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地區佛手瓜和龍鬚菜露地栽培技術
Ope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Chayote and Chaylte Vine in Southern Fujian
作者:
練冬梅, 賴正鋒, 姚運法, 洪建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研究所,福建 漳州
關鍵詞:
佛手瓜;龍鬚菜;閩南地區;露地栽培技術;Chayote;Chaylte Vine;South Fujian;Open Cultivation Technique
原文連結: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35530
閩南地區佛手瓜和龍鬚菜露地栽培技術
1. 引言
佛手瓜(Sechium edule. Swartz),又名隼人瓜、安南瓜、壽瓜等,是一種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19世紀初由日本傳入中國,臺灣最初以食用瓜為主,後開發為菜用龍鬚菜(佛手瓜嫩梢),之後傳入大陸,成為特色蔬菜,現國內南北地區均有種植 。佛手瓜棚架爬蔓生長,其果實營養豐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鉀低鈉、賴氨酸和組氨酸含量高的特點 。龍鬚菜匍匐生長,其嫩莖葉營養也很豐富,鮮甜可口,風味獨特,屬高蛋白低脂肪低糖性蔬菜 ,可清炒或做湯,也可用開水浸燙後涼拌。近年來閩南地區將佛手瓜和龍鬚菜作為特色蔬菜進行開發利用,現將佛手瓜和龍鬚菜露地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2. 品種選擇
佛手瓜品種根據果皮顏色和果實表面有無刺毛分為綠色無刺、綠色有刺、深綠色無刺、深綠色有刺、白色無刺和白色有刺。綠皮佛手瓜產量比白皮佛手瓜高,達5000 kg/667m2。閩南地區佛手瓜一般選用綠色無刺作為的栽培品種。龍鬚菜則所有品種均可栽培利用。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種植時間
佛手瓜不耐高溫,高於30℃生長緩慢,35℃以上植株生長明顯受抑制。閩南低中海拔地區露地栽培的適宜時間為10月上旬~12月下旬,高海拔地區全年均可種植。
3.2. 選地整地
選擇土壤肥力適中、排灌方便的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種植,前茬作物不宜為瓜果類作物,避免重茬。田間土壤深耕翻犁前施足底肥,每667.7 m2施2500 kg腐熟的有機肥,50 kg過磷酸鈣。
佛手瓜整地要點:將田地整平,按行距4 m,株距4 m,每667.7 m2種植35~40株的密度進行挖穴。佛手瓜為爬蔓結瓜,需進行搭架,主要搭架方式為平棚架和拱形架,30 × 30 cm尼龍網蓋網。
龍鬚菜整地要點:將田地整成畦帶溝1.2 m,畦高30 cm,株距50 cm,按單行種植。
3.3. 育苗移栽
種瓜選擇:選用已發芽或芽眼微微突起,個頭肥壯、均勻,無病蟲害,無損傷,充分成熟的佛手瓜作種瓜。高海拔地區種植佛手瓜可利用佛手瓜宿根芽越冬繼續爬蔓結瓜。
播種育苗:宜選擇在溫室中播種育苗。選用蓬鬆的基質土(泥炭土:蛭石:珍珠巖比例為2:1:1)作為營養土,將發芽的種瓜平放在盛有基質土的營養缽(袋)內(20~30 cm),覆土3~5 cm,每個營養缽(袋)播1個種瓜,並澆透水。
定植移栽:待瓜苗長到4葉1心時開始定植,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瓜苗,除去營養缽(袋),連根帶土移栽到田間,澆足定根水。瓜苗易受凍害,氣溫達到10℃以下時瓜苗生長緩慢,達到5℃以下時停止生長 ,高海拔地區一定要注意防凍害,氣溫在15℃以上移栽,移栽後可用稻草或乾草覆蓋。佛手瓜移栽後用一根竹子引蔓上架。
3.4. 田間管理
佛手瓜田間管理:幼苗期,及時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溼潤,無需施肥。上架期,每株選擇生長最旺盛的2~3根莖蔓上架,摘除基部多餘側芽,一般追肥1~2次,離瓜蔓0.3~1.0 m處環狀施肥,每株每次施入腐熟的有機肥5 kg,三元複合肥1 kg,隨後澆水。開花結果期,保持土壤溼潤,結合澆水,追2次三元複合肥。
龍鬚菜田間管理:幼苗期及時中耕鬆土和澆水,瓜苗高度長至20 cm後進行摘心,促進側枝的生長。採摘期,需施3~4次氮肥與三元複合肥,為龍鬚菜補充充足的營養。
3.5. 病蟲害防治
佛手瓜和龍鬚菜病害主要為霜黴病、白粉病、蔓枯病,佛手瓜蟲害主要為瓜實蠅、蚜蟲、白粉蝨,龍鬚菜蟲害主要為蚜蟲、白粉蝨、小菜蛾、紅鏽蜘蛛、薊馬。高海拔種植佛手瓜和龍鬚菜,病蟲害相對較少。防治原則主要為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霜黴病防治:69%烯醯嗎啉錳鋅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白粉病防治:62%腈菌唑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
蔓枯病防治:25%的嘧菌酯3000倍液噴霧。
瓜實蠅防治:植株上方懸掛黃色粘板,或者2.5%金甲維鹽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已被叮咬的果實摘除泡水消滅蟲卵。
蚜蟲和白粉蝨防治:植株上方懸掛黃色粘板,或者2%阿維菌素乳油1500倍加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800倍混合液噴霧。
小菜蛾和紅鏽蜘蛛防治:用阿維菌素1500倍液噴霧。薊馬防治:50%樂果800倍噴霧。
3.6. 凍害防護
在閩南高海拔地區露地栽培佛手瓜時,主要進行以下3種情形防凍。
冬前凍害預防措施:可在佛手瓜棚架上方覆蓋遮陽網,緩解凍害。寒冬凍害預防措施:選擇避風向陽的冬暖地塊種植;預防排水溝積水結冰。晚霜凍害預防措施:應及時利用乾草覆蓋保溫,預防晚霜凍害,促進宿根芽萌發生長,提高佛手瓜早期產量。
3.7. 採收
佛手瓜採收要點:一般在開花授粉後20 d左右,用剪刀採摘,並輕拿輕放,為避免果與果之間碰撞導致機械損傷,可用紙或網套逐個包好,裝入果筐中,以2℃~5℃儲藏最佳。採收前期2~3 d採收1次,盛果期1 d採收1次。鮮食瓜採摘不宜過晚,否則瓜皮變厚,瓜肉纖維化,影響口感。
龍鬚菜採收要點:種植瓜苗30 d後,側枝長至30 cm,採摘嫩梢長度20~25 cm,基部留1~2節,採收前期每隔3~4 d採收1次,盛產期1 d採收1次。採收後,用泡沫箱裝箱,置於2℃~5℃儲藏,可儲藏5~7天。
3.8. 留種
留種的佛手瓜應選擇生長勢強、耐熱、結瓜多的植株。種瓜可適當延長時間,為花後30 d左右,需充分成熟,果實無病蟲害,果皮顏色變黃白時方可採摘,種瓜收穫時果皮避免機械損傷,可用紙或網套逐個包好,裝入果筐中,儲藏於4℃~10℃條件下。種瓜儲藏期間需檢查,若發現爛瓜則要丟棄,一般可存放4個月左右。(龍鬚菜的種即是佛手瓜留的種,因此無需介紹龍鬚菜的留種)
4. 結語
通過多年對閩南地區佛手瓜和龍鬚菜的露地栽培實踐,在種植過程中需要選擇高產優質品種、正確種植時間、適宜種植地區,加強田間管理、綜合防治病蟲害以及凍害防護等措施,採取正確採收及留種方式,才能有效增加經濟效益。
漢斯出版社為答謝大家對我們的信任與支持,現推出免費贈送期刊活動,只要您成功推薦10名好友關注漢斯出版社微信號,添加小編QQ報名參加,聯繫小編核實,我們將為您免費贈送往期期刊一本!(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喲)。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下載論文!
Wechat ID:hansicbs
投稿聯繫:027-86758873
QQ:2194278918
投稿郵箱:hans.submit@gmail.com
合作聯繫:service@hanspu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