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的「美學」路徑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以美學設計優化城鄉建設規劃,以美學項目帶動全域旅遊升級,以美學符號打造產業發展品牌……近年來,河南修武縣根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戰略思路,以美學設計驅動,用美學項目帶動,實現文旅農業資源效益倍增,促進了美麗鄉村建設。這一「美學經濟」探索,打破了「產業升級只能靠科技驅動」的固化思維,蹚出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更好滿足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美學項目引領產業升級

  「石頭牆、石頭房,炊煙嫋嫋農家糧」,深山中的修武縣金陵坡村,廢棄了20多年的學校,被改造成留住鄉愁、古色古香的「雲上院子」。13間客房不僅房型各不相同,就連庭院也各有特色。一錘錘鍛成的青石牆,一根根飽經滄桑的木樑,一片片斑駁的舊瓦片,彰顯匠心獨運。

  「這裡每晚住宿雖然高達一兩千元,依然是遊客的『網紅』打卡地,預訂火爆,靠的就是獨特美學設計。」「雲上院子」創辦人、設計師彭志華說。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從「五一」起,修武縣的雲上院子、雲上森兮等50多家精品民宿入住率均在80%以上,夏秋季以來不提前預約常常訂不到房間。

  以「雲上院子」為代表的精品民宿,是修武縣用美學理念升級旅遊業的縮影。修武縣是文旅農業大縣,工業基礎薄弱,大專院校匱乏,靠科技驅動產業升級力不從心。為此,該縣因地制宜,把美學設計作為核心競爭力,放大綠水青山、歷史文化、民風民俗和傳統村落等資源優勢,全力提升全域旅遊品質。

  在郇封鎮後雁門村,原來論斤稱的雲臺冰菊,經過美學設計提質後,菊花從論斤稱到按朵賣,經濟效益明顯增加。如今這裡年產值突破1億元,還帶動周邊500多名農民就業。該項目負責人宋曉龍說,以健康生活為賣點,以雲臺冰菊為看點,美學理念拉長冰菊產業鏈、提升了價值鏈,讓消費者有了層次豐富的體驗感。

  河南省焦作市委常委、修武縣委書記郭鵬說:「美學應用之處,即是體驗升級之處。美學項目是提升全域旅遊品質、驅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抓手。」

  美學符號匯聚發展勢能

  七賢鎮緊靠修武雲臺山風景區,因魏晉時期「竹林七賢」而得名,正著力建設文化康養小鎮。2018年,該鎮立足「竹林七賢」文化,設計出「小七」卡通形象,很快走紅網絡。七賢鎮深挖這個「文化IP」,落地「小七」冰雪世界主題樂園等7個產業項目,帶動總投資1.8億元。

  「預計『小七』將帶來超50億元的項目投資,2020年全鎮旅遊經濟收入將達到1億元。」七賢鎮黨委書記張輝說,鎮裡還開發了「小七」+黨建、「小七」+旅遊、「小七」+扶貧……「小七」IP成為工作創新催化劑和產業發展推進器。

  「小七」是修武縣打造的眾多美學符號之一。該縣結合自身發展優勢,編制美學經濟發展規劃,通過新媒體、網紅等營銷,打響修武美學品牌。

  「鄉村民宿可以美,旅遊可以美,修武縣創造性地將美學理念融入城建、工農業、黨建、全域旅遊等領域,提升的是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體驗感。」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博士、鄭州輕工業大學副教授李玲說。

  修武縣還把美學理念引入基層黨建,將187個村級活動場所,打造成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新時代黨建綜合體。

  從復興本地的絞胎瓷,到運糧河黑臭水體生態化改造,再到大沙河兩岸鋪開千畝稻田……修武縣打造山水美學、黨建美學、鄉村美學等8類13個美學項目集群和76個重點項目,為縣域經濟、生態、黨建、社會等方面的高質量發展匯聚出巨大潛能。

  鄉村振興中應深挖「美學」價值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提高,當代人更加注重消費體驗,這種體驗效用是美學經濟的價值基礎。而強調審美體驗效用的經濟形態,就是美學經濟,這種經濟形態能驅動產業從服務經濟向體驗經濟升級。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孫若風撰文說,從美學的角度切入文旅工作,可以創造一個生機浩蕩的美學世界,把社會大眾的心靈之感、審美之想帶上新的精神高度。

  「修武縣在鄉村振興中深挖美學經濟,取得了有益探索。」郭鵬說,實踐表明推廣美學經濟,社會有需求,群眾有利益,投資者有意願,只要政府有引導、政策有扶持,美學經濟前景廣闊。

  鄭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蘭洋等認為,美學應該成為鄉村發展規劃的重要考量因素。通過原創的美學設計,能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激活和「綠水青山」息息相關的歷史文化、農產品、傳統村落等資源,促進農民增收,避免破壞農村自然風貌,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李玲說,通過美學經濟的縣域實踐,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保留住青山綠水,踐行一條尊重傳統、敬畏自然、關照人性的發展之路,回歸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經濟發展模式。美學有助於經濟發展中調整角度,發現資源,整合創新。

(責任編輯:佟明彪)

相關焦點

  • 美學經濟助修武探索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郭鵬表示,近年來,修武縣精準把握「建設美麗中國」「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主動擁抱消費升級「風口」,借力全域旅遊優化資源配置,鑿出了一條產業升級「第二路徑」,即以豐富歷史文化積澱和綠水青山為基礎、以設計為核心競爭力的美學驅動。
  • 發展美學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星沙時報訊(通訊員 彭甜 記者 楊源)近日,長沙縣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郭豔紅率隊到安沙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委員們就美學經濟如何推動鄉村振興積極暢所欲言、建言獻策。郭豔紅對安沙鎮萬畝花卉園現階段所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肯定。她指出,鄉村振興的核心是產業振興,安沙鎮以美學經濟開闢產業升級的新方向,要從各個方面保障產業高質量發展,使美學經濟成為群眾在家門口「富口袋」和「富腦袋」的動能。
  • 鄉村振興示範區的「杭州路徑」在哪裡?
    農民富裕程度、農村環境的潔淨程度、生活幸福感,都是衡量鄉村發展水平的標準。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杭州正在加快步伐,探索符合地域特徵的鄉村振興發展路徑,確保我市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全國前列。
  • 讓修武美學引領鄉村振興!百名大咖來到修武做一件大事!
    讓修武美學引領鄉村振興!百名大咖來到修武做一件大事!近年來,修武縣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系列重要指示,敢為人先,務實重幹,超越「科技創新」的常規路徑,在全國率先探索美學經濟引領的縣域高質量發展模式,編制了《美學經濟戰略發展規劃》,先後邀請66位海內外知名設計師參與縣域黨建、農業、工業、鄉村和藝術美學等8大類、83個美學項目的設計、建設和運營。
  • 中國探索鄉村振興實踐路徑 需釐清鄉村振興起點
    在推進現代化的過程中,鄉村該何去何從,是必須要回答的理論命題。早在2003年,賀雪峰就提出了「鄉村是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與蓄水池」的判斷。一直以來,賀雪峰主張將鄉村建設成為中國現代化的穩固大後方。《大國之基》一書聚焦鄉村振興戰略與策略諸問題,從幾個層次展開作者關於我國現代化實踐路徑的思考。
  • 第十站鄉村復興論壇修武閉幕 聚焦鄉村美學與發展
    25日,第十站鄉村復興論壇正是在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修武」閉幕,以「鄉村振興·美學路徑」為主題的兩天時間裡,人們見證了一場修武探索,感受到了現代與鄉村的融合。修武的鄉村美學實踐 牛小宣 攝  「中國鄉村復興論壇」創辦於2016年,旨在聚集業界專家學者之力共同探討鄉村建設與發展問題。
  • 探索具有睢寧特色的鄉村振興路徑
    從十九大報告的字裡行間中,我讀出了黨中央重農固本的不變初心,也找到了村鎮發展的實踐路徑。睢寧是傳統農業大縣,擁有80萬農業人口和155萬畝耕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鄉村。結合對十九大精神的學習理解,就如何實現鄉村振興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實施鄉村振興必須建立系統性思維。
  • 美食旅遊引導鄉村振興實施路徑及啟示
    美食旅遊是實現鄉村振興的路徑之一。以陝西袁家村為例,運用Nvivo11質性分析軟體對訪談內容進行分析,深入探究美食旅遊引導鄉村振興的實施路徑。在進行開放式編碼、主軸編碼和選擇性編碼後,科學尋找出47個概念、15個初始範疇以及4個主範疇,在明確實施路徑的基礎上,構建「產業發展體系-飲食文化建設體系-鄉村治理體系-人才支持體系」四維模型並運用「故事線」進行理論闡述。最後,以上述四維模型為基礎,總結了袁家村美食旅遊引導鄉村振興的啟示。近些年,在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旅遊發展開始注重培育內生動力,強調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
  • 雲山茶話|鄉村振興的路徑選擇
    鄉村振興的路徑選擇□ 仇小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是我們黨在科學認識和深刻總結城鄉之間的發展趨勢、發展規律和辯證關係的基礎上提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培育鄉村與城市共生共榮的思維範式,為鄉村振興提供思想根基。一方面,從全局視域進行鄉村城市規劃的頂層設計,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要素優化配置、實現城鄉充分融合,培育城鄉發展彼此不可分割的思維範式,為鄉村振興打造新的經濟體、新動能和新格局提供條件。
  • 引領「縣域美學」新高度!鄉村復興論壇·修武峰會開幕
    焦作市委常委、修武縣委書記表示,未來修武縣將以探索縣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美學路徑為己任,真正為更多縣域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推進三產融合和鄉村振興闖出一條「破題之路」。「焦作的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尤其是修武,充分挖掘美學因素,結合修武的人脈、人文、自然、山水、工業、農業優勢,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條以鄉村美學指導鄉村振興的可複製的道路、可複製的經驗。
  • 鄉村復興論壇·修武峰會昨日開幕!修武縣榮獲「中國縣域美學策源地...
    本屆峰會以「鄉村振興,美學路徑」為主題,設「綜合、鄉村實踐、文旅融合、縣域美學」四大主題版塊,邀請30餘位建築規劃、鄉村運營、文化創意、社區營造、美學實踐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領袖人物,就國內外鄉村建設典型案例展開探討。
  • 突出鄉村振興 探索優化發展路徑
    2020年,我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著力發展特色農業。建成高標準農田8000畝;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22家;黃皋艾葉、沁心蓮業、白泥湖螃蟹等品牌不斷擦亮,形成了較完善的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農業綜合效益不斷提高。著力改善人居環境。
  • 生態莊園經濟:鄉村振興戰略的「山西路徑」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了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能夠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釋放出一系列積極信號,鼓勵支持農業優先發展。於是,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全面展開。
  • 鄉村振興之美學經濟(文/檀丙來)
    鄉村在中國是什麼,鄉村是中國古代先賢們避世的院子,在這裡寫下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名句;鄉村是中國近代革命和改革的火種,有人在這裡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壯闊篇章。鄉村是孕育歷史的搖籃,更是描繪時代變化的新畫卷。
  • 田園綜合體引領鄉村振興新路徑
    無錫田園東方蜜桃村北區文旅融合探索鄉村產業振興新路逕自2014年一期(示範區)開園以來,無錫田園東方蜜桃村就是田園綜合體領域公認的標杆項目,僅2017年就接待了1400多個考察團。目前,示範區已獲得江蘇省知名旅遊品牌,無錫市休閒旅遊新名片,國內新型城鎮化、城鄉融合示範項目和鄉村旅遊新標杆,中國最受歡迎親子旅遊目的地等榮譽和稱號。不過,在無錫田園東方蜜桃村中,示範區佔地僅300畝,而佔地超過5000畝的北區,才真正全面呈現了田園東方「農業+文旅+社區」的田園綜合體模式。
  • 美宿訊|鄉村振興怎麼做?新書來了! ——《隱墅模式:踐行鄉村振興...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重點著墨於如何在經濟發展中,鄉村進行農文旅融合,全面融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隱墅模式探討鄉村振興發展規劃的技術路線、實施路徑、發展模式、新業態等思路舉措,強調鄉村振興戰略如何落地生根,理論與案例論述研究,該書通過大量案例向人們展示了鄉村振興的成功典型,為分析鄉村、研究鄉村和建設鄉村提供了一套簡單易行的方法,把鄉村振興的概念和理念變成了可操作的具體措施
  • 泉莊鎮探索實踐鄉村振興戰略「泉莊路徑」
    合作社帶動、工商資本參與泉莊鎮探索實踐鄉村振興戰略「泉莊路徑」初秋時節,沂水縣泉莊鎮尹家峪村有機蜜桃產業園區內,鬱鬱蔥蔥的桃園猶如一片綠色的海洋,漫山遍野的桃樹迎風舞動金龍山合作社理事長、村黨支部書記李金泉告訴記者,產業發展,是脫貧攻堅的必由之路,而工商資本下鄉能夠為鄉村帶來新理念、新技術和新管理模式。基於此,2015年,沂水五洲房地產有限公司的投資9000萬元,吸納尹家峪村的土地流轉農戶成立了金龍山農業專業合作社,建設1781畝有機晚熟蜜桃核心區域,並註冊「百桃」商標。
  • 專家齊聚莫幹山會議談鄉村振興:探討城鄉互動新路徑
    專家齊聚莫幹山會議談鄉村振興:探討城鄉互動新路徑 2020-09-24 21:04:39 」為主題的第三屆莫幹山會議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召開,中國「三農」相關單位和專家學者參加,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分享經驗、凝聚智慧、共謀發展。
  • 「玫瑰路徑」引關注!「玉帶玫香」鄉村振興樣板區迎來全市觀摩
    9月11日上午,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觀摩團一行來到平陰縣玫瑰鎮「玉帶玫香」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在芳蕾玫瑰花鄉田園綜合體召開現場觀摩會議,一條玉帶河串起的六個連片樣板村在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景觀綠化美化水平、一村一品錯位謀劃鄉村產業振興上的經驗做法給觀摩團留下深刻印象,觀摩團對玫瑰鎮兩年來在鄉村振興樣板村連片打造上取得的成效給予高度評價
  • 修武美學扶貧的「花樣路徑」
    近日,記者走訪了修武縣,近距離觀察了修武美學扶貧的「花樣路徑」。  「扶上馬送一程」,一個龍頭景區如何帶動一片鄉村、帶富一方百姓?  岸上村是遊客來雲臺山遊玩的必經之路。此前,雲臺山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然而山腳下的民宿髒亂差,讓人「睡不下去、留不下來」,遊客有消費訴求卻沒有消費欲望,村民無法從中獲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