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吃泡麵的時候覺得泡麵真好吃,所以就笑著許下願望:以後能天天吃泡麵就好了。長大後,果然實現了天天吃泡麵的願望,只不過再也笑不出來了。
這是當代年輕人的一句調侃,但也說明了一個現實,泡麵是現在很多人不想老吃但也離不開的食品。在絕大多數人看來,泡麵有兩大特點,一個是可以當快餐,另一個就是便宜。也正是因為有這兩個特點,所以這些年來泡麵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日用品」。
而在中國的泡麵市場中,現在最火的兩大巨頭當屬統一和康師傅。其中,統一的代表作是老壇酸菜牛肉麵,康師傅的代表作是紅燒牛肉麵。雖然這些年國內推出了諸如香菇燉雞、藤椒牛肉等其他口味,但是這兩個口味一直都佔據了絕大多數市場份額。
在泡麵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統一和康師傅在這些年裡可以說是相愛相殺,一起擠走了其他的泡麵品牌,又誰都不讓誰地想要佔據更大的市場。因此,在統一和康師傅的愛恨情仇中,各種「競爭」可以說是花樣百出。
其實如果追溯中國泡麵的發展史的話,康師傅和統一都算是開山鼻祖。其中,康師傅誕生於1992年,是魏應州在火車上發現的商機,於是就推出了最經典的紅燒牛肉麵。對於這種開水衝泡就很好吃的食品,當時的中國人可以說愛不釋手。
而統一進入大陸市場的時間只比康師傅晚了半個月,但是其在大陸的反響並不是很好,因為統一推出的第一款泡麵是招牌鮮蝦麵,大陸的居民普遍覺得這種泡麵太淡,吃起來沒有什麼味道,所以統一一開始並沒有嘗到什麼甜頭,之後也一直被康師傅壓著一頭。
直到2008年,統一發現國內泡麵市場中的酸辣口味是空白的,於是就推出了老壇酸菜牛肉麵。吃膩了紅燒牛肉麵的消費者,嘗過了老壇酸菜牛肉麵之後紛紛淪陷,統一靠著這個口味的泡麵打了一波翻身仗。
對此,康師傅自然不會置之不理,在統一的老壇酸菜牛肉麵火了之後,康師傅推出了陳壇酸菜牛肉麵」。這名字聽起來十分普通,也沒有為其帶來多大的市場。
索性後來康師傅直接也推出了老壇酸菜牛肉麵,其包裝配色都和統一差不多,都是大紫色,以致於很多人買的時候都沒注意自己買的時候康師傅還是統一的。
對於康師傅這種模仿的行為,統一請了汪涵做廣告,其中有這樣一句廣告詞:「有人模仿我的臉,還要模仿我的面」,這就是在暗諷康師傅的山寨行為。
後來,康師傅回擊,請了徐崢和王寶強當代言人,主打「酸菜加量更爽」,並且在廣告中暗諷統一酸菜量少。而且當時的康師傅老壇酸菜牛肉麵有火腿腸,所以其在廣告中還諷刺了統一沒有火腿腸。
再到後來,康師傅和統一競爭的火藥味越來越濃,雙方不僅互相暗諷,甚至還搞出了一場燒掉了40億根香腸做贈品的補貼大戰,最後搞得雙方都元氣大傷。發展到了現在,康師傅和統一依舊競爭得不可開交,那麼對於這兩個品牌,那更喜歡哪個呢?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