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沙烏地阿拉伯王國(Kingdom of Saudi Arabia)
【面積】225萬平方公裡
【人口】3077萬(2014年),其中沙特公民約佔67%。伊斯蘭教為國教,遜尼派佔85%,什葉派佔15%。
【官方語言】阿拉伯語
【首都】利雅得(Riyadh),人口約525萬。
【國家元首】國王兼首相:薩勒曼本 阿卜杜勒阿齊茲 阿勒沙特(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2015年1月23日繼位。為沙特第七任國王。
【重要節日】國慶日:9月23日;開齋節:回曆10月第一天;宰牲節:回曆12月10日。
【貨幣】沙特裡亞爾(Riyal),1美元=3.75沙特裡亞爾。
【自然地理】位於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阿曼、葉門等國接壤,並經法赫德國王大橋與巴林相接。海岸線長2448公裡。地勢西高東低。除西南高原和北方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外,其它地區均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炎熱乾燥,最高氣溫可達50℃以上;冬季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不超過200毫米。
【簡史】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國,8世紀為鼎盛時期,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11世紀開始衰落,16世紀為奧斯曼帝國所統治。19世紀英國侵入,當時分漢志和內志兩部分。1924年內志酋長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兼併漢志,次年自稱為國王。經過多年徵戰,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終於統一了阿拉伯半島,於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這一天被定為沙特國慶日。
【政治】沙特是君主制王國,禁止政黨活動。無憲法,《古蘭經》和先知穆罕默德的聖訓是國家執法的依據。國王亦稱「兩個聖地(麥加和麥地那)的僕人」。國王行使最高行政權和司法權,有權任命、解散或改組內閣,有權立、廢王儲,解散協商會議,有權批准和否決內閣會議決議及與外國籤訂的條約、協議。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國王頒布《治國基本法》,規定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由其締造者阿卜杜勒阿齊茲拉赫曼 費薩爾 阿勒沙特國王子孫中的優秀者出任國王。
【政府】本屆政府於2015年4月組成,由32名成員組成,主要成員是:國王兼首相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王儲兼副首相、內政大臣穆罕默德·本·納伊夫·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Mohammed bin Nayef bin Abdulaziz Al Saud),王儲繼承人兼第二副首相、國防大臣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Mohammed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外交大臣阿迪勒·朱貝爾(Adel Al Jubeir),石油和礦產資源大臣阿里·本·易卜拉欣·納伊米(Ali Bin Ibrahim Al Naimi),財政大臣易卜拉欣·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薩夫(Ibrahim Bin Abdul Aziz Al Asaf)。
【議會】沙特協商會議於1993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是國家政治諮詢機構,下設12個專門委員會。協商會議由主席和150名委員組成,由國王任命,任期4年,可連任。現任主席為阿卜杜拉本 穆罕默德 阿勒謝赫(Abdullah Bin Mohammed Al Sheikh),2009年3月就任,2013年1月連任至今。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13個省:利雅得省、麥加省、麥地那省、東部省、卡西姆省、哈伊勒省、阿西爾省、巴哈省、塔布克省、北部邊疆省、吉贊省、納季蘭省、焦夫省。省下設一級縣和二級縣,縣下設一級鄉和二級鄉。
【司法機構】以《古蘭經》和《聖訓》為執法依據。由司法部和最高司法委員會負責司法事務的管理。2007年,阿卜杜拉國王頒布《司法制度及執行辦法》和《申訴制度及執行辦法》,建立新的司法體系。設立最高法院、上訴法院、普通法院等三級法院,並建立刑事、民事、商業、勞工等法庭。最高法院院長由國王任命。申訴制度規定設立直屬於國王的三級行政訴訟機構,即最高行政法庭、行政上訴法庭和行政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