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二戰戰敗國,為什麼日本和德國,反思戰爭的態度不同

2020-12-19 騰訊網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為什麼日本和德國,反思戰爭的態度不同

二戰後,日本和德國的區別,我說一點自己的淺見。1,兩個國家的政治力量不一樣,德國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日本的近代政治,是由長洲和摩薩為基本力量,他們本來就是軍事集團,也就是說日本的政壇是由軍事集團衍生出來的,這也就導致了,如果軍人不同意派出代表,海相,路相。內閣就組成不了。因此二戰之後要完全清算軍隊,不太可能。或者內閣裡面有沒有軍人都不是最主要的。甚至反思戰爭都不太可能,需要外部力量幹預,但是顯然美國因為各種原因做的並不好。

2.德國不一樣,軍人參與政治的並不多,當然有說興登堡。但是他沒有延續的政治實力,可以說是正常的現代政治。而且軍隊並不完全聽希的。德一直有內部的參謀團,可以算是軍隊內部的政治團體,他們是反對希的。並不是戰爭狂熱分子,但是他們想擴大軍隊,所以贊成或者和政治合作。後期他們也反戰,甚至刺殺希。因此在二戰後,他們出現在政壇並不想復興軍國主義,二戰中很多優秀的軍人加入了德國政壇。

戰後兩極化對峙助長了美帝對日本的縱容,放任了戰爭犯二代三代的成長,西方式民主本來就是誰的聲音大誰有理,如果沒有以國家意志背書的宣傳,普通民眾誰也不會去主動了解歷史,所以日本的普通人自然也不知道這些,他們聽到的只能是右翼的連篇謊話。據我所知,日本人有個觀點,不被提到的事就沒有發生。所以他們有意迴避一些他們認為無法面對的過去,假裝這些都不存在,並努力讓大家都認同一切都沒有發生,他們確實是這樣做的。

其實中國人想要的道歉是讓日本人砸鍋賣鐵的賠償,還有平時唯唯諾諾的順從,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實際上也沒多少人考慮過原諒。說白了,弱國被打就被打了,當時的中韓就是待宰羔羊,根本沒有話語權。德國之所以道歉是因為他惹了英法,同時猶太人又在美國取得了較高的政治地位。連國家都被分割,不得不認清現實罷了。

相關焦點

  • 對歷史的反思:德國與日本的不同態度
    原標題:對歷史的反思:德國與日本的不同態度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是勝利者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明確方向的重要契機,也是失敗者從歷史中痛定思痛、轉向前行的大考之年。
  • 當初都是二戰戰敗國,如今日本和德國哪個國家綜合實力更強?
    眾所周知,日本和德國均為二戰時期軸心國成員,且無論是德國的納粹主義還是日本的軍國主義,都曾在將世界人民拖入戰爭深淵的事件上扮演了核心角色,對世界的經濟文化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而繼世界反法西斯勝利,軸心國紛紛宣布投降之後,日本和德國均因投降條約的制約,其各方面發展在初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然而由於其靠戰爭支撐起來的工業基礎依舊能夠使得其經濟保持增長潛力,所以兩國的戰後經濟都未曾受到重創,反而有繁榮之勢。
  •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為何日本比德國恢復的快?原因在於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又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以德、日、意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僕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也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日本和德國在二戰中遭受了嚴重的創傷,國家實力一落千丈,雖然同為戰敗國,日本經濟的恢復卻比德國快得多。日本不僅在短時間內恢復了元氣,並且超越德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經濟強國。
  • 同為二戰戰敗國,為何現在日本軍事實力強大,而德國默默無聞
    在國際社會中,德國和日本一直是比較受到關注的兩個國家。自二戰戰敗之後,德國和日本都接受了強國的「指導」,各自踏上了新的發展道路。時至今日,日本已經是全世界第二發達的國家,其軍事實力也是穩居世界前列。而反觀德國,除了工業同樣發達之外,似乎並沒有展現出什麼軍事實力。
  • 日本德國都是二戰時的戰敗國,日本比德國恢復快跟中國脫不了關係
    第二次世界大戰還稱反法西斯戰爭,整個戰爭德國日本以及義大利是屬於法西斯的一方,反法西斯同盟國和全世界反法西斯視為另一種力量,先後共有61個國家共20億人口牽涉了這場規模龐大的戰爭,據後來的不完全統計,在戰爭中犧牲的軍民數量到達了9000餘萬人,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
  • 二戰的核心國家德國,同樣是戰敗國,為何發展還不如日本
    而現在德國卻變成近代戰力榜上的第八名,現在的軍事地位和二戰期間可謂大不相同。    德國士兵  其實在二戰結束德國的命運就已經註定,只有依靠先進的武器裝備才能打贏的戰爭,而美國卻在「少爺兵」中演變出一個更為強大的代名詞「美國大兵」在先進的武器裝備和豐富的資源中,美國從二戰中就開始不斷的強大自己的軍事力量
  • 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被分區佔領,為什麼日本卻由美國單獨佔領
    在韓國電影《鐵雨》中郭道元飾演的青瓦臺外交安保首席秘書郭哲宇在給學生們授課時說道:「二戰後在歐洲挑起戰爭的德國被分為東、西兩個國家,可在亞洲朝鮮半島被分成了兩半。半島代替日本承受了由於冷戰造成的民族分裂」。日本和德國同為二戰的戰敗國和加害國,可兩國在戰後受到的待遇可謂天壤之別,而兩國在對待戰爭責任的態度上更是相去甚遠。
  • 同樣是戰敗國,如今的德國和日本誰的軍事實力更強?聽網友怎麼說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德日軍力誰更強一些?明顯是日本。國際軍力排行榜,日本排在第6,德國第10同樣是二戰戰敗國,同樣受到戰後條約的限制,同樣戰後二三十年間迅速崛起,但由於德日在國土、人口、工業規模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導致兩國整體綜合國力有比較大的落差。這種差距同樣體現在軍力方面。
  • 《罪孽的報應:德國和日本的戰爭記憶》:寫在廣島核爆75年前夕
    日本在選擇歷史記憶的時候,有選擇地將自己視為「受害者」,也因為選擇了這一記憶,他們消除了自己作為對亞洲其他國家人民「加害者」的記憶。他們總是對自己遭受了核打擊而忿忿不平,但從不去思考自己為什麼會遭受核打擊。 而同樣作為二戰戰敗國的德國,其對悔罪的念念不忘也恰恰與日本的「歷史失憶」形成極其鮮明的對比。
  • 從昭和到令和:三位日本天皇對二戰的反思與態度
    日本作為戰爭的發動者,雖然對於某些戰爭罪行始終不予回應,但耐人尋味的一點是,二戰以來的三位日本天皇,都在私下或公開的場合談論到對戰爭的反思,而且從明仁天皇開始,「反省」和「反對」戰爭成了日本皇室明確表達的一種態度,這或許意味著,在日本皇室內部,早就形成了關於反戰 的共識。
  • 二戰中國傷亡三千多萬,蘇聯兩千多萬,戰敗國日本卻少得驚人
    蘇聯也比較慘,傷亡兩千多萬,那麼,戰敗國日本呢,經過統計發現,戰敗國日本傷亡卻少的驚人!二戰結束,我們在國際上也隨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清朝後期的弱小慘敗國家搖身一變成了世界四大強國之一,當然這期間也避不開美國在戰爭後期的幫助,戰敗國日本和德國暫且不論,法國較之更為慘烈,短暫時間被德國攻下,結果基本是亡國的現狀。中國卻隨之上升了在世界的地位。
  • 美著名導演廣島演講批日無視歷史 沒對二戰反思
    美國著名導演奧利弗·斯通在出席廣島遭原子彈轟炸68周年紀念時,向日本民眾發表演講,他批評日本政府無視歷史,沒有對二戰的反思,因此不值得信任。奧利弗·斯通還指責日本教科書被沒有寫入本國負面的歷史事件。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13日晚播放了他演講的視頻片斷。
  • 二戰後,日本為什麼比中國強了五十年(上)
    二戰以後,中國作為戰勝國和戰敗國日本都是一片瓦礫廢墟。但是接下來的事兒就很令人費解了,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日本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強國,而中國卻還在溫飽線上掙扎。曾經欺負過中國的日本,再次以趾高氣昂的姿態出現在中國面前。這令很多中國人感情上很難接受,那麼為什麼日本又一次遠遠走到了中國前面呢?二戰後這一對兒冤家都經歷了什麼呢?下面就來分析下二戰後的中國和日本。
  • 中國傷亡3500萬,德軍為1180萬,那麼作為二戰戰敗國日本呢?
    二戰是中國的翻身仗,在二戰結束後,我們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從以前任人欺辱的弱小國家變成了世界四大強國之一,儘管這是靠著美國才有的榮譽,不過在德國和日本戰敗,以及法國亡國的情況下,中國確實很顯眼,說我們是世界第四還是沒有爭議的。
  • 為什麼二戰的戰敗國日本能夠在十年後迅速崛起?這個國家幫了大忙
    我想大家都或多或少了解一點二戰時期的事情,在當時日本宣布投降之後國內的經濟是非常糟糕的,基本上已經到了已經崩潰的地步,而且在當時日本的國內是非常混亂的,人們也過著沒飯吃,吃不飽的狀態。但是10年後,日本居然崛起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我國傷亡三千多萬,蘇聯傷亡兩千多萬,二戰戰敗國日本呢?
    比如中國,保守估計當時的中國光是在軍隊裡就出現了三千多萬的傷亡,更別提還有大量民眾在這場戰爭中失去生命,另外還有就是蘇德戰爭裡的蘇聯傷亡也很大,也是兩千多萬快三千萬的傷亡。作為戰勝國的蘇聯和中國都付出了這麼慘重的代價,所以最終失敗了的日本傷亡情況又如何呢?
  • 在二戰中,有著那麼多的強國,為什麼挑起戰爭的偏偏是德國
    德國可以說是在歐洲中打戰最為慘烈的國家了,兩次世界大戰,都有它的參與,還都是戰敗國家。在二戰前夕,有著很多的強盛國家,這些國家,都會有想要擴張領土的想法。但是為什麼,只有德國開啟了戰爭的序幕了呢,從閃擊波蘭開始,滅掉法國,最後將整個世界都拉入了世界第二次大戰中呢。
  • 二戰結束後,戰敗的德國能建立軍隊,為何日本卻只能成立自衛隊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世界戰爭,波及範圍極廣,先後共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戰爭中,至少有9000餘萬的軍民傷亡,經濟損失高達5萬多億美元。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法西斯軸心國,當然,最終也是以不正義的一方失敗而告終。
  • 二戰結束後,日本和德國誰更強?看完你就知道了
    我們知道二戰的主要發起者是德國和日本,在軸心國中的三大成員戰鬥力最強的也就是德國和日本,義大利雖然也是軸心國的成員,但是它的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德國和日本一個在歐洲肆虐,一個在亞洲「發瘋」。但是在當時來講德國的實力是比日本要強的。
  • 同樣沾滿鮮血,為何二戰後德國高級軍官很少被軍事法庭審判
    二戰結束以後,盟軍在德國和日本分別設立軍事法庭來對戰犯進行審判,即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同盟國認定的23名戰犯中,只剩下21人接受審判,其中一個患重病,不能到庭,最後只有20人坐上了被告席,戈林等12名戰犯被判絞刑;魯道夫·沃爾特·理察·赫斯等3人被判終身監禁;4人被判處有期徒刑;3人被判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