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心、公共綠地等專類公園成臨沂街頭特色

2020-12-12 海報新聞

2020年,我市城管部門將儘快完成園林綠化管理職責劃轉交接,理順科室職責和工作機制,加強對縣區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的指導監督考核。指導縣區加強綠地精細化養護管理,實行綠化分級考核制度,打造「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的城市環境。

同時,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鼓勵政策,推廣立體綠化,重點推進公共建築屋頂綠化、橋梁(高架橋)等市政設施立體綠化,增加綠色空間。推進「口袋公園」、街頭綠化「微景觀」建設,創新打造特色街頭園林綠化景觀。

會同有關部門推動縣區有計劃地開展拆違復綠行動,規劃建設城市綠心、公共綠地、街頭遊園等專類公園。加大雕塑公園、人民公園、人民廣場設施改造提升力度,提高綠化景觀專業化養護管理水平。

臨報融媒記者褚菲菲 通訊員魏素貞

相關焦點

  • 城市綠化公共綠地 「見縫插綠」到「規劃植樹」
    北京、上海這樣的特大型城市,每隔500米要有一個大型公共綠地,中等城市300米要有一個公共綠地。以往綠化工作更注重城區,今後將注重向城鄉綠化一體化轉變。          「其實,我省包括成都在內許多市州,早在2、3年前,就提出了每隔500米一個大型公共綠地的建設方向,而且正在按照這個步驟進行建設。」省林業廳綠化委員會負責人陳昌久告訴記者。
  • 構建海濱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間系統——以珠海市公共健身遊憩系統...
    城市公共健身遊憩空間是指城市居民進行運動健身、戶外休閒活動的用地空間,它包括城市綠地、廣場、森林公園、公共體育用地等能發揮此類功能的開敞空間。 隨著後工業化時代的來臨,人們對戶外空間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進而對城市公共健身遊憩活動空間的需求不斷上升。構建一個高效率的、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間系統,是公共空間系統規劃追求的目標。
  •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滿月」了
    自從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開園,每天遊人絡繹不絕,北京綠心園林有限公司總經理彭光勇經常身兼「導遊」給大伙兒講解「遊玩攻略」。今天,綠心「滿月」了。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28日,綠心森林公園累計接待遊客近38萬人次,平均每天超過1.2萬人。
  • 北天堂森林公園、大瓦窯城市公園等66個新建公園十一前開放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豐臺 ,ID:dafengtai】愛逛公園的市民有福了。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繼今年「五一」開放40處新建公園,十一前本市又將有66處新建公園綠地對市民開放。今年全年本市對市民開放的新建公園綠地將達106處,總面積8萬畝。
  • 北天堂森林公園、大瓦窯城市公園等66個新建公園十一前開放,愛逛公園的你有福了
    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繼今年「五一」開放40處新建公園,十一前本市又將有66處新建公園綠地對市民開放。今年全年本市對市民開放的新建公園綠地將達106處,總面積8萬畝。  今年「五一」新開放的公園有朝陽壩河常慶花園、大興舊宮城市森林公園、門頭溝區綠海運動公園、通州區馬駒橋溼地公園等等,均是免費對市民開放。
  • ...總結經驗促提升——順義區園林服務中心到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參觀...
    為做好順義區森林城市創建工作,提升城區公園管理服務理念,提高植物養護技術水平,使順義城區公園綠地整體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11月4日,順義區園林服務中心組織中心系統幹部職工35人到通州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參觀學習。
  •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下周二開園,遊覽攻略來了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國慶中秋雙節將至,在北京東部,一個嶄新的大公園將正式迎客。北京城市副中心今天(9月24日)召開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開園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將於9月29日開園。為方便市民前往,開園時13處地面停車場將投入使用。
  •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明天開園,怎麼玩看這裡…
    明天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就要開園啦!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位於大運河南岸,與大運河森林公園隔宋梁路(通濟路)遙相呼應~如果說,現在還不清楚城市綠心在哪裡,你找到咱通州大名鼎鼎的大運河森林公園,就找到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了,兩處迷人的公園將連成一片
  • 熱點丨「城市綠心」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最新進展來了!
    熱點丨「城市綠心」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最新進展來了! 備受關注的「城市綠心」 最新進展來了!
  • 清華同衡助力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
    導讀9月29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正式開園,向北京市民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公園佔地11.2平方公裡,運河環繞、未來三大建築掩映林海之中,東方化工廠化身生態修覆核,星型園路串聯24節氣林窗,還有森林科普、生態保育、運河文化等內容融合其中,她將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態遊憩、市民休閒、文化傳承之地。2016年7月起,城市綠心作為副中心國際方案徵集中的重要地塊,開始了她華麗的蛻變之路。在此期間,清華同衡一直深度參與綠心從規劃到實施落地的全過程。
  •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成「網紅」打卡點
    原標題:開園10天累計接待遊客17.8萬人次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成「網紅」打卡點國慶長假期間,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迎來大量慕名而來的遊客,可租帳篷、扎帳篷的綠洲營地,更是成為新晉的遊客打卡地。(白繼開攝)  僅僅開園10天,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就已經成為本市的「網紅」打卡點。
  • 福清首批街頭綠地公園亮點採擷
    8日上午,福清市舉行首批街頭綠地公園集中開園活動。東門路口袋公園、向高街教育大樓綠化用地、向陽井周邊綠地、融僑大酒店南側三角綠地、鳳凰公園、觀音埔家園周邊綠地、立交橋防護綠地、玉屏山公園西進山路口街頭綠地、龍山街道清錦路南側東方印象西側街頭綠地、龍江街道龍江社區霞樓街西街頭綠地、音西福俱大道西側街頭綠地、音西街道融僑國際公館街旁綠地、宏路橋頭東南側街頭綠地、洪寬工業村羅漢橋南側街頭綠地、陽下油樓雅居南側街頭綠地、工人文化宮東側街頭綠地、玉屏東環路南側街頭綠地
  • 南陽將新建公園6個 新建區級月季專類遊園20個
    今冬明春,市中心城區綠化建設任務敲定,重點打造公園遊園、城市綠道、內河景觀、林蔭道路、帶狀綠地、月季洲際大會主題公園和社會綠化「七大工程」。整個城市綠化,突出點、線、面結合,全年計劃新增綠地11088.3畝,新建公園6個(含月季洲際大會3個主題公園),新建區級月季專類遊園20個,綠化新建改造林蔭道路9條,新建白河大道下延帶狀綠地一塊,建設20.45千米長的綠道,完成3條內河景觀綠化,創建6-10個省級園林單位(小區),16-20個市級園林單位(小區)。
  •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下月開園!超多景觀已成型!最新航拍
    作為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一心」綠色空間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佔地11.2平方公裡的「城市綠心」,正徐徐展開恢弘的生態畫卷。再過一個多月,這片北京城市副中心內的萬畝城市森林將煥然亮相,成為首都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張「金名片」。在通懷路西側的小廣場前,「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的名稱已經立在了花叢中,幾位工人師傅正在打磨地面。
  •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今天開園 導覽APP上線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今天(9月29日)開園。記者注意到,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導覽APP已經上線,為遊客提供遊園手冊、交通指南、遊覽約車、預約入園、景點推薦、綠心諮訊、科普宣傳、智慧停車等服務。
  • 「城市綠心」 最!新!進!展!
    「城市綠心」 最!新!進!展!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點」↓↓↓圖據星野山居天府星野奧特萊斯公園借鑑日本輕井澤奧特萊斯公園的規劃理念體現天府美麗田園、川西林盤文化、城市鄉村公園特色集農業、休閒、遊樂、運動、辦公與購物於一體規劃為低緩起伏的河谷丘陵地河流、小徑、農田,建築交錯其中
  •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本月開園
    北京城市副中心包括行政辦公、運河商務、文化旅遊等重點功能。此外,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本月將開園。運河商務區坐落在城市副中心五河交匯處,規劃面積20.38平方公裡。運河商務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中心城區商務功能疏解的重要載體,運河商務區將重點發展金融和總部經濟,打造北京財富管理中心和高精尖產業集群。運河商務區規劃了約一千萬平方米的產業承載空間,涵蓋辦公、商業、公寓、酒店等綜合業態。目前,運河商務區已有50餘家符合產業定位的高精尖企業入駐。
  • 北京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大有講究
    北京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開園已滿月,累計接待遊客近38萬人次,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地。除了那些步移景異的園林景觀外,記者從規劃團隊了解到,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的基礎設施也大有講究,道路設計融入自然環境、突出慢行交通優先、九成雨水可就地消納和利用。
  • 城市副中心的綠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遊記
    早就聽說在通州大運河畔新建了一個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百聞不如一見,周末,我們就去這個新公園體驗一下。綠心公園遊覽圖公園坐落在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的交匯處,進入公園,第一感覺就是,公園太大了,一眼望不到邊!雖然已經入冬,但是到處都是草和樹,景觀設置錯落有致,要是春天夏天來遊玩,真的是綠色的海洋,難怪叫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這個名字!這個公園是在原東方化工廠等老工業基地上改造的,是一個貼近自然的城市森林公園。公園的規劃面積達到11.2平方公裡,目前剛剛開放5.39平方公裡。公園裡的樹非常多,這也是綠色發展理念在人們生活中的真實體現。
  • 威海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1-2020年)》頒布實施
    「山襯水託」打造城市花園   《規劃》確定的威海日報市綠地系統的總體布局結構為「一帶多點,綠心中踞,綠廊導風,綠網交織」。   市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威海日報市整個城市呈現出依山面海、島嶼棋布、河海交匯的自然景觀格局,《規劃》確定的綠地總體布局與我市這種山襯水託的濱海生態園林城市的總體空間格局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