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新聞網訊 繼12月8日「能源100」發布《劃重點|光伏、氫能等寫入多省市十四五規劃,敲定未來5-10年發展藍圖!》一文後,陝西、上海、安徽、重慶、湖南、湖北、吉林和寧夏等8省、市、區公布了本省、市區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據「能源100」7日前的梳理,天津、遼寧、北京、浙江、河北、山東、海南和黑龍江等8省、市的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對風能、太陽能發電、氫能等產業發展設定了目標。
那麼,最新陝西等八省、市、區對能源發展又有何規劃呢?
一、陝西:積極發展風電、光電、生物質發電
12月15日,《中共陝西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陝西十四五規劃》)全文下發。
據「能源100」查詢,全文20523字的《陝西省十四五規劃》共有20處提及能源。
在第九項目標任務「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規劃》提出,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在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領域實施重點產業創新鏈工程,在煤油氣清潔高效綜合利用、新能源汽車、新材料製備加工、動植物育種等方面實現關鍵環節技術突破。
在第十四項目標任務「推動能源化工產業清潔化高端化發展」一節中,《規劃》對十四五時期省內能源發展作出系統部署和安排。《規劃》表示,實施煤化工延鏈強鏈行動,拓展煤油氣鹽多元綜合循環利用途徑,加快發展精細化工材料和終端應用產品,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推進大型煤礦智能化建設,加大煤炭優質產能釋放,狠抓油氣產能建設,提高煤炭回採率和石油採收率。調整優化煤電布局,積極發展風電、光電、生物質發電,加快陝北風光儲氫多能融合示範基地建設。加強輸氣管網、儲氣庫和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電力外送規模。高水平建設榆林國家級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和延安綜合能源基地,推進能源技術融合創新和產業化示範,著力構建萬億級能源化工產業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打造陝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和能化裝備製造基地
此外,在第三十八項目標任務「推動關中陝北陝南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中,《規劃》還提到,堅持關中協同創新、陝北轉型升級、陝南綠色循環發展,關中以布局優化為重點加強協同創新,打造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源;陝北以能源革命為引領,推進綜合能源發展,建設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和能化裝備製造基地。
二、上海:持續推進能源結構優化
12月14日,《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上海十四五規劃》)發布,全文21080字,能源關鍵字被提及3次。
在第二十二項目標任務「以更大決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中,《規劃》表示,大力推動鋼鐵、石化等重點行業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加快桃浦、南大、吳淞、高橋、吳涇、金山濱海等重點區域轉型發展,積極探索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高質量土地利用模式。優先將節能環保產業做大做強,持續推進能源結構優化,推動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綠色化改造,加快培育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新增長點,延展綠色經濟產業鏈。在公共領域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推進充電樁、換電站、加氫站建設,倡導低碳綠色出行,加快構建與超大城市相適應的綠色交通體系。
據「能源100」查詢了解,《上海十四五規劃》明確表示將要持續推進能源結構優化,但未提及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同時,《規劃》還提出,在公共領域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推進充電樁、換電站、加氫站建設,倡導低碳綠色出行,加快構建與超大城市相適應的綠色交通體系。
三、安徽:發展綠色建築,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
12月11日,《中共安徽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安徽省十四五規劃》)由《安徽日報》對外公布,這則全文多達31270字的省級經濟發展規劃17次提及能源關鍵詞。
第15項目標任務「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顯示,新能源汽車被列入十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
同時,在第17項目標任務「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中,《規劃》提到,實施「能源供給保障」工程,支持長三角煤炭儲備基地、長三角現代化煤炭物流體系、兩淮坑口電站、煤層氣開發等項目建設,加強骨幹電網、城鄉配電網和兩淮電力輸出通道建設,完善「三縱四橫一環」省級主幹天然氣管網,建設智慧能源系統,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在第43項目標任務「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一節中,《規劃》表示,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採用節能低碳環保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培育壯大節能環保、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綠色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綠色建築。實施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等綠色生活創建行動。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制定實施我省二○三○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推進重點領域減煤,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防止出現上馬高耗能產業衝動強烈問題。
四、重慶:完善能源保障體系,建設智慧能源系統
12月3日,《重慶日報》發布《中共重慶市委關於制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重慶十四五規劃》),全文24792字,6次提到能源關鍵詞。
據「能源100」查詢,《重慶十四五規劃》將新能源汽車列入重點支持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之一。
另外,《重慶十四五規劃》還在第15項目標任務「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中提到能源關鍵詞。《規劃》表示,完善能源保障體系,建設智慧能源系統。
可見,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不在重慶十四五規劃之列,這可能與重慶地處三類光照資源區有一定關係。而據「能源100」了解,重慶地區的戶用光伏發展也相對緩慢,每月新增戶用光伏裝機量基本處於「墊底」態勢。
五、湖南:重點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
12月12日,《人民日報》發布《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湖南省十四五規劃》),全文19384字,10次提到能源關鍵詞。
在第7項目標任務「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到新能源。《規劃》表示,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等產業,壯大發展新動能,形成競爭新優勢。
縱深推進「氣化湖南」,建設煤炭、油氣等能源儲備基地
同時,在第26項目標任務「統籌推進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規劃》要求,夯實能源保障網,積極爭取「外電入湘」,縱深推進「氣化湖南」,建設煤炭、油氣等能源儲備基地,優化管網布局和能源調度。
完善儲能設施、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換電站及車路協同基礎設施
在此項目標任務中,《規劃》還稱,推進一體化融合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各類場景的智能化應用,完善儲能設施、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換電站及車路協同基礎設施。
發展綠色建築
此外,《規劃》在第39項目標任務「全面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中還提出,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積極引導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現代產業發展,抓好落後產能淘汰,全面推行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清潔生產、綠色化改造,發展綠色建築。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降低碳排放強度,落實國家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發展綠色金融,推進綠色技術創新,培育壯大環保產業。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總量與強度雙控,健全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政策體系,完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推進能源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六、湖北省:建設一批大型支撐電源,有序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2月10日,《中共湖北省委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湖北省十四五規劃》)由《武漢發布》對外正式公布,全文21499字,11次提到能源關鍵詞。
據「能源100」查詢了解,《湖北省十四五規劃》就能源發展做出周密部署和安排。在第12項目標任務「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一節,《規劃》提出,圍繞「光芯屏端網」、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智能汽車、航空航天、裝備製造、先進材料、現代農業等,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推動「臨門一腳」關鍵技術產業化,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而在第17項目標任務「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湖北省十四五規劃》還提出,高質量建設國家存儲器、國家航天產業、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國家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四大基地的發展目標。
在第34項目標任務「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中,《湖北省十四五規劃》就能源發展做如下安排:
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努力打造全國電網聯網樞紐、全國天然氣管網樞紐、「兩湖一江」煤炭物流樞紐。建設一批大型支撐電源,有序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優化輸送通道布局,爭取提高三峽電能湖北消納比例,提升城市供電能力。加快油氣產供儲銷體系和煤炭輸送儲配體系建設。構建能源生產、輸送、使用和儲能協調互補的智慧能源系統。
七、吉林:創新發展氫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
12月9日,《中共吉林省委關於制定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吉林省十四五規劃》)正式發布,全文26504字,20次提及能源關鍵詞。
加大新能源等重點領域研發投入
《規劃》在第10項目標任務「持續優化創新生態」中提出,加大重大技術裝備、汽車、新能源、電子信息等重點領域研發投入,強化稅收抵扣、政府採購、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政策支持,加大研究與試驗開發(Ramp;D)投入強度,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建設吉林「陸上三峽」工程,擴大「吉電南送」
在第13項目標任務「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吉林省十四五規規劃》對新能源產業發展做有系統部署,詳細內容如下:
把握技術革命發展趨勢,超前謀劃由前沿技術帶動的新興產業,突破移動信息網絡、雲計算和大數據、人工智慧、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關鍵技術,培育壯大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產品和企業。創新發展氫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整合東部抽水蓄能和西部新能源資源,建設吉林「陸上三峽」工程,擴大「吉電南送」,撬動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發展。大力發展產業融合衍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重點加快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及產業化。
加快建設特高壓、新能源充電樁
同時,《規劃》表示,深化農林、能源、礦產等開發合作,推進重點流域水能和新能源開發。加快建設5G基礎設施、特高壓、新能源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落實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民營企業進入交通、能源、電信、公用事業等領域的實施辦法。
加快「氣化吉林」建設
在第37項目標任務「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中,《吉林省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氣化吉林」建設,提高天然氣、煤炭、石油、油母頁巖等化石能源清潔利用水平,探索天然氣摻氫氣技術應用,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強化綠色發展的法規和政策保障,發展綠色金融,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八、寧夏:清潔能源重點發展配套裝備製造
12月14日,《寧夏日報》發布《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寧夏十四五規劃》),全文25963字,12次提到能源關鍵詞。
清潔能源重點發展配套裝備製造
在第14項目標任務「培育壯大先進位造業」中,《規劃》表示,清潔能源重點發展配套裝備製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電子信息聚焦智能終端、數據存儲、物聯互聯、信息應用創新發展。高水平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範區。推動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與吳忠太陽山開發區一體化發展,加快現代煤化工向下遊精細高端化工鏈條延伸,打造現代煤化工產業示範區。培育壯大儀器儀表、智能鑄造、電工電器、數控工具機等高端裝備製造業,打造行業「單打冠軍」。
在第18項目標任務「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中,《規劃》稱,構建能源支撐體系,加快建設能源產供儲銷網絡,合理開發煤炭資源,穩定石油生產銷售供應,推進青石峁、定北氣田開發,實施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工程,實施寧夏至華中特高壓直流輸電及配套新能源項目,推進電網主網架升級加強,實施青銅峽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寧夏能源(煤炭)物流交易中心。
推進能源等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
同時,在第22項目標任務「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一節中,《寧夏十四五規劃》還表示,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推進能源、鐵路、電信、公用事業等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