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遊記·探秘西藏:本教寺廟—林芝尼赤寺(古秀寺)

2020-12-24 文旅演藝

作者:白玉芬

編輯:李孝軍

尼赤寺(古秀寺)位於林芝市巴宜區(原林芝縣)城區的尼赤村。村內有一座非常美麗的苯教寺廟古秀寺,寺內有一棵萬年的古柏樹,寺廟又被稱為古秀寺,這棵古老的柏樹,高而大,散發著誘人的香柏氣息,被們稱之為「萬年古秀」。

尼赤寺(古秀寺)是一座非常秀麗的本教寺廟。它始建於公元1332年,距今已有684年的歷史,尼赤寺是由本教徒多丹日巴珠色創建的。此寺是以這棵萬年的柏樹而建。據說本教典籍中有記載,此樹是本教祖師——辛繞彌沃種的,當初這棵樹與大師本人一樣高。經過萬年的風吹雨打日曬,在此地屹立萬年之久,如今這棵萬年的老柏樹,依舊頑強的生長著。雖然它飽經萬年的滄桑,如今依然立於此地,四季常青,老柏樹的胸圍大約13米,樹高18米左右(據說此樹的樹尖是在1957年被大風颳斷)。這棵古老而又神奇的樹周圍,被信徒們堆放著瑪尼石,為它保駕護航。萬年柏樹被苯教信徒視為本教祖師辛繞大師化身,過從古至今當地的老百姓和信徒們對它非常崇拜。古秀寺(尼赤寺)當地信教的百姓及信教徒們來朝拜和轉經的人絡繹不絕;他們中間即有苯教徒,也有佛教徒,有來自青海、甘南、四川等藏區的信教群眾,不論什麼教派,都把此棵古柏樹視為神靈,朝拜不絕,朝拜時,都是按照本教儀軌,逆時針方向轉。

這棵萬年的香柏樹令信徒們敬畏,因為它有一個神話故事。據史料記載,在古時工布地區有一個魔王,叫魔鬼恰巴拉仁,工布地區就是這個魔王的駐地,它非常殘忍無道,塗炭生靈,把老百姓至於水深火熱之中,百姓苦不堪言,於是,苯教祖師排著百姓的疾苦,大發慈悲之心,他便決定前往工布地區魔王之地,懲罰魔王,救老百姓於水火之中

在本教《大覺悟道雍仲苯教常識》(郭哇·格西旦增朱扎①)編著的書中記載:「二十歲時祖師(指辛繞彌沃)至部洲的各個地方,在中原漢區講授陰陽五行算,在印度講授本門」……此後魔子雪娃娃登將辛繞的七匹馬盜走,逃至工布的羅剎鬼及惡魔,使之成為屬民,他特意從魏摩龍仁至象雄的大食傳播苯教。於是辛繞祖師為了降服惡魔,坐著他的蓮花寶座,渡河來到工布的絨納,「納」指的是「恰巴拉仁」,惡魔施展了很多種魔術對辛繞祖師進行攻擊,這些魔術都被祖師破解,於是魔山倒塌,後來魔山成為了苯教的聖地的神山——日青布山,即今天的本日神山②。

辛繞祖師一次又一次用法擊退了兇猛的魔王的軍隊,但是祖師以大悲之心將它們擊敗後收服,使諸多的魔和工布嘎爾波王③歸於苯教,皈依本教之門。

尼赤寺(古秀寺)原寺在文革期間被毀。如今的寺是1984年時,由四川阿壩的本教徒,唐克加措和當地的老百姓信教群眾,出資出力,在原來的寺廟基礎上進行了恢復,寺廟面積大概為200多平方米,建築 經堂為三樓,在三樓上經堂、佛殿,寺內主供真巴南卡、才旺仁增、蓮花生等苯尊佛像。寺內如今還保留磁卡大量的本教內籍,對研究西藏歷史有著較高的價值。尼赤寺(古秀寺)它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寺廟,建築風格與其它寺廟不相同,建築獨特,顯得精製而別具一格。寺廟內的佛像、壁畫,有著不同的風格,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尼赤寺內因為有一棵古老的大柏樹,人們稱它為「萬年古秀」,所以這座寺廟又稱之為「古秀寺」。關於「萬年古秀」之柏傳說 《聖地本日山志》中記載:「惡魔恰巴拉仁,用盡所有魔術無法對付頓巴,終於皈依頓巴,米瑞為首工域全被頓巴奪取」。從以上的這段記載,說明了苯教祖師曾經來到工布地區。書中又記載:「王妃工尊德穆王姬手捧婀娜柏樹,前去迎接頓巴,頓巴誦著祝詞,工尊之呈柏樹,栽作永固標誌」。由此記載來看,此柏樹是由工尊王姬呈進的柏樹栽植於工布地區。《聖地本日山志》又記載:「工王恰巴及眷屬,搭起高於王座,高商兇神寶座(藏語「年赤」) ,恭敬頓巴登坐,地名『年赤』由此來」。這段話也再次證明工尊德穆呈獻的貢品婀娜柏樹栽植於年赤,年赤就是今天的尼赤村。

這座本教寺廟在工布(林芝)地區非常著名,它不僅有著悠久歷史,而且對藏族苯教研究也有極高價值。的確,當你踏入這片土地上,深感著這裡的靈秀,神秘而又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寺廟象座落在仙境之中,風景如畫、如詩的意境。

【注釋】

1.《大覺悟道雍仲苯教常識》:作者旦增朱扎,1999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是一本比較全面概述苯教的叢書。

2.工布嘎爾波王:是林芝地區的一個王,在西藏吐蕃雅礱時期,工布是由「工嘎布」、「塔布」、「娘布」等氏族、部落活動地域。 工布嘎爾波王所在地是現在的工布江達縣境內,以前稱為「牙披」、「阿丕」,距工布江達約35公裡左右,以一個營官治之,漢語為「營官」,藏語為「碟巴」,它所管轄為「牙披」,在為牙披不在大道之上,故沒差站於江達,漢人不知有牙披,只知道有江達這個地方,屬於工波之地,所稱為「工布江達」。工布江達,藏語之意為「凹地大谷口」。工布王之稱由此為名。

作者簡介:

白玉芬,女,漢,藏二代,生於西藏那曲。

幼時隨父母由西藏派駐甘肅、青海等地生活。1975年下鄉當知青,1978年考入拉薩師範及湖南師範,1982年大學畢業。

先後於拉薩市七中,拉薩市文化局、拉薩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等單位工作,曾任西藏收藏家協會理事、《西藏收藏》雜誌副總編等,2015年退休。

在藏工作幾十年中,長期從事西藏歷史、文化、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編寫了大量學術文章。在藏工作40年,遊歷了西藏所有縣,寺廟,做了大量的資料收集,考察調研,期間偶爾受西藏大學邀請授課研究生班,對西藏歷史文化,宗教民俗,有較全面的了解。

已經出版的書籍:《拉薩千年滄桑史話》《拾夢青藏高原蘇毗(孫波)女兒國》《西藏名勝古蹟深度旅遊系列指南(拉薩寺廟、名勝、古蹟旅遊指南)。

正在編寫的書籍:《雪域高原情(藏二代知青)》《西藏寺廟志(七地一市,拉薩寺廟志》已完稿《西藏名勝古蹟深度旅遊系列指南(阿里、林芝、那曲)出版》《探訪象雄王國(羊同)》。

百度百家號「文旅演藝」——原創文化旅遊演藝領域優質圖文內容,歡迎關注,轉發,投稿。

相關焦點

  • 林芝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南伊溝地球上最高的綠色秘境南伊溝:位於西藏米林縣南部的南伊珞巴民族鄉境內,是納伊普曲峽谷,在喜瑪拉雅山脈北麓,距縣城有20公裡,縱深40多公裡。有「藏地藥王谷」之稱,又有小江南之稱,傳說藏藥始祖宇妥·雲丹貢布曾在此地煉丹並行醫授徒,是神秘藏醫藥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南伊溝溝內生態保護完好,氣候溼潤,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
  • 探秘西藏:苯教寺廟——阿里古入江寺(古魯甲寺)
    寺廟位於噶爾縣門士區的門色鄉,寺廟依山傍水,這裡環境非常幽靜,它背靠山,面對水。坐落於象雄瓊欽崩巴山。寺廟的側面山崖上有許多的修行洞,寺廟供奉著金、銀、銅、石、泥質的本教祖師辛繞的佛像,最為珍貴的是《本教大藏經》,還保留著本教始的遺訓及後人對他的註解。古如江寺在門士鄉卡爾東城堡的遺址②之處,海拔大約4400米。據說卡爾東城堡遺址是象雄時期的遺址。
  • 藏遊記·探秘西藏:第一世甘丹赤巴靈塔—林芝帕嘎寺
    帕嘎寺的後面,就是工布(林芝)地區非常著名的神山——帕嘎山①,此山的山形象是西藏著名的女活佛——多吉帕姆②,山壁之上有許多修行洞,特有一個修行洞就是多吉帕姆肚臍洞,此洞被當地百姓和信徒們稱之為「神洞」。此洞有兩處瑪尼堆,洞比較深,洞內是大洞與小洞相套,一直向下延伸,在洞的上面有一個天窗,洞內的壁上有許多雕刻、不知名的文字留在下洞內,洞內有鐵鏈,可沿鐵鏈向洞的上面攀爬。
  • 【走西藏】娘布拉蘇,林芝最大的迎神節
    是西藏本教(bon)的傳統節日,也是林芝工布人的迎神節,逢藏曆馬年八月十日舉行,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整個活動包括祭神、舞蹈、賽馬、賽犛牛等,取意鎮妖伏魔,慶祝豐收,祈求風調雨順。參加迎神活動的除林芝外,還有昌都、那曲,青海等地來的人員,規模之大、人數之多和持續時間之長,都是西藏地區極為少見的。
  • 藏遊記·探秘西藏:象雄(羊同)王國遺址—那曲尼瑪文布
    窮宗附近的當惹雍措是苯教徒最重要的神湖,湖的旁邊,存在一座建在懸崖山洞中的寺廟,窮宗遺址距文布村大約20公裡。據說,象雄文字、醫學、歷算、藏族的本土宗教——本教及創始人東巴·辛繞米斡齊,都誕生於中象雄的中心之地。
  • 探秘雪域高原:藏區最大苯教寺廟——孜珠寺
    於是大師在孜珠寺開啟了大量伏藏所得的修供儀軌、經卷、法器,傳留至今;大師在丁青之外的地方恢復了許多本教寺廟,據說羅丹寧布活佛也像桑吉林巴大師一樣,將一塊頑石握成「法身舍利」。大師圓寂後留下了舍利、靈骨和自顯「阿」字的頭骨。1926年時,孜珠寺將桑阿林巴大師迎進寺廟,據說他在孜珠山掘出了《經藏》、《大般若藏》、《總持經》、《孜珠山佛跡錄》等重要經典。
  • 談古論今話西藏2020-6 懸崖上的寺廟--孜珠寺
    該寺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且最重要的寺院之一。傳說,孜珠寺始建於公元前10世紀,是第二代藏王倡議興建的三十七處苯教道場之一,為苯教「譯師傳承」八大成就者之一創建。該寺的住持喇嘛被尊稱為「孜珠活佛」,自第一世傳承至今,已傳至第四十三世。
  • 藏遊記·探秘西藏:帳篷寺廟遺存—那曲柏爾貢巴(寺)
    作者:白玉芬編輯:李孝軍柏爾貢巴寺是一座坐落在美麗草原上的寺廟,它遺存於藏北草原帳篷遺風的一座寺廟。它位於西藏那曲地區安多縣①境內,離縣城東面50公裡的灘堆鄉的羌塘草原②之上。該寺的建築非常的別致,精美絕倫,它的建築式帳篷保存非常傳統,坐落在草原之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 色季拉山:西藏本教的聖地,西藏四大神山之一
    西藏色季拉山位於林芝縣以東,屬念青唐古拉山脈,是尼洋河流域與帕龍藏布江的分水嶺,為川藏公路所跨越。登臨海拔4728米處的山口,可觀日出、雲海、無際的林海和遠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色季拉山西坡的達則村旁的本日拉山,是西藏本教的聖地,為西藏四大神山之一,來此轉山朝拜的人,一年四季絡繹不絕,信徒來自四面八方。每逢藏曆八月十日,還要舉行一次規模盛大的轉山活動,稱為「娘布拉酥」(為請神求寶之意)。魯朗林海位於距林芝地區八一鎮80公裡左右的川藏公路上。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狹長地帶,兩側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茂密的雲杉、松樹組成魯朗林海。中間是整齊劃一的草甸。
  • 西藏林芝從哪裡來?
    暖溼的林芝還是西藏難得可以種水稻、種茶的地方。圖/圖蟲·創意 只有綠意未免單調,林芝還有各式各樣的野生花卉,桃花、杜鵑、海棠、木蘭……足足數百種,是真正的「百花齊放」。 波密在藏語裡意為祖先,建立吐蕃政權的第一代藏王就出生於此,松贊幹布是第33代藏王。工布王、嘎朗王也源於藏王這支血脈。
  • 西藏林芝八一鎮,其實和你現象的西藏有著大不同
    西藏林芝八一鎮,其實和你現象的西藏有著大不同鑰匙找鎖的旅行 2019-01-07 17:37八一鎮位於尼洋河畔,距雅魯藏布與尼洋河交匯處30餘公裡,距拉薩市它是西藏林芝的首府來這裡看到的車子因為功能需求的不同,所以說帶越野性的四驅車會更加多一點。路邊停著的是。西藏地區最多的豐田霸道。還有是獵豹汽車。最遠處的那輛SUV你們知道是什麼品牌嗎?這次來西藏。入住的是明珠大酒店。配套設施也是非常的可以。正在內地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是包打開來以後的。餅乾什麼的都是充滿了氣體鼓鼓的,因為這裡海拔是2900。
  • 藏遊記·探秘西藏:世界第五峰—日喀則馬卡魯峰
    【注釋】1.喜馬拉雅山脈:位於中國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境內,它是世界上最高最大最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梵語為「雪域」藏語意思「雪的故鄉」。立於青藏高原南緣,分布在中國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境內。其主要部分在中國和尼泊爾交界處。
  • 藏遊記·探秘西藏:骷髏牆—那曲比如達蒙寺
    寺廟位於怒江邊上,依山而建,寺廟的規模不大,但是每年都要舉行多種大型的宗教活動,最有民族特色的是每年藏曆一月初 一舉行的羌姆非常隆重。達蒙寺非常有名,是因為寺廟東邊的多多卡天葬臺院內的骷髏牆。我曾經去過兩次調研。達蒙寺分南北兩寺,以怒江為界,因而天葬④臺也分南北。北寺天葬臺坐北朝南,有兩座尼泊爾式的佛塔,規模不大。現在骷髏近千具。
  • 藏遊記·探秘西藏:白晶寶塔—那曲帕拉晶塔
    隔江而望的對面是聞名的貢薩寺,這座寺廟非常悠靜,象神仙居住之地。離帕拉晶塔5公裡之處是美巴山,在美巴山的半山腰,有瑪尼堆和修行洞,修行洞內有一座佛殿,佛殿之內不知留下過多少前來修行的行者,遺留著一處很久以前修行者留下的足印,它印證了從古之今虔誠的信徒們來此修行的印跡。
  • 西藏林芝之美
    南迦巴瓦峰,7782米,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聖地,別稱「木卓巴爾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雲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稱為「羞女峰」。魯朗鎮位於西藏林芝,海拔約3000米,是藏東南旅遊的必經之地。
  • 人間天堂小瑞士——西藏林芝
    西藏的春天藏在林芝成片的桃林裡,粉白相間的桃花藏著濃濃的春天氣息,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天的腳步走了,林芝的桃花也謝了。林芝不僅僅只有春天,這裡的夏天也是美得很,滿屏幕的綠色讓人身心愉悅。錯過靈芝的春天,還有林芝的夏天。
  • 遊記:西藏旅行攻略之林芝桃花節
    稻城亞丁、色達、川藏線、青海、新疆、雲南、東南亞旅遊諮詢,線路行程餐飲、住宿、天氣、高原反應、實時景色,自駕路況,西藏的春天是從林芝開始的,當西藏還未退去銀妝,林芝的桃花已如醉霞緋雲般地爭相鬥豔。林芝的春天以桃花初綻為訊號,一朵兩朵,一樹又一樹,鋪滿山坡,伸向河谷,蔚然成花海。
  • 藏遊記·探秘西藏:雪域野人居住地傾波景區—那曲巴讓
    傾坡景區境內有:1、扎西饒登寺它位於扎繞鄉,寺廟建於公元15世紀,創始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大師——結諧亞青朗傑。寺廟佔地面積約4887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437平方米,在寺廟鼎盛時期有僧人300多人,現在只有3人,寺廟內保留的文物完好。
  • 新疆林芝這四種特產,遠近聞名,你吃過哪幾種?
    林芝,是西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古稱工布。位於西藏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遊。林芝風景秀麗,很多地帶被譽為「西藏江南」,有林芝桃花節,有豐富多彩的南伊溝等。著名景點有苯日神山,古秀寺等。一:米林核桃米林核桃是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米林縣的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