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出臺全國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五年覆蓋六成城區

2020-12-16 瀟湘晨報

南都訊 記者張一鎏無障礙設施,是每個人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年邁的老人、孕婦、兒童、殘障人士甚至是拿著箱子爬上爬下的年輕人等。就說我們吧,面對滿是臺階的天橋,也都希望有個電梯,避免烈日下曬著走上去。

近日,羅湖區雙周發布「有愛·無礙——羅湖區出臺全國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專場,羅湖區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劉迅介紹了全國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建設規劃——《深圳市羅湖區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2020-2035年)》,先行探索高密度建成區無障礙建設路徑。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5年羅湖無障礙覆蓋率達到60%,2030年無障礙覆蓋率達到75%,2035年無障礙覆蓋率達到85%。

無障礙坡道。南都資料圖

打造無障礙城區羅湖模式

如何打造無障礙城區?羅湖區率先從頂層設計著手,依託深圳市無障礙促進會,邀請到孟建民院士所在的深圳大學本原研究中心啟動了無障礙城區規劃工作。規劃立足於羅湖區未來發展實際,從理念、制度與器物三維共建維度切入建立系統性規劃體系,通過「了解現狀—提取問題—明確思路—形成目標—制定策略—規劃方案—控制要素—保障監督」路徑逐層深入,規劃涉及設計標準、城市總體規劃、城市更新、無障礙環境建設、社會發展規劃、空間發展規劃、交通發展、信息無障礙等方面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與保障措施,促進城區無障礙建設水平的全面提升。

規劃設計需要腳踏實地的實踐,真正了解有需要人士的需求,讓殘障人士能夠獨立出門,讓有需求的人士便利生活。基於此,在《規劃》編制前期,羅湖區殘聯組織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200多人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全區無障礙現狀調研,深入10個街道83個社區對居民小區、市政道路、公共運輸樞紐、公共建築、公園綠地等處,通過主客觀問卷與大數據採集等方法,深入挖掘現狀特徵與建設需求,為後續城區無障礙建設現狀問題的有效排查奠定基礎。

「依託前置研究,通過實地調研與統計分析方法,我們從人行道、人行橫道、人行地道、人行天橋、停車場(庫)、公交車站、軌交車站、公共運輸樞紐、居住區、公共建築、公園綠地、公共廣場、公共衛生間等多個方面展開抽樣調研,並結合羅湖區十個街道的行政劃分,形成以街道為基本單位的障礙清單。通過數據分析,多維度挖掘障礙排查清單的數據,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探討解決路徑,形成了具有羅湖特色的無障礙城區發展模式。」劉迅說。

無障礙天橋。南都資料圖

惠及人群廣,打造安心的交通出行體系

此次規劃不僅僅聚焦了殘障人士,而是擴大到老人、兒童、孕婦等需要幫助的群體。從他們的需求出發,確保每個市民出行安全、舒適、方便,尤其是滿足殘障人士、老年人、兒童、孕婦、病人等特殊群體的需要,讓殘障人士能夠放心出門,有需要的人士更便捷,提升羅湖區城區無障礙建設水平和質量,提升城區形象。

母嬰室。

此項規劃聚焦了市民日常生活中最關注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於無障礙道路系統、無障礙公交系統、無障礙居住區、無障礙公共建築、無障礙公園綠地、無障礙公共廣場、無障礙公共衛生間、信息無障礙規劃方案,且規劃對於現狀存在問題給出了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例如已有設施的如何完善、規劃或者建設中的建築物中如何設計這些設施等等。

「講到這,我想分享一個我自己的切身體會:因為工作,我常常會和很多殘障家庭相處、交流。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不放心殘障人士獨自出門。我們日常生活中,也鮮少看到殘障人士的身影吧。其實並不是數量不多,是他們很多時候,都不太敢獨自出門。人行道上會不會有障礙?坐車會不會不知何時到站、如何下車?公共洗手間是否方便使用?當種種問題擺在面前的時候,出門,也就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他說。

提到出行,就離不開交通設施。羅湖區無障礙道路系統規劃優先解決城區人行道、人行橫道、人行天橋與人行地道無障礙設施不足、不規範、不連續的問題,重點推進羅湖區與周邊城區各級道路、城區內各街道各級道路人行空間的無障礙銜接與標準化建設,有效銜接城區重要公共建築、居住社區、交通節點與公共空間等關鍵節點,打通交通節點,確保「重安全」、「行得暢」。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統籌人行道路與自行車道、公交車道等公共資源的空間配置關係與物理設施整合,打造羅湖區高密度城區背景下高品質、重體驗、全覆蓋的無障礙慢行交通系統。

(有的盲道設計還需改進。)

此外,常規公交系統佔據羅湖區公交出行總量的60%,也是各類無障礙需求人士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其無障礙建設也是無障礙城區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此背景下,規劃要求城區範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公交站點應進行無障礙專項設計,未達標的公交站點應開展無障礙專項改造,在通過無障礙專項施工圖審查方可進行施工,並在無障礙專項竣工驗收後方可投入使用,逐步提升城區無障礙公交站點佔比。

在軌道交通上,羅湖城區範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地鐵站點應進行無障礙專項設計,未達標的地鐵站點應開展無障礙專項改造,逐步將無障礙車廂納入地鐵車輛的基本配置,重點設置無障礙座位、輪椅停靠專區、低位安全抓杆、無障礙標誌、上落車臨時輔具、語音與字幕報站系統等設備設施。無障礙地鐵站點應重點關注盲道系統、服務設備、標識導引、無障礙通道、無障礙電梯與無障礙衛生間等控制要素的整合設計。

內容維度多,打造更為宜居的生活環境

除了出行外,如何為無障礙需求人士提供更好、更便捷的生活環境?從他們的居住環境、休閒環境等多維度整體規劃,做了詳細的說明。

規劃要求新建居住區或建築配置足量且合規的無障礙住房,並逐步推進殘障人士既有住房的無障礙改造,重點改造住房出入口、通道、家具、廚房與衛生間等空間的無障礙設備設施,增設緊急呼叫系統,提升殘障人士居家無障礙比例。居住區的公共空間應重點關注其出入口、綠地、道路、服務建築與停車場(庫)的無障礙建設工作,孕婦、老人、嬰兒車等各類無障礙需求群體順利參與社區活動。

城中村作為城市快速、高密度發展的現實遺留,存在著居住密度大、居住環境差、公共空間少、無障礙設施缺乏等問題,是羅湖區推動居住區無障礙建設的重點對象之一。規劃緊密銜接「十三五」城市更新要求,結合城中村綜合治理契機,積極探索城中村無障礙建設新模式,逐步提升無障礙住房比例、優化城中村人行網絡、配置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改造公園綠地與廣場、增設無障礙標識導引系統、引入現代化管理與服務制度等,逐步提升城中村居住環境品質,提高城區無障礙城中村的比例。

同時,羅湖城區範圍內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建築應進行無障礙專項設計,既有公共建築無障礙現狀未達標者應開展無障礙專項改造,尤其針對政府對外辦事大廳、醫療建築、文體場館、口岸建築、銀行建築等重點公共服務建築。口岸建築與體育建築作為最具羅湖特色的公共建築,其數量較多且使用頻率較高,應優先推動其無障礙建設工作。

羅湖城區範圍內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園綠地、公共廣場應進行無障礙專項設計,既有公園綠地無障礙現狀未達標者應開展無障礙專項改造,並通過無障礙施工圖審查與竣工驗收後方可投入使用。城區應定期對轄區內公共建築、公共廣場開展督導巡查,確保其各項無障礙設備設施正常投入使用。

科技含量足,打造萬象生活的智慧城區

無障礙設施除了上述提到的設施外,羅湖的無障礙城區建設也藉助5G萬物互聯高科技技術和現代化科技手段,通過智慧的應用,讓無障礙設施功能更全面,更有利於使用。例如深圳榕亨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專注於智慧交通、殘障人士無障礙智慧出行服務相關系統及產品的研發、生產、信息無障礙軟體技術服務,利用高科技手段為殘障人士的智慧出行提供便捷、順暢、無障礙的出行服務,真正實現更安全、更快捷、更暢順無障礙的智能交通體系建設。此外還有手語機器人、電動爬樓梯輪椅、可穿戴智能導盲系統等設備,也都在積極對接中。

規劃對於新建的公共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的公共設施如何進行改造呢?區殘聯緊緊抓住了文明城市創建的契機,通過創文開展公共場所、生活小區無障礙設施提升、完善、督導等行動,為無障礙設施建設注入推動力。

如為更好地發揮殘障人士專用停車位服務殘障人士、方便殘障人士的積極作用,區殘聯對羅湖區首批20個停車場無障礙停車位再次進行督導,複查無障礙停車位設置和有無違規使用情況。經再次督查,羅湖區首批公共停車場無障礙停車位得到有效落實。

此外,每周組織無障礙督導隊到文明城市創建無障礙設施考察點進行實地考察,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整改落實。督導員走過的每一步,落下的汗水,都變成了文明之花,為無障礙需求人士送去了點滴溫暖。今年以來,區殘聯共督導了102批次,涉及27家責任單位,發現問題128宗,現已整改落實98宗,另外30宗在整改落實中,組織開展「回頭看」79場次。

制定規劃期間,羅湖區殘聯也不斷與其他的在全國範圍內無障礙城區建設進展較好的城區展開了多次的交流,對標國際上的做得好的先進地區,在無障礙城區規劃上先行先試,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與海天出版社一同,出版了《深圳市羅湖區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2020 - 2035年)》一書,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特地為此書寫了推薦語,希望羅湖能夠延續創新精神,將這份經驗輸出,在無障礙城區建設方面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羅湖出臺全國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
    是擺在每個城區面前的命題,而深圳羅湖先行探索高密度建成區無障礙建設路徑,正式出臺了全國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用實際行動書寫無障礙城區建設的答卷。11月27日上午,羅湖區殘聯理事長劉迅、黃貝街道辦事處主任鍾遠鋒聯合帶來「有愛·無礙——羅湖區出臺全國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建設規劃」主題發布。
  • 羅湖出臺全國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
    羅湖區殘聯和黃貝街道聯合帶來「有愛·無礙——羅湖區出臺全國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主題發布。「羅湖在無障礙城區建設中勇於擔當,先行探索高密度建成區無障礙建設路徑。」羅湖區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劉迅透露羅湖區殘聯近期編制全國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建設規劃《深圳市羅湖區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從理念、制度與器物三維切入建立規劃體系,涉及設計標準、城市總體規劃、城市更新、無障礙環境建設、社會發展規劃、空間發展規劃、交通發展、信息無障礙等內容,力爭2035年羅湖無障礙覆蓋率達到85%。
  • 深圳羅湖區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出臺
    深圳羅湖區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出臺—— 提升城市人文溫度和幸福指數深圳羅湖區編制的全國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建設規劃《深圳市羅湖區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2020—2035年)》日前出臺。該規劃涉及設計標準、城市總體規劃、城市更新、無障礙環境建設、社會發展規劃、空間發展規劃、交通發展、信息無障礙等內容,填補了我國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編制的空白。無障礙城區建設如何做?羅湖區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劉迅介紹,羅湖區率先從頂層設計著手,依託深圳市無障礙促進會,啟動了無障礙城區規劃工作。
  • 深圳羅湖區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出臺―― 提升城市人文溫度...
    深圳羅湖區編制的全國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建設規劃《深圳市羅湖區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2020―2035年)》日前出臺。該規劃涉及設計標準、城市總體規劃、城市更新、無障礙環境建設、社會發展規劃、空間發展規劃、交通發展、信息無障礙等內容,填補了我國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編制的空白。  無障礙城區建設如何做?
  • 羅湖城市更新規劃發布,湖貝規劃解讀來了
    同時利用多首層開放式街區,讓垂直立體的公共空間增添繁華魅力。規劃倡導地上與地下空間、市政及景觀四個一體化的創新設計理念,通過地下空間的統籌開發,構建站城一體的強大交通基盤。 亮點五:高標準公共配套,打造城區民生典範 規劃7.9萬平方米公共配套設施,為市民提供高品質的生活配套。市政設施全面更新,為羅湖核心城區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通過建設海綿設施,實現水文生態修復。
  • 無障礙設施滿覆蓋!成都中心城區有條件街道已基本實現
    今日(5月17日)是第30次全國助殘日。記者從成都市住建局獲悉,目前,成都市中心城區內凡有條件的街道已基本實現了盲道和無障礙設施的滿覆蓋。「成都一直堅持無障礙設施與房屋和市政基礎設施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例如,在2019年實施的三環路改造工程、一環路改造工程,在建的6條地鐵線路等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都是按照有關規範進行設計施工。
  • 羅湖「繡」出城區環境品質提升精美畫卷
    對於羅湖這樣較早發展起來的老城區而言,優化美化城區環境、提升城區管理品質尤其重要,甚至是城區綜合競爭力的直接體現。2018年,羅湖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深入貫徹落實區委「力量黨建」部署,對標打造「全國最乾淨城市」和「世界著名花城」的要求,全面推進城市管理工作「補短板、提品質、惠民生」,加速推動城市環境品質提升行動步伐。羅湖區區長羅育德十分關心羅湖城區環境品質提升,多次參加專題會議並做出部署。
  • 名列榜首,拿下全國文明城區!閔行到底做了什麼?
    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領導帶動,充分激發黨員幹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區委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作為「人民城市」建設的龍頭工程予以推進,在創建過程中,建立了強有力的指揮機構、出臺了嚴格的考核辦法、編織了嚴密的創建聯動網絡,構建起「全民參與、全域創建」的工作格局。
  • 全國首個義倉發展網絡區級支持中心落地新都
    「你好鄰居,YI啟新都」全國首個義倉發展網絡區級支持中心落地新都!9月28日,「你好鄰居,YI啟新都」四川·新都義倉嘉年華暨全國義倉發展網絡四川區域新都區支持中心成立儀式在新都區新都街道新桂東廣場拉開序幕。
  • 11個全國文明城區!上海怎麼做到的?
    在近期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上海閔行區、崇明區、松江區、金山區、青浦區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區。至此,上海16個區中,已有11個區躋身全國文明城區行列。這張優異的成績單背後,有什麼樣的「魔都密碼」?新華社為此發表文章《11個全國文明城區!上海怎麼做到的?》
  • 羅湖交出高質量發展答卷
    創新發展離不開空間的承載。作為深圳最早的建成區,羅湖是最早面臨「四個難以為繼」的城區。對此,該區加強規劃引領、片區統籌、項目管控,通過城市更新不斷挖掘可用空間。現在來羅湖走一走,你會看到一幅幅吊塔林立、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除了清水河重點片區開發建設,湖貝更新統籌片區也在今年動工。
  • 解碼魔都|11個全國文明城區!上海怎麼做到的?
    在此之前,上海嘉定區、徐匯區、靜安區、奉賢區、浦東新區和長寧區已獲評全國文明城區。這意味著上海16個區中,已有11個區躋身全國文明城區行列。11個全國文明城區,這張優異的成績單背後,有什麼樣的「魔都密碼」?
  • 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首個公益性公墓即將運營
    近日,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民政局公布了《德城區公益性公墓建設管理及使用指南》。11月25日,記者從德城區民政局了解到,公墓定於12月16日正式運營,位於天衢街道大馬廠村北,佔地45畝,共規劃建設墓穴9041個,單個墓穴價格經測算約6580元。
  • 深圳羅湖打造網際網路+時代的智慧城區
    原標題:羅湖打造網際網路+時代的智慧城區 2013年,羅湖5家企業獲得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牌照,佔全市的1/3,「雙11」全國黃金珠寶銷售排名前10位中,羅湖電商企業佔據了5席……一達通是全國的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典範,2014年平臺交易額突破47億美元,躋身全國一般貿易出口三強,已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國家電子商務試點。 除一達通外,羅湖轄區一批細分領域龍頭企業持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帶動上下遊產業集聚發展。
  • 朝陽將建北京首個「公園城區」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今年新增改造綠地10平方公裡,打通五環路綠化斷帶現狀,構建環路生態綠色通道北京市朝陽區委書記王灝昨天表示,朝陽區將打造城市副中心西部生態帶,加快建設首個「公園城區」,今年新增改造綠地10平方公裡,在五環路(朝陽段)沿線實施6000畝景觀提升工程,打通五環路綠化斷帶現狀。
  • 「青年發展型城區」——大鵬,成為青年夢想開始的地方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27日訊(通訊員陳彩麗)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深圳青年發展規劃》,提出了全面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營造了全社會關愛、支持青年發展的濃厚氛圍。以此為契機,大鵬新區群團工作部積極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試點城區申報。
  • 邢臺新版城市總體規劃發布中心城區構建「一核六廊雙心五區」
    本報訊(記者王永晨)2030年之前,邢臺市中心城區將按照東西拓展、重點向東,南北提升、優化發展的方向,構建「一核六廊雙心五區」、擁有170萬人口的大城市。這是不久前由省政府批覆的《邢臺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年)》中描繪的藍圖。
  • 上海市金山區獲「全國文明城區」榮譽稱號
    人民網上海12月11日電(王文娟)近日,中央文明辦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名單,金山區成功當選為全國文明城區。11日,2020年金山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總結表彰大會舉行。表彰大會現場 (莊毅/攝)會上,金山市民代表為「全國文明城區」揭牌。金山區委書記、區文明委主任胡衛國,金山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健,金山區政協主席王美新,金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時建英,金山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喜林,上海市文明辦副主任唐洪濤出席會議。
  • 金山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表彰名單公布!
    近年來,金山區各單位按照區委、區政府關於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決策部署,團結拼搏、真抓實幹,使金山區成功創建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區,期間也湧現出一批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優秀志願者。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激勵作用,推動金山區全國文明城區建設工作深入持久開展,經區委、區政府研究決定,對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中取得突出成績的石化街道等12個先進集體、衛友權等100名先進個人、張堰鎮等12個志願服務先進集體、王成等100名優秀志願者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