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牛和羊身份異常尊貴,殺自家的牛都犯法,原因很簡單

2020-12-23 今敘前朝

為何古代牛羊身份異常尊貴,殺自家的牛都犯法,原因很簡單

我國古代歷朝歷代都是禁止隨意宰殺耕牛,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就制定了「廄苑律」,在每年的四月、七月、十月、正月還要對耕牛進行評比,牛養的很壯的還能得到獎勵,如果牛養的瘦了,管理農業的官還要受到處罰。

唐宋以後,沿襲了這種做法,也立法保護耕牛,有偷牛馬的人,抓到就割鼻子,有偷騾子和驢的,在臉上劃一刀,有偷羊的,就再頸後劃一刀。如果有再犯的人,就割鼻子。到了明朝,就更加重視耕牛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放牛娃出身,鼓勵開墾田地,減免稅負,還贈送耕牛,使的全國的糧食的產量迅速增長。

不能殺牛宰羊,那麼只吃牛羊的少數民族怎麼辦?嘉靖皇帝時,有個陝西道監察御史花良阿奉旨巡視京師西域,根據調查情況,上了一道奏摺,建議將回民宰殺的、由內蒙古等地區的牛羊區別對待,不能算宰殺耕牛的範圍之內,不讓他們吃牛羊,對國家不利。嘉靖皇帝以「國家稅出入豈系此區區」為由駁回了花良阿的意見,還貶了他的職。

範進中舉都學過,儒林外史這本書裡還描寫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講的是明朝有個叫湯奉的回族知縣,處理 「清真食品問題」的經過,因為中國古代重視農耕,皇帝下旨禁止殺牛,不殺牛就沒有牛肉,回教徒就少了很多肉食,因此一幫人在一個阿訇的帶領下,用五十斤牛肉賄賂湯知縣,希望他看在「教親」的份上能「瞞上不瞞下」,於是湯知縣和那個送了範進五十兩銀子的張靜齋,以及新科舉人範進三個人商量這事該怎麼辦,張靜齋說了一句話:「你我做官者,只知有皇上,哪知有教親?」,怎麼能欺瞞皇上呢?

張靜齋還舉例說:「洪武年間,有一次皇上突然到劉伯溫家中訪問,不巧的是江南的張士誠派人行賄,而且是以送菜的名義。劉伯溫不知情當著皇帝面掀開菜籃子,裡面黃金拜訪整齊。皇帝非常憤怒回去就把劉伯溫貶為青田知縣,後來又找藉口把他毒死。」湯知縣覺得有道理,就以殺牛的罪名,讓人把阿訇抓來打了幾十板子,枷起來示眾,以示聖旨法度絕不容情,結果阿訇被處死了,外面的回族還鬧了一場。

相關焦點

  • 古代宰殺牛是犯法的,為什麼牛肉還是很多飯店主菜?
    提到牛這一種牲畜,對於現代人也許只是肉食的一種,對於古人來講,牛的重要性卻遠遠高於其他牲畜,而且,古人對於耕牛更是愛護有加,除了明代與清代,歷朝歷代都有著不可隨意殺牛的禁令,吃牛肉就更是一件稀罕事了。說到這,有人會發出疑問,既然耕牛如此寶貴、牛肉如此難得,為何在經典名著《水滸傳》中,總會有描述好漢們來到酒肆大口喝酒、大口吃牛肉的場景,與政府嚴明的耕牛「禁殺令」截然相反,當然,水滸中的描述也會有一些誇大的成分。
  • 古代農民告訴你,華夏「牛文化」為何源遠流長
    我是古代的一個老農,家裡有著幾畝良田、幾隻水牛,每天靠著種地、賣菜和上山砍柴換來些許錢,雖說不多吧,但足夠維持生計了。諸位可以輕視老農,但萬萬不能輕視我的水牛!您問為什麼?那好,今天老農就和您來聊一聊關於牛的那些事!一、牛的起源及品種發展說起這牛的起源啊,那可有些久遠了。根據書中記載以及古代的壁畫可以證明,普通的牛起源於原牛。
  • 古代宰殺牛是犯法的,為什麼梁山好漢去酒館吃飯張口就點牛肉?
    作為中國是一個農耕民族,那麼牛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不僅農民耕種需要牛,國家也需要蓄養許多耕牛,這些耕牛還是戰略資源,因為牛筋、牛皮都可以製作弓箭、盾牌等武器。在宋朝淳化二年(991年),宋太宗專門下詔,嚴禁坊間對牛馬進行捕殺,違者殺頭。
  • 諸侯無故不得殺牛:古代農民告訴你,華夏「牛文化」為何源遠流長
    我是古代的一個老農,家裡有著幾畝良田、幾隻水牛,每天靠著種地、賣菜和上山砍柴換來些許錢,雖說不多吧,但足夠維持生計了。諸位可以輕視老農,但萬萬不能輕視我的水牛!您問為什麼?那好,今天老農就和您來聊一聊關於牛的那些事!一、牛的起源及品種發展說起這牛的起源啊,那可有些久遠了。
  • 古代殺耕牛犯法,為什麼武俠劇裡的大俠們卻經常吃牛肉
    文/寂寞的紅酒在古代影視劇裡,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個熟悉的場景:某位大俠到店裡吃飯,上來就大呼:小二,切二斤牛肉,來一壺上好的老酒。切二斤牛肉成了大俠們下館子吃飯的標配。不過,眾所周知,在古代,隨意殺耕牛是犯法的,是要坐牢的。
  • 古代牛的地位有多高?封疆大吏都不敢動它
    《禮記》記載: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時代,規定「諸侯無故不殺牛」,也就是說省部級封疆大吏都無權輕易殺牛,就更談不上吃牛肉了。   只有國家最高領導人才可以在春秋兩個季節,宰殺牛、羊、豕(豬)等三牲祭祀天地、祖宗,稱作「太牢」或「大牢」,諸侯祭祀稱作「少牢」。
  • 在古代,不經官府允許,殺牛吃牛肉都是犯法的
    在埃及家貓被尊為神,在中國古代主要的作用就是抓老鼠。 到了現代,家貓寵物的特質越來越明顯。和狗不同,除了抓老鼠和當寵物別的它也幹不了。 在古代,遊牧民族藉助著馬匹方面的天然優勢,不斷施虐著農耕社會,漢朝有人總結匈奴和漢朝軍事優劣的時候就說:漢人兵利,匈奴馬快!可見遊牧騎兵給農耕社會的壓力。直到近現代,這種優勢才被工業文明打敗,人們才不再擔心遊牧騎兵的侵略。
  • 印度人不殺牛不宰羊,為何唯獨偏愛「牛糞餅」?當地人說出實情
    很多人對於印度的印象不是很好,他們認為印度是讓人無法忍受的國家,印度的風俗習慣以及一些生活環境都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在印度的街頭可以看到有很多的牛,這些牛生活得很自在,他們不受人們的拘束。印度的宗教信仰不允許他們宰殺牛羊,所以印度人不殺牛不宰羊,但是他們卻很偏愛「牛糞餅」,這是為何呢?當地人說出實情。
  • 元帥殺羊宰牛犒勞將士,卻唯獨冷落了車夫,結果被送到了敵軍大營
    我們在一些影視劇中經常看到,部隊出徵前都會由統帥為全體將士備宴壯行,正如李白所言:「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那為什麼在古代吃點肉喝點酒就足以激勵士氣呢?這話說得好像現在喝酒吃肉激勵不了人心了?
  • 牛在古代社會中究竟有多「牛」
    為何要用龜甲和牛肩胛骨佔卜?可能古人認為龜和牛都是有靈性的動物吧。在古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等級中,第一等級是「太牢」,第二等級是「少牢」。所謂「太牢」,就是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豬)全備。而「少牢」只用羊和豕,沒有牛。
  • 牛被殺時為何會流眼淚,真的只是通人性?專家的解釋讓人後背發涼
    《左傳》中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也就說祭天和戰爭是最為重要的,《禮記·王制》載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從這兩處來看,牛的地位在古代相當高,只有祭天儀式時,才會殺牛,平常殺牛是犯法的。
  • 古代為何沒有騎牛打仗的騎兵,力量與防禦比馬高,速度也不差
    歷史上有許多的騎兵大多數都是騎馬,也有少數的象騎兵、駱駝騎兵,卻在歷史中幾乎看不到牛騎兵、豬騎兵,獅虎豹等猛獸騎兵呢?下面小編為你解答為何歷史中沒有牛騎兵。由於各地域的差異,所產的牛自然也有不同。所以如果要建立牛騎兵,就必然是一支專門用來突擊敵方步兵陣地的"重型裝甲"牛騎兵。試想,身披數重鐵甲的戰牛,衝到敵方步兵面前,低頭直撞步兵的下三路,那場面,簡直古代的"坦克",步兵根本抵擋不住,鐵甲馬騎兵也擋不住,還有有人不服氣的,儘管放牛過來!
  • 在古代,不經官府允許,殺牛吃牛肉都是犯法的
    在埃及家貓被尊為神,在中國古代主要的作用就是抓老鼠。 到了現代,家貓寵物的特質越來越明顯。和狗不同,除了抓老鼠和當寵物別的它也幹不了。 在古代,遊牧民族藉助著馬匹方面的天然優勢,不斷施虐著農耕社會,漢朝有人總結匈奴和漢朝軍事優劣的時候就說:漢人兵利,匈奴馬快!可見遊牧騎兵給農耕社會的壓力。直到近現代,這種優勢才被工業文明打敗,人們才不再擔心遊牧騎兵的侵略。
  • 搞笑漫畫:白馬王子與牛郎養的牛,誰的身份更尊貴呢?
    搞笑漫畫:白馬王子與牛郎養的牛,誰的身份更尊貴呢?地府裡面新開了一家金錢鬼高級餐廳,看起來像是五星級的樣子,牛頭和馬面自打這個餐廳開業之後就一直想進去嘗嘗裡面的菜餚,但奈何手上沒錢,兩人苦苦的攢了好久的錢終於攢夠了,兩人決定要進去吃到回本。
  • ,漫談「牛元素」對於中華文化的意義
    不過,在中國古代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以牛羊肉為主食,尤其是宋代,上層社會普遍吃牛羊肉。不是不想吃,也不是沒有,牛肉到底在中國千年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這還得從古代歷朝都有禁止私宰耕牛的條文說起。故本文就以「牛肉稅」出現的原因,牛的象徵,淺談中華千年中「牛」的地位,以給讀者一個更加全面的角度去了解牛的「前世今生」,詳細解讀「牛」文化。
  • 牛在被宰殺時,為何會下跪流淚,牛下跪意味著什麼?
    其實這是因為牛具有特殊的消化器官,和人類不同,牛有4個胃,在進食時,可以先不咀嚼,而把草料儲存在胃中。等到沒事的時候,就會將吞進去的草再返回到口腔裡慢慢咀嚼,這樣能更好地將食物消化和吸收。而且在牛的胃和腸道裡大約有100多萬個特殊微生物,它們能將草分解成蛋白質。擁有神奇能力的牛,自然就是被人類選中的動物,擔負著犁地的工作。
  • 農村老話說,「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是什麼意思?
    常聽到老人們說,「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說的就關於家畜的性格。在農村基本每家都有養豬的經歷,說豬是草包,其實這一點不假。其他的家畜通常都會散養,唯有豬基本都是圈養,並且這種動物生性懶散,整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每天都在長肉。當然這也正是人喜聞樂見事情,養豬就是為了吃肉,這樣的性格卻被人們當作「草包」,人們對它也沒有什麼好感。
  • 河南「最牛」羊肉館,一天賣10隻羊,店裡賣的羊肉都是自家養的羊
    河南最牛羊肉館,一天賣10隻羊,店裡賣的羊肉都是自家養的羊。大家都知道吃羊肉的好處,我們河南就有一家這樣的羊肉館,每天可以賣10隻羊,還供不應求,自己在家裡專門置辦了一個羊場,只供自己的羊肉館使用。這家羊肉館已經在我們這裡經營了20年之久了,聽老一輩的人講她們家3代都是開羊肉館的,店裡的老闆已經有60多歲了,現在自己的兒子也已經開始跟著他到店裡學手藝了,平時我們這裡誰家要是有個大事小事需要準備羊肉的話都會來老闆店裡買的。老闆人非常的熱情,只要是到店裡來的顧客,都會讓你們先嘗一口他家的羊肉。
  • ,漫談「牛元素」對於中華文化的意義
    中國人是出了名的會吃,自三皇五帝時期後,飲食文化就開始蓬勃發展,牛肉的美味和營養價值在所有肉類中絕對是數一數二,那為何以牛肉為主料的佳餚難以在典籍中尋到蹤跡?這還得從古代歷朝都有禁止私宰耕牛的條文說起。故本文就以「牛肉稅」出現的原因,牛的象徵,淺談中華千年中「牛」的地位,以給讀者一個更加全面的角度去了解牛的「前世今生」,詳細解讀「牛」文化。
  • 這件器物生動的表現出古代地位最尊貴的牲畜形態——牛尊
    相比於我們現在日常吃牛肉,在古代殺牛是犯法的。在中國古代主產農業,牛作為重要的勞力,在古代有些不可取代的地位。」,諸侯也就相當於現在的省部級,也就是說省部級封疆大吏都無權輕易殺牛,古人對牛是非常非常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