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吃海記:黃螺

2021-02-16 鷺客社

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如果您滿意於下面的圖文,請讓更多的人關注「鷺客社」

     

美樂珠產生的機率據說頗高,有幾千分之一。有位專賣黃螺的朋友,自此不再囫圇賣黃螺,只賣切好螺肉,明顯是惦念著龍珠。

《黃螺》

它長長地吐露巨大肉足,在礁巖砂礫爬行覓食,漁民叫它牛舌螺。如果把肉足翻過來,布滿黃黑橫紋的巨大肉足會收縮起來,兩邊捲起,中間呈條溝狀,像某一性別的生殖器外形,那麼張狂地袒露、縮動,好像要勾引誰似的。連野性的漁老大也看不過去,用閩南話極粗鄙地叫它,之母之螺。廈門城裡人蔑稱為豬母螺、牛屎螺。晉江人看它肉足斑紋如金錢豹,叫金錢鮑,金門等地方則稱它木瓜螺、渦螺、椰子螺、斑點椰子螺。三十多年前,我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工資比吃巴浪的幹部們還低一個檔次,只能研究粗菜細做來招待客人或者改善生活。價錢便宜、品相好看、下酒時容易惹話題的黃螺,常充任我的料理主材,從每斤兩毛買到五毛。頭一次買黃螺,不知如何把螺肉取出。魚販說,不礙事、不礙事,我會幫你。我以為是砸殼取肉,沒想到他把秤鉤插入螺肉深處,蠻力發作,硬生生拔出來。後來知道了一種討巧辦法:黃螺的尾部——就是內臟,螺旋短淺,只消鉤住肉足吊一段時間,它承受不了自重,螺尾鬆開,螺殼就掉下來了。更簡單的法術是,把螺尾放在火上烘烤,它消受不了,就往前部縮去,用力一扒拉就出來了。這和把人架到輿論的熱點上烤,最後讓他自行掉落,道理相通。黃螺肉足長年爬行,又兼做護身厴片,韌勁非常,最是考驗烹飪功底:刀工、火候。不熟麼,臭腥;過火呢,韌如橡皮,嚼切不斷。廈門人料理黃螺,通常是把螺肉燙熟,浸入涼水,撈出來用快刀薄片,熱油爆炒。三亞海灘的海鮮排擋店家,做法威猛。螺肉活活拉出後,快刀活切做紙片狀,甩入烈焰飄閃呼呼作吼的油鍋,幾下猛炒,油火裹焦香腥味從鍋中騰起,再丟下蔥蒜西芹什麼的,抖幾下,倒盤上桌,鑊氣撲人。我喜歡的是酸辣黃螺,像料理鴨內臟一般做酸辣,我認為這是瓜螺菜絕味。螺肉切成一兩毫米厚,爆炒後出鍋。米菠蘿塊、酸筍片、紅辣椒絲混炒,煮出酸甜辣味,倒入熟螺肉,用中火略略熬煮,讓它吸足湯汁味道,再倒下番茄、黃瓜、西芹、蔥段混炒。最後潑下小半碗薄芡,翻攪幾下就起鍋。酸辣甜鹹,筍臭果香螺腥鮮,加上韌脆螺肉、清爽黃瓜、軟糯菠蘿的各種質感,洋洋乎視覺大觀,泱泱哉口舌盛宴。資深老饕會選大個黃螺,吊出肉,先煮熟來。他們意在肉足後面、腸肚之前那一段方形肉。這塊肉切片來炒西芹之類,或與排骨或五花肉燉湯,無論哪一種做法,都比昂貴的響螺重味而實惠。廈門有一道黃螺菜,稱得上「俗又有局」(上算又體面),乃將螺肉切做方糖大小,高壓鍋悶爛,再加排骨或豬尾骨同燉。開鍋,黃螺堅韌而豪脆,腥味也消減大半。味道近似墨魚燉排骨,略有臭腥,味道卻不俗。如果再加入橄欖青澀之風,又多一重清鮮甘味。改革開放初期,普通人月薪幾十元,一斤數十元或一罐一二百元的美國大鮑,不是百姓敢想望的。但是酒桌應酬火熱,談一單業務不在酒桌上打十幾回合飯仗,不喝到有人跪趴,你都不好意思說在做生意。彼時龍蝦海參本地野生小鮑魚,尚只零星客串,美國大鮑,是酒桌一劍封喉利器。外匯緊缺,哪來那麼多美國大鮑。有廚師忽發奇想,不都是螺麼,何不用豬母螺試試?中廈酒家推出了菜膽扒假鮑。做法是螺肉洗淨,放入高壓鍋,加雞油、雞骨架、豬筒骨、高湯、幹芡粉,蒸四十幾分鐘,螺肉吸足膏油滋味,軟糯酥脆,取出後,切掉會洩密穿幫的螺足黑色斑紋表皮,切片備用。菜膽鋪盤底。翻炒螺肉片、冬筍片、薑絲蔥絲、蠔油味精,勺入盤裡,風風光光上席,光那名字就如今日龍蝦大菜一樣撐臺面。廈門稍上檔次的酒樓,跟著仿做。如今,外匯大大的有,君不見中國大媽周遊列國揮金如土,買得全球叫好。美國大鮑?沒人記得了,南非十年鮑也只等閒。黃螺回歸本位,但是有過狸貓換太子的那場演出,身價上去了,連肉帶殼一斤八元十元。黃螺螺殼顏色,從牙黃、杏黃到橙紅都有,橫綴幾排褐斑。色澤亮潤的黃螺殼,如今是海洋城市旅遊的符號性旅遊紀念品,有人好事,還把它打孔,綴上瓔珞流蘇。過去呢,這之母之螺殼無人稀罕,漁家用來做舀水瓢勺,魚販把它切平用闊大弧殼做勺子,舀蠔、舀麥螺酉+圭(音guéi)。黃螺鮮為人知的價值是它的卵。農曆四五月,黃螺陸續產下黃褐色角質卵囊,每囊一卵。卵囊一個個粘在一起,層層包裹,構成粗大的柱狀卵群,徑粗10多公分,高可一倍,俗稱「紅螺塔」。漁民採得後晾乾,賣給了藥商。《中華本草》說它味鹹、性平,歸入肺胃二經,可以清火明目,主治胃痛、發燒、眩暈、目昏。2016年,泉州一對經營海鮮排擋的王姓夫婦,剖一個黃螺,竟然剖出一個大珍珠。大珍珠直徑和一角錢硬幣差不多,通體橙紅,瑩瑩發亮,一團珠光寶氣。——此前臺灣有海鮮館老闆娘發現店裡黃螺吐出一顆珠,比對寶石圖鑑,確認是「美樂珠」,估價十萬新臺幣。美樂珠,也稱為龍珠。你知道嗎?福建東山關帝廟裡,巍峨神聖的關帝君冕旒正中那顆大金珠,就是龍珠啊!2003年6月,在香港寶漢拍賣會上,一顆100.4克拉的美樂珠竟然以270萬美元成交,創下單顆珍珠成交單價的世界記錄。王掌勺的美樂珠重42.7克拉,直徑1.8釐米,值多少錢呢?沒有公布。記錄不斷刷新,2018年3月,惠安有人從一個黃螺裡剖出三個,最大一個竟有一圓錢鋼鏰兒大,不得了啦!美樂珠產生的機率據說頗高,有幾千分之一。有位專賣黃螺的朋友,自此不再囫圇賣黃螺,只賣切好螺肉,明顯是惦念著龍珠。龍珠雖然不是黃螺卵,但也是黃螺孕育出來的東西,至少算螟蛉子吧。中國素有母以子貴的傳統,閩南人該改口了,什麼之母之螺、豬母螺、牛屎螺的,統統改口!叫龍珠螺。

往期導讀:

廈門吃海記:鱟的故事

廈門吃海記:石花

廈門吃海記:土龍

朱家麟:老廈門人的「年兜」

閩南記憶:海蜈蚣,一種叫龍腸的絕味美食

廈門吃海記:篔簹港時代,廣電大廈下面曾是狗鯊巢

朱家麟《廈門吃海記》朗讀版:滸苔之不可或缺

廈門吃海記:龍頭豆腐身的絲丁魚

廈門吃海記:死了都要愛的海蜈蚣

作者簡介: 朱家麟,廈門人,日本立命館大學社會學系(應用傳播學專業)博士、博士後,原廈門晚報總編,廈門日報副總編。


 LOOKERS 鷺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歡迎關注鷺客社,投稿聯繫微信號:DONGE110


相關焦點

  • 《廈門吃海記》,吃海有道的廈門社會生活史
    在讀朱家麟教授的《廈門吃海記》系列書之前,就早已看到了朋友圈裡不少推薦,媒體也多有報導。帶著好奇和期待,我們有幸與朱家麟教授對談,從他與《廈門吃海記》的故事中,除了水族海味,發現了一個管窺這座城市的新窗口——廈門近六十年的生活變遷竟在一本「吃海記」裡不斷閃現。
  • 廈門吃海記:石花
    往期導讀:朱家麟:老廈門人的「年兜」閩南記憶:海蜈蚣,一種叫龍腸的絕味美食廈門吃海記:篔簹港時代,廣電大廈下面曾是狗鯊巢朱家麟《廈門吃海記》朗讀版:滸苔之不可或缺廈門吃海記:龍頭豆腐身的絲丁魚廈門吃海記:死了都要愛的海蜈蚣
  • 廈門吃海記:土龍
    民國初年,有美國人目睹廈門漁師這種叉法,聳肩搖頭不止,驚嘆其有入土三尺的透視目力。 二夏天,我在篔簹港邊蠔簇下,看到土龍從一個洞裡冒出頭來,赭黃的頭,圓鼓鼓的腮甕。一下子猛掐拉起來,有一尺出頭。小是小,畢竟也是土龍啊!回家向母親興奮提議,燉當歸,吃補。
  • 廈門吃海記:鱟的故事
    《鱟》 廈門有些信口開河的導遊,把鱟(音後)叫做「海怪」,這回算馬馬虎虎。不過《澎湖物產記》卻把雌鱟形容得很不堪,「雌常負雄而行,波濤中終不解散,失雄則不能獨活,故號鱟媚。漁人獲必雙焉。」外婆說,她討海一生,就放過好幾次單鱟。 「漁人獲必雙焉」這種漁俗,在我看來,應是命系風濤的討海人,不忍多看死別生離,由此生衍出掠鱟哲學:要掠麼,就對獲、雙剮,成全它們的夫妻節義; 鰥夫寡婦,活者太苦了。
  • 廈門吃海記:死了都要愛的海蜈蚣
    民國《廈門市志》記載廈門人的食法,大同小異:「以杵臼舂去其腹中細腸,洗淨爆幹。食時以油炒之,酥而甘,亦佳饌妙品也。」晉代郭義恭在《廣志》介紹的方法似乎最簡單:沙蠶「得醋則白漿自出,以白米泔濾過,蒸為膏,甘美益人。」平潭島西沙灘,盛產大種沙蠶。當地人挖來後放到淡水裡吐沙,以一根筷子從尾孔插入,翻出汙物。
  • 黃螺開出3顆美樂珠 惠安一酒樓老闆欲當傳家寶
    28日晚上,惠安山霞鎮一美食樓的老闆陳先生,在宰殺黃螺準備做下酒菜時,意外從黃螺肉中挑出3顆美樂珠,其中大的一顆直徑超過1元硬幣,重約30克。美樂珠,又稱龍珠或火焰珠,出自海螺體內,無法人工養殖,十分罕見,收藏價值高。2003年,在香港一拍賣會上,一顆重約20克的美樂珠以270萬美元成交,創下單顆珍珠成交世界紀錄。
  • 北方海島「變身記」:從「靠海吃海」到「神仙日子」
    (中國減貧故事)北方海島「變身記」:從「靠海吃海」到「神仙日子」中新社煙臺8月16日電 題:北方海島「變身記」:從「靠海吃海」到「神仙日子」中新社記者 陳溯碧海青山相輝映、海鳥鯨豚好作伴。海更藍、山更青、民更樂,從「靠海吃海」的粗放發展到「神仙日子」的生態之路,相信未來的「海上仙島」也將更加名副其實。(完)來源:中國新聞網
  • 30元的黃螺切出一顆大「龍珠」,世所罕見!
    王先生介紹,去年11月19日傍晚,妻子在店中切一個一斤多重的黃螺時發現有異樣,剝開後才發現裡面竟藏著一個珠子。王先生告訴導報記者,他並不捨不得賣掉這顆珠子,黃螺存活率不高,消費的人也比較少,所以一隻三十元左右的黃螺能「吐」出價值不菲的「龍珠」,對他來說更意味著好兆頭,未來或可當成鎮店之寶。
  • 泰禾香山灣:讓你知道什麼叫「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生活
    泰禾香山灣:讓你知道什麼叫「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生活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20-09-27
  • 神州時報:福建1斤多黃螺「吐出」42.7克拉大「龍珠」(圖)
    大「龍珠」現在可是王先生的寶貝原標題:切黃螺竟然切出一顆大「龍珠」!?王先生介紹,去年11月19日傍晚,妻子在店中切一個一斤多重的黃螺時發現有異樣,剝開後才發現裡面竟藏著一個珠子。經營海鮮店近十年的王先生說,早就知道貝類海鮮會產出珍珠,但當時這個珠子還是讓他摸不著頭腦,於是用手機拍了視頻和照片,並發到微信朋友圈。此後,便隨意將這顆珠子存放在手機盒裡。猜測夜明珠?魚眼珠?
  • 【驚】黃螺吐出42.7克拉天價龍珠!快來說說你可能見過但卻錯過的寶貝!
    王先生介紹,去年11月19日傍晚,妻子在店中切一個一斤多重的黃螺時發現有異樣,剝開後才發現裡面竟藏著一個珠子。保留或當「鎮店之寶」王先生告訴記者,他並不捨不得賣掉這顆珠子,黃螺存活率不高,消費的人也比較少,所以一隻三十元左右的黃螺能「吐」出價值不菲的「龍珠」,對他來說更意味著好兆頭,未來或可當成鎮店之寶。
  • 晉江男子偷女性內衣褲成癮;惠安一水塘發現一具浮屍;妻兒因家暴出走泉州男子欲跳樓;惠安黃螺開出3顆美樂珠估值數百萬
    黃螺開出3顆美樂珠 最大的30克【惠安】惠安東橋水塘裡發現一具浮屍 死者系東嶺鎮深水坑人【德化】司機車內小憩 愛車突然著火 驚醒後及時逃生【南安】為躲酒借上廁所「跑路」 酒意上湧青年醉臥馬路  28日21時,南安市區超前超市路口,一男子躺在馬路中間,路上車來車往,有熱心群眾報警求助。
  • 塔頭-那個我們在廈門的落腳點
    廈門的公交車普遍都很便宜,除了專線票價貴一點外其他好像基本上都是一元,真心便宜,旅遊城市大力發展旅遊業,靠它創收,公交就只是它的一個輔助工具而已。作為公交行業的一份子,到了另外一個城市,難免會關注當地的公交車。
  • 麻雀:黃螺女|故事
    痴傻的少年呀,他不知道,他想不到……他痴愛的愛人,就在他的上方,就在他的不遠處……不遠處的黃螺女,眼見心上人化身為湖,悲痛欲絕,拒絕修煉,拒絕生命,決絕地讓自己凝結為石。這就是黃螺洞中那枚螺形靈石。陰雨綿綿時,黃螺女望著她痴愛的人兒,痴痴流下淚來,淚水滴落湖中,平靜的湖面上便微微泛起柔波。那是少年的心呀,在溫柔地悸動。晴空萬裡時,湖面輕輕泛起薄霧,霧兒柔柔繞在石邊,石兒便溫溫潤潤著泛起紅光。那是少女的臉兒喲,羞羞著泛起的紅暈。
  • 「靠海吃海」招架不住 這些島礁資源需要我們保護
    資料圖俗說話,「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廣袤的海洋資源,給予了舟山得天獨厚的魚類及貝藻類資源。潮間帶豐富的野生貝藻類,不知給多少人帶來過那些俯拾即是的簡單快樂。藤壺、淡菜、牡蠣、佛手、黃螺……這些原本在露出的礁石上可採的貝類,已沒了蹤影。《舟山市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管理條例》出臺,在嵊泗馬鞍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普陀中街山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裡進行貝藻類捕撈,需要許可證。如今,我們要對哪些資源特別保護呢?
  • 獨家吃海指南
    吃海最講究「本地」二字——用材本地,烹調本地,口味亦本地。今日奉上汕尾美食達人連幼希的吃海指南,望各位過個美味豐腴的吃海月。烹蟹初秋蟹漸好,汕尾海蟹青蟹均滋味獨特,其中冬蠘、烏奄最佳。以海水煮,以鹽煮,以花椒焗,以姜蔥炒,均美。
  • 網友:「終於可以海吃海喝了」
    據悉,首批恢復營業的15座城市包括:成都、佛山、杭州、海口、呼和浩特、江門、茂名、南京、青島、三亞、廈門、台州、西寧、湛江、諸暨。 此前2月15日,海底撈宣布當天起北京、上海、西安、深圳、南京部分門店逐步恢復營業,但只開放外賣部分。
  • 吃海節硬核登陸!海鮮盛典、潮玩市集、瘋狂派對...等你來嗨!
    本次吃海節,他將以巨型龍蝦漢堡徵服食客,帶來視覺與味覺的雙重極致體驗。吃海節怎會讓食客錯過欣賞絕佳廚藝展示秀的機會!他將帶著秘密配方,潛入人潮,帶來最精彩的料理秀。LOURAICH GREGORY頂級法國廚師全世界最年輕的行政總廚之一中法建交50周年法國尼斯和廈門友好城市形象大使來自法國波爾多,25歲的他便已成為法國SOFITEL五星級連鎖酒店的行政總廚,也是將法國風靡全球甜品馬卡龍引進廈門的第一人
  • 國慶廈門自然博物營——探尋山與海的秘密
    長頸鹿自然學校紮根於廈門本地,在過去四年的探索中,依託廈門豐富的自然資源,開發了一系列的廈門本土自然教育課程——包括植物課、觀鳥課、海洋課、昆蟲課、博物課、山野營地課等,在這個疫情尚未完全結束的國慶,長頸鹿自然學校的自然導師們薈萃廈門的自然精華,精心打造的廈門自然博物營,將有機會一站式、全方位體驗長頸鹿的自然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