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客家人的建築,最多人知道的也許就是福建永定的土樓,一個個像散落在山谷中圓形的飛碟,曾經被美國人驚呼是中國對付臺灣的飛彈發射基地!但殊不知,有一處地方,幾乎涵蓋了你想要了解的任何一種客家民居建築,2萬餘座客家圍屋遍布於各鄉鎮——那就是梅州。
眾所周知,客家四州為贛州、梅州、惠州、汀州。福建寧化石壁是客家傳說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稱為「客家祖地」。贛州則與客家民系形成有密切關係,被稱為「客家搖籃」。梅州則因其為客家人的最主要聚居區而被稱為「世界客都」。所以,可以說梅州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中心,其客家圍屋也是有2萬座之多。名氣雖不比福建土樓大,但梅州的客家風情來的更真、更切。
雖然都是客家人居住的圍屋,梅州的圍屋相比於福建那邊的圓樓還是不太一樣,有諸如府第式、方樓、半月形圍樓等等,樣式要豐富很多,格局也相對開放。圍屋可以說是客家文化的載體,優美屋脊線、樸素的外觀以及精緻的裝飾都展現出梅州客家人的智慧。在梅州,圍屋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歷史,在鄉間、田野上、小河旁到處都點綴著古色古香的圍屋,時間將其與自然融為一體,仿佛生來如此,完全沒有半點矯揉造作。穿行在客家圍屋內,與這裡的居民聊家常,感受他們的安逸生活,可以將思緒拉回200多年前。踩著吱呀的木製樓梯,一步一階的向上,在每一個轉彎處,似乎歷史就回前進100年。登上三樓,倚欄遠眺,一座座圍屋佇立在青山綠水間……
客家圍屋與客家姑娘
就像有人說的:當你第一眼撞上那長長的青灰色的城垣,當你緩緩推開那紅漆斑駁的厚重木門,當你踏進那迷宮般的高牆深院,忽然間,一切都不一樣了,你凝神屏息,便能感到一種寧靜的壯美朝你襲來。長久以來浮躁的心暫時沉下去了,因為,你已經走進歷經風雨的客家圍屋……
梅州被稱為中國的客都,據統計,梅州現存的客家圍龍屋總數有2萬餘座,遍布於全市各縣(市、區),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歷史。梅州市的客家民居類型多樣、形式豐富,其中包括了:圍樓式、圍龍式、殿堂式、中西混合式、五鳳樓式等等。而這其中更是以「圍龍式」享譽中外,客家圍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我國最有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民居建築形式。
梅州的客家圍屋分布得很廣泛,以梅縣和大浦最為集中,除了以下列舉的比較有名的圍屋外,鄉間、路上、田野裡都可以看見客家圍屋,同時這兩個地方也有大量的歷史古蹟和人文景點,旅遊發展也比較成熟。
一、圍樓式
圍樓式的民居建築有方形圍樓和圓柱形圍樓兩種風格。它是客家人來到梅州初期的一種民居建築形式,多見於閩、粵、贛邊沿山區,流傳時間較長,其特點:宏偉壯觀,聚式群居,便於防守自衛,是目前粵東北客家地區土圍樓規模最大,設計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築。典型:泰安樓、花萼樓
泰安樓
泰安樓名字寓意為「國泰民安」的泰安樓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只有240多年的歷史,但同樣是一座相當值得一提的圍樓,因為它是國內十分罕見的石方圍樓。客家圍屋一般為土樓,也有一些用磚,但用石頭的非常少見,另外泰安樓的整體成四方形,也因此顯得與眾不同。相對於其他常見的傳統圍屋,方形的泰安樓給人四平八穩、固若金湯的感覺。
地點:大埔縣城龍崗村.可在大浦縣打的前往。
門票:20元
花萼樓
遠望花萼樓,其造型之優美讓人讚嘆不已,難怪日本學者茂木靖一郎教授稱此類土樓為「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下冒出的蘑菇」。
門票:20元
地點:大埔縣大東鎮聯豐村
交通:大埔客運站乘坐到大東的班車,6:50、8:50、13:40、15:20各一趟。然後乘摩的前往。回程最晚一班16:40。
關於大浦縣:大埔的客家民居已經綜合了福建客家和梅州客家的建築特色,這裡民居建築形式多樣、種類齊全,被譽為「客家建築大觀園」。圓樓、方樓、走馬樓、半圓樓和圍龍屋屬於豪宅型,是屬於商人巨賈居住的地方;而普通的小戶人家則以簡樸實用為主,如「三堂屋」、「下山虎」和「鎖頭屋」等。走在大埔,就走近了客家圍屋的大觀園。
交通:梅州江南汽車站可乘坐到大埔的班車。早上6:30-17:00每半小時一趟。大浦客運站有到各個鄉鎮的班車,電話:0753-5522486
大埔縣其他看點:
張弼士故居
張弼士,中國葡萄酒之父、張裕釀酒公司創始人。屋內設有張弼士館、官文化館、酒文化館等展覽館。展示清代的龍袍、鳳袍、鳳冠、官轎、兵器以及百年前貯藏在地窯的大酒桶、酒缸、酒罈、酒壺、酒杯等。
地點:大埔縣西河鎮車龍村
交通:大埔客運站有到西河的班車,8:40、13:30、17:00各一趟。坐到西河車龍村後,沿河邊小路走20分鐘即到。回程最晚17:40。
坪山千畝梯田風景區
梯田沿一座座山坡層層疊疊,蔚為壯觀,從山腳連到山頂,從此山連到彼山,延綿不斷,少的數十級,多的有千多級。坪山梯田一年四季景觀各異,每年2月份,金燦燦的油菜花盛開;3、4月份和7、8月份水滿田疇 ,如珠鏈披掛;4、5月份和8、9月份,禾苗翠綠,如綠錦層疊;6月份和10月份,稻穗成熟,金黃無邊。觀賞梯田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2---10月。
地點:大埔縣大東鎮坪山村
交通:大埔客運站乘坐到大東的班車,6:50、8:50、13:40、15:20各一趟。然後乘摩的前往。回程最晚一班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