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汴燕
出品:資管科技
過往20年來,高盛一直積極參與中國資本市場,今年其在華合資證券公司持股比例還被獲準提高至51%,一方面進的同時,另一方面在保險領域卻有撤退跡象。
近日消息稱,高盛集團將3.97%的泰康保險股份轉讓給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已獲監管機構批准。
這一變更始於去年11月,據2019年11月6日泰康保險集團關於變更股東有關情況的信息披露顯示:高盛集團擬將其持有公司1.08億股(代表公司所有已發行股份的3.97%)轉讓給安聯保險。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高盛持有公司2.35億股股份(代表公司所有已發行股份的8.60%),安聯保險集團持股比例增至4%。高盛持股比例由12.56%降至8.60%,從公司第二大股東下降為第四大股東。
高盛與泰康保險的淵源始於2011年。2011年3月,原保監會發布公告,批准安盛人壽將其持有的泰康人壽1.33億股轉讓。其中,840萬股股份轉讓給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德國際拍賣」),2217萬股讓給新政泰達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政泰達」),其中10248萬股(12.56%)轉讓給高盛集團。股權轉讓完成後,嘉德國際拍賣持有泰康人壽14.98%股權,新政泰達持有10.90%,高盛集團持有12.56%。
據康泰集團公開信息顯示,目前泰康集團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東及其持股情況如下:
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東及其持股情況
資料來源:泰康官網
從泰康集團股東列表裡看不到創始人陳東升的身影,一則關於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本公司情況的簡要說明顯示;泰康保險的控股股東為嘉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德投資」),而嘉德投資的實際控制人為陳東升。據此,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陳東升。
泰康保險業績良好高盛仍減倉
在陳東升的帶領下,泰康保險經營並不差。
泰康保險成立於1996年,前身是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更名為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北京,至今已發展成為一家涵蓋保險、資管、醫養三大核心業務的大型金融保險服務集團。
泰康保險集團旗下擁有泰康人壽、泰康資產、泰康養老、泰康健投、泰康在線等子公司。業務範圍全面涵蓋人身保險、網際網路財險、資產管理、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醫療養老、健康管理、商業不動產等多個領域。截至2019年底,泰康保險集團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7000億元,退休金管理規模超3800億元,企業年金的管理規模超過2800億元。從資金管理規模來看,泰康資產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企業年金投資管理機構。擁有各級保險分支機構超4000家、銷售隊伍80萬人,服務個人客戶超6000萬人,服務企業客戶超42萬家。
2019年泰康保險主營業務收入1747.96億元,同比增長近17%;淨利潤達170.15億元,同比增長27.1%;總資產8187.61億元,同比增長15.2%,同比淨增1081.7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257.3%,同比增長19.3%。
不過其試水網際網路保險至今尚未成功,4年來持續虧損。2016年—2019年,泰康在線淨利潤分別為-0.85億元、-1.94億元、-3.56億元、-4.67億元,虧損在持續擴大。2018、2019年,泰康集團兩次向泰康在線「輸血」增資,共計30億。目前,泰康在線註冊資本達40億元,泰康集團持股比例99.5%。
在泰康保險整體經營良好情況下,高盛緣何選擇「減倉」?市場猜測主要原因或是泰康保險遲遲未能實現上市的原因。在高盛入股泰康保險時,陳東升曾對外透露過三年實現A+H的計劃,但至今仍未能實現。作為國際頂級投行,高盛或是等的有些不耐煩了。
安聯「建倉」泰康
高盛的「減倉」並未能減少泰康保險外資持股比例,因為新接手的安聯保險也是一家外資機構。
新股東安聯保險集團是進入中國市場較早的外資機構,安聯集團成立於1890年,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是世界領先的金融集團之一。在金融業開放措施不斷出臺的背景下,安聯集團也在加快在中國的發展步伐。2018年末,安聯保險集團籌建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的方案獲得批准。2019年11月14日,安聯保險控股有限公司開業,成為中國首家批准開業的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如今安聯集團在中國市場已經擁有了包括壽險、財險、健康險和基金管理等業務在內的全部金融核心業務,全面致力於集團在中國金融市場上的發展。
壽險方面,安聯保險集團持股51%的中德安聯人壽。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簡稱:中德安聯)是在華組建的首家歐洲合資壽險公司,於1999年1月25日在上海正式開業,股東雙方分別為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Allianz China Holding,簡稱:安聯(中國)控股)和中國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CITIC Trust)。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德安聯註冊資本為20億元人民幣。目前已在上海、廣東、浙江、四川、江蘇、深圳、北京、山東、青島和湖北設立了10個省級分公司,並在近40個城市開展業務。
財險方面,成立京東安聯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公司前身為德國安聯保險集團(Allianz SE)於2003年單獨出資成立的保險公司。2018年7月,公司獲中國銀保監會批准增資,引入京東等4家新股東;同年10月,公司名稱獲批變更為「京東安聯財產保險有限公司」。
健康險方面,是與太保集團共同發起設立太保安聯健保險有限公司,隸屬中國太平洋保險(601601)(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由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太平洋保險和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強強聯手發起設立,其中安聯集團持股22.949%。太保安聯依託太平洋保險龐大的客戶資源和廣泛的銷售網絡,結合安聯集團長期的專業經驗,與醫療健康行業攜手,為個人和團體提供全面的健康險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務,為健康中國貢獻專業價值。目前太保安聯在上海、北京、廣東和四川設有分支機構,並通過與太保產壽險合作將健康保險和健康管理服務推廣至全國。
資產管理方面,成立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獲準籌建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持股51%,德國安聯集團持股49%。公司註冊資本為1.5億人民幣,註冊地為中國上海。
綜合起來看,安聯保險正在中國保險市場深度布局。有業內人士表示,泰康保險集團有龐大的客戶群和廣泛的業務布局,正是安聯集團控股的壽險公司和健康險公司缺乏的,另一方面,安聯集團在財富管理、養老保險和國際化運用方面的先進經驗與泰康的已有基礎和發展方向也可以較好的結合,可以實現協同共贏。
推薦閱讀
加倉金融減倉醫療保健,前海開源股息率50強上半年墊底事出有因
滬指連升5日,成交額突破1.7萬億,股市爆燃!7月投資機會如何?
滬指強勢收復3300!下半年買股還是買基?上半年各類型基金冠軍詳解拿去不謝
首家「中轉外」險企將誕生,安達系欲拿下華泰保險控股權遇波折
玖富上市首個財務年度巨虧逾21億,稱受人保履約險糾紛拖累
危機爆發前四川信託今年已經拋售3家房地產股權,股東中鐵八局退出計劃不太順利
中信保誠人壽或將獲外資股東增持,險資頻繁舉牌上市公司創新高
當前A股行情類似1998-2001年?十大券商6月策略觀點及金股組合出爐
全國社保基金2019年退出7家公司前十大股東,近期又要減持交行
唐寧的喆顥資產投資者維權高發,宜信財富向離職4年員工追責
以萬達為首的股東「甩賣」股權未成功,百年人壽能否「百年」
十大券商五月策略及金股推薦:科技風口再起
中華聯合財險營業利潤虧損,踩雷P2P信用保證保險業務被處罰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資管科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董雲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