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昆明市永昌小區永順裡1號院的一個單車棚突然濃煙滾滾,還響起了噼裡啪啦的燃燒爆炸聲,一二十分鐘後,存放在車棚裡的30多輛電動車被燒成一堆堆鐵架,另外35輛電動車也被燒得缺胳膊少腿,這令受損車主心疼不已,車棚看護人心急如焚。起火原因說法不一,但車主傾向於車棚看守人在給電動車充電時造成線路短路,致使某輛電動車起火,繼而殃及到更多車子,但真正起火原因警方還在調查之中。
現場:電動車燒成鐵架
昨日上午10時許,永昌小區永順裡1號院裡人頭攢動,住戶們圍在一個單車棚周圍議論被燒得面目全非的電動車。車主感嘆:「這麼多車被燒成這樣,太可惜了!」
記者走進人堆裡,只見車棚木門被燒成黑色的木炭,一個液化氣罐只剩下了鋼瓶,膠管已不知去向;車棚頂架的幾根支撐木樑大部分倒塌,只有幾根手指粗的黑色木樑還懸在空中;車棚的四壁也被燻得像黑板,掛在牆上的5個滅火器只剩下鋼罐。被燒毀的30多輛電動車更是慘不忍睹,每輛車都被燒得只剩下一副鐵骨架,除了車架和車軸還在外,別的部件均已化為灰燼。車棚裡另外35輛電動車也受損嚴重,車胎爆裂熔化,車把、坐墊、後備廂也是被高溫炙烤後龜裂變形,後備廂更是熔化成一根根金屬「柳條」。
目擊:院子裡火光沖天
60多歲的李大媽回憶說,昨日凌晨1點左右,一陣噼裡啪啦的聲音把她從睡夢中吵醒,開窗一看,就看見院子裡火光沖天,再一看,車棚裡火舌亂躥,濃煙滾滾,車棚周圍的牆壁上也有火光。她立即打電話報警,十來分鐘後,兩輛消防車開了進來,消防員只用了七八分鐘就將大火撲滅。事後才知道30多輛電動車在近20分鐘裡就被燒得面目全非、無法修復。
調查:起火原因說法不一
對於這次火災的具體原因,永昌派出所民警拒絕透露詳情,現場市民也是說法不一,但傾向於在給電動車充電時引發火災。
據了解,在這個車棚裡充電的電動車有四五十輛,負責看管這個車棚的是韓先生和老王。有人估計是充電時電池或充電器線路短路後突然發生爆炸、燃燒引起火災。起火時,韓先生到另外一個車棚去了。事後老王告訴他,當時他正用液化氣灶做夜宵,後來就靠在沙發上睡著了。韓先生推測「火災原因估計是液化氣洩漏後燃燒造成的。」車主:車輛被毀誰來賠
在永順裡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和永昌派出所民警的監督下,受損電動車車主聞訊後帶著購車發票陸續來到車棚旁邊,詳細登記了受損車輛情況。永順裡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火災造成的具體損失還在統計中。
車主告訴記者,每月每輛電動車要交15元的電動車停車費和25元充電費,電動車在車棚裡被燒毀,其損失理應由車棚看護人來賠償。但考慮到看護人的賠償能力,他們有些擔憂:「我的車什麼時候才能賠償呀?」工作人員回答說:「放心,我們一定會儘快調查處理,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一些車主看到自己的車只是局部受損,還能騎,為了趕上班時間,只好匆忙推車走人,然後自掏腰包更換車部件。
看管車棚的韓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起火時,我正在看管另一間車棚,在場的是老王。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得賠。可是,我們每個月的工資只有600多元,什麼時候才能賠得清呀?」
商家:充電不要超過8小時
被燒毀電動車車型多達11種,離火場幾米遠的電動車也禁不住高溫燻烤,外觀漂亮的車頭、面板、坐墊、後備廂外殼在火魔面前立即變形消失,讓人不禁對電動車的耐火性疑惑起來。就此,昆明多家電動車銷售人員介紹說,電動車的很多部件都是塑料製品,防火性自然較差,但這是目前電動車的共性。
電動車銷售人員還告訴記者,電動車充電時不容易發生短路,也很少爆炸或燃燒,因為電動車的電池和隨機配備的充電器一般都有保險槓,一旦電流過強或發生線路短路,保險缸便會自動切斷,防止電動車爆炸或起火。不過,他們建議騎車人,充電時必須使電池和充電器的核定電流相匹配,不能超負荷充電,而且一定要用固定的插座。充電時,應先將充電器輸出端插入電池的充電插座中,然後再接交流電源,充電結束後先拔掉交流電源上的插頭。充電時間最好不要超過8個小時,否則浪費電能不說,還容易損傷電池使用壽命並造成電池線路短路而發生危險。
本報記者 申時勳(春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