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願意葬入皇陵,墓碑只刻了8個字,從此墓穴400年來無人敢盜

2020-12-18 帆哥聊歷史

此人不願意葬入皇陵,墓碑只刻了8個字,從此墓穴400年來無人敢盜

作者/帆哥聊歷史

盜墓是由來已久的犯罪行為,自春秋時期社會興起厚葬之風起,盜墓行為開始盛行。特別是戰爭動亂年代,盜墓行為更加猖獗。盜墓者為了墓穴裡面的寶藏,哪怕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應徵了那句古話「鳥為食亡,人為財死」。

墓門

但是有一座大明妃子陵墓,墓穴的主人在生前就叮囑手下,死後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了8個字,已經過去400多年了,至今也無人敢盜她的墓。就連當年的乾隆皇帝派人去挖她的墓,見了這8個字,嚇得他出冷汗,不敢再挖了。

妃子墓

這個墓的主人就是明朝皇帝朱佑樘的寵妃,這位妃子深得朱佑樘的寵愛,根據歷史記載,這位朱佑樘的寵妃精通玄學,能掐會算。

按照古代皇帝的習俗,一般妃子死後會被安排葬進皇陵,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偏偏這位妃子不願意死後葬進皇陵,而且還得到了朱佑樘同意,葬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山頭上,這是最值得讓人不解的地方。難道是她早就算準幾百年後會有人盜取她的墓穴?

既然是深得皇帝恩寵的妃子,墓穴裡面的陪葬品自然不少。然而過了幾百年,這座墓穴安然無恙,哪怕是到了民國時期,盜墓猖獗的年代,依然沒有人敢動。

話說當年,乾隆皇帝想修建頤和園,想把這座墓穴移走,就派人前去挖掘。有人進言此墓挖不得,乾隆皇帝不信,下旨非要挖,當挖到墓門的時候,看到上面刻了8個字。

墓碑

「你不動我,我不動你」嚇得在場的所有人出冷汗,乾隆立馬命人把墓穴修好,並在旁邊建了一座寺廟。在平息這位大明妃子怨氣的同時,能夠讓她享受到佛光焚香,以免她纏上自己。這座廟就是後來萬壽山的佛香閣了。

「你不動我,我不動你」這八個字確實很有威力!不由得想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平淡之間,隱含殺氣!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頤和園的一座特殊陵墓,僅憑一句詭異的話,幾百年無人敢盜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盜墓賊為錢財,沒有什麼墓是他們不敢盜的,哪怕搭上自己的性命。但是歷史就有這樣的一個特列,有一墳墓只因刻上8個字,400年間竟無人敢盜,就連乾隆皇帝看到了都被嚇出一身冷汗。趕緊叫停繼續挖掘此墓了。這個墳墓就是北京萬壽山上的明代妃子墓,墓主人是明朝皇帝朱佑樘(明孝宗)的寵妃。據野史記載,明孝宗朱佑樘的這位寵妃精通玄學,而能掐會算。
  • 最後葬入皇陵妃子,墓碑都是娘家人湊錢修的,遺物成故宮鎮館之寶
    光緒皇帝是個比較可憐的皇帝,都說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可光緒後宮只有3個,除了裕隆皇后外,另兩位妃子是瑾妃和珍妃,瑾妃和珍妃還是姐妹倆。瑾妃15歲入主永和宮,但她和裕隆皇后一樣,受到光緒冷落,光緒獨寵珍妃一人。這也是人之常情,從現有的歷史照片看,珍妃頗有姿色,溫婉可人,瑾妃和裕隆長得就一言難盡了。
  • 侵華日軍佔領了半個中國,為啥沒有盜挖中國古代的皇陵?
    我國的帝陵除了魏晉時期有過薄葬的風俗外,其他無不封樹明顯,厚殮厚葬,自然令盜墓者垂涎三尺;其二,每當朝代更迭,像漢末、唐末以及民國等大動亂時期盜墓猖獗,漢朝、宋朝、唐朝和清朝的陵墓都慘不忍睹。甚至盜墓通常還具有官方背景,如三國時曹操、孫權等都將盜墓做為戰爭的財源。這樣「十室九空」也就不難解釋了,再來看看日本這邊的情況。
  • 諸葛亮墓被發現千百年,為何一直無人敢盜?墓裡究竟藏著什麼秘密?
    隨著科技的發展,近年來諸多古人的墓穴,紛紛面世。這些陵墓,有的依舊存在大量的文物,為人們更好的研究歷史,提供了不少素材;有的則已被盜墓賊偷盜一空,令人唏噓。
  • 為什麼清皇陵被人破壞嚴重,明十三陵卻沒人盜
    為什麼清皇陵被人破壞嚴重,明十三陵卻沒人盜? 在上個世紀,孫殿英公然搶劫清朝皇陵,挖開兩座陵墓震驚天下,很多人對他的行為都感到憤懣,當然最火大的是清朝的遺老們,當著他們的面挖人家祖宗的墓,這些人自然是無法平息自己的怒氣。
  • 日本古墓仁德天皇陵:面積是秦皇陵的4倍,千年來為何無人敢盜?
    現代人會花上幾萬、幾十萬為自己買一塊墓地;古代有錢人家自不必說,家族中的人死後都會葬在家裡的墓園裡。古代最尊貴的人——皇帝死後又會如何安排呢?一般來說,皇帝及其親人死後會葬在皇陵中。說到皇陵,我們大多數中國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秦皇陵了。王維的《過秦始皇墓》中寫道:「古墓成蒼嶺,幽宮象紫臺。星晨七曜隔,河漢九泉開。」以珠寶為星月,以水銀為江河,昭顯了皇家陵墓的宏大和豪華。
  • 朱元璋的明孝陵,為何600多年無人敢動?
    但因為從小缺乏安全感,登基之後的朱元璋有著所有君王都有的猜忌心,甚至於更重,所以在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屠殺了大量的開國功臣,只為穩定統治。生前的朱元璋就如此不相信別人,死後,他更是將這一謹慎的觀念貫穿到了自己的陵墓中。
  • 中國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四個字,每個字都是什麼意思?
    顯:同樣,顧名思義,顯字代表的是顯耀、顯赫。如果一些墓碑上,刻有「顯」字,就說明墓碑主人在世時身家不凡,不是普通人。能用「顯」字的人,多半是官職高貴或家世富有的,正所謂是「高官顯爵」「達官顯貴」,沒有貴重的身份,也不能隨意擔起這個字。
  • 宗族文化||墓碑也是一種文化 墓碑碑文的寫法
    在神道碑上除了刻有聖祖仁皇帝之外,還有生前死後的一些美溢之詞在內,皇帝可享用22個字。明樓是陵區最高的建築,設在墳頭(寶頂)前,明樓內,其龍首方趺碑,也稱聖號碑。上面用滿蒙漢字刻寫著「聖祖仁皇帝之陵」。總之,在皇陵中處處都在突出皇權至上。而皇帝也主張「以孝治天下」。這或許也是皇家的一種孝道吧。現代的公墓中,大多墓碑上只刻寫墓主人的姓名、生卒年、立碑人及立碑時間。
  • 祭祀文化丨墓碑也是一種文化 墓碑碑文的寫法
    「墓碑」是為死者立墓時所刻的石碑,主要的材質是石材。在刻墓碑碑文時也有很多寫法及規範要求,那麼關於墓碑碑文的寫法要注意什麼?墓碑上所刻碑文,字的大小也要符合魯班尺上的吉祥數字。通常大字10cm或10.5cm,小字3cm或4cm之間。10cm進寶。10.5cm納福。3cm財旺。4cm登科。這些字的大小與碑身比例協調,又寓吉祥之意。
  • 明孝陵為啥運氣這麼好,600年來無人敢盜?專家:主要三點原因
    ▲朱元璋劇照02還有人說,朱元璋的下葬極為保密,出殯當日,十三個城門同時出棺以混淆視聽,掩人耳目。更有甚者認為,明孝陵所葬的並非朱元璋。直到1997年,考古專家再一次對明孝陵進行全面考古後,終於解開這個謎題。不由感慨,朱元璋實在太聰明。考古專家發現,明孝陵的設計不僅極盡精巧,而且區別於之前的墓葬,在承襲舊制的基礎上獨具一格,有很多的創新。古時的墓葬,凡是依山建造的陵寢,均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開鑿,深度合適之後進行左右延伸。
  • 古代結局最好的亡國之君,子孫後裔成日本名門,陵墓千年無人敢盜
    歷來亡國之君基本沒幾個有好下場,通常後人將秦二世胡亥當作秦朝的末代皇帝,他是被自己賴以信任的宦官趙高殺害,唐朝末代皇帝李柷年僅17歲被毒死,北宋末代皇帝趙佶將皇位傳給兒子趙恆後逃到了杭州,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在煤山殉國。
  • 溥儀去世後葬在八寶山,發生了什麼,又被遷出八寶山葬入清西陵
    先葬於八寶山,後遷於清西陵內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對比溥儀死前的大落,溥儀過世後也依然填滿「傳奇」,溥儀生在北京故宮,人死之後先葬於八寶山,再葬清西陵旁的「華龍皇家陵園」,自然,這一說白了的「華龍皇家陵園」只不過是一個一般的墓園而已,僅僅為了更好地拉響自身的名氣,才將溥儀遷了進來,不清楚它是喜人還是悲哀。
  • 【新會老地方】葬字、吟詩、尋井、遊亭......一起探尋圭峰山的歷史故事
    圭峰山靈溪旁邊,曾經出現過一場特殊的安葬儀式:葬字。想及人們送別一張字紙也如此具有儀式感,我便對那個尊重文化的年代萌生幾分羨慕。 盛世戊戌,夏日午後,我涉過靈溪之水,穿過玉臺棧道的橋底,走近一個隱秘的角落,拜謁字冢。我蹲在一塊平放的石碑前,反覆撫摸著石碑上所刻的字跡:鹹豐七年字紙灰七埕。九個字,輕描淡寫, 不帶任何感情色彩, 平實地記載著一座墳墓的身份。
  • 明代墓碑刻「扯淡」 學者:不可能是崇禎皇帝的
    河南淇縣一公園現明代墓碑  人民網北京8月1日電(陳苑) 今天上午,記者就河南淇縣摘心臺公園「扯淡碑」碑上的刻字及對墓主人身份的猜測,對中國明史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商傳進行了採訪。
  •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兩千多年無人敢挖?專家:盜墓者的屍體給你答案
    說起「盜墓」,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著近些年一些盜墓題材的影視作品的播出,使我們對古代的這一「職業」有了更深的了解,盜墓興起於三國時期,有史冊記載的就是曹操創立的「摸金校尉」,這一舉動使曹操的根基更加的穩定,雖然曹操在世時沒有完成統一,但是曹魏無疑是三國時期最強的。
  • 巴黎地下墓穴葬600萬人
    巴黎地下墓穴葬600萬人 字號:小大 2012-08-07 11:31作者:宗和 來源:環球網 我要評論() 核心提示:摘要:法國首都巴黎繁華的接到下面隱藏著一個黑暗的世界,這裡有總廠300多公裡的地道,堆放人體遺骸的洞室縱橫交錯
  • 清平樂:宏大肅穆的北宋皇陵,如今雜草叢生,北宋皇陵為何寒酸?
    伊洛河自偃師入境,向東北流入黃河,曹植曾經從這條河經過,奔騰的河水彌散出陣陣煙霞,宛若仙人嬉戲其上,曹植揮筆而就,《洛神賦》從此名揚天下。 回憶往昔的歲月,趙匡胤感覺到一絲傷感,或許也感覺到了天不假年。
  • 北京朝陽區百子灣家園附近200多座墓穴規整排列
    記者粗略統計,墓地內約有200餘座墓穴,墓穴大小、形式統一,多數為大理石板砌成,僅有五六座土墳。據墓碑顯示,有逝者故於今年。一些墓穴前放置有小香爐、花環等祭奠用品。  僅供村民無償使用,不得轉讓、出租  現場一位管理人員稱,該墓地所佔的是高碑店鄉半壁店村集體土地,約上世紀70年代,就有去世的村民被葬在此處,幾年前村子對墳墓統一整改。
  • 曾被淹於湖中300年的明祖陵,石像生為歷代皇陵最大
    與明中都皇故城一起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的,還有皇陵石刻。該皇陵指的是明皇陵,位於安徽省鳳陽縣城南七公裡處,是朱元璋為其父母和兄嫂修建的。明皇陵「宮闕殿宇、壯麗森嚴」,享殿、齋宮、官廳數百間,皇陵神道總長257米,石像生32對,皇陵碑文為朱元璋親撰。石像生數量之多、刻工之精美為歷代帝王陵之冠,其藝術風格絕妙,堪稱上承宋元,下啟明清的大型石雕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