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的風流名士,誰敢與竹林七賢爭鋒——山濤、王戎篇

2020-12-24 良夜好品書

提起魏晉,你會想到什麼,是那個滄海橫流、禮崩樂壞、人人勾心鬥角的時代,還是風神秀徹、狂放不羈、被引為高士之典範的竹林七子?

竹林七賢以一己之力,讓那個極具黑暗和紛爭的時代,多了幾分遊戲人間的灑脫,幾分快意恩仇的恣意,但細究起來,雖然竹林七賢被後世統一貼上了:「放浪形骸,輕蔑禮法,終身不如仕」的標籤,七個人的人生態度卻不盡相同。

這也是本篇為何將山濤、王戎放在一起的原因。

相比最不願意涉足官場是非的嵇康,始終在政治上外冷內熱、魂不守舍的阮籍,山濤、王戎算是竹林七賢中對政治最有熱情的人,且在吃人的官場始終仍以老莊哲學守得自己的一方天地,步步高升,且能得善終,與遭構陷被殺害的嵇康,鬱鬱而終的阮籍的結局可謂大相逕庭。

山濤,竹林中最溫厚端方的君子。在政治上,山濤一生為官清廉,在與朋友的交往中,山濤更多是一個能衷心傾聽並欣賞朋友的角色。與竹林的其他成員相比,山濤一點也不沒有那種「瘋癲」或者「恣意妄為」的態度,他的志向一直都很明確,那就是踏上仕途,為國效力。

我們知道山濤,似乎都是從嵇康所寫的那篇《與山巨源絕交書》而來,把山濤理解為醉心朝野權勢,還試圖拉嵇康入夥,多次推薦嵇康入朝為官,被嵇康嚴詞拒絕的一個「小人」。

其實,歷史上的嵇康發表此番言論,只為了表明政治立場而已,實則嵇康與山濤友情之深厚遠超我們的想像。否則嵇康怎麼會在即將被行刑之前把年幼的兒子託付給山濤代為照顧呢?因為只有嵇康最明白,山濤是何等人物。

山濤雖在文學造詣上與阮籍、嵇康有一定差距,但其發言吟詠往往暗與老莊之旨相合,這恐怕也是他一直以來能得阮籍、嵇康等狂放不羈之人青眼的原因之一,且其氣量宏達、見識廣博,願意推薦賢能之人,為人清廉公正,善於審時度勢,所以才能在屢次政治風波中全身而退,還能努力去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相比山濤來說,王戎應該是竹林七子中後世爭議最大的一位。

他最飽受詬病的方面,就是太貪財。同樣是為官時收到賄賂,山濤選擇將其貼了封條放置房梁之上,以後再有別人來送禮,就讓其抬頭看一看房梁上的禮品,而王戎卻是來者不拒。據說他在朝廷最動蕩不安的時候,最大的樂趣居然是每天晚上和夫人趴在床上手執象牙籌數錢。

按照他的這個習性,真不知道是怎麼被竹林七賢中的六位所接納的,關鍵是阮籍已年近40之時,第一次遇到王戎,那時王戎還是一名十幾歲的少年,兩人就結為了莫逆之交。而當阮籍辭官回到竹林中時,王戎也跟去,在竹林中肆意放飛自我,被竹林其他人戲稱為「小俗物」。

就是這樣一個人,貪財卻取之有道,是他骨子裡的傲氣。身材秀美,長於清談,對於品評和識鑑有著自己獨特的思想。特別是他對於妻兒的深情,更是讓懂他之人為之動容,不懂他的人為之側目。

王戎的妻子不稱呼他為「君」,而要叫他「卿」。這一個「卿」字,是夫妻之間愛的證明,也是他在那個虛偽的東晉王朝活得率性而為的證明。

阮籍、嵇康、山濤、王戎都聊完了,下次要聊聊竹林七賢中的另外三人了,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良夜好品書 歡迎點讚+評論,一起聊聊你鍾愛的那些文人風骨。

相關焦點

  • 任性灑脫、不拘一格的風流名士,誰敢與竹林七賢爭鋒——嵇康篇
    何謂竹林七賢,按照百度百科的說法,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七人,先有七賢之稱。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 竹林七賢,魏晉風骨.王戎篇
    很多人好奇阮籍怎麼會看重這樣一個汲汲於利益而缺乏名士風度的人,甚至認為與阮籍的交遊是王戎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而附會的,但這樣的猜測並沒有什麼憑據。不過也許正因為王戎太過聰明,所以他已經預知到這個亂世根本不可能靠人力來扭轉,為之痛苦或者憤怒都是毫無意義的事情,所以他索性活得怡然自得,也不管什麼清名與否。
  • 「竹林七賢」其實既非七人也無竹,到底是誰命名的?
    作者:常志梅都說魏晉風流,而竹林七賢是其一面精神旗幟,被後人神話般膜拜。「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竹林七賢,對中國古代的文化、藝術與思想,都產生過大而深刻的影響,青史留芳。、阮籍、山濤、劉伶、向秀、阮鹹、王戎。竹林七賢,以嵇康、阮籍與山濤為首,其中的阮鹹是阮籍的侄子。從中可以看出,「七賢」是兩代人。
  • 竹林七賢: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
    除了《晉書·阮籍傳》所說的「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這樣一個眾所周知的政治原因外,七賢相聚於山陽,共遊於竹林,還有其特定的社會文化原因,概括起來有以下三點。竹林七賢相聚於山陽,與山陽的地理形勢和嵇公竹林的象徵意義不無關係。
  • 成語背後的故事:王戎篇——竹林七賢
    邈若山河:王戎任尚書令的時候,有一次乘輕便小馬車,從黃公酒壚經過,回頭對後面車上的人說:「我從前和嵇康、阮籍一起在這家酒壚痛飲,在竹林之下遊樂,我也參與坐在末座。自從嵇康早逝、阮籍亡故以來,我就為時事所拘。現在看到這酒壚雖然很近,卻又像隔著山那麼遙遠。」
  • 竹林七賢真的生活在竹林裡?老鐵,你OUT了!
    一聽竹林七賢,便知有七位賢人名士了,他們分別就是「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王戎」。若是一一去對幾位大佬探根究底,自然沒有這麼長的篇幅,小編也自問未必能將諸位文壇大能的作品翻出一個新花樣來,所以今日就說一說關於「竹林七賢」這個名號的來歷吧。
  • 竹林七賢,用什麼方式維繫脆弱的亂世浮華?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劉茂史海鉤沉,諸代遍覽,大抵魏晉之風流,難有出其右者。在那個滄海橫流,禮崩樂壞的時代,天下人人自危;卻又正是在那瞬息萬變的環境下,誕生了名留千古的竹林七賢。自魏晉以降,竹林七賢被無數文人雅士推崇。提起他們,我們總能想到嵇康的風神秀徹、阮籍的狂放不羈、山濤的長者氣度、劉伶的以酒為名……他們飄然出塵,被引為高士之典範。
  • 竹林七賢:新鄉「出道」後,中國歷史多了種「風情」!
    竹林七賢和新鄉有何淵源?他們身上有哪些軼事?今天咱們就來好好了解一下這七位魏晉風流名士的「怪」與「賢」!說「竹林七賢」,咱們不妨先從輝縣市西南六十裡山陽村南的梅竹泉(又名七賢泉、竹林泉、清水泉)說起。老人說的皇帝,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他在乾隆十五年(1760年)到山陽看過竹林寺(又名七賢祠、尚賢寺),還留有《御製七賢詠》一詩: 那「七個神仙」,就是乾隆詩中歌詠的七個人,歷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魏正始年間(240年~249年),這7個人經常聚集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中,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 竹林七賢在山陽城留下的典故傳說
    山陽城嵇康竹林吹笛聚七賢魏晉時期的文學家嵇康擅長彈琴吹笛,在山陽城內的竹林中建了座竹屋,悠然自得。有一天,他正在竹林中吹笛,忽然聽到有人進了竹林,便提筆寫了句拒客詩,匆匆躲了起來。來者先是阮籍,看到「竹林深處有籬笆」,明白是句拒客詩,提筆接著寫了「籬笆難擋笛聲轉」,然後拿起竹笛使勁吹起來。引得多人循聲而來,他們是山濤、向秀、阮鹹、王戎和劉伶,接著續起詩來:笛聲換來知音笑,笑語暢懷凝筆端,筆筆述志走詩箋,箋箋錄下珠璣言,箴語共話詠篁句。嵇康無奈只好出來,看每句開頭字都是竹字頭,便又添了句:篁篁有節聚七賢。
  • 魏晉風流付竹林
    以阮籍、嵇康為代表的竹林名士面對如此複雜的局面,試圖置身事外。他們在南太行一帶寄意山水,縱情詩酒。由於經常聚集於山陽嵇公竹林的是阮籍、嵇康、山濤、向秀、劉伶、阮鹹、王戎等七人,時人就以竹林七賢稱之。嵇公竹林何處尋根據多種資料記載,七賢所遊之竹林不僅實際存在,而且是一個可以確定其具體位置的場所。
  • 旅泰畫家為駐泰大使館作國畫《竹林七賢圖》
    旅泰畫家為駐泰大使館作國畫《竹林七賢圖》 2008年04月12日 00: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曼谷四月十一日電 (記者 顧時宏)旅泰國際實力派華人藝術家謝天鴻應中國駐泰國大使張九桓博士邀請,為大使館創作的巨幅國畫《竹林七賢圖
  • 竹林七賢對現在有什麼影響?
    「竹林七賢」是指東漢滅亡後,魏晉時期名士集團裡的七位文人,他們分別是:阮籍、嵇康、阮鹹、王戎、山濤、劉伶、向秀。他們生活的時代基本是曹魏政權開始受到司馬家族威脅並面臨改朝換代的時期。當時很多名士為避禍而不問時政,「七賢」就是在竹林中飲酒賦詩、不問朝政而自得其樂。
  • 竹林七賢,魏晉風骨(嵇康篇)
    ——《酒會詩》說起「酒」,首先令人想到魏晉,竹林七賢。在魏晉之前的秦漢,人們似乎通常還是比較樸實的,也比較遵循禮法;而在魏晉之後的人們,行為舉止偶有放縱任誕的時候,便稱自己是追溯「魏晉風骨」了。魯迅先生在任中山大學教授的時候做過一篇演講,叫《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他說魏晉的名士之所以與後來的不同,蓋因「嵇康阮籍的縱酒,是也能做文章的,後來到東晉,空談和飲酒的遺風還在,而萬言的大文如嵇阮之作,卻沒有了。」因此大約可以認為,魏晉名士先是「名士」,然後才是「飲酒的名士」。
  • 竹林七賢,你的瘋癲真的很少有人懂得!穿越千年,仍熠熠生輝!
    魏正始年間有七位名士,常常在山陽縣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竹林七賢」。因此,「竹林七賢」成為了繪畫的常見題材。南朝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竹林七賢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和阮鹹這七個人。他們每個人,都是才華橫溢且個性鮮明。
  •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竹林七賢的故事流傳已久。魏末晉初,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王戎七位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常雅集於竹林之中,吟詩作畫、飲酒撫琴、長嘯起舞,是名動一時的高蹈之士,世稱「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學藝術遺產。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市西善橋宮山北麓發掘出土了一座南朝時期的王墓,墓室南北兩壁的畫像磚表現的即為「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 竹林七賢:當嵇康從容赴難,七賢風華終成人間絕響
    這是一個無序的時代,也是一個黑暗的時代,「竹林七賢」便生活在這個腥風血雨的時代。面對慘烈的鬥爭,他們有人選擇沉默,有人選擇抗爭,有人選擇順從,有人選擇依附,從而演繹出不同的人生結局。選擇沉默的是阮籍。少年時的阮籍敢說敢言,他曾站在楚漢戰爭的遺址上口出狂言「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把項羽、劉邦都沒放在眼裡。就是這樣一位人物,後來卻「口不臧否人物」,也不對時局輕易發表任何看法。不僅如此,就連他的詩也是「雖志在刺譏,而文多隱避。百代之下,難以情測」,就是說他的詩意十分隱晦難懂,別人根本猜不透他想說什麼,可見他的謹慎。
  • 竹林七賢:阮籍的任性放誕
    「竹林玄學」是魏晉玄學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得名於這一時期非常活躍的「竹林七賢」。所謂「竹林七賢」,包括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王戎等七位名士。阮籍和嵇康是「竹林玄學」的代表人物。阮籍和嵇康以名教與自然的關係為核心,將玄學探討的領域拓展到文學、美學、語言、哲學等多個方面,並以自己的生命體證和實踐玄學的精神,使魏晉玄學真正成為一種極具影響力的社會思潮。
  • 竹林七賢,誰最仙風道骨?
    竹林七賢,即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他們崇尚自然,率真而風流,放逸之態,異乎常人,被後世稱之為「魏晉風度」,以此為開端的儒道互補的士大夫精神,從根本上奠定了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基礎,影響非常深遠。
  • 乘風破浪的哥哥們,「古代男子天團」——竹林七賢:詩壇大哥阮籍
    古代第一男子天團——竹林七賢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們瞬間火爆網絡,火的一塌糊塗,引起無數人的追捧。羨慕她們年齡已大,但是依然青春靚麗,活力無限。他們分別是門面擔當嵇康;思想擔當向秀;智商擔當王戎;權力擔當山濤;詩壇大哥阮籍;音樂擔當阮鹹;酒鬼擔當劉伶。我們先來講講詩壇大哥阮籍面對當時的政治局面選擇避世不出。
  • 「竹林七賢」在駐馬店泌陽縣?
    一般地指的是三國正始年間(240-250),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鹹七人,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省修武縣和輝縣交界一帶的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後來與地名竹林合稱「竹林七賢」。 「七賢」是魏晉時代玄學的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傾向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