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最終的歸宿:具五刑,腰斬,夷三族

2020-12-25 騰訊網

北大教授錢理群曾說過:我們的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事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貪官汙吏危害更大。

秦國的丞相李斯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從上蔡郡一個小吏,一步步爬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秦國丞相之位,可謂是處心積慮,機關算盡,不擇手段。

李斯曾觀廁所中的老鼠吃大便,見到人就逃跑,而糧倉中的老鼠飽食終日,養得肥肥胖胖,見到人卻毫不驚慌。李斯從中悟出了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學:人要處在有利位置,學做糧倉中的老鼠,莫做廁所中的老鼠。

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李斯是荀子的高徒,論學歷,堪比現在的名牌大學畢業生。他對第一份工作並不滿意,僅僅只是上蔡郡的小吏,他決定要找一個更大的舞臺,來實現他的政治抱負。

於是,胸懷大志的李斯來到了秦國,投靠到秦國丞相呂不韋名下打工。呂不韋雖然位極人臣,權勢如日中天,李斯卻看不起他,因為他只是一名初中生,靠投機上位。

李斯蟄伏了一段時間,終於等到了呂不韋翻船的時候。呂不韋因功高震主,畏罪自殺了。看到自己的老闆覆滅了,李斯露出了得意的微笑。大秦的舞臺,該由學歷更高的李斯同學來導演。

為了升官,李斯決不錯過任何一次面見秦王的機會,每次,他都賣力地表演。不得不說,李斯同學真的有實力,他很快得到了秦王的賞識,當了長史,成了嬴政身邊的助理。

秦國的安全部門逮捕了一名鄭國來的間諜,秦國的大臣們建議秦王驅趕各國來秦的人才,李斯也在被驅趕之列。

李斯的確了不起,善於轉危為安,他最擅長的本領就是寫文章,於是,他寫了一篇流傳千古的文章《諫逐客書》。秦始皇看了後龍顏大悅,取消了逐客令。

從此,李斯的仕途開始走上了上升的通道,從長史提拔到了廷尉的位置。他的最終目標就是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秦國宰相。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將不擇手段。

李斯有一個同門師兄韓非,二人都是荀子的學生,按史書記載,韓非的學問應該在李斯之上,《說難》、《孤憤》等文章都是閃爍著人類智慧的千古名篇。

韓非本是韓國的貴族,卻在韓國得不到重用,受到排擠。韓非滿腹才華無法施展,但他在秦國卻有一位粉絲,那人就是嬴政。

嬴政欲一睹偶像風採,派兵攻打韓國,只為得到韓非。搞這麼大陣仗,就為了要一個人,韓國國君屈服了,就把韓非送給了秦國。

按常理來說,韓非的到來,李斯應該熱烈歡迎才對,他們既是同門師兄弟,又同是才華橫溢的天才,一起輔佐秦王建功立業,豈不美哉。

可是,李斯不這麼想,韓非的才學在他之上,若韓非得到秦王重用,他豈不是要靠邊站?韓非成了他仕途前進中的絆腳石,必須堅決除掉。

於是李斯拉上朝中同僚姚賈向秦王上書,詆毀韓非,說韓非是韓國的貴族,心向韓國,留下來將是一個隱患。秦王聽了李斯的建議,將韓非投進監獄。

李斯、姚賈害之,毀之曰:「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王欲並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遺患也,不如以過法誅之。」 秦王以為然,下吏治非。

韓非本指望他的李斯出面來救他,哪知等來的卻是老同學送來的毒藥,韓非到死也未想明白,一個人為了所謂的榮華富貴竟幹出如此喪心病狂的事情。

在隨後的二十年裡,李斯一直苦心經營仕途,在他的內心,沒有同門之誼,也沒有同僚之情,更沒有是非對錯,他的心裡盤算的只有利益。在嬴政被尊為皇帝之後,李斯順利地成為了大秦帝國的丞相,實現了他的人生終極理想。

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巡遊歸途中,車行至平原津,得了重病,生命垂危之際,下了一道遺詔,傳旨公子扶蘇回鹹陽奔喪並繼承皇位。

上病益甚,乃為璽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鹹陽而葬。」

本來,秦始皇臨死前已將自己的身後事安排妥當,李斯作為丞相只需主持大局,遵先皇旨意辦事即可。

可是他內心又開始盤算了,若公子扶蘇被立為皇帝,那蒙恬必然被立為丞相,自己只得靠邊站,甚至會告老還鄉,這種賠本買賣他堅決不幹。

當李斯面對比他更沒有底線的小人趙高時,趙高用他的那套歪理邪說輕易說服了他,他們決定篡改詔書,改立胡亥為太子,賜公子扶蘇、蒙恬死。

不得不說,趙高的那套說辭十分邪惡,內心稍持正義和良知的人都會斷然拒絕,可是李斯也不是什麼好人,他的那點小心事早被趙高看穿,這為他後來的覆滅埋下了禍根。

胡亥被立為二世皇帝後,大秦的真正操盤手變成了趙高,李斯雖貴為丞相,實際權力已被趙高架空。當趙高與胡亥將要賜死蒙氏兄弟時,子嬰勇敢地站了出來反對。

此時,最應該站出來支持子嬰的人應該是李斯,因為此時趙高已成了李斯最大的敵人。既然蒙氏兄弟也是趙高的敵人,那麼,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應該站在正義的立場上拉蒙氏兄弟一把,以牽制趙高。

當胡亥向李斯投來詢問的目光時,李斯卻沉默了。或許他真的是畏懼趙高的權勢,或許他仍然認為蒙氏兄弟是他的敵人,應罪該萬死?

李斯最後的正義感和勇氣也丟失了。胡亥見丞相李斯默認,就下達了處死蒙恬、蒙毅兄弟的聖旨。可能,李斯那時候真沒有想起有唇亡齒寒這個詞吧。

當陳勝、吳廣起義,各地諸侯紛紛響應,天下大亂。作為丞相的李斯,他不僅沒有緩解秦國的國內矛盾,積極平定各地的暴亂,反而給二世皇帝上了一道奇怪的奏摺,要求對老百姓嚴刑峻法,加強橫徵暴斂。

可能,那時的李斯已預感到危險的來臨,他揣摩著二世皇帝昏庸的心理,以求媚於胡亥,並以此脫禍。李斯為了個人的那點私利,寧願置天下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實在為人所不齒。

公元前207年,趙高誣陷李斯謀反,被腰斬於鹹陽,臨死前牽著中子的手說道:「我還想跟你一起牽著黃狗,到上蔡東門那兒打野兔,還可以實現嗎?」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鹹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可惜一切都晚了。當他毒死韓非,殺死公子扶蘇、蒙氏兄弟時,他想過有今天嗎?他為個人的榮華富貴而置天下百姓於水深火熱之時,想過有今天嗎?蒼天有眼,惡人自有天收。

當初李斯辭別自己的老師荀子時,曾表達過自己對功名利祿的追求,一個人有自己的私利並沒有錯,這是人性的體現。然而,人必須有原則,這個原則就是做人要有底線,人不能為了追求個人私利而不擇手段,置他人利益甚至國家的前途而不顧。

李斯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從一介布衣到封侯拜相,也不過幾十年時間,在他一生中,他一直在算計,從不願吃虧,最後卻被小人趙高所算計,落了一個「具斯五刑,論腰斬鹹陽市,而夷三族」的可悲下場,結局令人唏噓!

文章參考資料:《史記·李斯列傳》

相關焦點

  • 「夷三族」到底指什麼,李斯被胡亥下令夷三族,到底有多少人被殺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因勸諫而被下獄的李斯,被趙高落井下石誣陷李斯與其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李斯被迫承認謀反。結果,秦二世下令,「具斯五刑,論腰斬鹹陽市……夷三族」。那麼,三族到底指什麼,李斯家族又有多少人被殺呢?
  • 宦官趙高用三言兩語,說服了才高八鬥的丞相李斯,究竟說了什麼?
    後被趙高誣為謀反,具五刑,腰斬於鹹陽市,夷三族。秦國歷史上有一位重量級的人物—李斯。如果沒有李斯,大秦帝國不復存在,千古一帝可能也是虛無縹緲。但李斯是位頗有爭議的人物,前半生可以說是兢兢業業為大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之後又協助秦始皇嬴政一統六國,再以自己的治國理念,將秦國管理的井井有條。但他的後半生卻急轉直下,最後還以悲劇結束。
  • 李斯高瞻遠矚 押的棋子很準 為何還會被腰斬
    李斯,是秦朝的宰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他是秦始皇得力的左膀右臂,幫助秦朝完成了統一大業。但最後被人腰斬,落了個悲慘下場,這是為何呢?的確,後來李斯成了法家的理論大家和實踐者。學成之後,李斯對當時的幾個大國做了上下、橫縱的分析,深思熟慮後,最終決定到最具有前景的秦國去施展才華,幹一番大事。畢竟,秦國尤為重視引進人才,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此外,縱觀七國,他認為也只有秦國具有統一天下的實力。
  • 李斯被腰斬,滿朝文武大臣為什麼沒有一個人為他求情呢?
    公元前208年,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大秦丞相李斯被腰斬於市,隨後以牽連罪誅滅三族,在赴刑場的時候,戀戀不捨,看著和自己一起奔赴刑場的兒子,突然間眷戀故土。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男人對自己的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 李斯被腰斬,滿朝文武大臣為什麼沒有一個人為他求情?
    李斯作為秦國後期出色的人才,絕對可以算得上一個響噹噹的人物了。那麼為什麼他被腰斬時卻沒有一個人願意為他求情呢?這恐怕已經不能只是歸結為一個人,人緣好或者是人緣差的簡單問題了,這就不得不深入剖析一下當時事件的背景和經過,還有相關人物的性格特點了。
  • 秦二世篡位離不開李斯幫助,事後被夷滅三族,為何沒人幫他?
    公元前208年,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大秦丞相李斯被腰斬於市,隨後以牽連罪誅滅三族,在赴刑場的時候,戀戀不捨,看著和自己一起奔赴刑場的兒子,突然間眷戀故土。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大致意思就是我現在想和你一起牽著黃狗從上蔡東門出去,追逐兔子,可惜沒有這樣的機會了。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李斯臨終之前的感悟,絕對會讓人傷感,上蔡是李斯的故鄉,回首多年前,李斯還在哪裡生活,或許兒子剛剛八九歲,家裡養了一隻黃狗,他們於是經常出城去打獵,追逐兔子。
  • 他曾是大秦的名相,最終也還是被腰斬,死前曾念叨:「牽犬東門」
    按說,他這一步路是對的,然而,他最終得到的是一個腰斬的下場,到底是對,還是錯,又得兩說著了。李斯,人聰明,太能幹了,但聰明能幹的人,不一定就是理智清醒的人,秦始皇死後,他為了鞏固其既得利益,阿順苟合於趙高,那是一個心毒手辣,無所不用其極的壞蛋。貪戀高官厚祿的李斯,利慾薰心,竟與魔鬼結盟,兩入密謀矯詔,立胡亥而逼死扶蘇。
  • 李斯被趙高陷害,判處腰斬並夷三族,為何滿朝文武無人為他求情?
    談秦說漢(348)李斯被趙高陷害,判處腰斬並夷三族,為何滿朝文武無人為他求情? 李斯與小人趙高為謀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殺公子扶蘇及其兄弟姊妹而被嬴姓宗親所恨;殺蒙氏兄弟而得罪了所有朝廷大臣;到頭來李斯也得罪了小人趙高,被其陷害處以腰斬。可謂是人死了還被人唾棄,可悲! 李斯原本只是楚國的一個小吏,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向天下名儒荀卿學習帝王之術,畢業後來到秦國謀職。
  • 堂堂帝國宰相被腰斬街頭,死前最難忘的是牽黃犬追野兔?
    「李斯嘆黃犬」這個典故出自《史記·李斯列傳》原文說: 斯出獄, 與其中子俱執, 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 豈可得乎 !」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李斯是秦朝著名的丞相。秦始皇東巡死後,李斯和趙高一起,逼死太子扶蘇,擁立胡亥做了秦二世皇帝,自己做了丞相。
  • 秦朝的丞相李斯,為何鬥不過趙高?實際上李斯敗在了他自己手上
    秦國歷史上有不少青史留名的君臣典範,為秦國的發展和秦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比如秦穆公和百裡奚、秦孝公和商鞅、秦惠文王和張儀、秦昭襄王和範雎,當然還有秦始皇和李斯。李斯對秦朝的建立所立下的功勞不可謂不高,但這位秦朝歷史上位極人臣的丞相最終卻敗在了趙高的手中,確切來說,李斯是敗在了自己手中,一步錯,步步錯,最終落得個夷三族的下場。
  • 什麼是精緻利己主義者?
    精緻利己主義這一詞,是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在談到中國當代教育狀況時說的一番話,他說到:「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
  • 李斯在位時百官朝奉,為何他被腰斬時,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求情?
    也就是說,李斯的長子,李為三川太守,李斯所有的兒子,娶的都是秦王室的公主,而李斯所有的女兒,都是秦王室的公子。李由一回家,李斯就給他接風,結果整個宮廷百官,都來為李由祝壽。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當時李斯的勢力是多麼強大。就連李斯本人也承認這一點,他說:「今天是大臣,沒有比我高的人,我也可以稱之為富貴之極。」
  • 我國古代歷史上3大忠臣的結局:李斯被腰斬,商鞅被處以極刑!
    我是木子話生活的原創作者,今天我們要來為大家分享的就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忠臣的最終結局,那麼這三個忠臣的最終結果卻是個個令人感到唏噓。那麼關於這些忠臣的結果到底是怎麼樣子的呢?接下來小編就通過具體事例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 利己是本性、精緻是偽裝,我們的大學,為何教育出精緻利己主義者
    可以說,精緻利己主義是一種功利主義的價值觀。表面上看是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實質上是利用體制達到利己的最終目的,既不利於國家,也不利於社會。和普通利慾薰心的利己主義者有別,所謂「精緻利己主義者」表面上具有「精緻性」,因而表現得更加隱蔽和迷惑。
  • 李斯被腰斬前大喊九個字,後來成為現實,鹹陽變成廢墟!
    李斯出生於上蔡縣,在戰國那個人人追名逐利的時期,李斯信仰的是這樣一個準則:人沒有所謂的能不能幹,每個人的聰明才智也本來就是差不多的,一個人的富貴與貧賤,其實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機會和選擇環境。而李斯認為自己就是那個能抓住機遇使自己飛黃騰達的人,於是李斯選擇辭去自己小吏的工作,到齊國留學,李斯拜了荀子為師。其實,從李斯此舉來看,李斯覺對算得上是一個敢想敢做之人。
  • 歷史上的腰斬刑法多慘?李斯和俞鴻圖最有發言權
    歷史上最早被腰斬的名人▲李斯被腰斬最早的名人應該是秦代的李斯,李斯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這人貪戀權勢,在秦始皇死後,奸臣趙高通過拉攏誘惑,使李斯上了趙高的賊船——矯詔。其實李斯本質不壞,之所以當初和趙高沆瀣一氣,是出於保住自己的丞相之位,趙高說,假如公子扶蘇當了皇帝,那麼他就會起用蒙括為相,假如你擁立胡亥為帝,那麼,丞相之位非你莫屬。李斯貪戀權勢一時迷失了方向。▲趙高李斯和趙高矯詔賜死了仁厚善良的公子扶蘇,擁立了狡猾陰險的秦二世胡亥為皇帝。
  • 我們真的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嗎?
    我們該如何理性地解讀「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本研究通過文獻研究法,將錢老的第一手資料與現有網絡流傳的版本對照,力求逐個回答上述問題。「眾」說「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目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存在三個主流網絡版本。這裡版本主要是指二手文獻,並非出自錢老署名的一手文獻。
  •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有什麼問題?
    錢理群先生在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曾說:「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
  • 李斯為何會被趙高脅迫擁立殘暴的胡亥為帝,為何又被腰斬於鹹陽?
    在陝西省鹹陽市,壓扶蘇路的不遠處,有一條路被命名為李斯路,但是李斯與扶蘇好像沒有多大的交集,甚至是李斯,趙高,胡亥等人合謀害死了大秦帝國合法繼承人扶蘇,就有一個新的非常棘手的問題來了,趙高逼迫李斯和自己一起改遺詔,此時扶蘇又遠在大漠,作為爾虞我詐一生的李斯當然會分的清局勢,他怎麼可能會去扶持扶蘇,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後人會質疑李斯為何不幫扶蘇,對於李斯來說,他不會去打一場不知結果的仗,而且當時局勢全被胡亥和趙高控制,論勢力,李斯是弱勢,若是不從,肯定會被殺害,在封建王朝的政治鬥志中,殘酷非你所能想像
  • 腰斬刑法有多殘忍?被斬一時辰才會死去!李斯、俞鴻圖皆死於腰斬
    腰斬是中國古代極為殘酷的一種刑罰。 腰斬的可怕之處在於,被處以腰斬的人並不會馬上死去,而是要受巨大的痛苦後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