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大家對於城市的關注高居不下,相對來說,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以及15個新一線城市吸引了絕大部分目光,二線城市則就暗淡多了,更別說是發展勢頭逼近二線的新二線城市了。不過外界的關注雖然不夠多,但是絲毫不影響這些新二線城市各自精彩。
最近入選新二線城市行列的城市共計有20個,分別是濰坊、鹽城、泰州、洛陽、襄陽、漳州、臨沂、宜昌、濟寧、鎮江、淮安、南陽、蕪湖、保定、邯鄲、遵義、贛州、衡陽、柳州、九江。如果把決定權交給你,你覺得這些城市有哪些有望成為二線城市?當然,答案絕對不是信口胡言,要根據城市地位、交通區位、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綜合判斷才能給出定論。
從政治地位層面來看,洛陽、襄陽、蕪湖、遵義、贛州、柳州五個城市為副中心級,臨沂、宜昌、九江、南陽為所在省份的次中心級城市,其他城市則就屬於普通地級市。從地理區位上看,襄陽、鎮江、保定、洛陽在歷史上地位顯著,要麼是兵家必爭之地,要麼曾經是顯赫一時的省會城市,贛州、宜昌、衡陽、蕪湖、漳州五個城市則都屬於副省級地理區位,相對來說優勢明顯,其餘城市則無甚過人之處,只能歸為普通小城了。
從交通區位來看,襄陽、衡陽為國家級樞紐城市,洛陽、濟寧、保定、邯鄲、贛州、柳州次之為區域樞紐城市,其他城市略遜一籌。從產業發展情況來看,就目前國內比較熱門的14個高端產業作為衡量標準,洛陽、襄陽、宜昌、蕪湖、贛州、柳州基本上都深入參與5個以上,濰坊、泰州、鎮江、保定深度參與3個以上。從產業集群發展角度來看,各個城市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產業集群,像蕪湖構建了汽車、建材、家電產業集群,洛陽則是機器人、高端製造產業集群等。
從城市性格上看,蕪湖與漳州則屬於進攻性性格,濰坊、鹽城、泰州、襄陽、臨沂、宜昌、鎮江、遵義、贛州則積極向上銳意進取屬進取型城市,洛陽、濟寧、淮安、南陽、保定、邯鄲、衡陽、柳州、九江則穩中求進屬于謹慎型城市。綜合以上各個條件來看,能夠晉升為二線城市的各方面表現都不會太差,洛陽、襄陽、贛州、蕪湖、漳州勝算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