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客家圍屋,壯觀得不得了

2021-01-11 小人家碧玉

廣東梅州客家圍屋,壯觀得不得了

去年姑姑生了二胎,我跟爸爸媽媽作為娘家人去吃滿月酒,又在哪裡打算住上兩三天,姑姑就告訴我們附近有個客家圍屋群特別壯觀,可以閒著沒事兒幹的時候去走走,還挺好玩的。一天清晨,我們一家人就帶著大表妹一起去玩咯。

表妹其實才三歲,一路上被我媽媽抱著還在大哭大鬧的,哎,看來成功晉升為兩個孩子媽媽的姑姑以後的日子就要被這兩個小傢伙給折騰咯。姑父開著車然後我們一起來到了景區門口,還是姑父給買了門票我們就進去啦。其實從還沒有進來之前我們就可以看見有三四個大大的用土圍起來的土牆,進去之後才發現原來這土牆裡面就是屋子啦。

進來可以看見所有的房子都密密地挨在一起,然後圍起來形成了一個圓。其實裡面還有一些建築是在圓中間的,但是鎖起來了也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應該是祠堂一類的吧。然後一共有四層這樣,每一層建築都差不多,門框什麼的都是木質的,其他都是用土磚壘起來的。最讓我驚喜的是還有客家人居住在這裡,所以進門的時候景區負責人告訴我們如果要進屋參觀一定要跟主人先商量好。於是這個偉大的外交任務就又交給姑父了。

聽到姑父跟他們講粵語時我有點奇怪,原來我還以為他們會講客家話的,因為我曾經有個福建的室友他說他是客家人所以會講他們的方言,但是這裡的客家人是講粵語的耶,所以我還覺得挺奇怪的,應該是被廣東人同化了吧。

這裡有一家人據說許多年前這裡發過一場洪水,把他的圍屋給衝垮了,許多村民都搬出去了,但是他們的老媽媽說還是在圍屋裡面住著空氣比較好,也比較涼快,而且聊天的老姐妹也都在那裡,所以他們又重新把圍屋修好了,他們四個兄弟姐妹都是在圍屋裡面生活大的,所以也對這裡充滿了感情而不願意離開這裡。在這裡,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很多都是這裡的村民的孩子們。他們晚上有時候睡覺也不鎖門,孩子們都是那天跟哪個孩子在一起玩當天就基本上會去那個孩子家裡吃飯,甚至會睡在一起。所以這裡的人們關係已經超過了鄰居,已經像親人一樣每家每戶發生了一點事兒都被所有人牽掛著。有一些人家的房子實在是修補不了了,就還是會在附近重新建一間房子,所以白天的時候也都還是跟以前一樣聊天。

表妹一進到這裡就停止了哭泣,我突然想起來姑父他們也算是客家人,只是不屬於這裡的一支,也許表妹是找到了情感的歸宿吧。我行走在這古樸的小巷中,手裡摸著的土料就像客家人濃濃的感情一樣堅固地與旁邊的連在一起,春節時每家每戶都靜心的貼上春聯。這裡的古香古色讓我沉醉,他們質樸的感情更讓我起敬。

相關焦點

  • 山谷中的飛碟 梅州客家圍屋的光陰故事
    但殊不知,有一處地方,幾乎涵蓋了你想要了解的任何一種客家民居建築,2萬餘座客家圍屋遍布於各鄉鎮——那就是梅州。梅州圍屋贛州則與客家民系形成有密切關係,被稱為「客家搖籃」。梅州則因其為客家人的最主要聚居區而被稱為「世界客都」。所以,可以說梅州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中心,其客家圍屋也是有2萬座之多。名氣雖不比福建土樓大,但梅州的客家風情來的更真、更切。雖然都是客家人居住的圍屋,梅州的圍屋相比於福建那邊的圓樓還是不太一樣,有諸如府第式、方樓、半月形圍樓等等,樣式要豐富很多,格局也相對開放。
  • 梅州,那些環繞在圍屋裡的客家文化
    但殊不知,有一處地方,幾乎涵蓋了你想要了解的任何一種客家民居建築,2萬餘座客家圍屋遍布於各鄉鎮——那就是梅州。  眾所周知,客家四州為贛州、梅州、惠州、汀州。福建寧化石壁是客家傳說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稱為「客家祖地」。贛州則與客家民系形成有密切關係,被稱為「客家搖籃」。梅州則因其為客家人的最主要聚居區而被稱為「世界客都」。
  • 梅州大埔圍屋遊
    打開百度APP,語音「小度小度,到梅州大埔圍屋」,行程馬上給你規劃咯,從深圳出發,順著導航要開5個多小時。我滴個小乖乖,開這麼遠還是有些累人。為了看土樓這個還山長水遠跑來,得先上圖,還好不虛此行咯。客家圍屋花萼樓,位於梅州大埔縣,距今有近400年的歷史。佔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86平方米,屬土木結構的圓形建築,是粵東地區規模最大、最具有開發價值的客家土圍樓。
  • 客家文化 | 客家建築為什麼是「圍屋」的建築?
    客家圍屋,又稱圍屋、客家圍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之一,是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塢堡的活化石」,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
  • 廣府梅州的一張名片,客家文化的集中地,圍屋之下皆是客天下
    放眼全球,客家人的分布甚廣,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美國、秘魯、模里西斯等數十個國家,帶著他們極具特色的客家文化漂洋過海。在廣東,客家人算是一個大的群體。自百越時代起,歷經魏、晉、南北朝跨過多個時代,自宋朝起他們便穩下了根基,直至今日,這支族群仍在繼續發展。據估計,全球約有八千萬客家人。其中約五千萬人分布在中國的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海南等地。
  • 福建、廣東、江西客家人永恆的記憶:客家圍屋
    相信很多客家人都聽過一首名叫《客家阿媽》的歌曲。歌曲中有一句經典的歌詞讓人難忘:那一天我為你回到了家思念已爬滿了你的白髮你對我說客家人要志在天涯別為這老圍屋把心留下 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是客家人居住和生長的記憶,其中客家圍屋的覆蓋面最廣
  • 國慶長假出行,梅州旅遊景點圍龍屋,又稱為客家圍屋,建築奇葩
    圍龍屋又被稱為客家圍屋,是傳統客家民居(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三大樣式之一。 圍龍屋主要分布於廣東、福建、江西等省。廣東地區即遍布於梅州、河源、惠州、深圳、韶關,一般都有三百年乃至八九百年歷史。福建地區則出現在龍巖市的新羅區、永定區、上杭縣。
  • 客家圍屋話鄉音 歡聲笑語敘鄉情
    ●本報記者 賴運香 17日晚,2020年度廣東優秀電影作品——客家方言喜劇電影《圍屋喜事》在梅州市亮勝客家藝術中心舉行首映禮。該片由韓榮聲、郭仕鵬主創,李佳倪、侯瑜暢等人主演,是一部表達了客家傳統文化堅守與傳承的方言喜劇作品,故事講述了馬伯一家堅守客家老屋與不良地產商鬥智鬥勇的經過。影片將於12月19日登陸全國電影院線。
  • 客家方言喜劇電影《圍屋喜事》將於明日登陸全國電影院線
    ●本報記者 賴運香  17日晚,2020年度廣東優秀電影作品——客家方言喜劇電影《圍屋喜事》在梅州市亮勝客家藝術中心舉行首映禮。  電影《圍屋喜事》的主要取景地在廣東梅縣松口鎮,松口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廣東十大海上絲路文化地標之一。影片故事中的主場景取自鬆口的一座老圍龍屋,凸顯梅州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人文風貌。有了家鄉的景,自然不能少家鄉的人,該影片的核心主創和主演團隊都是梅州本地人,他們用自己的本色演出和真情流露詮釋每個角色,走進觀眾身邊的真實世界。
  • 什麼是客家圍屋?
    相信看過《大魚海棠》的人都會被影片中的客家圍屋建築的氣派所吸引吧。無論是神婆的「開天」法術,還是椿和小夥伴們生活的日常,電影將場景幾乎都置於這獨特的建築場景中,客家圍屋的藝術美感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如今,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的交織再次引起了我對圍屋的興趣,當我們遊覽圍屋時,又應該帶著怎樣的眼光去感知客家圍屋的神秘和精彩呢?
  • 客家圍屋,最具科學性和藝術感的中國古建築代表,客家文化之一
    客家民居,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建築。旅行途中各地獨具風格的古代建築和古老民居是最吸引我的,廣東梅州、河源和江西贛州等地區最常見的就是圍屋,白牆灰瓦,錯落有致,或獨家小院,或豪華大宅,坐落在田間、山川,客家人講究風水倫理,因此選擇住宅的位置極為嚴謹,要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廣東梅州,位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是全球客家人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之一。
  • 電影《圍屋喜事》19日全國上映 影片95%以上臺詞採用客家話
    本報訊 (記者林德培)12月19日,電影《圍屋喜事》將登陸全國院線。影片講述了堅守客家傳統文化的馬伯,與欲將馬家老屋徵收改造的地產商鬥智鬥勇,最終成功保護圍屋的故事。
  • 客家方言電影《圍屋喜事》19日上映,呈現原汁原味「客家味」
    《圍屋喜事》在廣東梅州拍攝,95%臺詞採用了客家話,客家話是中國最古老的語言之一,不但完整保留了今天的普通話所不具備的聲調——入聲,同時也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發音。但近年來,年輕人對客家話日漸陌生,原汁原味的「阿姆話」越來越少人會講。有感於此,導演韓榮聲及一群有志於保護客家傳統文化的電影工作者攜手創作了這部《圍屋喜事》。
  • 95%以上臺詞採用客家方言 電影《圍屋喜事》助力客家文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吳曉東)作為2020年度廣東優秀電影作品,由韓榮聲、郭仕鵬主創,李佳倪、侯瑜暢等人主演的客家方言喜劇影片《圍屋喜事》,將於12月19日登陸全國電影院線。
  • 客家方言電影《圍屋喜事》12月19日全國上映
    電影《圍屋喜事》19日全國上映影片95%以上臺詞採用客家話  12月19日,電影《圍屋喜事》將登陸全國院線
  • 江西贛州五龍客家風情園,夏雨中的客家圍屋,故鄉熟悉的老屋景色
    五龍客家風情園地處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沙河鎮沙河大道,距市區0.8公裡、火車站2公裡,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東鄰貢江,與贛縣客家文化城隔江相望。園區內山水環抱,風光秀麗,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目前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五龍客家風情園佔地面積2000畝,其中水域300多畝,綠林800畝。圍屋,是客家先民在贛南廣袤大山裡留下的建築傳奇,銘刻著客家人的歲月滄桑。
  • 「世界客都」廣東梅州元旦假期迎八方來客 揚客家文化
    中新社梅州1月3日電 題:「世界客都」廣東梅州元旦假期迎八方來客 揚客家文化作者 王堅 劉思映「世界客都」廣東梅州在元旦假期迎來了陽光燦爛的好天氣。不少景區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打卡」、品味客家文化。不久前剛剛開業的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下稱「客都人家」)也聚集了大量人氣。在這裡,遊客不僅能品嘗大埔筍板、客家醃面等客家美食,還能了解梅州獨特的足球文化、非遺文化等。記者在景區內的「饒記客家手工面」看到,店內座無虛席,食客對客家醃面讚不絕口。「醃面是梅州的傳統美食,味道爽口香滑,加上店家自己的醬料,滋味無窮。」正在店裡大快朵頤的劉先生說。
  • 來梅州體驗客家文化,一起感受雁南飛「負氧離子」,看千畝茶田
    梅州位於廣東省粵北地區,這是歷史上客家民系最終的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梅州市是是客家人集中的聚居地之一,典型的客家文化、古樸的客家民居,梅州更是創造處極其具有客家山歌、很漢劇、漢樂、客家童謠、諺語等對中華民族文化作出樂重大貢獻,被譽名為「廣東漢劇之鄉、廣東漢樂之鄉 、金柚之鄉」的美稱
  • 廣東梅州大埔,號稱客家版「香格裡拉」,遊客:以前太忽略它了
    張弼士故居:中國葡萄酒之父、張裕釀酒公司創始人張弼士,於1841年生於梅州大埔。張弼士故居位於大埔縣西河鎮車龍村,故居建築結構為三堂四橫一圍,內有18個廳、13個大井、99個房間,建築群工藝精緻、繪雕並舉、雄渾嚴謹、氣勢壯觀,是梅州當地一座超大型圍龍屋。
  • 客家方言電影《圍屋喜事》東莞提前試片被贊「驚豔」
    客家方言喜劇電影《圍屋喜事》將於本月19日上映,12月10日,影片出品方在東莞舉行專場放映活動。95%以上臺詞採用了客家話影片在廣東梅州拍攝,全片95%以上的臺詞採用了客家話。影片的主要取景地是廣東省梅縣區松口鎮和梅江區,其中,梅縣區松口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也是廣東十大海上絲路文化地標之一,保留了大量精美的客家圍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