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字揭曉!網友:好聽又霸氣!

2020-12-14 騰訊網

2020年4月24日,我們迎來了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國家航天局正式對外宣布,今年我國將開展火星探測任務!

據介紹,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並以「攬星九天」作為工程的圖形標識。

其實,這樣的命名是有講究的。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解釋,該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同時,象徵「攬星九天」的任務標識,展示了獨特字母「C」的形象,匯聚了中國行星探測(China)、國際合作精神(Cooperation)、深空探測進入太空的能力(C3)等多重含義,展現出中國航天開放合作的理念與態度。

按照計劃,2020年我國將通過「長徵五號」發射火星探測器,並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具體來說,我國火星探測任務的實施步驟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 使用「長徵五號」火箭,將火星探測器發射至地火轉移軌道;

◆ 與運載火箭分離後,在地面測控系統的支持下,通過多次軌道機動和中途修正,在近火點實施制動,進入環火橢圓軌道;

◆ 當運行到選定的進入窗口後,探測器將進行降軌控制,釋放火星著陸巡視器。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火星探測不會重複其他國家火星探測的老路——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將實現一次發射任務進行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開展火星全球性和重點區域性綜合探測。

實際上,除了火星探測之外,展望未來,我國還有更多的太空探索行動!

比如,即將在2030年啟動「覓音計劃」,對太陽系外是否有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進行探測;準備在2030年實施重型運載火箭、下一代空間基礎設施、火星和小行星取樣返回等重大工程項目;計劃於2045年建立功能完備、長期運行的月球科研站、進行太陽系邊際探測、擁有組合動力重複使用運載器、並具備載人登陸火星的能力。

來源:蔡璐整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出發吧,向著火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
    新華社海南文昌7月23日電 題:出發吧,向著火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新華社記者胡喆、王琳琳、周旋「日月安屬?列星安陳?」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 百度聯合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推出火星知識直播「下一站,火星」
    關於火星你知道多少?按照計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在2020年7至8月執行。屆時「天問一號」將帶著中國人的飛天夢,駛向宇宙,探索未知。為了讓大眾對火星探測和相關知識有更清晰的了解,百度與中國火星探測工程聯合打造「下一站,火星」科普系列直播,從6月11日開始,直到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太空,每周與大家見面。網友只需打開百度App搜索「火星」,即可進入直播。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
    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正式開啟,科技日報:邁向星辰大海的第一站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正式開啟,科技日報:邁向星辰大海的第一站 科技日報7月24日報導,7月23日,隨著火星探測器進入太空,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拉開帷幕,中國航天正式開啟「攬星九天」的行星探測計劃
  • 2020火星探測活動的最佳窗口期來臨了,中國火星探測已經準備就緒
    而2018年之後,下一個火星衝日,也就是火星探測的最佳發射窗口預計在2020年的下半年。2020火星探測的窗口期,火星探測將迎來一個新的國家探測火星,這便是中國。中國是繼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和印度之後的又一個國家將展開火星探測任務。
  • 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正式進入泰格豪雅時間
    工程主管部門領導、工程兩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副總指揮劉繼忠、「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出席參加新聞發布會。泰格豪雅榮耀成為該項活動的合作夥伴,展現對中國航天事業以及火星探測工程的傾力支持。
  • 日本火星探測:首次失敗,目標轉向火衛一
    該任務計劃發射一顆探測器訪問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並且計劃登陸火衛一採樣返回地球。這將是人類首次前往火星的衛星進行採樣返回,有助人類進一步認識火星。 命運多舛的「希望」號 日本最早深空探測活動是1985年的彗星探測。
  • 官方只給了一張圖,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到底要怎麼搞?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會超】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布了進行我國首次獨立的火星探測的探測器外觀圖片。 火星路漫漫 2011年,我國曾計劃於俄羅斯合作,利用俄羅斯「福布斯-土壤」號探測器進行火星探測的機會,安排我國研製的螢火一號探測器進行搭載飛行,與福布斯-土壤號共同到達火星附近後再行分離,執行各自的探測任務。然而,由於福布斯-土壤號出師未捷身先死,在地球附近變軌失敗,我國的螢火一號也因此未能完成預定任務。
  • 中國「天問一號」即將發射,2020火星年,圍觀各國火星探測計劃
    青海火星營地(圖片來源:火星營地官網)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名稱,該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首次火星探測...
    2020-12-17 15:16:58來源:FX168 【未來中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在17日舉行的中國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 2020年去火星看看 中國首次公布登陸火星時間表
    【TechWeb報導】4月25日消息,中國航天日當天,中國首次對外公布登陸火星計劃的時間表,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稱,在「十三五」規劃末年,2020年左右將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裡程碑:天問一號探測器已飛行3.6億公裡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給出的信息,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飛行狀態良好。1億公裡相當於2499個地球赤道長度。現在,天問一號正以每秒17.4公裡的對地速度飛向火星,預計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造訪我們地球的「姊妹星」。
  • 人類火星探測簡史,1971年蘇聯探測器登陸火星僅工作了22秒
    1909年,新的觀測否定了火星運河的存在。1894年美國天文學家威廉·華萊士·坎貝爾首次對火星的大氣進行光譜分析觀測,發現火星大氣中既沒有水,也沒有氧氣,不適合生命生存。1965年美國的水手4號探測器飛越火星,發現那裡是乾燥的不毛之地。探測器還發現火星沒有磁場保護,強烈的紫外線可以直射表面,足以殺死任何已知的生命。
  • 火星探測徵途漫漫,英威騰為「天問」守護
    天津國家天文臺再傳喜訊,英威騰電源明星產品RM150/25C模塊化UPS電源已安裝調試完畢,正式服務於天津國家天文臺數據機房,為科學數據接收任務提供安全可靠的電源保障。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於2020年7月成功發射,目前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已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
  • 早安太空·網羅天下|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等工程任務正在按...
    > 昨天下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等,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對於很多人關注的,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是否會分享給美國NASA,吳豔華回應,外空資源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中國政府願意與國際志同道合的機構和科學家,共享月球樣品,以及有關探測數據的科學分析。
  • 中國探月三步走完美收官 接下來火星木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上了!
    中國探月三步走完美收官 接下來火星木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上了!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
  • 目標:火星。中國即將探測火星,這份火星題材科幻電影片單請收好
    7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繼成功完成探月任務之後,我國即將對火星進行探測。這又將是我國航天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 火星探測關鍵設備,國家天文臺70米天線反射體吊裝成功
    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公眾號4月27日消息,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上,備受關注的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根據計劃,2020年我國將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並對火星表面重點地區進行巡視勘查。
  • 網友熱議「天問一號」「奔火」: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從1960年至今,人類已經進行了44次火星探測活動,這讓火星成為人類探測時間最長、次數最多、參與國家也最多的一顆行星。雖然探測任務的成功率只有43%左右,但目前在軌工作軌道器或火星車仍有8個。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火星是太陽系中除地球外搜索熱度最高的行星。2005年6月22日,網友「依稀水瓶座」在百度知道上提問:「美國火星探測好多年了,中國什麼時候可以開始?」
  • 嫦娥5號軌道器開始變軌,疑似執行額外任務,極可能準備探測金星
    2012年12月15日,中國國家國防科工局發布消息,嫦娥2號衛星在完成探月任務後,其軌道器成功飛抵距離地球約700萬公裡的深空,以10.73公裡每秒的相對速度與圖塔蒂斯小行星由遠及近擦身而過,並且利用嫦娥2號星載相機對小行星進行了光學成像。這是國際上首次對該小行星進行進行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