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級大市場 四川「氫」裝上陣

2020-12-16 四川日報

  • 日前,東方電氣試製的首個撬裝式加氫系統投入使用,為搭載東方電氣氫燃料電池的城際客車(試驗車)提供加氫服務。 楊學敏攝



        

    核心提示
      四川加氫總量累計超過20萬公斤,應用規模全國領先、西部第一。全省已聚集100餘家企業和科研院所,掌握了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等核心技術,形成覆蓋氫氣製備、儲運、應用等完整產業鏈,基礎優勢明顯。
      如何進一步加大示範應用,從而帶動市場發展,將成為四川搶灘萬億級大市場先機的關鍵。

      12月10日上午,位於成都市郫都區現代工業港的四川金星清潔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廠房內,工人們正在對氫氣壓縮機進行測試。「11月底,我們拿下了湖南岳陽一家加氫站建設的單子,目前正在進行設備調試,近期就能完成安裝建設。」四川金星清潔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吳濤告訴記者。
      金星公司參與了位於郫都區的西南首個加氫站的建設。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汽車產業處負責人劉珂介紹,目前我省加氫總量已累計超過20萬公斤,應用規模全國領先、西部第一。
      燃料電池是當前氫能高效利用的核心方向。一周前,在郫都區舉行的2020年中國(四川)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高峰論壇上,專家指出:全國氫能產業將是萬億級的大市場。
      面對這一萬億級大市場,四川如何「氫」裝上陣?□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明海張彧希

    A 十年磨一劍
    主攻自主技術研發我省氫能產業走在前列
      一輛輛以氫燃料電池為動力的公交車穿行於大街小巷,看不到排氣管的「黑尾巴」,因為排出的是水汽;汽車「餓」了,路邊的加氫站能方便地給予「養料」……這樣的場景,對於已有100多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的郫都區市民來說,已見怪不怪。
      四川是西部第一個開通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和建成加氫站的省份。2018年2月,我省自主研發的首批2輛氫燃料公交車在郫都區亮相,由省能投負責承建的加氫站也投入使用。
      「我們的安全數據,是『跑』出來的。」劉珂回憶,當年首批兩臺氫燃料公交車投放時,並沒有急於載人運行,而是先裝著沙袋在路上跑,對電池電堆採取了一些「極端」的試驗,比如撞擊、水淹、高墜等。驗證安全性後,當年10月再增加8輛公交車,開始載人運行。截至目前,四川已累計投入氫燃料電池汽車220輛,其中公交車120輛、物流車100輛,安全運行超過650萬公裡,配套建成5座加氫站。
      劉珂介紹,2017年我省啟動了氫能產業培育工作,2018年至今已投入省、市、區三級財政資金約3億元,支持燃料電池研發、車輛購置和加氫站建設運營等。今年9月29日,省政府又印發《四川省支持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多條政策涉及對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支持。
      自主技術的研發,是我省氫能產業發展起來的關鍵。
      壓縮機和電堆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兩大核心技術——前者是加氫站建設的核心,後者是把氫能轉化成電能的關鍵。早在2010年,東方電氣就開始立項啟動燃料電池核心技術自主化研發。「我們將氫能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方向,開發出高性能膜電極系統電堆等產品和制氫、加氫關鍵設備,已申請170餘項專利。」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俞培根說。
      2015年,金星公司將氫能源作為二次創業的重要板塊,依託20多年壓縮機研發製造經驗,開始進行隔膜式氫氣壓縮機的研發,目前已經取得21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有7項。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劉少敏介紹,目前全省已出臺相關政策20餘項,聚集100餘家企業和科研院所,掌握了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等核心技術,形成覆蓋氫氣製備、儲運、應用等完整產業鏈。成都已逐步聚集形成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生態的基礎,氫能創新主體、市場主體超過60戶,其中21個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300億元。

    B敢於吃螃蟹
    有基礎優勢力爭在萬億級市場中搶先機
      近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布《車用氫能產業藍皮書(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指出:我國車用氫能產業,正在完成從技術研發為主向示範和產業化推進的轉變,逐步進入關鍵時期。
      「對於代表新能源發展方向的氫能產業來說,我們既然有一系列的基礎優勢,總要做敢於吃螃蟹的人,先行先試,搶得先機。」劉珂表示。
      今年8月31日,由東方電氣總投資15億元的東方氫能產業園落戶郫都區,將構建燃料電池核心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企業集群,覆蓋制氫、儲運氫、加氫、氫能綜合利用全產業鏈;僅僅一個月後,9月30日,由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建設的億華通西南基地項目在龍泉驛區開工,將建設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設計年產能為1萬套……
      劉珂介紹,四川發展氫能產業的優勢明顯:作為全國最大的水電開發基地,截至去年底,全省水電裝機容量7696萬千瓦,還有大量風電、光伏資源待開發,電解水制氫潛力巨大。還擁有煉化、合成氨、電解食鹽水、焦化、鋼鐵等領域規模以上企業45家,工業副產氫豐富。天然氣資源儲量超7萬億立方米,頁巖氣累計探明地質儲量約1.2萬億立方米,可發展等離子體裂解制氫。
      然而,搶佔氫能市場,其他地區「來勢洶洶」。《藍皮書》顯示,截至2020年9月,上海共有1455輛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北京有氫能源汽車370輛;廣東佛山市已開通29條新能源公交線路,共投入氫能源公交車926輛、氫能源城市物流車448輛。
      2020年中國(四川)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高峰論壇上,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馬林聰就表示,目前,全國有20多個省、40多個城市都已開始布局氫能產業,有100多項配套的地方政策出臺。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也感到壓力頗大:四川氫能產業發展已具備一定基礎,但仍處於商業化初期階段,全產業鏈應用成本較高、推廣應用範圍相對有限、基礎設施發展較為滯後,產業支持政策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
      有一些是行業需要共同面對的普遍性問題。「比如,氫能產品的界定,現在歸屬於危化品,加氫站的審批和建設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障礙。」上述負責人表示,期待政策進一步調整。

    C闖出大市場
    拓展應用範圍打造知名氫能產業基地
      示範帶動,是2020年中國(四川)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高峰論壇的重要話題。
      俞培根介紹,東方電氣正在自貢市、雅安市、德陽市等地開展綜合能源站示範建設,構建「1+N」氫能基礎設施網絡,目前已完成多個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
      「我們將根據成都市三年行動方案和氫能及示範應用推廣的工作要點要求,加快推動在郫都區、龍泉驛區實施150輛的示範試點,積極推動300輛一汽豐田生產的燃料(電池)客車在冬奧會亮相。」成都市經信局汽車產業處處長文彬表示。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給四川氫能產業發展帶來更寬廣視角。
      今年6月,川渝兩地經信部門籤訂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包含了「打造成渝氫走廊」的子協議。劉珂介紹,目前四川與重慶正積極推動「氫走廊」建設,整合兩地氫能資源。
      在劉珂看來,以示範帶動市場,是當前氫能源產業發展的著力方向。
      對此,吳濤也充滿信心。「10多年前,國內一臺氫燃料電池車要600多萬元、一個加氫站要1000多萬元,而現在一輛車100多萬元,一個500公斤的加氫站只需要500萬元左右,這就是技術迭代和市場運用擴大帶來的成本下降。」他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研發的隔膜式氫氣壓縮機已經通過省經信廳、省科技廳新技術認定,正申報工信部相關認定。
      吳濤坦言也有苦惱,「國內很多加氫站項目將國產產品拒之門外。我們的技術、服務都不差,希望能有更多與國外同行同臺競爭的機會。」
      公交車只是氫能運用的一個方面。文彬介紹,成都將在應用場景上覆蓋客車、物流車、環衛車、重型貨車等,逐步拓展到無人機、分布式發電、熱電聯供、氫儲能系統的示範應用,打造特色鮮明的氫能示範城市。
      劉珂表示,四川和重慶正考慮在兩地間開通城際客車、物流車、中重型卡車等氫燃料電池示範線。
      今年9月21日,省經信廳印發《四川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明確將打造成為國內國際知名的氫能產業基地、示範應用特色區域和綠氫輸出基地。到2025年,我省將實現燃料電池核心技術、氫氣制儲運加技術取得階段性突破,燃料電池汽車(含重卡、中輕型物流、客車)應用規模達6000輛,建成多種類型加氫站60座,培育國內領先企業25家。

  • 相關焦點

    • 新華社|「煤都」大同「氫」裝上陣
      在優質動力煤枯竭之後,「煤都」大同開始尋找新的產業突破口,「氫」裝上陣。 在山西省大同市郊,新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動生產線正在組裝氫燃料電池。這座佔地165畝的氫燃料電池工廠今年4月份正式投產,可年產1萬臺套氫燃料電池堆。
    • 「煤都」大同更新資源觀 「氫」裝上陣謀新路
      金屬板燃料電池電堆主要裝配在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上,為汽車提供動能。 「煤都」大同更新資源觀,「氫」裝上陣謀新路,致力打造「氫都」。21日,在山西大同新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全自動生產線正在組裝氫燃料電池。該公司副總經理白宏亮表示,推動氫燃料電池產業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將助力大同從「煤都」邁向「氫都」。
    • 海水直接制氫邁出關鍵一步 政校企合作賦能「氫」裝上陣
      12月22日,深圳大學深地科學與綠色能源研究院和眉山市東坡區、四川安沃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籤署「氫能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戰略合作協議。與之相呼應,當天這裡迎來了一場重要的籤約儀式——深圳大學深地科學與綠色能源研究院和眉山市東坡區、四川安沃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氫能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此順利舉行。
    • 打造「材料地圖」、「氫」快前行……2020年四川「5+1」現代工業有...
      電子信息產業建成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四川「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2020年仍將持續提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創新能力,推動全省「一芯一屏」重點突破和整體提升,建成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裝備製造產業將「氫」快前行2020年,四川裝備製造產業中,將「氫」快前行,氫能產業發展將有系列新動作。加快完善氫能產業鏈。
    • 「跳」出來的萬億級大市場——有感於「廣場舞經濟學」
      據預測,這將是一個萬億元級體量的巨大消費市場。  根據《2019年中國銀髮經濟消費市場研究報告》分析,2018年我國銀髮經濟相關產業規模超過3.7萬億元。預計未來老年產品及服務市場將迅猛增長,2021年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5.7萬億元。這其中,作為「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的廣場舞事業方興未艾,廣場舞的市場發展前景令人可期。
    • 四川旅行社 欲聯手做大市場
      四川旅行社 欲聯手做大市場 普者黑風景如畫。普者黑景區位於雲南東南部,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以「水上田園、湖泊峰林、彝家水鄉、巖溶溼地、荷花世界、候鳥天堂」六大景觀而著稱,備受四川遊客喜愛,該景區也特別注重拓展四川客源市場。去年4月11日,普者黑景區就在成都舉行旅遊推薦會並成立四川辦事處,同時,攜手成都光大國際旅行社推出了親子遊線路。
    • 奔馳大眾本田放棄氫燃料乘用車,中國的2萬億擊敗日本的1千億
      但, 這不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家宣布放棄氫燃料乘用車的整車企業了,而上個月,大眾汽車公布了氫燃料和蓄電池式純電動的技術路線圖,並且認為蓄電池才是未來,具體情況下圖所示:而早在2019年10月,來自最積極推動氫燃料電池的國家的車企,本田宣布無限期擱置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
    • 萬億級市場啟動在即中國旭陽已站牢風口正中央
      具備成為主流能源基礎條件的氫能源,其實有望開啟一個萬億級的巨大市場。就目前而言,無論是時代需求、政策制定還是市場投入方面均已呈現一種爆發式發展的前兆,而中國旭陽集團行業龍頭型規模的煤化工產能基礎,更是為氫能源項目開發提供了遠強於其他參與者的優勢,公司正一步步走向風口市場正中央的位置。
    • 四川旅遊邁入萬億級產業集群 2018年實現旅遊收入10112.75億元(圖)
      四川是文化資源和生態旅遊資源大省,近年來四川省旅遊業發展相當迅速。2018年四川全省實現旅遊總收入10112.75億元,這是四川省旅遊產業首次突破「萬億大關」,標誌著四川旅遊正式邁入「萬億級」產業集群。
    • 中國未來5年有望形成10萬億元級國內遊市場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13日在京發布報告,預測未來5年,我國有望形成年均百億旅遊人次和10萬億元消費規模的國內遊大市場。以「文化引領,科技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12月12日至13日在京舉行。
    • 我省首批百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示範亮出成績單
      四川是西部第一個開通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的省份,也是西部首個建成加氫站的省份。在12月4日舉行的四川省首批百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示範總結會上,我省參與首批百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示範工作的部門和企業紛紛亮出成績單,總結四川「首批百臺」示範經驗,以示範應用帶動氫能源進程。
    • 四川旅遊正式邁入「萬億級」產業集群 春節長假期間奪得兩項全國...
      記者從四川省文化旅遊廳獲悉,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四川全省實現旅遊總收入10112.75億元,正式邁入「萬億級」產業集群。今年春節長假期間,四川以接待遊客8247.2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80.42億元奪得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收入等兩項全國「桂冠」。數據顯示,2018年,四川總計實現旅遊總收入10112.75億元,同比增長13.3%。
    • 四川第二座萬億級城市要誕生?不再是成都一家獨大,是你家鄉嗎
      現在提到城市的發展,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北上廣深, 其實近年來,中國在江蘇省產生了很多蘇州、南京、無錫的3萬億級城市,四川省不僅有8341萬人口,面積達48.6萬平方公裡, 而且整體氣候宜人,有很多長壽的故鄉, 省會成都的發展更加令人羨慕, 早就突破萬億了,也不能遠離2萬億。
    • 氫,你「電」到我了!
      一種無汙染、高效率的電能方式正在被研發和運用,這就是氫燃料電池。這就不得不說說總部位於成都的東方電氣集團。這也是全球最大的發電設備製造和電站工程總承包企業集團之一。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電氣集團」)早在去年6月,東方電氣集團自主研製的氫燃料電池已成功應用在公交車上,首批10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已在成都市實現商業運行。
    • 韓國政府擬投資1.1萬億韓元助力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
      2、韓國政府擬投資1.1萬億韓元助力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 據外媒報導,韓國政府官員表示,該國將在2027年前向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1.1萬億韓元(合9.99韓國政府的目標是在2027年實現L4級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L4級自動駕駛汽車可以在有限的情況下實現自動駕駛,如果所有要求的條件都不滿足,則無法運行。
    • 2018年總收入10112億餘元 四川旅遊邁入「萬億級」產業集群
      2018年我省實現旅遊總收入10112.75億元,同比增長13.3%,旅遊業邁入「萬億級」產業集群。這是記者2月18日從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的。去年我省接待入境遊客369.82萬人次,同比增長10%;實現旅遊外匯收入15.12億美元,同比增長4.5%。
    • 伍慧珊穿S型透視裝真空上陣
      伍慧珊穿S型透視裝真空上陣
    • 「氫」車上陣!濰坊新添30輛公交車!K55、K98、K65路……
      車前頭分別寫有「新能源」「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等字樣,車身後側上方統一寫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燃料電池公交車」字樣,車內配有嶄新舒適的座椅。 與其他公交車不同,這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上都有一處專門的加氫燃料口,並配有氣壓表,可隨時查看車內的氫含量。
    • 韓國政府發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路線圖
      氫燃料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可以重振包括中小型企業在內的製造業,從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韓國政府的目標是通過氫經濟發展路線圖為鋼鐵生產、石油化工和機械工程等傳統行業帶來新的投資和就業機會。該報導強調,預計到2040年,韓國氫能市場將每年產生43萬億韓元的附加值,並創造42萬個新的就業機會。
    • 金旅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批量交付山西及浙江
      日前,金旅客車100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新能源生產基地正式下線,即將交付給山西大同和浙江嘉善客戶。這是繼去年10月嘉善公交投入首批金旅8.5米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開通浙江省首條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之後,金旅再次交付的批量訂單。在國內轟轟烈烈的氫能產業發展版圖上,金旅客車再落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