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西安能否成為北方城市經濟衰退的例外

2020-12-11 騰訊網

近日,網絡中關於南北城市差距加速分化的話題再次被熱議。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通過對比過去10年南北城市的經濟發展,總結出過去十年北方經濟由佔全國GDP的43%下降至35.44%;隨著天津經濟的失速全國經濟十強城市中僅剩北京一座北方城市;全國經濟20強城市中的北方城市也由10年前的7座下降至5座。

通過對比過去20年北方主要城市GDP在全國的排名變化,我們發現天津、瀋陽、大連、石家莊、哈爾濱、長春這6座北方直轄市、省會城市的全國經濟排名出現了十幾名至幾十名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他城市中北京、濟南、青島、太原和蘭州這5座城市的全國經濟排名區域穩定,經過20年的發展排名都在上下3名左右的區間浮動。

而在所有北方城市中也有兩個城市的經濟表現格外亮眼,鄭州和西安經過過去20年發展,全國經濟排名分別上升了16位和10位,其中西安在過去20年中經濟排名曾最高上升過14位。

這兩座北方城市的出色表現也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與肯定,分別在2016和2018年獲批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經濟發展的背後是鄭州和西安近年來對於產業的調整與優化,兩市均重點打造汽車製造、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等支柱產業,創新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同時兩市分別在大數據產業和航空航天產業擁有基礎與優勢。

產業布局合理,經濟增速顯著,也對周邊省市的人口形成了吸引力和凝聚力。過去三年(2017-2019年),鄭州和西安常住人口均突破1000萬人,其中西安以年均26.28萬的新增常住人口位列全國城市第4位,鄭州也以20.93萬的新增常住人口位列全國第10位,成為過去三年全國城市常住人口年均新增前十位中唯二的北方城市。

然而經濟和人口增速快的背後,也隱藏著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低的現狀。以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為例,鄭州和西安分別以35942元和34064元位列全國城市第56和第61位。與鄭州GDP相近的長沙市,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48724元,位列全國第20位;而與西安GDP相近的東莞市,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達到了53657元,位列全國第13位。

較低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無法長期支撐不斷攀升的城市房價的,如果當地的商品房建安量不斷加碼供應,就會出現市場供應大於市場需求的現象,商品房價格甚至會出現下跌,這一點已經從鄭州身上得到了應徵。

以2020年10月統計局公布的全國70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為例,鄭州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指數環比下降0.5%、同比下降1.2%;二手住宅銷售指數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4.5%。

不僅僅是鄭州,其他北方主要城市中濟南、青島、天津、太原、石家莊、呼和浩特的新建商品和二手住宅均呈現不同幅度的下降,然而作為北方城市的西安卻從諸多北方城市中脫穎而出,新建商品住宅環比增長0.5%、同比增長7.6%;二手住宅環比增長0.9%,同比增長居然達到了12.2%。

同為北方城市,在經濟和人口保持穩定增長的前提下,為何鄭州新建和二手住宅均呈現下降,而西安新建和二手住宅卻如此增長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供需是否平衡的結果。同樣我們以過去三年為例(2017-2019年)西安市房屋竣工面積三年僅完成了3669.6萬平方米,這其中還包含辦公和商業用房;另一邊的鄭州過去三年時間房屋竣工面積達到了5590.6萬平方米,幾乎是西安的兩倍。然而過去三年鄭州的年均新增常住人口卻低於西安市,而過去三年舉家落戶西安的這些新西安人,多半都是看中了西安的教育和醫療資源,落戶及要買房,但是在西安市場的需求量激增的這三年中,西安市推出了禁止向企事業單位售房、新落戶西安人一年內不能買房等諸多調控政策,加上西安市商品房竣工量逐年減少(2018年商品房竣工量下降了40.2%),從而造成了西安市場求大於供的商品房市場,因此西安市新建商品房和二手住宅價格得以持續上漲,過去的10月已經是西安市房價連續增長的第55個月了。

實際上,鄭州作為年均超20萬新增人口、背靠河南這個人口大省的省會城市,只要未來嚴格控制商品房建安量,同時新增共有產權住房、經適房等類型建安量,並根據市場推出適宜的調控政策,是可以控制房價的。

雖然商品房市場出現了短期的失衡,但是相較於西安,鄭州在縣域經濟和民營經濟的發展上走在了西安前面。

截止到2019年底,鄭州上市公司達到46家、新三板掛牌公司達到178家,均高於西安,且年內新增的4家上市公司均為民營企業。

雖然西安在民營企業的發展中相較於南方城市有較大差距,不過隨著近年來西安市優化營商環境以及陸續推出的企業扶持政策,不斷加速補齊民營企業經濟的這塊短板。

根據企查查發布的《中國搶企大戰20強城市榜單》中,西安2017-2020年以總量超200萬的新增初創企業位列全國城市第一位;同時過去三年遷入企業數量增長率排名中,西安和濟南成為唯二增速為正的城市。

這一數據也從陝西省和陝西自貿試驗區公開數據中得到應證,過去的2019年陝西省新增市場主體即已超過百萬(116.70萬戶),陝西自貿試驗區中的西安區域新增市場主體46001家,另外西安2019年新上市企業達到了5家(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新增6家。

在經歷了天津以及其他北方城市的經濟失速後,大家都形成了一個基本共識,那就是城市發展的產業分布要均衡,國企民企的發展要均衡,尤其是對於民企的發展一定要鼓勵和扶持,如果說改革開放之初,南方城市相較於北方城市在外貿方面具有不可挑戰的優勢,那麼經過過去40多年的發展(航空業、中歐班列等)外貿差異南北方已經沒有原先那麼大的差距了,但是民營經濟的發展,北方城市與南方城市的差距是肉眼可見以及任何去過南北方就業、經商的朋友都能明顯感覺到的。目前北方城市中以鄭州、西安為代表還在不斷招商引資,並重點投資大項目大基建,這樣的發展對於城市來說是需要的,但如何能讓區域內的民營企業得以發展,將其作為城市經濟的毛細血管連接和流通起來,是當下以及未來考驗兩座城市的重點,也是未來北方城市與南方城市經濟競爭中不掉隊的重中之重。

截止到2020年3季度,鄭州和西安GDP分別以8405.50億元和7075.31億元位列全國第16和第22位,可喜的是西安以4.5%的GDP增速位列副省級城市第一位,全國經濟25強增速第一位,最終鄭州和西安是否能成為北方城市經濟整體衰退的例外,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鄭州、濟南、青島、西安實力大對比,究竟誰才是北方第三強城市?
    這幾年城市最火的莫過於成都、武漢、鄭州和西安國家中心城市了,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發展潛力,國家中心城市實力都很強,除去幾個一線城市和直轄市,其實也就成都、武漢、鄭州和西安這四個國家城市,南北方各佔據兩個名額。
  • 太原是如何成為北方城市經濟衰退中的例外的
    南北差距成為近年的一個顯性話題。東北、河北、天津、山東等省的經濟增速紛紛下滑或被下調。瀋陽、大連、哈爾濱、天津、唐山、石家莊、蘭州等城市在全國的排名不斷後退。太原則成為北方排名進步最大的城市。2000年,太原GDP在全國的排名為77名,2016年上升到70名,2020年三季度進一步躍升至56名。
  • 鄭州能否聯合西安申奧,來一場黃河城市奧運會,助力北方振興!
    但其他城市也不能說沒有機會。比如鄭州、西安。這兩個城市的申奧出發點就應該立足於北方,立足於黃河。北方城市一再失守,東北衰落之後,華北的天津、河北等接著低迷。北方經濟的防線已經退到了黃河沿線。黃河流域地位的愈發重要其中正是有振興北方經濟的因素所在。可以預見,未來多年,北方振興將越來越多地被提及,也許就會有針對整個北方的北部大振興的戰略提出。
  • 與鄭州天津西安大連瀋陽爭雄北方,黃島,能否撐起青島的未來
    與鄭州天津西安大連瀋陽爭雄北方,黃島,能否撐起青島的未來?一種觀點認為,黃島沒升級新區前的定位就是個工業區,前灣港保稅區、石化、造船、家電製造等這些。近些年才逐漸開始發展影視、會展、5G 大數據、文旅。但這些文化科技產業需要人才聚集、政策扶持,談何容易。
  • 天津、青島、鄭州、西安、濟南,哪座城市,未來是北方第二城
    現在儘管我國各地區的發展水平有所提高,但與南方相比,北方的發展速度還比較緩慢,與南方城市的百花齊放相比,北方城市的發展只能是北京獨樹一幟,穩穩噹噹地坐在北方城市的交椅上。與北方城市天津相比,其實早期的發展也還不錯,不過近幾年天津進行產業轉型升級,經濟有所下滑。
  • 北方4大實力城市,西安、鄭州、青島、濟南,誰領未來
    從中國的城市發展來看,數量南方比不上北方,但從發展力度來看,北方略有枯萎,GDP前10名的北方有2個,前20名有5個,前30名只有9個,這個成績真的不太理想,也就是說,北方可以帶走的出水城市除了北京、天津是特別的存在之外,西安、鄭州、青島、幾個,你更看好誰,誰來引導未來?
  • 1990-2019年各階段北方GDP10強城市,鄭州西安崛起
    我國北方地區是重工業基地之一,我國早先的四大工業基地北方地區佔據2個:遼中南工業基地和京津唐工業基地。所以在我國城市經濟格局中,北方主要城市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 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北方經濟的不少弊端顯現,國企僵化、轉型困難、產業過於傳統等,逐步被南方新興經濟城市取代。
  • 西安優勢增大,在北方城市生活,你選北京、西安、鄭州、天津哪個
    隨著國家中心城市的批覆,一些新一線城市有了人才聚集的區位優勢,也在各個地區產生了虹吸的效應。比如,鄭州、西安批覆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以後,再加上一系列的落戶寬鬆條件,對人才有了很大的吸引作用。在南方朋友的眼裡,或許北方的城市會比較大條一些,沒有南方的精緻。北方城市裡資源稟賦比較好的就是北京、天津、青島、西安、大連、鄭州等。如果你在北方生活,你會選擇居住在哪一座城市裡?在前幾年,肯定很多人會毫不猶豫選擇在北京、天津,但是這幾年有了一些變化,由於北京天津的生存成本在日益加大,房價就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 天津經濟跌出全國前10,北方經濟振興的希望在哪裡?
    南北差異的加大,使北方很多朋友有了疑問,北京之下,北方哪些城市有足夠的發展潛力,帶領北方省市經濟再次復甦。 目前9座國家中心城市,北方佔了4座,北京、天津、西安、鄭州,京津作為老牌經濟工業強市,經濟實力有目共睹,天津雖然近幾年經濟轉型出現的阻礙,但是基礎實力依然很強。 綜合看來,西安、鄭州是目前北方最有發展潛力的兩個城市。
  • 北方十大城市經濟排名,西安位居第六,大連排第九
    我國目前發展得最好的區域就是東南沿海地區,像上海、廣州、深圳這些城市,去年GDP都超過了2萬億元,實力強勁。當然,北方一些城市,經濟依然表現不俗。我國北方十大城市經濟排名,看看你所在城市排名第幾?北方地區經濟十強分別為:北京、天津、青島、鄭州、濟南、西安、煙臺、徐州、大連、唐山。這個排名是根據2019年各個城市GDP來進行排名的。其中北京是我國首都,是經濟、政治、文化等中心,經濟實力自然不俗,2019年GDP為35371.3億元,是北方地區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
  • 北方一敗塗地?這些逆勢上升的城市能成為北方翻盤的希望嗎?
    雖然區域經濟「南快北慢」、「南升北降」的格局由來已久,但是北方經濟比重降至38.5%, GDP十強城市只有北京一座北方城市的事實還是讓不少人震驚和扼腕。不過,如果因此就認定除北京外,所有北方城市都一敗塗地的話,顯然失之偏頗了。事實上,在這場經濟實力的南北較量中,北方城市中不乏穩紮穩打、努力上進的選手。
  • 我國北方10大經濟城市排名,鄭州位居第4,瀋陽勉強進入前十
    青島不僅是北方第三大經濟城市,同時還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對北方經濟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但是處於轉型升級中的青島,還是沒有逃脫和天津一樣的命運,因為18年GDP重新核算後調整,因此19年GDP僅11741億,名義增速同樣是負的。我國北方第四經濟大城市是河南省會鄭州。鄭州不僅僅是河南省會,同時還是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承擔著引領黃河中遊地區經濟發展的重任。
  • 北方經濟僅佔全國有35%而南方經濟卻已達到65%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全國城市經濟排名,2020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分析:全國經濟前十強城市中北方只剩下北京一枝獨秀,其餘全部為南方城市包括上海、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北方城市天津下滑至11。20強城市中北方僅有四個天津、青島、鄭州、濟南。
  • 西安,鄭州,太原,濟南四個城市,究竟誰配得上北方省會第一城?
    我們對於城市的關注,可能取決於我們想要選擇生活的城市,所以我們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工作,對於一個城市的對比就要從綜合層面上來考慮,像經濟實力、科教水平、交通設施等等。經濟方面前面說過,鄭州經濟不錯,在整個北方省會城市中位居首位,也是整個北方省會唯一破萬億的城市,不過近兩年濟南和西安的勢頭也非常猛,都即將突破萬億,今年我們拭目以待這兩個城市。
  • 鄭州、濟南、瀋陽和西安,到底誰才是北方最強的省會
    首先要得到最近一年GDP數據也是非常簡單,我們通過查詢,了解到這四個省會中GDP最高的是鄭州,數據是9003億元,今年鄭州的GDP也將破萬億,在GDP這個重要指標中,鄭州在這四個裡屬於第一檔次。接下來的濟南和西安GDP非常接近屬於第二檔次,濟南是7285億元,西安是7206億元。
  • 西安,鄭州和濟南,北方三雄之爭,城市綜合實力該如何排名
    談起我國的北方省份,其實很多都與春秋戰國有著很大的歷史淵源,現在北方省份中有三個實力相近的城市,也都繼承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與歷史,即:西安,商朝故都鄭州,齊魯文化的中心——濟南,下圖為鄭州。鄭州以其隸書出土的一處歷史古都而得名,近代出土的一處鄭州古都而得名,間接地在歷史文獻資料中提出,隨著鄭州的荒蕪和近代鐵路的興起,這一千年古都又在中原大地上崛起,有著悠久歷史的河南省會城也是目前河南最大的城市,鄭州這樣的古代城市,現在又是陝西的西安,下圖是鄭州的商代遺址。
  • 天津瀋陽青島鄭州哈爾濱西安蘭州,北方城市何以集體止步全國10強
    天津瀋陽青島鄭州哈爾濱西安蘭州,北方城市何以集體止步全國10強?一種觀點認為,從歷史上看,中國經濟中心一直在南移,之前主要威脅是遊牧民族,自然都往南方跑去躲避戰亂,江南社會穩定,又有北方人口補充,自然愈發繁榮…… 瀋陽
  • 北方六強城市排名:天津第2,東北三省無一上榜
    隨著近些年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南北兩地的經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30年前,東北是我國的經濟中心,而現在南方的部分省份開始佔據經濟重心。北方城市在經濟上的發展和南方城市有了一定的差距。北方的六大城市 它們的綜合實力如何?
  • 誰說北方GDP失守?包括西安在內的這些城市發展潛力「槓槓的」!
    此外,前三季度北方城市GDP中的前四名已於2019年順利加入「萬億俱樂部」。緊隨其後的濟南和西安突破9000億元,妥妥成為萬億俱樂部後備軍。中新經緯注意到,除北京、天津外,近年來鄭州、西安兩座北方城市還先後被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表示,相比沿海地區,中西部省會城市的首位度高,不僅體現在GDP方面,也包括在科教文化資源等方面,比如陝西省的大學主要集中在西安。
  • 誰說北方全境GDP失守?這些城市發展潛力「槓槓的」_中國經濟網...
    此外,前三季度北方城市GDP中的前四名已於2019年順利加入「萬億俱樂部」。緊隨其後的濟南和西安突破9000億元,妥妥成為萬億俱樂部後備軍。另據21世紀經濟報導統計,2019年,在全國12個人口低於300萬的中小城市(地級市)中,克拉瑪依人均GDP以21.04萬元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