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一成語「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典出於近現代著名作家錢鍾書的《圍城》。此語比喻有些小東西看起來不起眼,但還是很全面的;很多事物小卻精緻,也不缺少許多功能。麻雀是我國許多地區最為常見的小鳥,它在全世界也分布廣泛。麻雀愛吃糧食,更愛吃蟲子,對人類而言,益大於弊。
在我國,麻雀的文化含義也具有多樣性,褒貶不一。有時它是貶義代表「胸無大志」「貪圖享樂」,有時又為褒義寓意「勤勞」「自由」「聰明機靈」。有鄙視它的詞句,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萬雀不及一鳳凰」等。過去老百姓也看不上它,因為它有時會偷吃糧食,引起「公憤」。在中外歷史上,曾把麻雀視為「公害」而滅之,不料大規模滅絕後,發現蟲害嚴重了,被害蟲毀掉的莊稼要比麻雀吃掉的還要多。人們這才覺醒,麻雀還是有益處的,漸漸又被列入「吉祥鳥」之列。
在我國古代文化中,爵雀相通,「爵」是一種古代貴族使用的青銅酒器,它的標誌就是雀,雀成了貴族身份「爵位」的象徵。
自唐宋以後麻雀頻繁出現在花鳥畫中,如「榴開雀聚」圖,以石榴喻多子,以雀喻爵,寓意多子多孫,官居高爵。還有「鹿雀聚會」圖,一隻梅花鹿正回頭望著枝頭上的雀鳥,寓意「爵祿雙全」。小小的麻雀,竟然受到歷代畫家的青睞,這在中國繪畫史上,實在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現象。
近現代畫家任伯年、丁寶書、徐悲鴻等名家都非常擅長畫麻雀,筆下麻雀生動可愛。
今天多藝堂所要說的這位繪畫大師在近現代中國畫壇赫赫有名,他善畫山水、花鳥、人物,也喜歡畫麻雀。他是嶺南畫派代表性人物,「嶺南畫派」奠基人高劍父的弟子。1959年他和傅抱石先生合作的不朽巨作《江山如此多嬌》,如今依然在人民大會堂令人矚目。他是誰?他就是我國著名國畫家、教育家關山月先生(1912-2000年)。
關山月,原名關澤霈,1912年生於廣東陽江那蓬鄉果園村。他除了山水畫享譽畫壇外,花鳥畫擅於畫梅花,有許多巨幅作品,氣勢磅礴,構圖險而氣勢雄,獨具一格,世稱「關梅」。今日我們不看關氏山水,也不去賞「關梅」,而去欣賞他筆下的「小精靈」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