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

2020-12-12 道家文化漫談

道士對於大眾來說是一個很神秘的職業,煉丹打坐,畫符做科,他們的生活彷佛是脫離世俗,離我們很遠。真實的道士生活是什麼樣的呢?由於篇幅所限,本期就簡單的介紹道教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

道教目前主要分為正一派和全真派兩大派。正一派是由祖天師張道陵所創,祖庭位於現在的江西龍虎山天師府。正一道士主修的是符籙科儀,大家在影視作品中見到的道士畫符,還有高功道士步罡踏鬥的齋醮科儀都是屬於正一派。全真派是由祖師王重陽所建,在金庸的武俠小說有描寫全真七子的故事,目前全真派也有很多分支,像龍門派,華山派,武當派等。他們以丹道為主,追求天人合一,長生久視的思想境界。

相較於全真派的十方叢林森嚴戒律,正一派的道士則自由的多,他們可以娶妻生子,也不必像全真必須遵守《重陽立教十五論》的戒律「凡出家先須投庵,身依心安」可以選擇不住觀修行。道觀裡的道士每天清晨一般是五點左右起床,洗漱之去各殿打掃衛生,然後在六點左右開始做早課,唱誦《太上玄門早課經》類似於我們讀書時候的早讀,伴隨著嫋嫋仙樂,道士們吟唱的早課聲在大殿裡迴蕩,久久不息。道教有一條禁忌就是戊不朝真,就是在戊日這一天不能燒香、誦經、也不能朝拜和齋醮。所以在戊日這天,道士們就不需做早課了。

早課過後就開始過齋,通俗的講就是去吃早飯,道教的齋飯一般都是清湯寡水的,白水煮麵意味清心寡欲,道士們在飯前和飯後由經師帶頭齊誦供養咒和結齋咒。吃過早飯就開始了一天的值殿生活了,值殿主要是接待香客和對遊客講解道教文化和常識,很多遊客在參觀道觀拜神時都用的雙手合十禮,其實這是錯誤的,道教用的是傳統文化裡的拱手禮即抱拳拱手。兩手相抱時左手抱右手,不可以右手抱左手。

除了值殿的道士,其他道士則是自由許多。道教有五術,分別是山醫命相卜,包羅萬象,道士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興趣去學習。有的會練練書法,學習畫符,有的會去練太極習武術,琴棋書畫,修身養性。前段時間有一位道士自彈自唱一曲Beyond的《海闊天空》,火爆了網絡 ,當然了在音樂方面道士們主要還是以傳統樂器為主,在做早課和齋醮科儀時會用到很多的傳統樂器像笛子,二胡等,在有些時候要求道士們要學會這些。俗話說十道九醫,道士們對於中醫也是了解的,很多時候會在道觀裡舉行道醫講學,科普傳統的中醫文化和日常的養生知識。道教的很多節日與中國的傳統節日息息相關的,每逢重大節日時,如祖師的誕辰,中元節,上元節等,道士們就要很忙,準備很多東西,有時候要忙上幾天幾夜非常辛苦。

現代的道士保留了千年的傳統同時也在與時俱進,有時在路上會碰到穿著道袍手裡還拿著手機刷微博看段子的道士,有時也會在高鐵飛機上碰到,正一派的道士不必蓄髮修行,除了衣著外道士和現代人看起來沒有什麼分別。道士們在生活中修行道法自然,過著樸素而充實的修道生活。我是白雲黃鶴道人家,歡迎大家的關注,福生無量天尊。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相關焦點

  • 傳度,授籙——正一派道士的修煉階梯
    目前,道教分為全真和正一兩個主要派別,同為大道弟子,修行的方向相同但相互間還是有些許細微區別的,例如在修行過程中頒撥法職等重要環節上,正一派道士需要傳度,授籙,而全真派道士則為冠巾和受戒。近日,正一祖庭龍虎山天師府正在舉辦戊戌年內地正一派道士初授籙活動,今天小編就和朋友們簡單聊聊正一派的傳度和授籙。傳度,為正一派奉道者正式入道的道教儀範。
  • 正一派道士的入門,皈依和授籙一個不能少
    為了這種命中注定的選擇,道士們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漫漫學道、修道之旅,迎接一個個考驗、實現一次次超越。但在在道教的教義之中,不同的派別有著不同的入門要求,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道教:正一派道士的入門。話不多說,現在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01皈依皈依是入道的第一步,無論是正一派弟子還是全真派弟子,都要經過這一步。
  • 神秘的道教:全真派和正一派的道士有什麼區別呢?
    道教與中華傳統文化緊密相連,並對中華文化的民俗生活,科學技術等多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教是一個神秘而又遠離世俗的宗教,目前道教主要分為兩大派系:全真派和正一派,它們之間有哪些區別和聯繫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正一派由張道陵於東漢時學道於鶴鳴山,並且得到太上老君的點化,正一派早期又稱為五鬥米道,因為要求凡是入道的人都要交五鬥米。
  • 清朝唯一獲得皇帝首肯的道教正一派道士,老家就在上海松江
    例如,在清代,道教發展受到了很大阻力,縱觀數百年間,雖然道門各派祖師能人輩出,但能獲得皇室信賴的並不多,這其中就有「伲松江」的正一派高道——婁近垣祖師。十一年,雍正帝為婁祖修整大光明殿,同年八月,賜封「妙正真人」, 雍正帝贊他「道法精通,行止端方,居心坦白」,乾隆皇帝繼位後,封為通議大夫、食三品祿,帶管道錄司印務,住持北京東嶽廟。
  • 道教正一派所謂的「三山滴血」是什麼意思?
    所謂正一者,正者不邪,一者不雜,正一之心則萬法歸一,故曰正一。廣義上的道教正一派是區別於道教全真派而言,包括上清、靈寶、清微、神霄、天心等等以符籙齋醮為主要修行方式的道教宗派。在「三山滴血」後,這些道教宗門大多以正一自稱,並沿用共同字輩,相互融合,界限越來越模糊,所以「三山滴血」字輩也被人稱為正一「三山滴血派」,但是所含各宗門的核心道法和方術還是保持了各自的特色,並得以傳承至今。
  • 道教「正一派」詳解
    道教正一派是主張在家裡修行,在家裡修行比出家修行要付出的更多,面對的考驗也更多。真正能夠入山出家專事修行的人是很少的。現實中,有善道者在家供奉聖象,修行道法。這些修行的人或因孝敬父母,或因撫養幼小,或因忙於生計,或因塵緣未了等等原因只能在塵世中修行。
  • 起源於正一盟威道的法籙職碟及道教協會規定的道士如何授籙儀式
    按道教中的正一派的觀點,道士只有在獲得了籙之後,才能名登天曹,才能有道位神職,也才具有了差遣一定數量護身神兵的權力,因而才能斬妖除邪、拔度生靈、救濟困厄。未受籙受職,就無權遣神役鬼。從法術這個意義上說,所謂的授籙,更像是一個給被授予者(道教內稱為籙生)確認在神、仙界的職務頒發通行神界的職務證書的過程。
  • 什麼是道士?道士有沒有女性,當道士需要出家嗎?
    道士就是指奉道行道的有道之士,或道教的神職人員。據資料記載,道士之名源於古時候的方士,《太霄琅書經》上說:「人行大道﹐號為道士。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說,道士之名,源於他們的行住坐臥,觀念思想,一切唯「道」是從。
  • 淺談源遠流長之道教正一派
    淺談源遠流長之道教正一派 清虛子:有很多信眾對道教正一派不是很了解,經常諮詢,如何建立正確的道教信仰,如何皈依道教正一派?在此,貧道就簡單普及一下,正一派的相關知識…… 首先,道教正一派的道士一般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業、茹葷、飲酒。其中,正一派道士主要以符籙齋醮、祈福禳災、降邪驅鬼、超度追薦為主要宗教活動。其正一之寓意是:正以治邪,一以統萬,真一不二。
  • 一萬字詳解:正一道士授籙那些事兒
    而從道教組織本身而言,授予某人道籙,意味著正式接納他為本派弟子;被授予某一籙 ,則表示該人已經正式皈依道門,也標誌著他在道派中處於什麼地位 。授籙時實際上與授符聯繫在一起 ,所以泛稱為授符籙 。蓋籙本是道士之中秘密傳授的文契,籙中有仙童玉女、將軍吏兵等眾,可供法師驅策。是以玄壇科戒中有一條就是道士不受籙職的,不能為人章醮。
  • 道教正一派中的齋醮科儀
    一般來說,全真教注重煉養,故有「丹鼎派」之稱;而正一教注重齋醮,故有「符籙派」之名;雖然這種分法不太全面,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全真教偏重清修,但也不失齋醮。而正一教雖也修煉,但其道法主要是以修齋打醮、驅鬼祈神為主。
  • 道教飲食:全真道士常年食素,利於健康;正一道士卻可飲酒吃肉
    在道教的文化之中,他們的日常飲食與修煉有著密切的關係,吃與不吃都要合乎教義、戒律和養生之要。但也絕非所有的道士在日常飲食上都一樣,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道教: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飲食上的區別,前者食素,後者飲酒吃肉。
  • 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應元雷壇:上清天心派的「朝真禮鬥」全解析
    在道教中,道士背負九寸圓鏡入山林,鬼魅邪妖均潛藏不敢害人,民間也記載過道士「磨鏡法」,可知鏡子在道教中的地位!在道教普遍法器中也有鏡、劍、剪、秤等等法物,但在本派中鏡子另有密法與用法!本派之中,另有一法,名為「雲臺寶鑑」,雲臺寶鑑是上清天心派的獨門照驗道法之一,此法傳到至今,卻少有人能真正的學的成,學的好。相傳陰間有一面鏡子,稱之為「孽鏡」,能照出人心之罪。
  • 中國道教協會2019年內地正一派道士升授籙活動臨壇考核人選公示
    道教之音北京訊 據中國道教協會官網消息,中國道教協會主辦的2019(己亥)年內地正一派道士升授籙活動,將於6月4日至8日在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舉行。
  • 如果有人告訴你正一派道士不用持戒,那肯定是在胡說八道
    6、七十二戒此七十二戒者,正一弟子所受,即仙靈籙輩是也。7、百八十戒重律此男官女官正一道士所受,老君授幹吉者也。這些戒,說明自從東漢以來,歷南北朝,及於唐,以後又被各道派所繼承,流傳不絕。其具體內容或有變化,但其基本精神則素向傳承。這些戒是符籙各派都堅守的行為準則。有的人不知就裡,一看到張宇初說戒行為先,便以為他是受到全真道的影響。實際上還在全真道沒有問世時,那些以傳符籙為主的道派,就一直主張堅守,而且也正是他們,擬定了這些戒目。
  • 道教正一天師道派嗣漢天師府
    在展開探討之前,有必要先釐清道教正一派的「正一」二字的基本概念,即講清楚東漢時期張道陵天師首創的「正一盟威之道」與宋元「三山合一」之後道教「大正一派」之間的關係。今天在道眾和信士心目中的「正一派」,是相對於道教另一大派「全真派」而言的。正一派的範圍包括了「三山合一」後的靈寶派、上清派、淨明派、「神霄派」、「閭山派」、「天心派」等等諸多的門派。
  • 怎樣成為一名道士
    道經和道法是由神明傳授的,像正一道的《正一經》,是由太上老君下降傳授給張天師的;上清派的道經,便是由南嶽魏夫人和眾仙人下降楊羲宅第傳授的。但弘揚道門的道經和道法,卻需要通過人的努力。承擔這份責任的,正是道教神職人員--道士。道士現在是道教神職人員的專稱。道經上說,「道士者,以道為事」,又進一步解釋說,人行大道,就是道士。道士是將身心理順,以道為唯一的追求,以修道傳道為事業的人。
  • 正一派、全真派:這兩道家派別有何不同?
    張天師畫像張天師,本名張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輔漢,原名陵,道教正一道實際創立者,漢朝東漢時期豐邑正一派、全真派:有何不同?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根據法術原理,道教可以分全真派(道)和正一派(道),這也是各種道派經過上千年的分化合流的結果。
  • 王三勇(著名風水師、道士)_人物百科
    王三勇:當代道士,風水術師,情感諮詢師,術士,道醫,俗名王勇,湖南邵陽人,自幼家傳茅山道法。別 名:王道長,王三勇道長,王三勇大師國 籍:中國民 族:漢族出生地:湖南省邵陽縣出生日期:上世紀八十年代師父:無量子星 座:不明血 型:AB型身 高:170 cm代碼:wsydaos畢業院校:湖南實驗中學、第四期道教培訓班職 業:道士
  • 周福堂鍾延文出席中國廣東省第七屆正一派道士傳度法會
    〖本網訊〗(來自亞洲日報記者黃桂章、安興騰信傳媒孟如芳中國深圳報導)2019年4月,周福堂鍾延文出席中國廣東省第七屆正一派道士傳度法會,活動在東莞市郭都真人古觀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廣東省道教協會主辦、郭都真人古觀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