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一門相對門檻較低、對裝備要求不高、老少鹹宜的運動,多數人在談論跑步時,是一項只要穿上跑鞋出門跑就可以了。但即便是這樣簡單、隨性的運動,並非一點要求也沒有,至少在跑鞋方面上是需要加以關心的。
對於跑者而言,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有助於舒服的跑步還能夠有助於在跑步堅持,這對於剛開始跑步或者打算跑步的跑友來說尤為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並沒有哪款鞋能夠適合所有跑者。
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取決於諸多因素,自身腳型、體重、身體素質水平、跑鞋用途、跑量等多項因素。這些變量也就意味著,適合自己的跑鞋需要精心挑選。
這篇文章從身體本身、跑鞋兩個角度來進行挑選。
腳,能夠告訴你鞋合不合適
腳能夠確切知道鞋合不合適,在了解自己的腳後,無論是網購還是線下挑選時能夠省去不少麻煩。
足型
首先是足型,每個人天生造型不一,當我們在跑步時腳步向內旋轉,以分散著地時的衝擊力,但如果足部向內旋轉過度或者不足,都會讓雙腳感到不適或者增加受傷的風險。
所以通過分辨自己的足型,選擇合適的跑鞋,不僅能在運動中提供更為舒適的體驗,還能夠降低由於足部內旋不足/過度造成傷病的風險。
根據足部翻轉一般為以下三種,後者為推薦跑鞋類型
內旋不足/足內翻(高足弓)——緩衝型跑鞋
正常內旋(正常足弓)——一般跑鞋
過度內旋/足外翻(低足弓)——穩定性跑鞋
鞋碼
其次是鞋碼,由於不同廠家尺碼標準不一,平常穿著的鞋碼可能並不等同於亞瑟士的跑鞋鞋碼,建議提前測量自身腳長,通過腳長來確定鞋碼大小。
在購買時,建議跑鞋尺寸比平時穿著時大半碼到一碼,這是因為在跑步時腳部和地面的持續摩擦會導致腳部腫脹充血,如果此時穿著平時腳碼跑步,容易產生擠腳,更甚會發生「黑指甲」的情況。
較為穩妥的選擇為:跑鞋尺碼=腳長+0.5~1.0cm
如測得腳長為265mm,購買跑鞋時可選擇270甚至275mm內長的跑鞋。
鞋,要挑選最適合自己的
在跑鞋這一方面,主要通過以下幾點來進行劃分講解推薦:
不同鞋型:緩震型跑鞋、支撐型跑鞋;
不同功能定位:慢跑系列、競速系列、速度訓練提升系列、越野系列、田徑系列;
不同價位/配置:頂級、次頂級、實用級。
不同鞋型
根據每位跑者的足弓類型、雙腳的內外翻/內外旋,來確定自身需要的是緩震型跑鞋還是支撐型跑鞋。而腳型正常的跑者可以依照喜好選擇跑鞋。
緩震型跑鞋,顧名思義,就是在跑步時,給予身體足夠的緩震,儘可能減少落地時地面對身體對衝擊力;
支撐型跑鞋,更加適合天生足外翻跑者,這類跑者由於跑步時落地姿勢不同,缺乏穩定性,支撐型跑鞋通過在使用額外的材質來減少發生「問題」的概率。
也可通過公眾號「亞瑟士ASICS」點擊左下角「A家型動」,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挑選跑鞋」,進入「跑鞋顧問官」小程序進行測試挑選。
不同功能定位
慢跑系列
慢跑鞋,顧名思義,適合平常慢跑訓練時使用,其跑鞋設計都是相對應服務於跑步運動,在跑步時提供緩震或者支撐作用,在透氣性等方面較其他運動用鞋也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一般來說,挑選跑鞋時建議秉持「買新不買舊」原則,這不僅可以體驗到最新的產品科技,以及在設計上也會更加符合人體和運動需求,且超過3年以上的跑鞋,材質可能會出現老化問題,或者性能衰減,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而曾經作為慢跑鞋,現如今被人們定位為復刻休閒鞋,如 GEL—Kayano 5,已不太適用於慢跑這一運動,建議在慢跑時選擇一雙更加專業的慢跑鞋。
介紹一下亞瑟士目前常見的慢跑鞋系列:
競速系列:
較為適合在路跑比賽或速度訓練時穿著的跑鞋。競速鞋設計特點是鞋底薄而硬,且更輕量,有利於高速奔跑,但耐用性比一般慢跑鞋差得多。
競速鞋對穿著者要求較高,如果自身沒有一定身體素質基礎,穿著競速鞋可能會造成不適,還容易受傷。
也就是說競速鞋雖然有利於跑出高速度,但反過來高速度也是穿競速鞋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要和運動能力相匹配。
速度訓練提升系列: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訓練鞋,此類鞋與競速鞋最大的區別在於它不僅僅只服務於跑步這一需求,也可能會在健身房、操作、球場等場景被使用到,其中也包括單獨服務於速度提升訓練。
因此在設計方面也會考慮到其他動作需求、除了跑之外,還有跳躍、急停急起、迅速轉向等動作。
對跑者來說,訓練鞋比起競速鞋擁有更好保護性、舒適度以及耐久度,能滿足平時訓練乃至比賽的需求。
越野系列
越野鞋是適合戶外的山地或者條件比較複雜的戶外場地的跑步鞋。
為適應較為複雜的戶外條件,越野鞋的設計和路跑鞋有很大的不同,越野鞋更加注重跑鞋對防滑和保護功能,所以在外底使用非常深的齒耳,且所採用的橡膠材料較多較硬,為的是保證防滑性能和抓地力,而路跑鞋偏向於跑鞋的緩衝與支撐。
由于越野鞋中底和大底相對較硬,長距離路跑中,容易出現腳掌疼痛的問題;另外因為重量相對較重,對跑步動作有一定的影響,無法發揮出自身相應的實力,故不建議在路跑時穿著越野鞋。
田徑系列
田徑鞋是針對爆發運動所設計的鞋款,如短跑、跳高、跳遠等運動,通常鞋底帶有鐵釘,也被人們稱為釘鞋。
也正是因為有鐵釘的存在,能夠改變落地時腳掌與地面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有助於前腳掌發力,提高短跑速度,且有防滑作用。
SONICSPRINT ELITE 2 配有可拆卸鞋釘,能夠簡單方便拆卸鞋釘。
不同價位/配置
由於各跑鞋科技配置不一,一般被劃分為
頂級跑鞋;
次頂級跑鞋;
實用級跑鞋;
頂級跑鞋
頂級跑鞋往往用了最豐富的跑鞋科技、最全面的保護設計、最大體積的中底材料,對跑者的「照顧」也是最全方位的。
對應的,頂級跑鞋也最適合那些追求極致腳感、也需要更多保護性的人。
支撐穩定型頂級跑鞋 KAYANO 系列現已出到27代,中底DOUMAX雙密度防傾斜裝置可以為雙腳內側提供額外的支撐性,適合外翻跑者穿著。
次頂級跑鞋
對於中小體重、有一定跑步基礎、身體素質不錯的跑者來說,過多的保護反而容易成為一種累贅,跑步過程會感覺很拖沓,跑鞋會顯得很笨重。
而這時,次頂級跑鞋更符合運動需求,次頂級跑鞋相較於頂級跑鞋而言,兩者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中底的緩震效率和鞋身的保護程度上,但在價格上次頂級跑鞋更加親民,更具有性價比。
次頂級緩震型跑鞋 GEL—Cumulus 已迭代至21代,採用FlyteFoam中底材質,並在腳後跟附加了襯墊,在舒適度有極大提升外,還能夠提供良好的緩震。
實用級跑鞋
實用級跑鞋一般來說配置較為簡單,功能性便弱,可用於平常短距離慢跑,但並不建議長距離跑步時使用穿著,當然價格相對更加便宜。
最後附上一張ASICS亞瑟士目前常見的鞋款分類,
點擊放大,方便瀏覽
「雙十一」購物節即將到來,對於最「費鞋」的跑者們來說,無疑是最適合更換裝備的時間,跑者們可以收藏好這份挑選指南,好在「雙十一」時拿出來好好斟酌挑選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