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線上旅遊扶貧地圖如何為鄉親找出路?
旅遊扶貧是產業扶貧的有效手段、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在數位化時代,如何讓旅遊扶貧工作搭乘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創新的「快車」,助力精準扶貧?前不久入選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政務信息化分會2020年「數字政府服務社會」傑出案例的「線上旅遊扶貧地圖」項目,便是就此開展的創新實踐。
2018年起,文化和旅遊部信息中心聯合高德地圖開發建設線上旅遊扶貧地圖信息系統。目前,該項目成為文化和旅遊部2019、2020年度行業扶貧和對口支援工作的科技扶貧項目,並在河南省、山西省、「三區三州」、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等地落地應用,為助力當地精準扶貧發揮了積極作用。
線上旅遊扶貧地圖對貧困地區主要景區景點基本信息和吃、住、購、娛、廁、藥、油等服務信息進行展示,並可提供交通導航服務,幫助遊客按照距離、評價、熱度等維度對周邊服務進行綜合篩選,讓遊客方便地查找到廁所、餐飲、商店等信息,體驗語音導遊、景區導覽、路線規劃等服務。
除一般的數字地圖所具備的智慧旅遊功能,線上旅遊扶貧地圖還旨在通過資源整合,在貧困地區與遊客間精準建立連接。
「不少貧困地區擁有豐富的原生態旅遊資源,是鄉村自駕遊的好去處。然而這些自然古樸且頗具特色的地區往往『養在深閨人未識』。因此,首先要對貧困地區進行展示,才能實現遊客的觸達。」文化和旅遊部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旅遊業綜合帶動作用強、關聯度高,線上旅遊扶貧地圖將貧困地區旅遊資源與自駕遊群體連接起來,通過鄉村公益遊的形式,鼓勵遊客參與扶貧,實現對當地經濟的拉動。
為此,線上旅遊扶貧地圖對當地旅遊資源和周邊服務業態進行高度整合和數位化呈現,利用大數據,通過為用戶提供服務信息和導航直達功能,實現「用一張智能地圖把旅遊和扶貧連接起來」。「線上旅遊扶貧地圖通過交通大數據為前往貧困地區的遊客提供準確詳細的導航服務,確保其及時到達景區。我們還將當地景點和相關服務設施的位置數據上傳至地圖,幫助遊客在當地遊覽、消費時做好決策。」高德地圖相關負責人說。
這一模式在助力貧困地區旅遊資源走出「深閨」的實踐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以2018年3月推出的河南旅遊扶貧地圖為例,該地圖上線不到半年,就有1800萬人次對河南貧困地區的景點進行搜索查詢,其中450萬人次利用地圖規劃了去往景點的路線。
為更有力帶動旅遊消費,線上旅遊扶貧地圖還開發了商戶入駐功能,幫助貧困地區商戶實現商品的數據化展示和智慧化經營。2020年5月,河南旅遊扶貧地圖進行了智慧升級,針對嵩縣、汝陽縣、魯山縣、南召縣、虞城縣、淮濱縣、商水縣、上蔡縣等當時的河南省20個脫貧攻堅重點縣推出「小店發光」公益計劃,讓這些小店免費入駐高德地圖,獲得多種在線管理和營銷工具,提升曝光度、擴大經營輻射範圍。
在項目落地過程中,線上旅遊扶貧地圖還結合當地特色進行了本地化開發設計。近年來,山西聚焦「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貧困地區,著力打造旅遊扶貧示範村。為真正實現「讓特色走出去」,2019年3月,山西省旅遊扶貧地圖上線之初,便將首批100個旅遊扶貧示範村納入其中。該地圖通過圖片和文字介紹,強化對示範村的宣傳推介,遊客可搜索查看示範村的位置,並了解其附近的吃、住、行、遊、購、廁等信息,獲取當地特產、特色文化和旅遊資源信息及適合自己的個性化路線。該扶貧地圖通過把遊客引進來,為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拓寬了渠道。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逐步應用於各類旅遊場景,作為文化和旅遊部信息中心通過科技應用助力旅遊扶貧的有效嘗試,線上旅遊扶貧地圖將逐步推廣並覆蓋全國,進一步助力全國鄉村旅遊發展。
原題:《線上旅遊扶貧地圖:為遊客找線路為鄉親找出路》
作者:趙琳中國旅遊報記者崔哲
(文章來源:中國旅遊報)
(責任編輯:DF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