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協會2019年內地正一派道士升授籙活動臨壇考核人選公示

2020-12-12 騰訊網

  道教之音北京訊 據中國道教協會官網消息,中國道教協會主辦的2019(己亥)年內地正一派道士升授籙活動,將於6月4日至8日在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舉行。參加升授籙道士人選推薦通知已於4月4日發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道教協會,並通過中國道協官網發布。經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道教協會申報升授籙申請表(含總名單)進行審核,共計146名人選通過審核(其中乾道134人,坤道12人)。為確保人選符合《關於正一派道士授籙的規定》及道教正一派傳統規戒,保證升授籙活動莊嚴如法,現將人選公示如下(名單附後):

  公示方式:在中國道教協會網站發布公示通知,設立公示電話及公示郵箱。

  公示時間:2019年5月11日-19日

  中國道教協會

  2019年5月10日

  2019(己亥)年內地正一派道士升授籙活動臨壇考核人選公示名單

  1.江蘇(10人)

  楊志忠、袁影、萬成龍、王洪良、陳鋒、沈馬林、李偉峰、趙軍、馬均、王海兵

  2.四川(7人)

  秦理明、秦炳昊、張積印、歐明久、張紹清(坤)、羅大江、史麒材

  3.福建(23人)

  馮運華、許智華、遊永暉、鄭振武、王明祥、葉德生、陳光熱、吳婉婉(坤)、李光敏、林藝、吳祥宇、林招治(坤)、石煜照、鄭代春、王寧、馮曉星、林寶雨、周輝林、李善峰、翁雪英(坤)、陳鷺玲(坤)、許振盛、葉貴陽

  4.安徽(3人)

  儲誠林、田康源、劉為緒

  5.青海(6人)

  談家良、談惠宗、談高宗、談耀宗、盛朝明、趙瑜

  6.貴州(2人)

  何述龍、令狐昌乾

  7.上海(20人)

  顏春喜、劉喜宏、鍾再虎、袁榮、邵志強、劉勇、張道春、夏玉東、萬水祥、馬志平、田旭東、史孝軍、謝安銀、黃髮進、崔楊俊、劉紅軍、曹愛明、趙玉明、付元宏、沈有谷

  8.湖南(9人)

  彭躍文、陳夢輝、周錦山、吳泉萬、彭早蓮(坤)、廖懷光、郝建明、申超平、唐伯海

  9.江西(18人)

  李紹華、饒明亮、汪興海、吳接兵、朱義江、鄧福華、袁曉珍(坤)、吳軍、熊淑微(坤)、熊淑萍(坤)、胡曉明、鞠昌華、李紅華、萬齊全、張加龍、胡龍軍、譚必發、李桂梅(坤)

  10.廣東(3人)

  冷寒冰、段國良、袁俐江

  11.甘肅(8人)

  易新文、陳金奎、孫多斌、高偉、閔成林、侯振虎、朱輝年、閆建書

  12.寧夏(9人)

  荀生銀、餘興寶、梁金邦、朱建生、任國柱、賈建忠、杜漢仁、黃世貴、韓萬全

  13.湖北(9人)

  蔡亞庭、宋子恆、湯昌凱、謝鴻雁、汪敘君、黃龍海、周敏貴、羅來俊、張明華

  14.山西(5人)

  張巧愛(坤)、劉鵬、陳太忠、張常青、沈興勝

  15.浙江(12人)

  葉玉滿、金勝會、周良德、徐朝忠、徐光勳、鄭玉錢、鍾仙法、陳立華、陳明通、陸陽、吳紅梅(坤)、胡超飛

  16.中國道協直屬宮觀(2人)

  唐於全、魏振豪

  (轉自中國道協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起源於正一盟威道的法籙職碟及道教協會規定的道士如何授籙儀式
    一、法籙所謂籙,又稱道籙、法,是一種 記載神吏神將名籙的文書。按道教中的正一派的觀點,道士只有在獲得了籙之後,才能名登天曹,才能有道位神職,也才具有了差遣一定數量護身神兵的權力,因而才能斬妖除邪、拔度生靈、救濟困厄。
  • 淺談源遠流長之道教正一派
    淺談源遠流長之道教正一派 清虛子:有很多信眾對道教正一派不是很了解,經常諮詢,如何建立正確的道教信仰,如何皈依道教正一派?在此,貧道就簡單普及一下,正一派的相關知識…… 首先,道教正一派的道士一般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業、茹葷、飲酒。其中,正一派道士主要以符籙齋醮、祈福禳災、降邪驅鬼、超度追薦為主要宗教活動。其正一之寓意是:正以治邪,一以統萬,真一不二。
  • 傳度,授籙——正一派道士的修煉階梯
    目前,道教分為全真和正一兩個主要派別,同為大道弟子,修行的方向相同但相互間還是有些許細微區別的,例如在修行過程中頒撥法職等重要環節上,正一派道士需要傳度,授籙,而全真派道士則為冠巾和受戒。近日,正一祖庭龍虎山天師府正在舉辦戊戌年內地正一派道士初授籙活動,今天小編就和朋友們簡單聊聊正一派的傳度和授籙。傳度,為正一派奉道者正式入道的道教儀範。
  • 正一派道士的入門,皈依和授籙一個不能少
    為了這種命中注定的選擇,道士們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漫漫學道、修道之旅,迎接一個個考驗、實現一次次超越。但在在道教的教義之中,不同的派別有著不同的入門要求,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道教:正一派道士的入門。02授籙正一派規定,只有受得法籙的道土才能成為正式的道士,才能名登天曹,擁有自己的道位神職,才能將齋酷中的章詞奉達天庭
  • 一萬字詳解:正一道士授籙那些事兒
    在正一道,辦理過皈依的方可稱為信士,辦理過傳度的方可稱為道士。但只有道士方可申請授內籙和辦理道士證。信眾不能辦理道士證,可申請授外籙,但不能授內籙。1991年嗣漢天師府開始恢復對海外授籙,1995年開始恢復對內地授籙。從2000年開始,嗣漢天師府每年於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在道教祖庭集中舉行一次授籙活動,作為定例。
  • 支持授籙龍虎山,全國道教大團結——記青城山道教傅圓天道長
    1991年10月,傅圓天協助江西龍虎山恢復建國以來首次對臺灣和海外正一道士授籙活動。臺灣地區和新加坡共有36位道侶臨壇授籙。為了加強了對散居正一道士管理,傅圓天先後派人到福建、上海、湖南、浙江等地進行調查研究。1991年6月在杭州召開了有關省市道協組織和宮觀參加的「關於散居正一道士管理」座談會。
  • 道教正一派所謂的「三山滴血」是什麼意思?
    道教歷史久遠,流派眾多,如今有全真和正一兩派,每派中又各自有很多分支,例如提到正一派,我們常會說起「三山滴血」。滴血在古代常為認親或結盟之意,僅從字面簡單理解,「三山滴血」似乎就是三個「道教山頭」在一起歃血為盟,很有點武俠江湖的味道。
  • 道教正一天師道派嗣漢天師府
    在展開探討之前,有必要先釐清道教正一派的「正一」二字的基本概念,即講清楚東漢時期張道陵天師首創的「正一盟威之道」與宋元「三山合一」之後道教「大正一派」之間的關係。今天在道眾和信士心目中的「正一派」,是相對於道教另一大派「全真派」而言的。正一派的範圍包括了「三山合一」後的靈寶派、上清派、淨明派、「神霄派」、「閭山派」、「天心派」等等諸多的門派。
  • 如果有人告訴你正一派道士不用持戒,那肯定是在胡說八道
    所以,授籙,同時要授經戒。而且各階籙所受不全同樣,一般是籙的階次越高,戒目越嚴。張萬福《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就將最基本的一些戒列出: 1、三歸戒此三戒者,初起心入道,受令歸依三寶地。6、七十二戒此七十二戒者,正一弟子所受,即仙靈籙輩是也。7、百八十戒重律此男官女官正一道士所受,老君授幹吉者也。
  • 神秘的道教:全真派和正一派的道士有什麼區別呢?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發展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與中華傳統文化緊密相連,並對中華文化的民俗生活,科學技術等多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教是一個神秘而又遠離世俗的宗教,目前道教主要分為兩大派系:全真派和正一派,它們之間有哪些區別和聯繫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
  • 對臺千人專場道教授籙活動在嗣漢天師府舉行
    人民網鷹潭9月19日電(記者魏本貌)由中國道教協會主辦、龍虎山嗣漢天師府承辦的2015(乙未)年臺灣千人專場授籙活動19日在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啟動,臺灣地區的17個籙生分團近千人參加,此次授籙活動將持續至23日。這是嗣漢天師府首次大規模對臺灣地區道教信徒進行專場授籙。
  • 道法自然: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
    道士對於大眾來說是一個很神秘的職業,煉丹打坐,畫符做科,他們的生活彷佛是脫離世俗,離我們很遠。真實的道士生活是什麼樣的呢?由於篇幅所限,本期就簡單的介紹道教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道教目前主要分為正一派和全真派兩大派。
  • 道教正一派中的齋醮科儀
    一般來說,全真教注重煉養,故有「丹鼎派」之稱;而正一教注重齋醮,故有「符籙派」之名;雖然這種分法不太全面,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全真教偏重清修,但也不失齋醮。而正一教雖也修煉,但其道法主要是以修齋打醮、驅鬼祈神為主。
  • 道教派系——正一和全真!
    正一派分為茅山、靈寶、清微、淨明等諸派。以天師道為代表,天師道也稱為正一道。祖天師張道陵為天師道的創建人。宗壇江西龍虎山。符籙三山為龍虎山、茅山、閣皂山。正一道是以龍虎宗為中心,集合各符籙道派組成的一個符籙大派。天師為最高領袖。
  • 神秘的道教:道士都是法師嗎?道士的稱謂知多少
    隨著歷史的發展,現在的道教主要分為兩大派別,即以修習內丹為成仙證真的全真派,和以符籙齋醮為主的正一派。道教存在了約1800餘年,更是有了道士這個職業,受影視劇的影響,還有道士本身給大眾的高冷範兒,我們大家對道士這個群體了解的不多,本期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道士的稱謂及由來。
  • 周福堂鍾延文出席中國廣東省第七屆正一派道士傳度法會
    〖本網訊〗(來自亞洲日報記者黃桂章、安興騰信傳媒孟如芳中國深圳報導)2019年4月,周福堂鍾延文出席中國廣東省第七屆正一派道士傳度法會,活動在東莞市郭都真人古觀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廣東省道教協會主辦、郭都真人古觀承辦。
  • 武當派、華山派、全真派有什麼區別?一分鐘講清楚道教歷史!
    道教是唯一一個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起源於東漢時期,當時在四川創立五鬥米道的張道陵是西漢開國大功臣張良的第八世孫,五鬥米道這個名字的來源據傳說是因為入道要交五鬥米,還一種說法,是因為教徒崇拜五方星鬥和北鬥之母而得名。我覺得後一種說法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