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人壽四川分公司總經理:張威
2017年1月4日,「2016四川創新企業家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揭曉,泰康人壽四川分公司總經理張威當選。
作為泰康人壽在四川地區的「掌舵人」,在壽險行業深耕了21年的張威帶領四川分公司連年刷新歷史紀錄。在他入主四川分公司的3年多裡,四川分公司逐年呈現跨越式增長,2016年規模保費85億元,業務新單同比增速62%,增速位居行業前列。
取得這樣的成績,除了張威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對行業精準專業的判斷外,豐富的業務創新也為泰康人壽四川分公司的業績增長添加了源源不斷的助燃劑。對張威而言,保險創新的意義何在?泰康進行了哪些領跑行業的金融創新舉措?通過這些創新舉措,泰康的未來將是什麼模樣?為此,成都商報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談創新
保險創新的目的是更貼近市場需求
隨著網際網路、移動終端技術的不斷進步,金融類的創新在近幾年表現得非常搶眼。就保險行業而言,「新事物」頻頻出現,例如網際網路保險等新興銷售模式的出現、各種前所未有的新鮮險種誕生、保險公司與網際網路平臺的跨界合作……
對於蜂擁而至的創新與變化,張威認為,在當前的經濟社會格局下,保險業創新是必然的選擇,但創新的目的卻各有不同,有的為了博眼球、有的為了搶市場,但在他看來,保險創新更長久更根本的目的應該是為客戶創造價值,讓客戶在進行保險消費時更安心、更便捷、更實惠,更貼近市場的真實需求。
張威表示,保險行業之所以頻頻創新,有著其深刻的社會現實意義。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保險消費人群對自身利益的愈加重視,保險消費必須打破過去的壁壘,向投保方式更便捷、理賠過程更公開、賠款流程更透明、後續服務更豐富的方向發展,而科技的日新月異加速了這些客戶訴求的落地。因此,本著為客戶創造價值,泰康人壽積極通過各種手段的創新來更貼近市場和客戶的需求。例如在投保方式上,2014年泰康人壽在行業內首創微信投保,這一創新使投保全流程三步兩分鐘即可搞定,在手機屏幕的方寸之間,真正實現了投保革命。
談經營
深耕壽險用「保險+」概念打造泰康人壽大健康生命產業鏈
在保險行業裡,經營風格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激進型,喜歡追逐市場熱點,「短、平、快」的創造規模。還有一類是傳統型,擅長耕織傳統壽險主業,也就是保監會反覆強調的「保險姓保」,泰康屬於後者。
在一段時間裡,保險市場掀起了一波追逐短期利益的風潮,部分保險公司依靠主推時間短、收益高的理財類險種為自己在市場競爭中打開了局面。面對這樣的情況,張威表示,泰康目標純正、心無旁騖,堅持專業化經營,深耕壽險產業鏈,完善業務布局,全火力打造大健康生命產業鏈。
張威談到,泰康這些年做了大的轉型,主要是開始關注人的健康,關注人的未來。「我們講從搖籃到天堂,關注人的一生」,所以泰康正從傳統的人壽保險公司,逐步向以大健康、「保險+」來聚焦,並在保險創新上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事情。
第一個是「保險+醫療」。張威說,疾病的預防與救治未來是泰康重要的一步工作。怎麼教客戶、患者提高預防疾病的方式和方法,訓練和教導客戶形成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規矩。同時,泰康要與知名醫院合作建立自己的醫院,解決過度醫療、不當醫療的問題,並進一步實現醫療費用降低、保險合理理賠的目標。目前泰康在四川將聯手華西醫院建立泰康人壽華西醫院。
第二個是「保險+養老」。張威表示,中國已進入老齡社會,養老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自2007年起,泰康先後考察了美國、日本等幾十家國際頂尖養老社區,最終提出建設與保險產品相結合的現代養老社區,並成為中國保險業首家獲得養老社區投資試點、首家實現保險產品與養老社區實體相結合的企業。目前,泰康養老社區已完成在全國多地的布局,位於成都溫江的蜀園給成都老年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養老模式與體驗。張威透露,未來5~8年,泰康計劃投資1000億元建設和運營15~20個養老社區,擁有超過5萬客戶的連鎖養老網絡,最終打造一個「活力養老、高端醫療、卓越理財、終極關懷」四位一體的、整合老年生命鏈產業的「大幸福工程」。
第三是「保險+資管」,即通過專業的資產管理團隊,為泰康保險客戶提供更精準、更安全、更高投資回報的理財產品,實現保險與投資產品的私人訂製和普惠金融。
「此外還有健康管理、殯葬服務等」,張威表示泰康首創的「保險+」模式讓公司實現了始於保險卻不止於保險,將泰康打造成為保險業的「超級百貨商店」。
談科技
緊跟時代發展用科技和制度解決保險「兩難」
2013年3月,中國保監會提出了「保險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為保險行業的明天規劃了宏偉藍圖。然而這一願景的背後卻是不少人對保險行業難以扭轉的誤解,其中銷售誤導和理賠難這兩大難題成為影響大家對保險行業形象轉變的最大因素。
張威表示,作為一種機制,保險在社會管理、風險補償等方面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在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銷售不規範等問題也確實存在,且整個保險行業都在關注和改進。對此張威透露,為解決銷售誤導,泰康成立了專門項目組,通過專業培訓、誠信培訓、合規培訓、誠信考核及再教育等措施,讓從業人員從新人開始堅守「誠信最大」原則,從源頭上杜絕銷售誤導。而針對理賠難問題,泰康則通過科技手段、服務手段等不斷簡化和簡便理賠流程,讓客戶感受到「理賠不難」。
以泰康在線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與傳統保險網際網路化的雙模業務形態在泰康已經確立。現在,泰康後端的客戶服務流程基本都已打通。從受理、投保,再到理賠,所有全服務流程都能通過網際網路完成,讓客戶便捷的享受從投保、理賠、保全,到查詢、諮詢、保單貸款等業務,「客戶無需跑網點,輕輕一點保險就能『觸手可得』」。張威表示,投保、理賠等服務從過去的幾天到一天,再到如今的幾小時甚至幾分鐘,速度更快、服務內容更清晰,流程更便捷,過去的「難題」已經不再成為「老大難」,而泰康的制度與速度也見證並引領著保險行業的進步。
談未來
集團化運營力爭讓保險成為每個人的生活必需品
「買保險就是尊重生命,保險讓不確定的風險有了確定的價值」。張威表示,在專業和創新的驅動下,泰康人壽不斷刷新業務新紀錄,四川分公司2016年實現規模保費85億元,其中大個險實現約16億元,同比正增長62%,新單業務增速居全川前列。全省機構與網點數量達334個,代理人超過4萬人,2016年累計服務客戶逾166萬人次,理賠客戶數量達18.7萬人,累計支付理賠金額9.01億元。
在談到四川分公司的未來時,張威坦言,與同業中流行的混業經營模式不同,四川分公司將堅守泰康專注壽險產業發展的布局。他表示,泰康人壽四川分公司也將繼續耕織以核心壽險業務為主體,以養老金業務、財產險業務、資管業務、養老社區業務、健康管理業務為依託的全新業務體系,滿足人們的全方位保險需求和財富管理需求,「我們要讓保險與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交集」,通過「保險+」打造差異化保險產品,實現全產業鏈、全產品的布局,讓保險成為每個人的生活必需品。
成都商報記者田園攝影記者陶軻
記/者/手/記
為未來確定的風險提前做好保障是很必要的
「張總是一位學者型的領導者」,這是泰康人壽四川分公司不少員工對張威的評價。在他的辦公室裡,佔據了一面牆的書架非常醒目,辦公桌上、會客桌上也都放著正在閱讀的書。他愛讀書、好鑽研,也自己出過書。或許正因如此,在面對保險行業出現經營風格分化時,張威依舊頭腦清晰、目標堅定。
在張威看來,泰康人壽是一家很傳統的保險公司,與走資產驅動路線的激進型保險公司有著很大的不同,泰康人壽不依靠保險作為資產平臺和融資渠道,堅持深耕壽險,扎紮實實地做保險,做長期的人身壽險業務,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保險核心的意外、醫療重疾和養老三大功能上,並附加給客戶提供理財、財富管理及傳承等服務。
作為壽險行業的專業人士,張威發自肺腑的建議大家都去擁有屬於自己的人身壽險,「為自己和家人選擇適當的保險產品,這不僅僅是一種意識的進步,也是一種責任的擔當」。他告訴記者,每個人根據自身家庭構成、收入、健康的不同,應該至少為自己選擇一份保險,有條件的應該有多份保險,保障內容應當覆蓋人生的確定風險,「比如疾病和衰老,這是每個人都會遭遇的兩大確定風險,是一定會發生的,因此在有經濟收入的時候,給自己未來的確定風險提前做好保障和風險資金轉嫁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