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代我退役後移民來美,三十幾年來東南亞的國家,星、馬、泰、柬都去過至少一次,唯獨我最「熟悉」的越南,反而沒有去過。直至日前終於攜妻女,來趟越南之旅,把東南亞地圖上的這塊空間填補上了。
我們搭乘中國南方航空,抵達了越南首都河內,踏上了這個昔日原叫北越,與「俄寇」、「共匪」為盟的共產黨國家。
到河內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去下龍灣。第二天一早,旅行社的人來接我們,但未見車子,原來是我們旅館的那條街太小,大巴開不進來。她引領我們走了大約五、六百公尺,到了停在較寬路邊的大巴上,車上已有兩人。此後車子又在市區繞行,共停了四、五次,費時一個半小時,才正式上路。我數了一下,加上導遊和司機,全車三十五人,除我們一家三口,和兩個馬來西亞的女孩子及兩個可能是南韓年輕男士外,其餘團友全為西方人。
搭汽艇穿梭下龍灣間
下龍灣距河內約一百三十多公裡,馬路並非高速公路,車行不快,中途還停下來休息了三十分鐘,從旅館出來算起,花了四個半小時才到下龍灣。
我們全團登上一艘汽艇,那時已過中午,船上已準備好了午餐,船一面開,我們一面用餐。餐畢,船也正好駛到外海觀景之處。下龍灣的確美,一共有將近兩千個島星羅棋布地浮在一千五百平方米的海域上,奇巖怪石,鬼斧神工。它與桂林的灕江有點相似,但灕江的山峰是成線狀沿江而行,這裡則是平面狀的散布於廣闊的海面,灕江只可在船上遠觀,這裡則可穿梭於各島間近距離觀賞。
汽艇行駛了半個多小時,到了一個大約四個籃球場那麼大的島上,那是整個下龍灣景區唯一的一個平地,人可以登上的島。我們要在那裡換船,有兩種船可選,一是可乘四人,有船伕的小船;另一是可乘兩人,自己劃的小船。我們選擇了前者,小船划過了一個山洞,到了另一個海域,但卻像是一個湖,又過了一個山洞,又是一個湖。約莫半個多小時,回到了小島,再換乘原來的汽艇,回到一個有人有物的大島上,觀賞島上一個名叫天宮洞的鐘乳石洞,洞離岸邊不遠,只是要往上走好長一段階梯,進洞又需往上爬許多級階梯。
洞內景色絕佳,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繚亂,曲折幽徑,猶如進入迷宮。
訪河內感受歷史氛圍
隔天遊覽河內市區,這個越南的首都,完全談不上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市區老舊,即使是使館區的那條路,也只是一條極為普通的馬路。使館區當然也有美國大使館,這使我想起,當年越戰歷經二十年,美軍傷亡三十餘萬人,如今成了友邦,而當年援助北越對抗美國的中共,卻曾兩次(海、陸各一次)與越南兵戎相見,短短幾十年,竟有這麼大的變化。
歐巴馬總統任內曾訪問過越南,並與名廚波登(Anthony Bourdain)結伴光顧一家名叫Bun Cha Huong Lien的小吃店。現在凡是美國人到河內,必光顧那家店。
Bun Cha Huong Lien店面極小,和臺灣夜市的小吃店差不多。店內共有五張長桌,每桌一邊可容四人,兩邊共可擠下八人,牆上掛了好幾張歐巴馬用餐的照片。我們點了與歐巴馬吃的完全相同的食物,主食是一碗麵,但我覺得那碗面比不上臺灣小吃的擔擔麵。
結束河內旅遊,我們搭乘越航飛往位於越南中部的峴港。峴港原是南越的領土,因靠近北越,是越戰時戰爭最慘烈,雙方相持最久,傷亡最多的地方,當然現在已看不到戰爭的痕跡了。
它是越南的第四大城,僅次於胡志明市、河內和海防,市容反比河內要好。峴港最著名的景點名叫「太陽世界」(Sunworld),位於巴納山(Ba Na Hills)上,需乘纜車上山。纜車最特殊的,是其中的兩條線還需「轉車」,轉車的半山也有景點,但絕大部分都在山頂,有花園、寶塔、泳池、寺廟、酒窖、啤酒屋……並有多家餐廳,還有個模仿美國迪士尼樂園和環球影城而建的城堡。
更引人入勝的是它的一個大型室內遊樂場,場內樓高三層,有百餘種遊樂設施。它名字叫太陽世界,可惜那天山上下雨,而且風大,園方雖發給遊客每人一件塑膠雨衣,但並不管用。越南那時仍是夏天,平地氣溫約攝氏三十度,但山上至少低了二十度,雖然好玩,但非常辛苦。儘管如此,那天仍是遊人如織,擁擠不堪,如果是晴天,那必定是爆滿了。
我們的最後一站是胡志明市,也就是原南越的首都西貢。我們由河內來峴港時飛機誤點了兩個小時,而這次去胡志明市,竟誤點了四個多小時,不知是不是越南國內航空的正常現象?在洛杉磯,我有許多越華裔的朋友,他們都是南越淪陷時逃離越南後以難民身分來美的。在洛杉磯南面的橙縣(Orange County)有一處聚居了許多越華裔,因有許多越南商家和餐館,被美國人將之取名「小西貢」(Little Saigon),那裡仍懸掛原南越的國旗。我去過多次此地的小西貢,這次終於到了真正的西貢,只是它的名字已不是西貢了。
胡志明市參訪越戰遺蹟
在胡志明市,我們首先去參訪的是越戰時留下的壕溝、隧道、陷阱。壕溝有些是單兵的,進入後上面鋪上偽裝,完全看不出下面有人,裡面很小很淺,進入後也站不直,越南人體型小,能進得去,若是高大的美國士兵,加上身上佩戴的武器裝備,進去會有困難,而且進入後與地面阻絕,沒有流通的空氣,在裡面也不能久待。
最後一個觀光點是湄公河,全團十三人,有兩位日本女士,其餘七人是西方人。湄公河河水是濁黃色,毫無美感,我們乘一艘小艇,一段時間後上岸用餐,餐後上船又駛了一段距離,又上岸並換乘四個座位,前後各有一個船伕划船的小船,駛入一條不過十來公尺寬的支流,上岸後岸上有些禮品店和水果攤,我們買了些水果,很驚訝那幾位西方人竟買榴槤吃。
特別的是,當時一個大簍子裡有一條約十幾尺長的蟒蛇,導遊把它抓起來圍在肩上給我們看,有幾位膽大的團友也去把它圍在肩上照相,幾位膽小的女士則嚇得尖叫躲開。蟒蛇毫無攻擊性,我想其原因第一是飼養久了,已失去野性;第二是已把它餵飽,它就不會攻擊他物;第三更可能是它的牙齒已被拔掉了,失去攻擊能力。
回市區後我們去逛胡志明市的夜市,小吃店不下百家之多,食物琳琅滿目,看起來樣樣好吃,反令我們有無從下手之感,最後隨意選了幾樣,與中國食物幾乎並無差別。
這次旅行的起點和終點是河內到胡志明市,但觀光點是從下龍灣到湄公河,這一灣一河,一北一南,是對等的,從文字上看,也應是同一個等級的,但實際上,兩者卻有天壤之別,湄公河完全不能與下龍灣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