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真實,婚戀網站何以立足(論法)

2020-12-23 人民日報

一些不法商家聲稱,在網上花30元就能辦理用於實名認證的身份資料,花108元就能買到全套生活照和視頻。而如此低成本的身份偽裝,攻破的竟然是常常標榜「實名」「真實」的婚戀網站。

近年來,由婚戀網站身份信息不實觸發社會熱點的情況並不少見。一些徹頭徹尾的身份造假背後,往往隱藏著詐騙等犯罪的暗影。此前就有媒體報導,有不法分子利用婚戀網站交友騙取感情和信任,然後聲稱可以「利用彩票網站漏洞進行高利套現」,一步步將受害者引入陷阱。網絡是一個主要以年輕人群體為主的聚集地,而婚戀問題又恰恰是年輕人群體當前關注的話題之一,婚戀網站一旦身份信息不實並波及線下的現實生活,容易引發各種社會問題。

真實身份是社會公眾對婚戀網站最基本的期待,如果這個根本被動搖,那麼婚戀網站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如今,大量婚戀網站都以實名為營銷噱頭,以此吸引用戶註冊、收取服務費用,但從媒體曝光的現實來看依然情況堪憂。一些婚戀網站在身份真實性上的「放水」,背後顯然還是利益驅動。婚戀中介是個特殊行業,如果企業盲目追求利益而忽視社會責任,毀掉的不僅是當事人終身的幸福,更可能是一個家庭寄託的希望。

從法律角度來說,由於婚介服務「撮合」的是人,不同於一般交易中介,以婚介為目的的網絡平臺,其要承擔的內容審核和監管義務也理應更多一些。如果用戶由於婚戀網站上的不實身份信息造成了人身或財產上的損失,而這些不實信息的存在又是因為網絡平臺沒有盡到審查和管理義務,那麼除了應該追究行為人本身的責任之外,婚戀網站本身也難辭其咎。

對於婚戀網站信息真實性的問題,國家層面早已有動作。2017年9月,民政部等三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青年婚戀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協調推動工商、工信、公安、網監等部門的協同聯動,推動實名認證和實名註冊在婚戀交友平臺的嚴格執行,加強對個人用戶信息保護的監督執法,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嚴厲打擊婚託、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

政策有了,接下來最關鍵的就是拿出「硬辦法」並儘快落實。在執法上,既要避免各部門之間各管一攤、單打獨鬥,也應加大處罰力度,遏制相關平臺「放水」的利益衝動。在司法實踐中,對於婚戀網站的審核監管責任也應有所明確,將權利保護的重心更多向用戶傾斜。

堵住身份真實性的漏洞,婚戀網站要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更需要有關部門落實依法監管責任,以法治的手段保障青年相關法定權利,更好支持青年邁出人生的關鍵一步。

相關焦點

  • 婚戀網站之死
    男方曾在該婚戀網站上花費數萬元註冊成為VIP,通過一對一婚戀匹配服務認識了女方翟欣欣。然而蘇享茂在遺書中提到翟欣欣的婚史、實際年齡都與世紀佳緣平臺上的資料不符合。一下子這個婚戀網站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也讓此次事件從個人詐騙行為升級到了商業管理層面。
  • 從百合網看中國婚戀網站的生存現狀
    工作的忙碌、家人的催促、生活的無奈等等因素催出了一批「剩男剩女」,也催生了一群網際網路婚戀網站,再加上相親類娛樂節目的火爆更是炒熱了整個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市場。婚戀網站的現狀但是,由於同質化問題嚴重、缺乏必要的管理機制、信任危機頻發等,中國的婚戀交友網站的生存現狀不容樂觀。
  • 婚戀網站百合網實行會員實名制 稱不怕用戶流失
    也就是這一年,婚戀網站飽受質疑,婚戀網會員魚龍混雜,虛假信息、詐騙、一夜情、婚託、酒託等問題先後被曝光。光鮮靚麗背後的「無名黑手」將網絡婚戀的生態攪成了一鍋粥(詳見本刊第44期《網絡「愛情買賣」》),無數剩男剩女遭遇求偶不成反被騙的尷尬,由此給婚戀網站造成的損失已達數千萬元。  網絡婚戀成了不安全的雷區。此時,網絡實名制,這個在業界被討論多年的議題再次被反覆提及。
  • 婚戀交友網站雷區多:實名製成擺設 相親或遇酒託
    張洋對《法制日報》記者說,無奈他的社交圈子不大,於是選擇通過婚戀網站交友。可是,幾個月的經歷讓張洋感受到婚戀網站的種種不靠譜。誘導充值套路多張洋曾在多個婚戀網站註冊,但一直沒見什麼「效果」,「因為我捨不得花錢」。「在婚戀網站註冊後,你可以看到一些簡單的個人信息介紹,但如果要與對方聊天、發私信,就必須充值成為會員。
  • 中國的婚戀網站遠非是宣稱的「來自天堂的丘比特」
    原標題:港媒:中國的婚戀網站遠非是宣稱的「來自天堂的丘比特」 香港《中國經濟評論》雜誌網站1月4日文章,原題:中國婚戀網站市場患上「慢性信任病」中國的性別失衡最近幾十年愈演愈烈,大量年輕男女找不到另一半是不爭的事實,他們被媒體稱作光棍或者「剩女」。
  • 世紀佳緣等傳統婚戀網站步履艱難:社交平臺蠶食市場 「殺豬盤...
    中國網科技9月7日訊(記者 單徵宇)受疫情影響,傳統婚戀網站線下業務受到衝擊,線上相親成為時下行業一種新趨向,包括世紀佳緣在內的一些傳統婚戀網站也在逐步加大線上業務布局。  退款難、「殺豬盤」等問題待解  除了市場份額受到新興婚戀社交軟體挑戰之外,一直困擾婚戀網站的退款難、「殺豬盤」等問題,近年來一直也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 國內婚戀網站相親收費大揭秘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傳統婚戀網站行業只剩下世紀佳緣、百合網和珍愛網三足鼎立,三家運作模式特點分別是搜索+發信、婚戀匹配和人工紅娘。易觀智庫研究認為,目前國內在線婚戀交友網站擁有幾乎同樣的盈利模式,即線上會員及增值服務、線下活動費和高端獵婚服務。  相比線上,參加大型婚戀網站線下活動的花費就貴得多了。「從幾千到幾萬不等。」
  • 網易推婚戀交友網站「花田」 11月8日正式內測
    網易「花田」前身為「網易V交友中心」(上圖為網易V交友中心停止運營公告)11月7日晚間消息,中國五大門戶網站之一的網易將於本月正式推出婚戀交友類網站「花田」,域名為今年9月20日宣布停止運營的據公示信息,「花田」隸屬於網易交友事業部,網站定位是婚戀交友類網站。「網易花田」由丁磊主抓,11月8日正式開啟內測。內測階段會邀請知名企業進行合作,第一批進入的用戶將會成為「終生免費會員」。有報導稱,「網易花田」在今年6月份已經開始開發,主要特點是「做真實身份」的平臺。目前,網易方面未就是否將「網易同城約會」、「網易非常男女」貫通做出說明。
  • 婚戀網站遇到高富帥 幸福醒來都是淚
    此時,她並不知道,這個自稱王文的男人,其實真名叫王某丞,而眼前的這一幕並不是第一次發生,等待她的將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噩夢……婚戀網站上遇到了高富帥洋洋今年33歲,2019年9月初和前夫離異,獨自帶著年幼的兒子生活。
  • 東南亞「殺豬盤」,警惕婚戀網站結識的「高富帥」!
    在婚戀網站百合網偶遇的「高富帥男友」,對自己百般關愛,她以為從此就將脫單,步入幸福婚姻殿堂。在男子的誘導下,她將自己的5萬元積蓄拿去「投資」,不僅血本無歸,還欠下了10多萬元高利貸。婚戀網站結識「高富帥」,心動了2012年,小娟從老家甘肅到深圳打工,本科學歷的她在深圳坪山某教育培訓機構謀得一份較為體面的工作。這些年,她也談了幾次戀愛,但均因三觀不合,對方條件差或男方抽菸喝酒等毛病而分手,三十六七歲的她至今單身。面對父母的催促,同事異樣的眼光,她自己心裡也很著急。
  • 當婚戀網站愛上理財:百合網的「互金夢」糾紛不斷
    婚戀貸款服務屢遭投訴520臨近,網上關注婚戀類服務的投訴也多了起來。作為婚戀網站的明星企業,百合網成了眾矢之的。去年底,就有一位用戶在網上諮詢相關律師尋求幫助:「我在百合網站,給百合金服辦了一個9000多塊的分期貸款並在當時已交2000多元的首付款,購買了時效六個月的紅娘介紹服務,但在接下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覺得各方面都不合適,想要終止合約並和百合網進行了溝通,他們推給了門店以後,門店的紅娘也不予理睬我。
  • 已婚男為泡妞偽造證件,通過婚戀網站騙色騙情多名女子
    已婚男子為泡妞在婚戀網站上偽造了「國家安全局保密處副處長」的身份,欺騙數名未婚女性,開展了一連串的騙局。不過,最終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嚴懲。11月19日,龍灣法院以招搖撞騙罪、偽造身份證件罪判處被告人夏某某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
  • 百合佳緣集團CEO吳琳光:婚戀網站風險防控尤為重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國人的婚戀交友問題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關注。據艾瑞諮詢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網絡婚戀交友行業市場營收為49.9億元,網絡婚戀行業在整體婚戀市場中滲透率為54.4%,而預計到2021年網絡婚戀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總營收超70億,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
  • [鄭州大民生]實名認證用錢買 婚戀網站靠譜嗎?
    [鄭州大民生]實名認證用錢買 婚戀網站靠譜嗎? 實名認證用錢買,婚戀網站靠譜嗎?
  • 百合網轉型婚慶、地產,珍愛網虧損,婚戀網站會被淘汰嗎?-虎嗅網
    婚戀網站或許真的挺不住了。 在望京SOHO總部,百合網貼出的標語:將向婚慶、攝影、地產等領域轉。 標語的背後是慘澹的數據,2013年至2016年這四年間,珍愛網的虧損額不斷加碼, 從3306萬元倒1.1億元,翻了三番。
  • 婚禮紀《95後婚戀真實圖鑑》洞察:對比三觀一致,95後婚戀更看重...
    本文轉自【上海之聲】;近日,作為備受結婚新人信賴的結婚服務平臺,婚禮紀聯合專屬年輕人的社交平臺積目APP發布《95後婚戀真實圖鑑》。此圖鑑以生動趣味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中國95後新生代婚戀觀,這些被稱作「後浪」的群體,正隨著時代的發展展現出不同以往的婚戀偏好。
  • 男子混跡婚戀交友網站廣「撒網」 專騙「北漂」大齡女青年
    出獄後,仍不思悔改,好逸惡勞,沒有經濟來源的他又動起了歪腦筋,化名「姜少濤」在各大婚戀交友網站裡廣泛「撒網」,專挑那些獨身在外「北漂」的大齡未婚女青年,在短短半年時間裡就連續騙取7名女子財物共計8萬餘元。其中不乏一些高學歷的女性,那這些女性究竟是怎麼被騙的呢?下面我們就以其中一名受害人娜美的被騙經歷來看看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實施犯罪並最終得逞的吧。
  • 女子在婚戀網站認識了「茶餐廳老闆」,一波操作後被拉黑了!
    昨天(7月20日),南都記者從廣州警方獲悉,近日,女子李某與一名自稱是茶餐廳老闆的男子通過婚戀網站相識並談起了網戀。該男子以慶祝他的新店開張為由,要求李某購買祝福樹木。李某轉帳後卻被拉黑,隨即發現被騙。
  • 一群老男人 專騙婚戀網站中年女人
    一群老男人專騙婚戀網站中年女人記者 趙潔 通訊員 蓋康某女士,離異,兒子11歲,在杭州開了一間小公司。2010年11月初,她在一個國內知名的大型婚戀網站發帖徵婚,希望能找到一個誠實可信的男士相伴。她真心交友,個人信息毫不隱瞞,很快,有一男士主動回復。
  • 婚戀網站交友遭遇騙局,單身男子投入百萬元打水漂
    他通過婚戀網站交友,不料陷入騙局,投入100萬元全部「打了水漂」。去年10月,單身男士劉先生通過國內某大型知名婚戀網站,尋覓到了一位「知己」。這名與他交談的「美女」自稱是劉先生的西安老鄉,在香港某公司擔任技術總監。「她」透露,自己正在幫公司開發澳門某公司的博彩網站,收益豐厚,但是「她」作為內部人士無法參與賭博,願意把機會給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