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各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更加頻繁,為了拓展本國的業務,追求利益最大化,一些國家的工廠已經開到其他的國家。而這些工廠在海外建廠的目的無非就是有兩個,一是打入外國市場,二是為了給企業降低生產成本。眾所周知,製造業的人工成本是主要的支出,所以一些國家在去海外建廠的時候,通常會選擇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國家。
在過去的時候,中國成為外國企業鍾意的對象,一是人口眾多,消費市場大,二是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所以外國企業紛紛來華投資建廠,這也讓中國製造的產品享譽全球。而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勞動力成本也在升高,這個時候,就開始有廠子撤出中國,選擇去勞動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地區投資建廠,越南這個國家則成了他們的目的地。隨著哈佛教授預言越南將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之後,越南趕超中國的說法就一直在蔓延。
工業移民正在進行中,隨著外國公司紛紛向東南方向遷移,許多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轉移到了泰國、印度、柬埔寨和越南。越南的受歡迎程度尤其挑戰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
現在,說到越南,「越南製造」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詞。大量外國投資流入越南。根據越南計劃投資部外國投資局的一份報告,截至2019年12月20日,越南吸引的外國投資達到10年來的最高水平,2019年外國投資總額達到380.2億美元,同比增長7.2%。共有125個國家和地區在越南投資。說越南有可能取代中國製造,這不是空穴來風。
在過去的兩年裡,越南發展迅速,首先成為世界上GDP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然後,它悄悄地發展了自己的4000噸護衛艦,排名世界第四大造船國。然後,在6月30日,它與歐盟籤署了一項自由貿易協定,削減了99%的關稅,吸引了所有人。
越南最近的成就遠不止於此。根據越南計劃投資部的數據,僅在2019年上半年,越南就有近6.7萬家新企業,註冊資金總額為860萬億越南盾。這包括許多由於勞動力成本和與美國貿易的影響而離開中國的公司。
許多國內公司利用越南作為避稅的一個途徑,導致「越南製造」出口激增30%。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在越南設立工廠,「越南製造」已經獲得了國際聲譽。
為了保持這一優勢,越南還出臺了一項特殊政策,對投資3億美元、年銷售額5億美元、或就業3000多家企業,開始實行「四免九減半」的特殊優惠。美國、歐盟、東協、中國和日本已經成為越南的主要出口國。
越南的發展速度足以讓人們使用這個詞,它的野心也開始膨脹。在與美國發生摩擦之際,越南不僅宣布對中國鋼鐵徵收34%的反傾銷稅,還宣布將在10年內超過中國。
越南的快速發展是有目共睹,但是它說會超越中國,其實這沒那麼容易。
越南的總人口不到1億,其中約有2000萬人沒有資格從事工業生產。這些人必須都是接受過義務教育的工人,但越南的學校最多有1800萬名學生。這是一個過高的估計。越南從2001年才開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工人的整體文化素質較低,這一點也不如中國。
中國已成為製造業大國。自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以來,中國一直在快速增加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在社會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資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超過了歐洲和美國的總和。在中國,無論是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機場還是各省的基礎設施建設,都非常完善和有效,確保了所有製造環節的順暢流動。反觀越南,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比較落後。
越南的勞動力雖然低廉,可勞動力效率低下,僅僅靠優惠政策來吸引外資,顯然並不夠。越南伴隨著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可能會面臨著嚴重的信貸風險、貨幣貶值登問題,這些問題如果控制不住,將會引發經濟危機。
此外,越南的經濟非常依賴外資,相反本國的資金儲備卻不多,所以越南雖然表面上看,經濟在快色發展,但實際上已經負債纍纍了。有報導統計,越南債務總額在三年前就已經超過了1250億美元。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越南的GDP發展速度確實已經超過了中國,所以越南依舊是一個發展潛力非常大的國家,這也該引起我國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