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圖書館:1534年《使琉球錄》記錄釣魚島屬於中國版圖
港大亞太研究所鄭海麟:1785年日本地圖標明釣魚島為中國領土
綜合晨報記者鍾子娟、新華社報導
針對日本上演的「購島」鬧劇,越來越多的珍貴歷史資料不斷浮出水面,有力證明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從來不屬於日本,它始終是中國的領土。
鐵證1:國家圖書館資料
均記錄釣魚島是中國領土
國家圖書館17日舉行「館藏釣魚島有關文獻情況介紹會」,向媒體展示了數十種從館藏中精選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簡稱釣魚島)相關古籍善本、輿圖、報刊等資料。
展出資料中,國家圖書館亮出1534年最早記載中國與琉球海上疆界的中國官方文獻《使琉球錄》引人注目。
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黃潤華介紹,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楊載出使琉球,詔告即位建元,並冊封察度琉球王。清代延續了和琉球的宗藩關係,直到清末光緒年間日本吞併琉球為止。其間500餘年,中國明清兩代朝廷先後24次向琉球王國派遣冊封使,留下大量《使琉球錄》,不僅記錄了冊封使在琉球的所見所聞,同時記錄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屬於中國版圖的歷史事實。
鐵證2:《大日本全圖》
對釣魚島標註是空白
港大亞太研究所研究員鄭海麟研究釣魚島問題已有20多年。一張日本陸軍參謀局1876年繪製的《大日本全圖》,是鄭教授1993年在日本的一個舊書攤上意外發現的。在這張繪製精密的日本官方地圖上,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一片空白,沒有任何標誌。「在那麼重要的、官方色彩很濃的地圖裡面,如果按照日本的這個理論,肯定要有釣魚島列嶼,或者所謂『尖閣列島』這樣一個島。但是地圖對此的標註是空白,證明在1876年的時候,日本根本就沒有把釣魚島視為日本固有領土。」
鐵證3:
日本《三國通覽圖說》
釣魚島與閩粵同標為紅色
鄭海麟還說,早在200多年前,日本的地理學家就知道釣魚島是中國的。他展示了1785年日本著名地理學家、歷史學家林子平在《三國通覽圖說》中繪製的一張地圖。《三國通覽圖說》當時是被官方作為軍事防務參考所用,歷史價值得到世界公認。其中的三國分別指中國、琉球和日本。這幅地圖的顯著特點,是用不同顏色來標明不同國家的地理版圖。中國版圖用紅色進行標註,琉球用青色,而日本用褐色。其中,釣魚臺(即現在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幾座島嶼與福建、廣東等省一樣,都用紅色明確標註為中國領土。
鐵證4:美英出版的中國地圖
用福建方言翻譯島嶼位置
鄭海麟搜集的另外兩張1859年和1897年由美國和英國出版的中國地圖,也早已清晰標出黃尾嶼、赤尾嶼的地理位置,其所用名稱都是根據福建的方言名稱來翻譯的,有力地證明了釣魚島始終是中國的領土。
鐵證5:日本《世界史地圖》
從唐到清都未劃入日版圖
此外,福建廈門的地圖收藏愛好者王尚文收藏的一份1954年由日本發行的《世界史地圖》也明確標記,釣魚島並不在日本的版圖之內。出版這份地圖的是日本吉川弘文館,這是一家出版日本史相關書籍的著名機構。地圖標明的第一版發行時間為昭和29年7月10日。在日本自己發行的這本地圖中,各個時期的日本版圖都用紅色標記。從唐代一直到清末,都未將釣魚島和琉球群島劃入日本版圖。
在1954年出版的這本《世界史地圖》中,劃定的日本版圖也僅限於本土四島。
(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