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訊(通訊員 趙潔 記者 丁小玲)11月12日18:00,夫子廟歷史文化街區華燈初上,遊人如織。大成殿門前,一曲極具藏族文化氣息的歌舞表演《天地祥和》吸引了眾多市民和遊客駐足欣賞。正在這裡舉行的是「遇見夜金陵·聽見新墨竹」寧墨嘉年華展演活動,來自西藏墨竹工卡縣松贊藝術團和南京市演藝集團的藝術家們攜手為市民遊客準備了獨具兩地特色的精彩演出。
「遇見夜金陵·聽見新墨竹」寧墨嘉年華是第二屆「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的系列活動之一,同時也是南京「遇見夜金陵」夜間文化品牌活動之一。當晚的演出中,墨竹工卡縣松贊藝術團的藝術家們帶來了《阿古白瑪》《亞吉查姆》等6個原汁原味的藏族歌舞,市演藝集團則準備了《金陵謠》《江山如畫》等極具江南特色的節目。
墨竹工卡縣文旅局副局長次旦旺姆說,松贊藝術團準備的這些節目,有的還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例如開場舞《天地祥和》屬於「諧欽」,《亞吉查姆》屬於「堆諧」,「諧欽」和「堆諧」都屬於非遺。次旦旺姆解釋道:「『堆諧』是藏語的諧音,『諧』的意思是弦子舞,就是一邊彈琴一邊跳舞。『堆諧』最早流行於拉薩及周邊地區,表演者用腳步敲擊出節奏,和踢踏舞很像,所以又被稱作『拉薩踢踏舞』。而『諧欽』意為大歌,被人們稱為『吉祥歌舞』,是藏族牧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提煉和自身創造融為一體的一種歌舞,體現牧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熱愛。」
來自蘇州的遊客劉萌說,《天地祥和》是本場她最喜歡的節目。「今天能親眼觀賞到原生態的藏族舞蹈表演,感覺非常震撼。」
今年是南京市對口支援西藏墨竹工卡縣25周年。半個多月前,西藏墨竹工卡縣松贊藝術團20餘名隊員來到南京,他們帶著兩個任務,一是在南京市演藝集團及市屬文藝院團跟班學習,二是籌備第二屆「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的文藝演出。
在過去的半個多月裡,他們不僅在南京市歌舞劇院、南京民族樂團和南京市話劇團進行了專項學習培訓,還觀摩了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閉幕式,並和市屬文藝院團一同參與了公益演出。在11月10日的第二屆「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開幕式上,除了精心準備的非遺舞蹈《甲瑪諧欽》以及大合唱《墨竹歡迎您》以外,墨竹工卡縣松贊藝術團還與南京市歌舞劇院以及南京民族樂團合作表演了三個節目,包括藏式特色表演《打阿嘎》與兒童藏式踢踏舞表演、舞蹈表演《格桑茉莉共芬芳》以及非遺文化融合表演《龠笛扎念情》等。
據悉,第二屆「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期間,「遇見夜金陵·聽見新墨竹」寧墨嘉年華接下來還將陸續走進六合、溧水等地,讓更多市民感受南京和墨竹交流交往交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