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黎雄才作品領銜!「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

2020-12-19 上遊新聞

在水墨中國畫裡,可不僅僅有古人的恬淡、閒適,名山大川的雄奇險峻;同樣也有極富時代氣息、對新中國翻天覆地社會變化的描繪。「嶺南畫派」的代表藝術家關山月、黎雄才帶來的作品無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兩位大師的作品如今更是來到重慶陪你過國慶了——9月29日上午,由重慶王琦美術博物館和廣東嶺南畫派紀念館聯合主辦的「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作品展」重慶站的開幕座談會在渝中區王琦美術博物館舉行,這也標誌著由關山月、黎雄才兩位大師作品領銜的本次展覽正式和觀眾見面。

「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作品展」重慶站的開幕座談會現場

提到「嶺南畫派」,相信各位藝術愛好者、尤其是對中國畫情有獨鐘的粉絲一定不會陌生。它是上個世紀初勃興、崛起於中國現代畫壇的中國畫流派。它由創始人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嘗試以調和中西畫法的寫實主義語言,反映正在發生急劇變化的社會生活和現實人生主題而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關山月、黎雄才等藝術家繼承了他們的藝術革新精神,將畫筆與時代變遷、現實生活緊密聯繫了起來。本次「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作品展」重慶站展出的作品就是關山月、黎雄才為代表的「嶺南畫派」藝術家創作的一系列反映社會主義建設新成就的優秀作品。現收藏於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就是關山月和傅抱石於1959年合作完成的著名代表作。

現場展出的黎雄才作品《陽朔泡水渡》

29日上午,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本次「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作品展」重慶站,共分為「建設新中國」「物阜民豐」「江山新貌」三部分,佔據了整個美術館的1至4樓。其中,第一部分主要是「嶺南畫派」藝術家們深入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和工農一線生產場地創作帶來的作品。比如,大家在一樓就能看到關山月分別在1954年和1962年創作的《武昌造船工地》速寫和《湛江堵海工地速寫》,黎雄才1954年創作的《支援防汛》《張公堤速寫》和《漢水所見》等。

而進入2樓展廳,首先闖入觀眾眼帘的就是黎雄才於1958年創作的黃河三門峽水利工程工地的系列水墨畫作品。值得注意的是,他也是最早用傳統水墨畫方式表現三門峽工地的畫家,看似西洋素描實際上是中國畫的筆墨手法。現場展出的這一系列作品中,包括了《黃河三門峽鐵橋遠望》《臨時配料廠》以及長度超過兩米的《黃河三門峽工地》(39x263cm)長卷等。當年工地上的熱火朝天,透過紙面很生動地躍然眼前。

展覽中展出的關山月創作於1962年的人物畫代表作之一《紡線圖》

同時在「物阜民豐」部分,大家還可以近距離看到,關山月人物畫代表作之一《紡線圖》。這是他1962年帶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學生到汕尾漁村等地寫生後創作的,其因人物刻畫非常寫實、服飾富有濃鬱廣東地方特色,人物靈動盡顯、形神兼備而廣受讚譽。

「我在剛開始學畫畫時就聽說了『嶺南畫派』,一直以來他們都被視為開放、包容的代表。」在本次「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作品展」重慶站的開幕座談會上,重慶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四川美術學院校長龐茂琨在致辭中談到,「我們一直在探討中國畫的傳承和創新,無疑融貫中西的『嶺南畫派』就是其中最好的代表。」龐茂琨說,作為一個畫派,它對中國畫如何在傳統大規範下尋求突破,作出了表率;並且留下了很多傑出的作品和思想,誕生了很多大師。「它對時代的描繪,呈現出的氣象,是非常值得尊重和敬畏的。」龐茂琨說,本次展覽來到重慶,相信會對重慶藝術家的創作起到很大的啟發作用。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州美術學院校長、嶺南畫派紀念館館長李勁堃則提到,廣東和重慶在藝術方面有一大相似之處,「就是都有過非常多重要人物雲集的時期,廣東是在辛亥革命之後,而重慶在抗戰時更是聚集了當時國內文藝界的眾多名家。」

作為主辦方之一,王琦美術博物館館長鍾志芳表示,策劃本次展覽是希望通過多位嶺南畫派藝術家的原作以及相關文獻,展示他們在新中國時期的創作面貌,呈現在當時的歷史情境下,他們創作思想的變化以及實踐路徑的嘗試,希望對當今中國畫的創作與革新有所啟迪。

據介紹,本次「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作品展」重慶站將一直展出到10月20日,有興趣的市民和藝術愛好者可前往免費參觀。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文字/視頻 裘晉奕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嶺南文史】寫實開拓翰墨新境 巨筆繪就時代氣象
    【嶺南文史】寫實開拓翰墨新境 巨筆繪就時代氣象金羊網  作者:朱紹傑  2020-04-30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 「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我市開幕...
    12月20日,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主辦的「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我市隆重開幕。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州美術學院校長李勁堃,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廣州美術學院中國近現代美術研究所所長梁江出席開幕式。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範中傑宣布作品展開幕。
  • 紀念黎雄才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開幕
    希望通過展覽的形式,傳承嶺南畫派精神,推動中國畫創作。此次展覽經過初評、複評兩輪評選,展出兩百餘件入選作品,其中高要有4件作品入選,眾多作品從多個維度展現了當下廣東中國畫壇的發展面貌。
  • 黎雄才作品展亮相北京畫院美術館 展現「黎家山水」脈絡
    此次展覽選擇嶺南畫派代表畫家黎雄才為研究對象,以「重師造化」為題,分成「萬裡只車隨屐筇——對景寫生」「氣傾百代鑿洪濛——變革新風」「河山腳底藍本供——創變粉本」三大版塊,共展出了黎雄才的百餘件畫作。展覽策劃圍繞黎雄才上世紀40年代起的寫生線索展開,將其置諸於整個20世紀中國畫發展情境之中,試圖回歸黎雄才「尋源之路」的創作軌跡與藝術實踐,進而探尋「黎家山水」的傳承支撐乃至嶺南畫派藝術的發展脈絡。黎雄才(1910-2001年)是嶺南畫派最為傑出的代表畫家之一,也是近現代新國畫運動的重要實踐者。
  • 關山月是嶺南畫家,但他畫的北國風光氣勢非凡
    關山月是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平主要活動都在嶺南,他山水畫表現的主要題材料也是嶺南風物,比如著名的《綠色長城》,但他也擅於描繪北國風光,特別是大西北風情,在他筆下顯得大氣磅礴,波瀾壯闊,雖然作品數量不多,但藝術水平達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 235幅國畫精品展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
    12月20日上午,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主辦,肇慶美術館承辦,嶺南畫派紀念館、黎雄才藝術館協辦,肇慶美術館館長羅秋帆策展的「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肇慶美術館隆重開幕。
  • 「藝繪百年·幸福家園」——第六屆嶺南書畫藝術節在廣州海珠啟動
    本屆嶺南書畫藝術節吸收往屆藝術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以「藝繪百年·幸福家園」為主題,舉辦系列活動。通過舉辦書畫藝術節進一步激發老城市煥發新活力,實現城市建設出新出彩。「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2018級研究生中期篩選作品展」,是2018級研究生們學習成果的一次階段性展示。展覽作品涉及國畫、書法、壁畫,內容豐富,題材多樣。展覽是對嶺南書畫文化的弘揚,同時也是主辦方探索"館校合作"的一次新嘗試。第一次舉辦嶺南畫派與長安畫派作品聯展。「從寶塔山到廣州塔——長安、嶺南山水畫名家邀請展」。
  • 國畫清風雅集:黎雄才 作品欣賞
    黎雄才 紹興風光 黎雄才(1910~2001),廣東省肇慶人,祖籍廣東省高要。當代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長巨幅山水畫,精於花鳥草蟲,畫作氣勢渾厚,自具風貌,被評論界稱為「黎家山水」。 黎雄才在山水畫的創作上,以寫生為主,因此他筆下的景色,給人一種很「實在」的感覺。黎雄才著意以筆墨書寫來表達他所見的景物,作品具有濃鬱的「揮寫」之趣。
  • 藝薦·展覽|嶺南畫派大師黎雄才晚年奇作現身,孔子文化展亮相國博
    ----------重師造化——黎雄才的尋源之路#推薦理由#黎雄才(1910-2001)是嶺南畫派最為傑出的代表畫家之一其早年師從"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後留學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回國後任教廣州美術學院。他在年逾古稀開始創作的《珠江長卷》是其晚年寫生的扛鼎之作。此次展覽展出了"貴州婁山關"段,長達7米,渾厚雄奇,筆墨酣暢,或可認為是黎雄才對自己一生寫生之路提交的最終答卷。
  • 高清圖|黎雄才:山水大物也!
    ——黎雄才今年是黎雄才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黎雄才先生為新中國美術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中國二十世紀美術領域開拓出嶄新的審美空間。他確信中國畫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繼承傳統和對生活的一往情深的基礎上,並以飽滿的熱情和不斷求索的精神,將自己的藝術追求保持並貫穿於他一生的藝術生涯的始終。
  • 黎雄才手卷大展重磅亮相,深度揭秘一代大家與花城的文化故事
    西北遊蹤」「防汛史詩」「革命聖地」「建設新中國」等8個展區,展出了黎雄才上世紀40年代回國後各個時期的手卷代表作及大批寫生素材,重現大師的藝術探索歷程與傳承、開拓嶺南畫派藝術之路。為完成《珠江長卷》,當年,近80高齡的黎雄才赴雲貴高原探訪珠江源頭,用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畫了《珠江之源雲南馬雄山》、《深山放筏》等近百幅寫生作品。
  • 木棉情愫:嶺南畫派精品大展5月14日起登陸保利
    本次展覽將匯集居巢、「二高一陳」、「關趙黎楊」等前輩畫家直至林墉、方楚雄等當代嶺南精英,前鋒、中權、後勁兼具,題材上包容山水、花鳥、人物。此次展覽將持續到5月19日。  眾所周知,在近現代中國美術史上,有五個地域性畫派最為活躍,他們是海上畫派、嶺南畫派、京津畫派、長安畫派和新金陵畫派。
  • 文藝鑑賞:灕江畫派山水畫藝術中的繪畫美學思想,漲知識!
    灕江畫派山水畫(即桂林山水畫)是中國山水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狹義上講,灕江畫派山水畫是指描繪灕江及兩岸獨特的自然山水風光的繪畫作品。明末清初從桂林走出來的「清初四僧」之一的苦瓜和尚石濤,其山水畫作品中的文化基因有著桂林山水的影子,對其後的山水畫家影響頗大。及至近現代,到過桂林並表現桂林山水的畫家更是燦若繁星,顆顆耀眼奪目。如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高奇峰、豐子愷、關山月、黎雄才、羅寶珊、李可染、張安治、白雪石,等等。
  • 國畫大家黎雄才筆下的山水,盡顯「揮寫」之趣!
    黎雄才 紹興風光 黎雄才(1910~2001),廣東省肇慶人,祖籍廣東省高要。當代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長巨幅山水畫,精於花鳥草蟲,畫作氣勢渾厚,自具風貌,被評論界稱為「黎家山水」。 黎雄才在山水畫的創作上,以寫生為主,因此他筆下的景色,給人一種很「實在」的感覺。「不管重彩還是淡彩,務須以墨為主」,他在墨稿的基礎上,再敷上石青和石綠,顏色都是混合的,可以看出黎雄才已變化了對青綠的運用。
  • 藝術大家衡山曹金華作品被國家級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收藏
    2015年《建設深圳當代藝術館》入選深圳特區建區35周年「中國夢·身邊的風景——深圳畫家畫深圳作品展」,展館:關山月美術館。(深圳文聯、深圳美協主辦)2015年《韶山春韻》入選「中天·未來方舟杯」頌祖國、愛家鄉,共築中國夢全國美術、書法作品展。
  • 兩年一度文化盛會,第六屆嶺南書畫藝術節啟動
    本屆嶺南書畫藝術節吸收往屆藝術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以「藝繪百年·幸福家園」為主題,舉辦系列活動。通過舉辦書畫藝術節進一步激發老城市煥發新活力,實現城市建設出新出彩。「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2018級研究生中期篩選作品展」,是2018級研究生們學習成果的一次階段性展示。展覽作品涉及國畫、書法、壁畫,內容豐富,題材多樣。展覽是對嶺南書畫文化的弘揚,同時也是主辦方探索"館校合作"的一次新嘗試。第一次舉辦嶺南畫派與長安畫派作品聯展。「從寶塔山到廣州塔——長安、嶺南山水畫名家邀請展」。
  • 兩館聯袂展出「嶺南犛牛人」作品
    這是當代嶺南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劉濟榮的自嘲。他曾說,犛牛活在他的生命中最深切的記憶裡,一提筆,就會精神抖擻地跑到畫面中去。鋪開宣紙畫犛牛,這位「嶺南犛牛人」提筆就有了感覺,「牛的頭,牛的腳,牛的姿勢,一出筆怎麼畫都行,都合乎心中牛的形象。」  9月18日至10月23日,由廣州藝術博物院和西藏犛牛博物館聯袂合作的西部縱情——廣州藝術博物院藏劉濟榮藏區題材作品展在西藏犛牛博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