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創造荊楚文化,至今有著濃厚的文化基礎, 省內的黃鶴樓、東湖風景區、武當山、古隆中一直是人們來湖北必遊的風景區,無論是自然風景還是人文景色,都可以讓人們難以忘記,湖北的整體實力不及東部幾個沿海省,但經濟發展和民生設施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除省會武漢外的幾個主要地級市,在gdp指數上遠遠低於江浙南通、寧波、無錫等地級市。
但是,隨著「中部崛起」戰略的進一步實施,除了中部承東啟西、連北接南的優越地理位置外,一些城市已經實力顯著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實力最強的武漢市是中部第一大工商業城市,但綜合指數顯示,聯行發表的中國城市經濟競爭與發展綜合評價中,武漢與中國一線城市並列第一。
不得不說國家中心城市武漢在全國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是全國第三大教育城市,不僅是全國最大的光電子產業技術中心,也是全國第四大綜合交通中心,武漢越來越接近國際化大都市的夢想,作為長江中遊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也擔負著發展中部地區的重要作用,輻射武漢都市圈和河南、湖南、江西等部分城市,但一直以來,武漢的發展也備受爭議,很多人認為武漢綜合實力的大躍進是吸血周邊的小城市,但我認為這是國家發展的大趨勢,可以在一個中心引導周圍的小城市更好的共同發展。
當然,很多朋友知道湖北實行「一主二副多極」的發展戰略,縱觀整個湖北,「一主二副」正好形成了武漢、襄陽、宜昌的三角鼎立局面,在筆者看來,目前湖北省隱性實力最強的是鄂西北有三千年歷史的襄陽市,但是,很多湖北的當地人和外國人可能認為不僅武漢,在近代實力比襄陽強的城市也很多, 例如,建國初期綜合實力排在全省第二位的黃石是「鋼鐵搖籃」、「水泥之鄉」,也有曾經輝煌的汽車城十堰,被稱為「東方底特律」,揮舞著襄陽的幾條街道,1990年代末襄陽開始像掛在今天的湖北第二大城市一樣迅速發展。
襄陽對外宣傳的力量可能不如武漢、宜昌、荊州大,但這個「鐵打城市」自古以來就是兵家爭相鬥毆的地方,經過三千年的洗禮,依然保存著最完整的古城牆和亞洲最廣闊的護城河,市內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是這個城市的內涵,在科學教育方面,沒有頂尖的雙一流高校等,襄陽四中五中一直是省重點高校,是全省高考狀元最主要的輸出地。
襄陽被長江最大支流漢江一分為二,中心城區現在管轄四區和一中心,從2017年開始作為湖北省第二gdp指數超過4000的城市將宜昌甩在後面,2018年繼續鞏固自己的地位,襄陽隱藏實力最強,主要是因為交通樞紐地位在省內僅次於武漢,是國家鐵路網「八縱八橫」規劃中的重要城市節點,是鄭萬、滬昆、滬漢蓉等高速鐵路的重要通道。
在現代化發展中,交通促進經濟發展,但今後年末開始正式開通襄陽東津高鐵站,意味著將來襄陽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文化交流將進一步提高,其次,由於襄陽的優越地理位置、廣闊的平原地形和城市定位,襄陽的發展在今後幾十年中處於湖北省的優先位置。
史上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東漢第一帝劉秀、運輸計劃運籌帷幄的諸葛亮都閃耀著這個歷史文化名城,但現在的襄陽除了經濟總量之外是全國第52位,遠遠超過貴陽、西寧等許多省會城市,是長江流域第一個百億斤的糧食大市,同時以汽車產業為首,以航空裝備製造、雲計算中心、醫藥化學工業等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柱,襄陽以高質量高速的標準發展,將來襄陽會越來越好吧。
各位,你認識湖北還是來過?你認為襄陽的實力有能力繼續坐在第二位? 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