徵。在電車站和景點之間的公交車,很可能半小時甚至更久才發車一次;計程車更是難以遇見一輛。
有當地居民表示,其實本地人出行基本都依賴私家車。因為少子化和年輕人口遷徙到東京等原因,地方城市的人口正在逐漸減少。僅僅為了遊客們來地方城市旅行,就將交通建設得像大都市一樣便利,其實是不實際的事情。
一方面沒有足夠的勞動人口,另外一方面,也是有風險的事情——萬一哪天遊客突然減少就得不償失。
一名中國遊客表示,自己曾經有自由行的打算,因為想去看看小眾的景點。但是,在查找路線之後發現,如果不是自己開車,時間就基本花在交通和等車上了。因此,最後還是決定跟團旅行,比較省心。(倪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