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風「發飆」!今年第一個土颱風醞釀中!梅州明起將迎雨雨雨...

2021-03-02 梅州日報

緊張的高考終於結束了

可是高「烤」卻依舊持續進行中

看看這幾天的氣溫圖



氣溫實況圖

雞腿火力全開

全熟中帶點焦香味

再偶爾來點局地開水滋潤下

降雨實況圖


這酸爽

感覺不是在融化

就是在溶化的路上

今天下午

梅江區、梅縣區、蕉嶺縣

豐順縣、大埔縣、平遠縣

相繼發布了

雷雨大風黃色預警信號


別的地方咱不知道

反正小編在辦公室

成功避過了兩場大雨

據@中國氣象愛好者

壞天氣就要在我國全面發飆了

首先就是暴雨

童靴們

還記得五月底淋過的雨

划過的船嗎?

天天下雨

感覺看不到盡頭的雨

能讓花盆長蘑菇的雨

注意了

一大波龍舟水正在醞釀的路上

而這波雨的到來

正是因為南亞季風

即將在6月上旬末或中旬

全面爆發

6月8日南亞季風爆發形勢,中氣愛標註

隨著西南季風的「發飆」增強

我國南方的暴雨帶不僅要增寬

讓下暴雨的地方更多

而且要增高

暴雨也會更猛烈更強大

6月8-13日,南海季風始終強勢,但季風北沿和雨帶逐漸南撤。中氣愛根據ECMWF數據製作

因此

在這次季風發飆中

雲南、貴州、湖南

江西、浙江、福建

以及廣東、廣西、臺灣的雨

都將全面增強

在季風「發飆」狀態下

暴雨、大暴雨隨時可能發生

不排除局部特大暴雨的可能性

尤其是廣東、廣西和福建

4-5月暴雨已經太多

這一次的兇猛暴雨

會造成很大的防災和防洪壓力

這次季風「發飆」

將一直持續到6月15日左右

之後

隨著季風的節奏性減弱

以及東北冷渦的力竭後退

副熱帶高壓將捲土重來

試圖重新進入華南

這時

華南天氣形勢就有些微妙


如果季風減弱的徹底,那麼副高就將直接控制華南,重新帶來桑拿溼熱天氣

如果季風還有一定強度,那麼西南風就會和副高東風匯合,有可能誘生南海熱帶低壓,甚至是今年第一個影響我國的土颱風

如果低壓生成,那麼華南的雨還要下。

來看看具體的天氣預報吧

據@廣東天氣

10-14日廣東將有持續性強降水

10日-11日,粵北和珠江三角洲市縣有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其餘市縣有中雨到大雨局部暴雨。

12日,河源、梅州、陽江、雲浮和珠江三角洲市縣有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其餘市縣有雷陣雨局部暴雨。

13日-14日,珠江三角洲和粵東市縣有暴雨到大暴雨,粵北、粵西市縣有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龍舟水期間

感覺就是不斷在暴曬

和暴雨中轉換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

我空調開一整天了)

具體到梅州

據@梅州天氣

今晚到明天

全市多雲轉中雷雨,局部大雨

最低氣溫24到25度

最高氣溫30到31度

偏南風2級

未來幾天梅州的天氣走向

是這樣子的

↓↓↓

數據來源:廣東天氣「停課鈴」app

廣告時間 


明天開始的持續性強降雨

具有範圍大、時間長

累計雨量大的特點

落區比前個過程(5月底)

更偏向廣東內陸

地質災害風險也更大

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防禦強降水引發的山洪

內澇及山區地質災害

什麼是地質災害?如何預防?

小編這次把壓箱底的乾貨

全掏出來了

且看且珍惜


一轉眼

三天的端午小長假

已經進入尾聲

大家的心裡

是否有一絲絲不舍?

沒關係!

揮別2019上半年

下半年還有一個超長豪華假期

以及中秋佳節

(和好吃的月餅)

在等待著你吶~

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

休假期限具體為:

(1)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
(2)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
(3)職工累計工作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年休假自己安排還是單位安排?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如果臨近年底,建議還未安排職工休完年休假的單位,儘早給予合理安排。

職工依法享受的——

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等國家規定的假期

因工傷停工留薪期間

不計入年休假假期。

國家法定——

也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年底時間緊,工作多,單位安排不了年休假,可以放到明年再休嗎?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但應徵得職工本人同意。

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職工天數少於應休天數的,應當在本年度內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換言之,就是額外支付日工資收入的200%。

來源:梅州日報(mzrbweixin)綜合自@廣東天氣、@梅州天氣、@中國氣象愛好者、@中央氣象局、廣東天氣「停課鈴」app、勞動報、新聞夜航、網絡

編輯:廖玉芳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看梅州最熱新聞

你點一個小編工資漲5毛

相關焦點

  • 颱風與季風的區別
    颱風與季風的主要區別在於颱風是一種熱帶氣旋,而季風是大氣環流和降水的季節性變化,伴隨著陸地和海洋的不對稱加熱而形成。颱風颱風是一種成熟的熱帶氣旋,在北半球180°到100°E經度之間發展。颱風與颶風的區別僅在於位置不同。颶風是發生在大西洋或東北太平洋的風暴,颱風發生在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發生在南太平洋或印度洋海洋。在西北太平洋沒有正式的颱風季節,因為熱帶氣旋全年形成。
  • 超強颱風美莎克將重點影響吉林和黑龍江,10號颱風海神正醞釀中
    9月1日早晨5點,9號颱風「美莎克」由強颱風級加強為超強颱風級,這也是今年首個超強颱風。與「巴威」相比,本次颱風持續時間更長、力度更強。9月1日08時至9月2日08時,臺灣以東洋面、東海大部、黃海南部,以及浙江沿海、長江口區、上海沿海、江蘇東南沿海將有7~9級大風,其中東海中東部海域風力有10~13級,「美莎克」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可達14~17級,陣風17級及以上。
  • 今年1號颱風「黃蜂」生成!南海季風即將爆發!雨來了,主汛期不遠了...
    今年1號颱風「黃蜂」生成!南海季風即將爆發!一號颱風已生成拉開颱風季帷幕 中國氣象局消息,2020年5月12日晚8點,今年第1號颱風「黃蜂」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其強度為熱帶風暴級,中心最大風力有8級。從昨天的衛星雲圖來看,颱風「黃蜂」雲系對流旺盛,還在努力增強。 和往年的1號颱風相比,「黃蜂」來得晚了些。
  • 颱風珊珊玩「心機」,登陸朝鮮路徑明顯,14號或將有新颱風醞釀
    2018年的幾個颱風都是有一番折騰的了,都是在不斷的發生轉變之中,從12號颱風「雲雀」來了一次大轉變玩了「心跳」之後,13號颱風「珊珊」也給我們完了一次「心跳」,這次14號颱風也是採用了「心跳」心機的模式,颱風都會玩「心機」了,給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驚嚇」都不能來一個一次性達到準確預測的颱風路徑了
  • 颱風又來了?第17號颱風「沙德爾」正在醞釀中!
    【颱風又來了?第17號颱風「沙德爾」正在醞釀中!】目前,菲律賓東邊的擾動颱風胚胎環流比較明顯,但中心附近對流較弱。未來隨著中心對流增強,系統將獲得發展,可能在19日晚至20日成為17號颱風「沙德爾」。海上持續有大風,海上過往船隻、出港漁船和海上作業人員、海島旅遊和水上項目需注意安全。
  • 新颱風醞釀中!9月還有2-3個颱風生成
    9月下旬天氣預警:華南降雨持續局地暴雨,北方開始明顯降溫,新颱風正在醞釀中!本周末西南、華南等地仍有降雨,局地可達暴雨。在雨水的影響下,西南部分地區氣溫將創今年立秋後的新低。同時西北地區到華北西部等地在冷空氣的影響下,氣溫也將下滑,秋意漸顯。
  • 2020年上半年才兩個颱風!為何這麼少?後面可能會醞釀「大風暴」
    截止2020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確實相對較少,同時我們知道今年的1號颱風形成也比較晚,6月進入到常年的活躍期,颱風生成依然非常少,就算是到了7月我們依然沒看到颱風的發展,那為何今年的颱風這麼少?說颱風少可能只能算是短時間的情況,那我們先來看看為何颱風較少。
  • 今年冷冬還是暖冬?94W、95W同時醞釀,可能有個超強颱風並登陸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未來10天,西北太平洋將有1個颱風生成,給我國南部海區帶來大風天氣,也就是要影響我國。所以說,新的颱風醞釀又出現了,確實如今已經出現了「雙颱風」胚胎的誕生,編碼分別為94W和95W。日本氣象廳已經針對雙颱風胚胎髮布了一個熱帶氣旋警告,還有一個就是熱帶低壓警告,所以都覺得有成臺的可能性。
  • 沙烏地阿拉伯都要「刮颱風」了,2018年我國第一個颱風啥時候來?
    種種跡象表明,今年雖然西南季風偏晚,但「初臺」卻可能偏早,6月上旬或中旬就可能來到我國。偏早的原因,一還是因為這個阿拉伯「颱風」梅庫努。短期來看,梅庫努會截留印度洋水汽,讓南海夏季風爆發偏晚;但拉長時間,它和孟加拉灣的旋風胚胎93B一起,拉動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全面爆發。
  • 南海颱風胚胎在醞釀,廣東將迎來首場溼冷
    據廣東氣象臺發布的最新消息,12月9日早上11點鐘左右,我國南海近海海面上有一個颱風胚胎正在醞釀當中。目前,從該颱風胚胎的路徑來看,低壓帶極其不穩定,颱風生成機率極低。因此,未來的幾天不會有颱風形成。但是,由於低壓帶急流外圍的影響,從而造成空氣的冷暖氣流開始交匯。
  • 2018年颱風活躍季即將開始!我國最早受颱風影響的竟然是這裡
    5月28日梅庫努在沙烏地阿拉伯魯卜哈利沙漠中的殘留雲系雲圖,NOAA衛星拍攝梅庫努的影響當然不只是上面這些。它就像一個大水泵,直接扳動了「印度洋水槍」西南季風的扳機。從它登陸那天開始,北印度洋兇猛的西南季風如潮水般東進,已全面佔領阿拉伯海、印度次大陸、孟加拉灣,正在進攻中南半島。
  • 今年2號颱風醞釀中!福州接下來的天氣……
    編號98W可能發展為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從移動方向來看 未來逐漸靠近我國 有可能影響我國華南沿海成為今年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據中國氣象頻道氣象分析師信欣:目前美國GFS預報,繼續看好11日晚-12日,菲律賓附近有颱風生成,之後西北行,15日登陸廣東。
  • 七月的颱風不會打破歷史記錄 大數據揭示了颱風「缺席」的原因
    自2020年5月12日1號颱風「黃蜂」和6月14日2號颱風「鸚鵡」形成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沒有再出現新的颱風。七月即將結束。目前,菲律賓附近正在醞釀許多熱帶擾動胚胎,但它們不太可能發展成颱風。這樣,今年7月會不會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空站」?今年到目前為止抑制颱風活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後期颱風活動的趨勢是什麼?歷史罕見!
  • 9號颱風「美莎克」正在醞釀 或影響舟山群島
    9號颱風「美莎克」正在醞釀 或影響舟山群島 2020-08-27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年華南季風/颱風強降水協同觀測試驗技術研討會召開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陳德康 鄭騰飛 馮璐報導 4月28日,2020年「華南季風/颱風強降水協同觀測試驗」技術研討會召開。研討會採取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行,主會場設在珠三角氣象災害監測氣象預警中心。
  • 為何今年10月生成和登陸颱風多?
    為何今年10月生成和登陸颱風多?颱風生命史關鍵看生成地點,一般而言,生命史長的颱風多生成於大洋中部低緯度地區。  今年10月,颱風狂刷存在感,「燦鴻」「蓮花」「浪卡」「沙德爾」「莫拉菲」相繼生成。另外,10月29日到30日,可能還有一個颱風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
  • 15號颱風珊瑚最新消息:颱風相關概念股有哪些?
    2017年15號颱風珊瑚最新消息:根據最新颱風珊瑚實時發布路徑圖顯示,2017年的第15號颱風珊瑚正在太平洋上醞釀當中。原本太平洋上有三四個颱風胚胎,分別是w95、w96、w97。那麼,颱風相關概念股有哪些呢?我們來看看。
  • 2020年拉尼娜現象或醞釀中!今年是「極寒」冬天?冷得發抖?
    綜合現有的情況來看,拉尼娜現象出現的概率相對來說越過了「中界限」。8月各大氣象預測機構分別表明了結果,NOAA、日本氣象廳顯示概率為60%,40%會保持中性狀態,而澳大利亞氣象局認為有70%。所以相對其他都是不低的。
  • 【颱風動態】「山竹」路徑又變!梅州已見大風大雨,千萬別放鬆警惕!
    昨夜起珠江口及粵東沿海的大風持續呼嘯中~相信已有不少梅州的小夥伴感受到只是不知在妖風陣陣的呼嘯聲中大家都還睡得好麼?據@廣東天氣消息【大風實況追蹤】09時左右,#颱風山竹#的8級大風影響範圍已覆蓋粵東大部和珠三角兩側。所以梅州的各位小夥伴,今天要是沒事的話還是儘量留在安全的室內,減少或避免外出,給自己一個理由睡懶覺吧~
  • 風王飛燕走後,又有雙颱風胚胎在醞釀!到底是去日本還是來我國?
    進入9月,海上天氣的主角是今年第21號颱風飛燕,作為西太平洋天氣舞臺上的「獨生子女」,它在良好的水溫和大氣環境下猛烈增強,一舉超過今年的颱風瑪莉亞成為2018年迄今最強颱風,加冕「風王」。事實上,「風王」飛燕即將退場已經給低緯度的海洋騰出了不少空間,從今天上午的衛星雲圖來看,太平洋上除了靠近日本的「風王」飛燕外,菲律賓以東海域、南海和熱帶太平洋地區熱帶雲團此起彼伏,在這當中,已經有新的颱風胚胎正在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