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魏晉,你會想到什麼,是那個滄海橫流、禮崩樂壞、人人勾心鬥角的時代,還是風神秀徹、狂放不羈、被引為高士之典範的竹林七子?
竹林七賢以一己之力,讓那個極具黑暗和紛爭的時代,多了幾分遊戲人間的灑脫,幾分快意恩仇的恣意,但細究起來,雖然竹林七賢被後世統一貼上了:「放浪形骸,輕蔑禮法,終身不如仕」的標籤,七個人的人生態度卻不盡相同。
這也是本篇為何將山濤、王戎放在一起的原因。
相比最不願意涉足官場是非的嵇康,始終在政治上外冷內熱、魂不守舍的阮籍,山濤、王戎算是竹林七賢中對政治最有熱情的人,且在吃人的官場始終仍以老莊哲學守得自己的一方天地,步步高升,且能得善終,與遭構陷被殺害的嵇康,鬱鬱而終的阮籍的結局可謂大相逕庭。
山濤,竹林中最溫厚端方的君子。在政治上,山濤一生為官清廉,在與朋友的交往中,山濤更多是一個能衷心傾聽並欣賞朋友的角色。與竹林的其他成員相比,山濤一點也不沒有那種「瘋癲」或者「恣意妄為」的態度,他的志向一直都很明確,那就是踏上仕途,為國效力。
我們知道山濤,似乎都是從嵇康所寫的那篇《與山巨源絕交書》而來,把山濤理解為醉心朝野權勢,還試圖拉嵇康入夥,多次推薦嵇康入朝為官,被嵇康嚴詞拒絕的一個「小人」。
其實,歷史上的嵇康發表此番言論,只為了表明政治立場而已,實則嵇康與山濤友情之深厚遠超我們的想像。否則嵇康怎麼會在即將被行刑之前把年幼的兒子託付給山濤代為照顧呢?因為只有嵇康最明白,山濤是何等人物。
山濤雖在文學造詣上與阮籍、嵇康有一定差距,但其發言吟詠往往暗與老莊之旨相合,這恐怕也是他一直以來能得阮籍、嵇康等狂放不羈之人青眼的原因之一,且其氣量宏達、見識廣博,願意推薦賢能之人,為人清廉公正,善於審時度勢,所以才能在屢次政治風波中全身而退,還能努力去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相比山濤來說,王戎應該是竹林七子中後世爭議最大的一位。
他最飽受詬病的方面,就是太貪財。同樣是為官時收到賄賂,山濤選擇將其貼了封條放置房梁之上,以後再有別人來送禮,就讓其抬頭看一看房梁上的禮品,而王戎卻是來者不拒。據說他在朝廷最動蕩不安的時候,最大的樂趣居然是每天晚上和夫人趴在床上手執象牙籌數錢。
按照他的這個習性,真不知道是怎麼被竹林七賢中的六位所接納的,關鍵是阮籍已年近40之時,第一次遇到王戎,那時王戎還是一名十幾歲的少年,兩人就結為了莫逆之交。而當阮籍辭官回到竹林中時,王戎也跟去,在竹林中肆意放飛自我,被竹林其他人戲稱為「小俗物」。
就是這樣一個人,貪財卻取之有道,是他骨子裡的傲氣。身材秀美,長於清談,對於品評和識鑑有著自己獨特的思想。特別是他對於妻兒的深情,更是讓懂他之人為之動容,不懂他的人為之側目。
王戎的妻子不稱呼他為「君」,而要叫他「卿」。這一個「卿」字,是夫妻之間愛的證明,也是他在那個虛偽的東晉王朝活得率性而為的證明。
阮籍、嵇康、山濤、王戎都聊完了,下次要聊聊竹林七賢中的另外三人了,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良夜好品書 歡迎點讚+評論,一起聊聊你鍾愛的那些文人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