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軍手槍:九四式曝光率很低,南部十四式卻無處不在

2020-12-23 國平視野

九四式、南部十四式手槍,都是二戰時期,日本軍隊裝備的制式手槍,只是兩者的裝備數量和裝備範圍有所不同。

由於運用範圍不廣泛,因此九四式手槍的曝光率並不高,知名度也在南部十四式手槍之下;而南部十四式手槍,則在抗戰題材的文學作品包括影視劇中不斷出現,原因見本文以下說法。

前者,九四式手槍,日本軍方將其定位成一把自衛手槍,不需要經常保養擦拭,同樣發射8×22mm 南部手槍彈,配備給坦克兵、汽車駕駛員、飛行員、海軍軍官等,儘管重要但卻非直接地面戰鬥人員所使用。

九四式手槍,彈容量只有6發,但射擊精度較高,指向射擊更準,特別適合射擊技術一般的技術兵種,有效射程50m,而且重量比南部十四式手槍要輕巧許多,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被認為是一把很醜陋的軍用手槍。

後者,南部十四式手槍,日本軍方將其定位成一把戰鬥手槍,發射8×22mm 南部手槍彈,8發彈匣供彈,有效射程50m。

此槍,裝在一隻牛皮槍套內,外觀似一隻甲魚;因此,被北方的抗日軍民稱為「王八盒子」,當然,此稱呼也有對侵華日軍的蔑視。

南部式手槍,廣泛裝備日本陸軍軍官,從尉級的基層軍官,一直到將佐高中級軍官,包括都隨身佩戴一把指揮軍刀。

此槍在外觀上仿德國魯格P08手槍,在網絡上的評價也不高,美軍大兵曾經說過,用來自殺都很困難;因此,也被認為是日本的槍械設計大師南部麒次郎中將設計最糟糕的一把軍用槍械。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難得一見的奇葩槍械 比南部十四式還要差勁的半自動手槍
    南部九四手槍全面為九四式8公釐半自動手槍,日語為九四式拳銃,這把手槍擁有塑膠材質的握把,這樣的設計本來是為槍能夠降低成本,不過後來反而超出了預算。這款不管外形性能都差到爆表的南部九四式手槍,依然出自於「王八盒子」的製造者南部麒次郎之手,在1934年於南部銃製造所開始生產,和「王八盒子」一樣都使用8毫米短子彈,六發彈夾,故障率也一樣的頻頻出現。
  • 自殺都不靠譜的手槍?也許南部94式並沒那麼糟糕
    話說很多網文段子一直把日本手槍黑的一無是處,一開始是南部十四(王八盒子),後來開始帶著南部九四式一起黑。有些地攤文黑它自殺都不成,有些則是說動不動就走火,所以被稱作自殺槍...
  • 南部十四式手槍:是把不優秀的槍械,但未爛到連自殺都困難
    南部十四式手槍,是日本工學博士有「日本的勃郎寧」美譽的槍械設計師南部麒次郎中將以其南部陸式手槍作為基礎而設計出來的手槍,採用8發彈匣供彈,發射8×22mm南部手槍彈。
  • 二戰:各國單兵手槍裝備大盤
    關於二戰步兵武器盤點,之前的幾期咱們盤過日本步兵裝備,美國步兵裝備,德國步兵裝備,英國步兵裝備。今天咱們來盤一下各國單兵手槍裝備,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現階段主要盤的是二戰單兵武器裝備,後續盤一下現代戰爭電影使用的武器裝備及性能!希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 侵華日軍的槍炮:一戰的三八大蓋二戰時仍在用(圖)
    日軍的單兵戰鬥力,靠的就是準——衝鋒鎗子彈出得快,全裝備養不起,只能拿單發的「三八大蓋」湊合用。  三八式步槍名氣頗大,不僅是因為量產時間長(1905年起生產),更與個頭有關。此槍全長1.275米,僅比日本兵矮20多釐米(日軍入伍身高要求為1.55米,1940年後為1.45米),到1940年停產時生產了300多萬支。出行時,士兵需要槍口朝上靠在肩上,正所謂「個頭不高,槍管補上」。
  • 二戰日本制式手槍盤點,最老槍型用了52年,威力和小砸炮相當
    明治26式一直用到戰敗,堪稱日軍最古老的制式手槍型號,一用就是52年。 南部十四式手槍 大名鼎鼎的「王八盒子」,二戰日軍最常見的手槍,誕生於大正十四年(1925年),由於又被稱為南部十四式
  • 日本投降75周年特別評測:有坂九九式步槍 十四式手槍性能如何?
    盟軍發現自己依舊面對的是頑強戰鬥的日軍,即便他們的戰鬥力已經有所降低。日軍使用了許多種類的槍械,其中一半已經過時,最流行的是兩種——7.7mm的九九式步槍和8mm的南部十四式手槍。當然,九九式步槍是很好的武器,而南部手槍雖然故障較多,但仍然算是一支手槍。作為日軍在戰場上主要使用的典型武器,今天將介紹這兩種武器。
  • 二戰日軍的「雞腿擼子」性能一般為何還要大批裝備?四點原因使然
    說它是自衛手槍吧,尺寸和威力有點偏大,說它是進攻型的衝鋒手槍吧,不能連發並且射速不高、威力有限,所以南部十四式從定型那一天,就不是一款很成功的手槍,南部麟次郎之前設計的系列手槍也都不咋的。 「雞腿擼子」的外觀和整體布局雖然模仿的是德國魯格,但是其比例和做工體現出了德日兩國在機械製造方面的差距,有點夏利走奔馳路子的意思,真心醜的要死。
  • 掛繩、木匣、通條、「手槍囊」:日本南部式/十四年式​之手槍套...
    到了大正十四年(1925年),日軍國產手槍制式化進程繼續推進,日本陸軍也決定選用制式手槍,於是在南部式手槍基礎上進行改進,改進後的產品命名為南部十四年式手槍,開始大範圍裝備日本陸軍。
  • 二戰中表現最差的手槍:日本南部14年式手槍
    日本南部14式手槍是原南部式手槍的改進型,由名古屋兵工廠製造,1925年列為日本陸軍制式武器。二戰期間裝備於將校級軍官,該槍俗稱「王八盒子」。這種手槍使用南部式8mm子彈,指向射擊精度極高,子彈傷害力極大基本與達姆彈相同,無防護人員被擊中,通常非死即殘。
  • 二戰時期性能最差的日軍武器,美國繳獲後馬上扔了,中國都懶得用
    日本也自主研發了很多先進的軍事武器,例如零式戰機、97式步兵炮等等,但是南部十四式手槍卻是二戰時期性能最差的日軍武器,美國繳獲後直接馬上扔了,就連武器有極大缺口的中國軍隊都懶得用。
  • 南部14式手槍走火率極高!南部94直接標註:士兵攜帶勿裝子彈
    南部94式手槍是日軍在二戰時期廣泛裝備於軍官與地面非戰鬥人員的一款手槍,相比較於臭名昭著的南部14式手槍,這款手槍堪稱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走火率。本就存在缺陷的設計以及日本不精密的造槍工業,導致了這款手槍既沒有做到外觀精美也沒有做到簡單實用。
  • 二戰時最著名的五把手槍德國的像藝術品,日本的不如燒火棍
    今天,我們說說二戰時最著名的五把手槍,當然每個人心目中的標準不同,評選出來結果自然也不同。我們今天說的這五把槍不敢說性能最強,但是在二戰時都非常的有名。 相較於複雜、昂貴的魯格P08,P38手槍製造成本更低,安全性要更好,不容易走火,首發子彈的可靠性也更好。
  • 二戰時期性能最差的日軍武器,美軍繳獲後就扔了,中國都懶得用
    當時日本的軍艦製造達到了巔峰,只是在這樣強大的軍工下南部十四式手槍卻成了日軍的敗筆,對於當時其他的同類型武器差距太大,就算是在中國戰場上也是極不受歡迎的。 這款手槍當時大量的裝備了日軍部隊,從將軍到士官,還有炮兵等都有大量裝備,在日軍作戰中時常可以發現它的身影。
  • 二戰中日軍研製和裝備的迫擊炮
    在小說和影視劇形成的固有印象中,二戰日軍是沒有迫擊炮的。日軍沒有大規模使用迫擊炮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日本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裝備體系,近距離有擲彈筒,中距離則使用步兵炮。日軍92式步兵炮非常輕便,可以大角度曲射,同時又能提供直射火力。早期日軍的想定是北進蘇聯,因此非常看重與蘇聯摩託化部隊作戰時的直射能力。
  • 二戰中性能最差的武器,中日美三國士兵都嫌棄它!
    在二戰中,美國、蘇聯這樣的軍事強國製造出了一系列先進的軍事武器,並在戰爭中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除了美國、蘇聯以外,向日本這樣發起大規模侵略戰爭的國家,也非常重視發展武器生產。不過,在研製出的各種武器中,日本的南部十四式手槍不僅在日軍中沒有得到廣泛使用,在被美國、中國軍隊繳獲後,也遭到了嫌棄,連缺槍少彈的八路軍繳獲了也不願用,堪稱是當時日軍性能最差的武器了。
  • 二戰時期日軍步兵全系列詳解
    1932年進攻中國山海關關內左為日本陸軍關東軍大佐中為日本陸軍關東軍中將右為日本關東軍鐵道衛戍一等兵,手持「十一式」(歪把子)輕機槍入侵蒙古人民共和國的日本關東軍左為日本陸軍防化兵,手戴防化手套,左手擰著一件防化服。中為日軍上尉戰車長,頭戴皮製防撞帽,軍銜表示在胸口。右為日本陸軍軍事工程局少將局長,其領章為為工程兵的褐色領章。入侵中國東部,凇滬會戰中。
  • 二戰時期最爛的5種武器,第四種日本造,最不靠譜,你肯定認識!
    1.OTO手雷:它是二戰時期,義大利軍隊裝備的一款進攻和防禦型手榴彈,因其外表通常塗上了紅色,故而也俗稱紅魔;該手榴彈被稱為二戰中最爛、最不靠譜的武器之一,因其性能極為的任性,故障率極高,在戰場上投擲使用時,經常不爆發;最可怕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它突然又爆炸了。
  • 二戰期間什麼級別的日本軍官才能配發指揮刀?
    李三萬 摘要:二戰期間,日軍軍官人手一把指揮刀,使得日軍指揮刀也和三八大蓋、戰鬥帽一樣成為了日軍的標誌,那麼什麼級別的日軍軍官才能使用指揮刀?
  • 二戰系列之日軍火炮大盤點
    今天咱們盤一下【二戰系列之日軍火炮】,下面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由於日本不使用被帽穿甲彈,所以94式速射炮在相同距離,穿甲能力比KWK36型37mm反坦克炮發射被帽穿甲彈低10mm左右。KWK36型37mm反坦克炮的炮管炮身還被日軍95式輕戰車選用,稱做94式戰車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