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發現石油
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而「石油」這個中文名則稱是由北宋大科學家浙江杭州錢塘縣人沈括在《夢溪筆談》第一次命名的。而早在東漢時期(公元32-92年),由陝西鹹陽人班固所著《漢書》中就記載了「高奴中國古代油井有洧水可燃」。高奴是一個地名,就是指現在的陝西延長,洧水指的便是延河的支流。說明當時延長境內河面上有漂浮的原油,可以燃燒,這便是中國大陸上關於首次發現石油的最早記載。
延長石油建廠
陝西人凡是開車的司機,對於延長石油一點也不陌生,但很少有人會去了解這「延長石油」四個字的真正含義。延長石油於1905年3月(清光緒三十一年)建廠,1907年打成「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同年建成煉油房,結束了中國陸上不產石油的歷史。
延長石油的榮譽
延長油礦後被譽為「中國石油工業之母」,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公布延一井舊址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7年,「延一井」被國務院命名為「中華之最」。因此, 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延長石油),排行中國第四大油企,也就不足為奇了。
石油故裡的風景線
作為石油故裡的延長縣,這採油、煉油的畫面亦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運營人員/子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