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地區種植的佛手瓜,產量不高呢?

2020-12-21 三農的高度

佛手瓜別稱,洋絲瓜、合掌瓜、萬年瓜、菜餚梨等稱呼。為葫蘆科佛手瓜屬多年生攀緣性草本植物,原產地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的熱帶地區。由19世紀初傳入我國華南及西南地區,慢慢流傳至山東、河北等地。對於這種瓜肉美味多汁,口感質感細膩,清香鮮美的佛手瓜,我這邊村裡也有人種植起來。我這裡露地種植的關鍵點是要把握好種植茬口,要不然結瓜期,溫度低,無法出成品瓜。

一、溫度

這種從熱帶地區流傳過來的植物,特性是喜溫不耐寒。但是,在夏季,如果月平均氣溫高於28℃,越夏需要採取降溫措施。想佛手瓜產量高,地下根須形成莖塊,需要全年平均氣溫在18℃~22℃,炎熱的夏季月平均氣溫在24℃~26℃,冷空氣來的比較晚,最有利於佛手瓜的生長。

種子發芽溫度在13℃以上,適宜溫度在20℃左右;幼苗期適宜溫度在25℃左右,高於30℃,生長發育不良,可以忍受短時間40℃的高溫。不過到了結瓜期,喜歡陰涼的氣溫,16℃~19℃的氣溫最佳,低於15℃或者高於25℃,坐瓜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氣溫低於4℃,佛手瓜植株會受到凍害而死亡。

二、水分。

佛手瓜喜歡溫溼的生長環境。特別對於空氣溼度,非常喜歡。如果空氣乾燥,其植株長勢弱,無法有效提高佛手瓜的產量。在佛手瓜的生育期,土壤水分保持在70%左右,,空氣溼度保持在80%左右為宜。

夏天小水勤澆,增加土壤和空氣溼度,更有利於佛手瓜茁壯生長,安全度過夏季。初秋6天左右澆水一次,以後隨著溫度降低,我們適當延長澆水的間隔時間,保持土壤有墒情,氣候乾燥的時候,可以空間裡霧噴水分,保持空氣溼度。

三、光照。

種植過佛手瓜的人明白,它屬於短日照植物,在長日照下不易開花結瓜。因此,在華北這邊,我們種植在菜園裡的佛手瓜,一定要到秋後,才能開花結瓜的主要原因。而且我家菜園裡種植的佛手瓜,由於早霜來得早,佛手瓜剛進入結瓜旺期,就被秋天的低氣溫所限制生產,這就是為什麼北方種植佛手瓜,產量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佛手瓜屬於中光性植物,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喜歡中等強度的短日照,對於強光有些敏感,不利於其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

四、肥料。

佛手瓜的根系發達,兩年側生根可以達到4米以上,而且可以形成莖塊。喜歡物理結構良好的土壤,土層深厚,保肥保水性能良好,疏鬆透氣性優的沃土,更有利於佛手瓜的高產高品質。其喜歡微酸性土壤,土壤最佳pH值5.8~6.8最佳。

最喜歡的肥料就是腐熟好的有機肥或者土雜肥,定植每穴使用有機肥60~90㎏為宜,氮磷鉀複合肥6㎏混合施用。

我們在栽培佛手瓜的時候,在滿足其生境的條件之下,我們種植戶做好育苗措施、定植、栽培管理等精耕細作,佛手瓜不易生病蟲害,才能獲得豐產豐收。但是,我們種植戶,也要做好佛手瓜的病蟲害防治,其主要病蟲害有:霜黴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葉斑病、白粉蝨和紅蜘蛛等。這需要根據其不同的病害,去當地正規的農資部門,詢購專門應對的化學製劑,來治療佛手瓜的病蟲害,才能確保增產豐收。

相關焦點

  • 龍鬚菜佛手瓜苗如何種植產量高?
    種植龍鬚菜佛手瓜苗如何管理,種植佛手瓜苗多久可以採摘?以下耕種幫種植網就作簡單介紹,供網友們參考。  佛手瓜苗畝產量  佛手瓜是一種多年生宿根草質藤本短日照植物,春夏生長,秋季開花結果,可以食用果實、嫩莖以及地下塊莖等。佛手瓜喜溫,不耐熱、不耐寒,喜光且耐陰、耐旱、不耐溼,對土質要求不嚴格。
  • 佛手瓜很高產,種植的人不多,吃的人更少是嗎?為什麼?
    首先要糾正的一點是,佛手瓜在農村種植的人很多,喜歡吃的人也很多,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佛手瓜在我們雲南又叫洋瓜,佛手瓜的產量非常高,在土壤肥沃並且溼潤的情況下非常的高產,一株瓜苗可以長出上千斤瓜,佔地二三十平方米。
  • 佛手瓜要這樣種植,結實率高又省心,一棵樹就能產很多瓜
    一般佛手瓜的培育是非常容易的,能產生的病蟲害也不多,培育起來比較省心,就算是新手的話也不用在上面操太多的心是一種比較無汙染的菜。因為產量比較低,所以說經濟效益也是相當的好,很多人都不知道佛手瓜背後竟然還能創造這麼多的經濟效益。而且作為市面上一種常見的菜,很多人在吃到佛手瓜的時候,無論是涼拌還是清炒都是非常誘人的一道菜品。
  • 佛手瓜吃法多樣,種植一棵夠吃幾年!
    提要:佛手瓜全身上下都能吃,種植一棵收穫好幾年!佛手瓜這種蔬菜主要生長在我國南方地區,這幾年在北方的超市當中也經常能見到佛手瓜,那麼佛手瓜是什麼樣的蔬菜呢?可以怎樣吃呢?如何種植好佛手瓜呢?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看一下這個問題。
  • 第一次聽說提高智力的佛手瓜,種植方法還比較獨特
    第一次聽說提高智力的佛手瓜,種植方法還比較獨特。又到了陽光明媚的一天了,今天的天氣是為數不多的好,使得我們心情都變好了。那麼,我們做些什麼呢,來大吃一頓慶祝吧。不過嘛,我們也要量力而行,不能太過極端了。否則的話,可能會導致身體的一些不舒服。
  • 論文速遞—閩南地區佛手瓜和龍鬚菜露地栽培技術
    Swartz),又名隼人瓜、安南瓜、壽瓜等,是一種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19世紀初由日本傳入中國,臺灣最初以食用瓜為主,後開發為菜用龍鬚菜(佛手瓜嫩梢),之後傳入大陸,成為特色蔬菜,現國內南北地區均有種植 。佛手瓜棚架爬蔓生長,其果實營養豐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鉀低鈉、賴氨酸和組氨酸含量高的特點 。
  • 佛手瓜最適合的種植怎樣?
    佛手瓜因其果實呈拳曲合抱狀而得名。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寓意好。它是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20世紀初傳入中國,在中國江南一帶廣泛種植。佛手瓜果肉脆嫩肥厚,味道清甜鮮美,營養價值很高。它是一種低鈉和低熱食品,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 佛手瓜的種植要注意哪些問題?怎樣更好的栽培佛手瓜?
    佛手瓜屬於葫蘆科,但它外觀長得卻不像葫蘆,倒是看起來像梨,所以他還有一個名字叫菜餚梨,所以他既可以當菜吃,又可以當水果吃,很多人都非常喜愛。但是在種植方面可能就不那麼精通了,想要種好佛手瓜,在栽培方面要注意一些問題。
  • 佛手和佛手瓜傻傻分不清,又怎麼知道它為什麼不出芽呢?
    佛手,它的得名是源自於它的外形。佛手果實在充分成熟後,果實頂端各心皮分離,長成一根根細長的條形果瓣,就猶如張開的手指,又因其色澤呈金黃色,似金光閃耀,所以就有了「佛手」這一名稱。很多人會將佛手和佛手瓜弄混淆,以為佛手就是佛手瓜。
  • 文山馬關佛手瓜,老房子村的「綠色銀行」
    記者看到,近兩米高的瓜棚吊滿了大大小小碧綠的佛手瓜,密密匝匝像秤砣一樣,著實喜人。一年輕小夥正在嫻熟地忙著打理枯葉,透過瓜葉的細碎陽光照在他滿是認真的臉上。佛手瓜 李正紅 攝通過攀談得知,小夥侯永久今年25歲,以前在浙江打工,現在家裡種植了25畝佛手瓜,年收入達50萬元。
  • 佛手瓜因花似佛手而得名,是短日照植物,長日照下則不開花結果
    佛手瓜因花似佛手而得名,是短日照植物,長日照下則不開花結果佛手瓜別名:洋絲瓜、合掌瓜、菜餚瓜、梨瓜。屬葫蘆科多年生宿根蔓生植物。原產於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島一帶。我國華南及西南均有栽培。佛手瓜是宿根攀緣植物,溫暖地區作為多年生蔬菜栽培。
  • 佛手瓜葉片發黃,和4點原因關係較大,種植戶需學會防治
    今天收到來自福建的一位朋友的留言諮詢,他今年種植了一些佛手瓜,但是近期葉子出現發黃現象,想問問什麼原因以及該如何防治。佛手瓜含有豐富的營養,在實際生活中,有人把它當作瓜吃,有人把它當作一種蔬菜食用,受到不少人的喜愛,佛手瓜的種植人群也逐漸增多,不過主要集中在我國的南部以及西南地區,北方種植佛手瓜的人群不多。
  • 佛手瓜是什麼瓜你知道嗎?你知道佛手瓜怎麼吃才更加好吃嗎?
    說到佛手瓜,可能有很多的人都不太了解是什麼,但是有很多的人在生活中也是吃過的,而佛手瓜整個長得特別的像梨,並且表面有一些凹槽,匯聚到頭尾看起來就像一個閉佛手的樣子。佛手瓜其實也是屬於葫蘆科的植物,這種佛手瓜原產於中美洲,在上個世紀的時候才傳入大陸,之後就被廣泛地種植了,而這種佛手瓜不僅可以當做一道菜來吃,也是可以當做水果吃。
  • 藥材佛手與食用龍鬚菜的佛手瓜是同一種植物?我們一起看看
    價格低時,啊,種這麼多有什麼用呢,摘半天大半筐了,才十來二十塊,還沒算人工呢,價格低還不如在家裡坐啊!而說歸說,每天早上還是會去把合適摘的龍鬚菜摘回來賣,收購商每天一般時十點來鍾前就來收購了,每個地區不一樣,他們開著車子多個村鎮收購,所以,每個種植的鄉親,就看著自己種有多少,能摘多少,收購商什麼時候來,自己什麼計算著幾點鐘去摘,有的不多不少的,五六點就在田地裡摘了,而種植多的,有的半夜十二點多就開始摘了,有時連續下雨天也只能冒雨摘了,因為多一兩天就會長老了,
  • 佛手瓜是什麼 吃佛手瓜對體有這些好處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佛手瓜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食物,它的營養價值是非常的高的,有許多人都喜歡吃它,那你知道佛手瓜有哪些健康的做法嗎?吃佛手瓜的好處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佛手瓜是什麼佛手瓜,又名隼人瓜、安南瓜、壽瓜等,是一種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1915年傳入中國,在中國江南一帶都有種植,以雲南、浙江、福建、廣東、臺灣最多。
  • 農民種植「吉祥瓜」,北方鮮有種植,南方很常見,是潛力蔬菜
    王大叔口中的「吉祥瓜」,學名叫佛手瓜,因為長相像是抱在一起的佛手,因此而得名,所謂的「吉祥瓜」,應該也是通過佛手的吉祥寓意而來吧。王大叔還介紹,這種瓜是去南方做生意的時候引進的,當時咱們當地還沒有種植,我呢,那是純粹出於好奇,因為很多植物不是靠種子種植,就是靠秧苗移栽,可佛手瓜不同,它很特別,種植要連同整個瓜一起種植。
  • 既是水果,又是蔬菜,有著美好寓意的佛手瓜應該要怎麼種植?
    既是水果,又是蔬菜,有著美好寓意的佛手瓜應該要怎麼種植?不知道大家在市面上見過佛手瓜沒有,它的名字和它的長相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它的體積中等,整個果實的形狀就像是兩個手掌和在一起的樣子,因此而得名。在十一月份的時候就要把種瓜放在五到七度的室內保存,一層沙一層瓜,如果數量比較多的話可以準備一個沙池來儲藏它。其實選種期間各位種植戶們一定要記住一點,那就是不能澆水,就算是這個種瓜的外表已經皺了都不能澆水,一定要選擇沙來儲藏,不能夠用什麼肥料還有普通的土來儲藏和覆蓋,要是實在沒有沙的話可以用幹煤灰來替代的。
  • 陽臺種植佛手有竅門:3個措施,2個技巧,佛手枝葉繁茂、果形美
    佛手,很多人是不是覺得跟佛手瓜是「貓叫了咪咪」一樣?其實它們是兩種東西,佛手瓜是用來炒菜吃的,而佛手的用途比較廣泛。再者,二者的形狀也不同,佛手栽培得好的情況下,葉片青翠,果形會更美,看起來更像張開的手指,而且散發出一股清香味,可以提神醒腦,很多人買回家當年宵花呢!
  • 燉炒皆宜——佛手瓜
    同樣,當一個長得像拳頭緊握或者像「佛手」的嫩綠果實出現,佛手瓜之名也就一下就傳遍了大江南北。佛手瓜,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得民心。其實佛手瓜並非那麼有禪意,反而十分親民,可以生吃可以熟做,嫩炒老燉都十分美味。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佛手瓜不為人知的營養價值和做法吧。
  • 香甜清脆的佛手瓜,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項
    種植一般要挑選在天氣回暖時,也就是在春寒過後,因為佛手瓜不是很耐低溫的(在低於10度以下會影響生長及產瓜)。在北方地區可一年一栽。種植方式有兩種:1、在11~12月時,將整個瓜放入土窖或房間的角落中,用沙子覆蓋在種瓜上面進行沙藏,這期間不能因缺水皺而澆水,會讓它們提前出芽。等到春天來臨,挑選天氣回暖後(這要根據自己所在的地區,多數是在清明前後),再將已經出芽的佛手瓜苗,長勢好的苗入土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