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晉湖發現野生弓魚? 記者實地探訪真相!

2021-02-08 大理廣播電視臺

原本瀕臨滅絕的大理野生弓魚

如今重現滿江晉湖

500條弓魚的背後

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

快跟小編看一看


「弓魚」,大理人肯定並不陌生,但是從上世紀70年代之後,野生弓魚已經瀕臨滅絕,可是最近,我們聽說在大理經濟開發區的晉湖村,又再次見到了野生弓魚。於是記者也來到晉湖村,尋找野生弓魚的身影。



來到大理經濟開發區滿江辦事處晉湖村委會漢邑村,記者找到了晉湖村委會主任楊建軍,楊建軍告訴記者,發現的野生弓魚就生活在這個龍潭邊的天然溶洞出水口附近。



在楊建軍的指引下,記者找到了溶洞出水口附近的野生弓魚,由於去年寄養在水中了一批鯽魚苗,現場看到的這群野生弓魚是和鯽魚混雜在一起的。



晉湖長5公裡,寬3公裡,楊建軍回憶說,按村裡老人們的說法,100多年前晉湖就已經存在了。晉湖的水系和洱海相通,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弓魚提供了適宜生長的環境,現在的晉湖還同時滿足著下遊8個村委會居民的灌溉和日常飲用。



我們兒時經常到這裡玩水,等玩累了,就直接喝晉湖龍潭水源的水,它的水源一直比較好,在這樣好的情況下,對弓魚的繁殖肯定有一定的條件,如果沒有這麼清澈水質,弓魚是存活不起來的。



記者在現場一直能看到有稀疏的魚群在遊動,但魚群警覺性很高,一聽到響聲就會立即遊回洞中。楊建軍告訴記者,這群野生弓魚不需要人工餵養,能自行覓食。


晉湖水系屬於金沙江的水系,隨著時間的變化,一年四季都是流著金沙江的水,弓魚也就慢慢繁殖起來了,大理現有的四種弓魚,專家來看過後說光是我們晉湖裡就佔了3種品種。



自從2011年晉湖龍潭裡的野生弓魚被發現以後,引起了大理市洱管局及相關部門的重視,並撥劃了一定的資金用來保護。同時,晉湖村委會也安排了專門人員在夜間巡邏,晉湖周圍也安裝了攝像頭,還加強了保護弓魚的宣傳力度。通過這一系列的保護措施,現在晉湖龍潭裡的弓魚數量已經達到了500條左右。

 


大理經濟開發區滿江辦事處晉湖村委會漢邑村支部書記 楊榮麗 

之前村民對保護弓魚的意識還不是很強,會出現來偷、電魚,或是捕魚等不文明的行為,導致弓魚的數量慢慢減少但經過我們大力宣傳、保護起來之後,弓魚的數量開始不斷的增加!




這「弓魚」因何得名?它有多少種類?生長的環境又是什麼樣子的?帶著對這些問題的好奇,記者也來到大理州漁業工作站,向從事弓魚研究數十年的高級農藝師孟志榮進行了解。



民間俗稱的「弓魚」也叫細鱗魚,學名叫「裂腹魚」,分布在雲南洱海流域、牛欄江流域,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因為裂腹魚跳動時,整個身體彎曲身子像一張弓,因此得名「弓魚」。一直到解放後,才有專家對其進行完整的分類研究。




洱海裡有4種裂腹魚:大理裂腹魚、雲南裂腹魚、光唇裂腹魚、灰裂腹魚。以前在洱海裡最多的就是大理裂腹魚,裂腹魚喜歡在水質好、流動的水體中生存,主要分布在洱海入湖河口或入湖河流的流動水體裡,食物以浮遊生物為主;產卵時沿溪流逆流而上,洄遊產卵。



裂腹魚主要生活在以喜馬拉雅山為中心,四周發射的這些河流、湖泊裡面,喜歡有流水、水質清這樣的環境當中。



孟志榮告訴記者,自世紀70年代之後,由於修電站、洱海水位下降、外來物種侵入等原因,弓魚瀕臨滅絕。近幾年,漁業部門在彌苴河建立了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野生的裂腹魚。同時,還在鶴慶建立了裂腹魚保護基地,實現人工繁殖,生態放養。而對於在晉湖村出現的野生裂腹魚,孟志榮也解釋了來歷。

 


原來晉湖和洱海是相通的,所以許多魚都是從洱海跑到晉湖的。後來,洱海水位下降了,洱海水也不再和晉湖水相通了。一部分魚就留在晉湖龍潭的溶洞裡面。前幾年我們對它的保護力度不大、保護意識不強,所以數量就少。這兩年隨著環境的改善、水質的改善和大家保護意識的增強,現在魚的數量又逐漸多了起來。

相關焦點

  • 大理天然溶洞發現野生弓魚 傳說能遊上蒼山
    原標題:古人推崇的「魚魁」 傳說能遊上蒼山 大理天然溶洞發現野生弓魚 人工授精 溶洞中遊出的野生弓魚 大理裂腹魚從標準到變大的多個樣本(從右至左)  「大理滿江新區,一個叫漢邑的小村莊,天然溶洞裡發現野生弓魚,你們快去看看!」
  • 記者實地探訪
    這座建築真實情況如何,記者近期進行了實地探訪調查。記者探訪「袁府」內部在河北曲周縣城東北方向、第四疃(tuǎn)鎮寺頭后街村,一片中式仿古的亭臺樓閣坐落在綠油油的麥田中,這就是網曝「袁府」的所在地。走進這座中式建築,小橋流水,鳥鳴清脆。建築的東南方向有一個面積很大的湖,湖水通過漳河支流補充進來。這座建築的硬化和綠化基本完成,有工作人員負責日常的維護和保養。
  • 從班芙到弓湖,近距離接觸野生動物
    這是國家公園最著名的湖了吧,爬也要爬去看一眼!可惜了,依舊烏雲密布......觀湖重在天氣啊,看看別人拍的路易斯湖,再看看自己拍的,唯有一聲嘆息!露易斯湖路易斯湖如一顆翡翠一般鑲嵌在國家公園群山之中,而這湖上的小紅船則讓路易斯湖的美又多了幾分靈動。
  • 購買退熱止咳等藥須實名登記 記者實地探訪
    11 月 17 日,記者從安徽省藥監局獲悉,該局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全省零售藥店(零售連鎖藥店)銷售退熱、止咳、抗病毒、抗菌素類藥品時,須嚴格落實實名信息登記。然而,11 月 18 日,記者來到合肥多家藥店進行實地探訪,發現並非都能做到實名登記。
  • 【求證】長壽發現野生紅鯽魚?真相是……
    長壽新聞網  記者 周超行       近日,市民李先生向記者反映:稱他在但渡鎮回龍寨度假村一口池塘邊釣龍蝦時,發現了一群野生紅色鯽魚。這會是真的嗎?       據了解,由於受外界環境和其它因素影響,野生鯽魚皮膚中各種色素的比例出現變化,因而呈現出銀灰、黑灰、青灰、棕黃、青褐、桔紅等不同的顏色。
  • 男孩玄武湖裡撈到"針嘴魚" 或為野生銀魚
    李勝華 攝  29日晚8點,記者在玄武湖公園時,看到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從湖中撈出幾條細細長長,通體呈銀白色的小魚,最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這種魚的魚嘴猶如繡花針一樣又尖又長。  經過玄武湖管理處工作人員的辨認,這種魚屬於銀魚的一種。由於湖裡從來沒有投放過此類魚苗,所以他們推測,這種魚很有可能是長江水中帶來的野生銀魚。
  • 焦作:發現「長江野生魚」「野生江鮮」一律嚴查!
    凡在市場發現「長江野生魚」「野生江鮮」,一律嚴查!這是記者日前從市市場監管局獲得的消息。  據介紹,此次專項行動將加強水產品加工經營監管,加大水產品企業和加工小作坊的日常監督檢查力度,督促不得採購使用非法漁獲物;加大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等水產品銷售者的監督檢查力度,重點檢查店鋪招牌、菜譜(單)是否有「長江野生魚」「野生江鮮」字樣,採購的水產品是否具有合法來源憑證;加大對餐飲單位,尤其是城鄉接合部農家樂等餐飲單位的監督檢查力度。
  • 記者實地探訪!開海後的嵐山海鮮市場又熱鬧了起來……
    近日,記者來到嵐山興海鮮活水產批發市場進行實地探訪,一進市場,便被琳琅滿目的各種海鮮吸引住。 「今年的種類主要以鮁魚、鯧魚、刀魚、踏板魚、八帶為主,價格也跟往年差不多。
  • 記者探訪:20天過去仍撲朔迷離
    真相究竟如何,10月19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太倉天鏡湖公園進行實地探訪。【現場】園內豎起野生動物風險提示牌天鏡湖公園正門位於太倉市太平新路附近,是太倉市科教新城的中心區域。黃底色的「野生動物風險提示」標牌隨處可見,提醒遊客勿在草叢、樹林、水邊涉足逗留,有異常情況可聯絡園內安保。記者注意到,這些安全提示牌的落款時間為10月12日——湖面「蛇影」出現的14天後。
  • 記者實地探訪發現……
    記者對此進行了實地探訪現場:遊客拍照、直播、團隊拍攝等行為並未被制止9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太古裡時,已有一群遊客在拍照。工作人員會在一旁進行體溫測量,卻並未加以制止。偏僻處還有兩人正在直播,工作人員發現後同樣沒有制止。市民在成都太古裡內進行拍照臨近午間,三位身著傳統服飾的遊客進入太古裡後,立即有著一位手持單反的攝影師上前溝通。簡單交流後,三人徑直走向一偏僻處,進行著視頻錄製。
  • 這個「湖」只是江湖傳說!還原北辰中央公園「人工湖」真相
    記者探訪「人工湖」所在地長沙北辰中央公園小區。紅網時刻長沙11月22日訊(記者 黃時中)長沙北辰中央公園小區的「人工湖」是塑膠做的?開發商為什麼要建「史上最人工」的「人工湖」?真相究竟如何?據相關媒體前期報導,該項目分4期開發,D+F1區為第3期,近日D+F1區四棟住宅交房後,部分業主發現小區23棟和24棟之間出現了一處「人工湖」,而這個「湖」裡一滴水也沒有,是用藍色塑膠鋪成的。此消息經部分媒體報導後,「人工湖」事件迅速引起了全國各地網友的高度關注。「人工湖」內及周邊設置有諸多健身器材,相關標識顯示此處為小區居民健身場所。
  • 記者探訪發現…
    記者杜勇 攝改頭換面 餐館難覓長江魚近日,市民杜先生和朋友走進點軍區長江岸邊餐館「抱江樓」,落座後發現菜單上長江魚系列菜品不見蹤影,鱖魚、肥魚等菜品前「野生」兩個字也被去除。和杜先生一樣,近期,不少市民發現宜昌幾乎所有以魚為特色的酒店,已悄然將長江魚從菜單和店招上去除。換了「面子」有沒有換「裡子」?餐廳會不會仍在經營長江魚?
  • 記者實地探訪
    近日,記者分別進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發熱門診,了解發熱門診的就診和接診流程。實地探訪發熱門診:嚴格落實三區兩通道,無需過度擔心交叉感染1月12日,記者在同濟醫院看到,發熱門診獨立於院區,外圍被圍擋隔開,內設有預檢分診、診室、治療室、檢驗科、藥房、採樣室和留觀室。
  • 神奇的弓魚
    在這些魚米水鄉,盛產各類各樣的淡水魚,魚類諸多產量巨大,如何保鮮是最大的難題,這種獨特的弓魚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將繩子從魚嘴裡串過去紮緊,使用另外一段繫到魚的尾巴最細的部分,然後拉緊讓魚成為弓的形狀
  • 記者實地探訪武漢街頭藥店:未帶身份證購買退熱藥被拒
    長江網1月16日訊(記者黃琪)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武漢市要求全市藥店在銷售感冒、止咳、退燒、消炎等藥品時,需登記購藥人的詳細信息,這一制度落實得如何?16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 實地探訪揭真相
    事實真相究竟如何?新華社記者實地走訪了一些首爾市內免稅店,一起來看看他眼中的韓國旅遊業是什麼樣子。  韓旅遊相關行業仍處「寒冬」  記者近日分別探訪了位於首爾市中心明洞附近的樂天免稅店以及新世界免稅店。
  • 記者實地探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11月18日下午,濟南護城河泉城廣場段的河水突然變得渾濁,附近有兩個獸首排水口和一排百米左右的疑似排水口。11月18日、19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進行實地探訪和調查,多個部門進行了回應。現場探訪:護城河泉城廣場段河水突然變渾濁11月17日至18日,濟南市迎來立冬後的首場降雨,綿綿細雨中的護城河宛如江南水鄉,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武漢多家商場恢復營業,記者實地探訪發現……
    顧客進場需佩戴口罩、掃碼登記、測量體溫上午十點,記者來到位於武漢市漢陽區漢陽大道的漢商銀座購物中心。始建於1951年的漢商銀座是武漢著名的「老字號」,購物中心總經理肖萍告訴記者,為了「重啟」,他們已經做了充足的安排。
  • 記者實地探訪景區景點和窗口單位:旅遊旺季,痼疾仍存
    青島日報8月25日6版記者實地探訪景區景點和窗口單位——旅遊旺季 痼疾仍存青島正值旅遊旺季,各地遊客紛至沓來。根據市民和遊客提供的線索,上周,本報記者分成4組,實地探訪了部分旅遊熱點區域。記者發現,這些頻頻被市民遊客「吐槽」的問題並非新鮮事,而是困擾青島旅遊多年的痼疾。因為它們的存在,直接影響了遊客的遊玩體驗,降低了島城旅遊的美譽度。
  • 記者探訪上海野生動物園:猛獸區已關閉 現場救援視頻曝光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莊濱濱 張海振 上海報導10月17日,上海野生動物園10月19日上午,海報新聞記者探訪上海野生動物園,發現猛獸區已關閉,園區和猛獸區入口處均張貼有公告,稱因園內猛獸區(車入區)發生安全問題需及時處理和維護,故暫停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