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化餐廳品牌覆蓋下,敘褔樓(01978)IPO能否扭轉業績?

2020-12-24 深圳智通財經
新股

多樣化餐廳品牌覆蓋下,敘褔樓(01978)IPO能否扭轉業績?

2018年5月16日 15:05:47

中泰國際

本文來自 中泰國際的新股研報,作者為中泰國際分析師趙紅梅。

智通財經APP獲悉,敘褔樓(01978)成立於八十年代,是一間擁有10個品牌的餐飲集團,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在香港整體、亞洲菜和日本料理全服務的餐飲集團中分別排名第五(市場份額1.8%)、第三(市場份額3.6%)和第二(市場份額7.9%)。

公司在香港經營34間餐廳,包括6間中國菜和28間亞洲菜餐廳。公司以自有品牌的方式經營其中菜餐廳,其中較著名的包括御苑皇宴、御苑和敘褔樓海鮮酒家等。另外,透過特許經營的方式引入著名的亞洲菜餐廳品牌如牛角、溫野菜和柳氏家。

中泰國際發表研報稱,由於擁有多樣化的品牌組合,公司可受惠於香港全餐服務餐廳市場快速增長。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在過去五年呈現穩定增長勢態,複合年增長率達3.9%,當中以收入計,粵菜市場份額估計最大達80%。預期未來五年香港餐飲市場將穩健增長,複合年增長率達4.0%,達543億港元,其中韓國和日本料理的增速最快,複合年增長率分別達11.0%和7.0%。相信公司多樣化的餐廳品牌能覆蓋不同飲食偏好的客戶群,而其中亞洲菜和日本料理的市場領先地位更有助公司獲取未來市場增長。

經營業績方面,過去三年,自有餐廳品牌和特許經營餐廳數量分別為19、18及17家和12、14及17家。集團收入、毛利率及淨利率在過去三年均逐步下降。佔總收入比重最大為中菜餐廳,分別估45.4%、39.4%及35.0%,該部分收入減小由於部分已結業的餐廳經營表現欠佳和顧客人數下降。特許經營餐廳的收入佔總收入比則同比遞增,分別為22.7%、31.4%及34.4%,主要受惠於牛涮鍋和熱血一流的收入增長。

毛利率下降則由於期內新餐廳需較多資源和經營成本。中泰國際認為毛利率下降只屬打造新品牌的短期影響,而且特許經營餐廳的增長已逐步體現,未來會成為增長主要動力。

估值方面,按全球公開發售8億的股本計算,對應公司市值為8.0-10.4億港元,相比港股同行較低;對應17年市盈率為33.3-43.3之間,高於行業平均;發售後市淨率為2.13-2.41,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盈利能力方面,17年的ROE,ROA分別為11.9%和6.91%,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綜合公司在行業地位,業績情況與估值水平,中泰國際給予其50分,評級為「中性」。

(編輯:胡敏)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

相關焦點

  • 敘福樓兩大火鍋品牌餐廳暫停營運
    為何火鍋店也有風險,我們來看看旗下經營火鍋業務的敘福樓(01978-HK)近期來的遭遇。暫停所有「溫野菜」及「牛涮鍋」餐廳營運剛上市一年多,敘福樓在疫情面前顯得頗為無奈。根據公司官網,敘福樓目前共有12間「牛涮鍋」餐廳及4間「溫野菜」,共佔了公司餐廳總數44.44%。換言之,敘福樓此次暫停營業的兩大品牌餐廳數量佔據了公司近一半的餐廳,暫停營業後對公司業績影響顯然是巨大的。
  • 敘福樓集團(01978-HK)暫停三家本港餐廳營運營運
    敘福樓集團(01978-HK)公布,由於香港的餐飲業當前商業環境競爭劇烈,集團決定暫時停止以下餐廳的營運:
  • 敘福樓集團(01978-HK)出售餐廳營運業務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敘福樓集團(01978-HK)公布,於2019年4月23日,該公司全資附屬公司敘福樓中餐與Recreation Clubs及Aetna International訂立協議,據此,敘福樓中餐已有條件同意出售且Recreation
  • 敘福樓集團出售餐廳營運業務
    【財華社訊】敘福樓集團(01978-HK)公布,於2019年4月23日,該公司全資附屬公司敘福樓中餐與Recreation Clubs及Aetna International訂立協議,據此,敘福樓中餐已有條件同意出售且Recreation Clubs已有條件同意以代價2850萬元收購銷售股份及銷售貸款
  • 敘福樓今起暫停兩品牌餐廳營運正副主席薪酬減半
    【財華社訊】敘福樓集團(01978-HK)公布,鑑於最近新型冠狀病毒爆發,集團決定自2020年2月13日起暫停集團所有「溫野菜」及「牛涮鍋」餐廳的營運。集團將密切監察市場狀況並及時調整其應對策略,並致力在適當的時候重新開放上述餐廳。
  • 【IPO解碼】敘福樓:背負租金壓力,老品牌能否實現新生?
    從中國菜到亞洲菜目前,敘福樓旗下共有著6家中國菜餐廳及28家亞洲菜餐廳,經營著如下圖所示的10個品牌。主要分為中國菜與亞洲菜,而「和平飯店」正是其旗下中國菜中的品牌之一。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敘福樓只經營著中國菜的品牌。
  • 敘福樓集團(01978.HK)3500萬港元收購香港九龍四山街物業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3月14日丨敘福樓集團(01978.HK)公布,2019年3月14日,公司直接全資附屬敘福樓採購,擬向Chan Chik Lam及Li Hau Lan收購目標公司Way Sure Limited所有已發行股份及向賣方及彼等各關連人士所拖欠的所有債務
  • 敘福樓引入首間牛角次男坊 計劃開設5間店
    敘福樓集團(01978)表示,旗下株式會社有限公司引入的首間「牛角」品牌「牛角次男坊」已在荃灣開幕「牛角次男坊」是日本最大型燒肉品牌「牛角」於2016年3月在日本推出的子品牌,主打即叫即燒的燒肉丼,現時在日本及臺灣已分別設有2間及5間餐廳。
  • 格隆匯新股評級:香港老牌酒樓——敘福樓(1978.HK)
    作者:格隆匯·范清林敘福樓是一家頂級的全服務、多品牌餐廳集團,在香港有34間餐廳專注中國菜以及亞洲菜(主要是日本料理),合共經營6間中國菜以及28間亞洲菜餐廳。集團在20世紀80年代末開設第一間敘福樓品牌餐廳,供應粵菜,通過多年業務發展,在2007念進一步創立「御苑皇宴」品牌,並將其打造成集團的頭號中餐品牌。
  • 【IPO時間表】2018年5月29日
    公司是次集資大擬將約40%用作收購及重塑第三方幼兒園品牌;約20%預計用作提供第三方輔導學校的小班制輔導服務;約20%用作維護及翻修學校及輔導中心的設施,及改善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學生的住宿條件、校園環境及教學條件;約10%用作建立海外業務;約10%為公司營運資金。該股獨家保薦人為中信建投國際。
  • 多品牌布局 味千拉麵三管齊下能否自我救贖
    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2015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其休閒餐廳業務內地同店銷售下降6%,整體休閒餐廳業務下滑1.6%,與2014年味千拉麵休閒餐廳香港地區營業額下降、內地上漲局面正好相反。隨著內地餐飲集中轉向大眾餐飲,大眾休閒餐飲味千拉麵卻並未迎來大幅擴張契機,陸續出現區域經營狀況不均衡,甚至是業績下滑。
  • LVMH「開」餐館 多元化「逆襲」能否扭轉頹勢
    據悉,在即將開業的上海迪斯尼樂園,將有LV的參與,但卻是以LV收購的翡翠集團下的「翡翠夢樂園」這一新品牌現身的。此前,LVMH集團通過旗下私募股權基金L Capital Asia斥資近1億美元收購了新加坡連鎖中式餐廳品牌翡翠餐飲集團(CrystalJade)逾90%股權;此後該餐飲集團再獲渣打銀行直接投資有限公司5200萬美元投資,可見其前景依然誘人。
  • 銀鷺業績低迷遭雀巢出售 創始人接盤能否扭轉頹勢?
    究其原因,雀巢更多的是利用銀鷺渠道擴張自己,而對銀鷺自身的品牌建設不足,雀巢頻頻剝離非核心業務與高端化策略有關。而銀鷺此次回歸創始人將獲得更多重視和自由度,不過仍然要面對業績下滑、同質化競爭,新品培育等諸多挑戰。
  • 智能咖啡機和供應鏈產品業績亮眼 咖啡之翼2017年扭虧為盈
    4月4日,咖啡之翼(871216)披露2017年年報,2017年公司實現營收1.05萬元,同比增長65.22%;實現歸母淨利941.39萬元,而上年同期虧損546.55萬元,公司成功扭轉虧損。
  • 最後一家敘福樓關店,首個辣條專業班開班,麥當勞的咖啡可能將不再...
    #點評:誰都不喜歡看到差評,但當言辭懇切的差評達到一定數量時,品牌也該反思反思自己。【最後一家敘福樓關店,曾經紅遍香港】9月14日,有消息稱,香港敘福樓集團將關停其最後一家敘福樓分店。據了解,敘福樓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在中國香港運營全服務餐廳的投資控股公司。公司通過四個分部運營業務。
  • 為扭轉業績頹勢,雪梨機場引入德國零售巨頭Gebr. Heinemann
    然而,近年來雪梨機場免稅店銷售業績低迷不振。為了扭轉頹勢,雪梨機場引入了德國免稅商品零售巨頭Gebr. Heinemann。Gebr. Heinemann公司入駐後,將對機場布局進行大變革,
  • 速途論道:窩窩商場藉助ipo能否重奪團購老大?
    速途論道:窩窩商場藉助ipo能否重奪團購老大?   【#速途論道#第763期 窩窩團藉助ipo
  • 以「藥房」起家的屈臣氏或重回老本行 能否扭轉業績下滑?
    中國商網 唐硯/攝此前在內地通過電商、店中店形式試水藥房業務的屈臣氏,近日在內地開出了首家線下大藥房。據品觀網報導,12月21日,內地首家屈臣氏大藥房在廣東佛山禪城區富凱國際商場開業。1841年,廣東大藥房遷到香港創辦連鎖藥房,隨後更名為「屈臣氏」,並開始拓展多樣化零售業務。1963年,李嘉誠名下和記黃埔收購屈臣氏,將其發展為主營保健和美容產品的零售品牌。目前,香港和臺灣的屈臣氏門店內都有出售藥品的區域。但內地的發展情況不同。屈臣氏1989年進入中國內地,就以獨有的「個人護理」概念在內地發展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業務。
  • 服務各大奢侈品牌 新三板公司艾德韋宣要去IPO
    那麼,和這些品牌、IP都有合作的一家新三板營銷公司,您知道是哪一家嗎?一服務寶馬、奔馳、Dior、Tiffany,對標奧美公關、藍色光標等這家新三板公司就是艾德韋宣(837732),一家成立於2013年,通過體驗營銷、媒體公關、數字營銷和娛樂營銷等方式,向頂級和高端品牌提供跨媒體整合營銷傳播服務的公司。
  • Lanvin業績開始扭轉,將在上海辦展並開設全新概念店
    慶祝品牌創建130周年。2018年2月Lanvin被復星時尚集團收購,外界紛紛猜測復星時尚集團能否扭轉Lanvin的頹勢,帶領品牌重回一線奢侈品牌的行列。而據Lanvin新任CEO Jean-Philippe Hecquet介紹,Lanvin已出現業績回暖的徵兆。