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由於鄰近內蒙古大草原,其飲食也接近內蒙古風味。在壩上草原,喝馬奶酒,吃烤全羊縱馬馳騁感受濃鬱的塞外草原風情。張家口最具特色的地方美食有燻肉、口蘑、一窩絲、油炸糕、手把羊肉、山藥魚、涮羊肉等,一定會使你大飽口福。
柴溝堡燻肉
懷安縣柴溝堡是一處塞外古鎮。據說,當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逃難西安,曾駐足柴溝堡,品嘗了當地的燻肉,你其為精美的佳餚。從此,柴溝堡燻肉聲名遠揚。
懷安豆腐皮
是懷安縣的特產。皮薄如紙張,韌似皮條,極富營養價值,且價廉物美。
「燒南北」
是張家口有名的傳統風味菜餚。主要以塞北口蘑和江南竹筍為主料,切成薄片,入鍋煸炒,燒熟後勾芡,再淋上雞油和一些調料即成。因所用主料分別產於南方和北方,故名「燒南北」。
宣化朝陽樓涮肉
張家口市宣化區的朝陽樓,始建於明末清初,是一家老字號清真飯莊,主營涮羊肉,素以選料精、切片薄、調味全、味道佳的特點而聞名一方。據說,當年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西逃途經宣化府,朝陽樓飯莊為其專供三日御膳。
陽原圪渣餅
是陽原縣老字號揣骨町糕點店的招牌小吃,曾為清廷的御膳食品。陽原人稱「鍋巴」為「圪渣」因其薄脆,故起名為「圪渣餅」。近年來,揣骨町糕點店在原料中加入水果汁,製成酥脆、果香、甜味的新產品,將原「圪渣餅」改名為「龍鳳酥」,深受顧客的歡迎。
宣化油麵窩窩
是張家口地區最具特色的小吃之一。放在籠中蒸熟的油麵窩窩排列整齊,四孔朝上,宛若石榴嘴一般,非
常入眼。吃時,用筷子夾著油麵窩窩,蘸著蘑菇滷汁,入口感覺脆爽、鮮香、筋道。宣化的油麵花樣繁多,還有貓耳朵、蒸撥魚、湯麵餃等,樣樣都好吃,不可錯過。
蔚縣八大碗
是當地招待客人的名餚,一般為炒肉、絲子雜燴、酌蒸肉、虎皮丸子、塊子雜燴、渾煎雞、清蒸丸子、銀絲肚等八道菜。八大碗有葷有素,味美適口。
張家口莜麵
即莜麥麵,其營養成分是其他麵粉的七倍以上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食品。莜麥,俗稱油麥、燕麥、玉麥,是張家口壩上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被稱為壩上「三件寶莜麵、山藥、大皮襖」之首,又被譽為「塞外珍珠」。
其他名吃
宣化拔絲葡萄、陽原稍化營狗肉、蔚縣糊糊面,糖麻、張家口餡餅、山藥魚、壩上烤全羊、莜麵窩窩羊肉湯、油炸糕、手把羊肉、一窩絲、秘制乳羊排等
張家口特產
宣化羊皮褥子、萬全神水、陽原漢白玉雕刻、沽源甜玉米、崇禮蘑菇、蔚縣扁杏.赤城野山榛、宣化牛奶葡萄、白葡萄、壩上馬奶酒、八稜海棠、菜莜麥、壩上錯季蔬菜蔚縣剪紙蔚縣貢米、懷來長城葡萄酒、張家口皮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