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標誌文化:天津板慄
地理標誌文化:天津板慄
關於天津板慄
天津板慄,別名紅油皮慄子、油慄、天津甘慄。產地主要集中在薊縣小港、小營等鄉。同時,北京、唐山、承德等地的山區,也生長大量慄樹,所產慄子,品質特優,因為過去這些地區生產的慄子一直由天津口岸出口,故名天津甘慄(在日本,名為「天津板慄」),主要輸往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及港澳等地。天津板慄一直享有東方「黑珍珠」的美譽,在薊縣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兩三千年前,被人們稱為果中珍品。
地理標誌文化:天津板慄
地理標誌文化:天津板慄
天津板慄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
慄子含有大量的澱粉和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性味甘溫,能厚胃腸、補腎氣,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小便多和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也能強筋健體。
天津板慄是人體的滋補功能,可與人參、黃芪、當歸等媲美。天津板慄性味甘溫,入脾、胃、腎三經,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腰腳不遂、小便多和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及外傷骨折、淤血腫痛、皮膚生瘡、筋骨痛等症。慄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有對抗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功效。
中醫認為慄子能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慄子對人體的滋補功能,可與人參、黃芪、當歸等媲美,對腎虛有良好的療效,故又稱為「腎之果」,特別是老年腎虛、大便溏瀉更為適宜,經常食用有強身愈病。
地理標誌文化:天津板慄
地理標誌文化:天津板慄
天津板慄的食用方法
天津板慄營養豐富,含有大量澱粉、糖、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B。食用方法很多,最為流行的是糖炒慄子。還可加工成糖衣慄、慄羊羹等多種美味食品。
天津板慄不僅是美食佳品,也可作藥治病。它對人體有滋補功能。
注意:但每一次切不可進食過多。生吃過多,難以消化;熟食過多,阻滯腸胃。
地理標誌文化:天津板慄
地理標誌文化:天津板慄
天津經典糖炒板慄製作方法和食用注意
糖炒慄子,其製作方法是精選優質板慄,放進裝有粗沙和糖稀的鍋內翻炒而成。糖炒慄子,呈深棕色,油光鋥亮,皮脆易剝,香甜可口。
慄子生吃難消化,熟食易感覺撐,所以一次別多吃;鮮慄子容易變質黴爛,而變質的慄子吃了會中毒;別和牛肉一起吃,易嘔吐。
地理標誌文化:天津板慄
地理標誌文化:天津板慄
附:地理標誌天津板慄的小知識
天津板慄為天津市的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天津板慄(天津產區)地理標誌產品的保護範圍包括:天津市薊縣下營鎮、羅莊子鎮、孫各莊鄉3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本文作者: 王浩 為跨界創客、資深策劃人、中國地理標誌文化產業的發起人與倡導者、萬慧智庫研究院地理標誌委員會副主任、致邦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地理標誌:國家三部委地理標誌
概念連結:地理標誌
地理標誌,又稱原產地標誌(或名稱),《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以下簡稱TRIPS協議)第22條第1款將其定義為:「其標誌出某商品來源於某成員地域內,或來源於該地域中的地區或某地方,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徵主要與該地理來源有關」。我國2001年修訂後的《商標法》也增設了地理標誌方面的規定,其第16條第2款規定:「前款所稱地理標誌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所決定的標誌。」從TRIPS協議和我國《商標法》可以看出關於地理標誌的定義基本上是相同的:地理標誌是表明某一種商品來源於一成員方地域內,或此地理內的一地區並且該產品的特定品質、信譽或其他特徵,主要與該地理來源相關聯的標誌。
地理標誌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